中学历史教学理论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历史教学理论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学历史教学理论策略

一、转变教育价值观,更新教学理念

审视我国传统教育价值观,无论是“学而优则仕”还是“三纲领”与“八条目”,都强调“集体主义精神”,主张“舍小利顾大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其侧重点都是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中学历史教师长期受到这些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实际历史教学中的教育价值观仍然遵循传统“路径”。当前学校正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践行民主、和谐、自由、平等、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课程改革,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以追求“民主”、“平等”等教育价值观的“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可谓上述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理论支点。历史教师应深度理解“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转变历史教育教学的价值观,构建适合历史教学现状的个人理论框架,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发挥历史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作用,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二、重构师生关系,优化学习氛围

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下,师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互动交流,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改变传统历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主动权在历史教师,这要求历史教师必须转变其“权威”的角色,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首先,历史教师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应和学生坦诚相待,营造一种理想的课堂心理氛围。这就意味着历史教师应该如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感情,成为学生眼里“有血有肉”的人,而不再是历史课程的“权威”或历史知识的“传声筒”。例如,人教版选修4《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课,历史教科书的基调主要是对唐太宗的肯定,但教师可以提供多种材料,谈谈个人对于该历史人物的看法,让学生能更立体地了解这一历史人物。其次,历史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观察历史课堂,从而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同时历史教师应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是巨大的,学生具有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例如,学习必修3《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时,可以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语文基础,自主探究《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等历史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师生、生生对话交流,逐渐形成对民主、和谐等价值观认同的态度。

三、给予历史课程权,增强责任意识

“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对学习过程、结果负责,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引导学生独立设计符合自身兴趣及学习能力的学习计划。新课改提出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与之前课程管理权集中在国家层面相比,它是一种“革命”,这标志着教育管理体制由“中央集权制”向“分权制”过渡。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历史教师的课程管理权开始被关注,而学生的历史课程管理权主要体现在历史选修课程制度中。例如,高中历史学习阶段,必修班学生都要进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历史课程的学习计划,改变一切由教师包办的做法,使学生明白自己才是学业水平测试的主人翁,从而改变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厢情愿、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构建以学生、教师为主的学习共同体,增强学生对历史课程建设与学习的责任意识。

四、精选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用

因为每个人的个性、经验、情感、态度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认知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所以不可能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对待不同的人。历史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围绕课堂氛围和学生的情感活动来组织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必修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三子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教师可以播放中国入世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知中国入世的艰难历程。观看结束后,有学生说“既然中国入世艰难,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入世,况且入世后给中国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该学生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议论。针对学生的疑问和此时的课堂状态,教师及时抓住机会,将原本设计运用讲授法解决“中国入世的原因及影响”的方案进行调整,改成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讨论中都得到了合理的满足和尊重。可见,方法是需要的,方法必须同个性结构中的态度相一致,否则,这种方法是无效的。所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会促进学生走近历史,感知历史,意识到个人的作用,自主地完成历史学习,从而使他们的智慧源泉得到丰富,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创造意识的培养。

五、结语

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开放的、灵活的、适应性强的人,学会怎样学习并且能不断学习的人,更是“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为一体”的“完整的人”。其“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正是为此教育目标服务的。当前我国的学校实施的是班级授课制,而且主流是大班教学,同时高考升学压力大与历史课程学科地位不断变化,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欲将“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贯穿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个性与潜能发展,需要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探索,寻找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平衡点,完成历史课程的“立德树人”育人任务,努力促进学生认识、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史桂荣 单位:江苏南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