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物理分层次教学理论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分层次教学理论依据分析
1.相关学术研究理论依据
就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进行总结,可以发现这一教学方法有效的结合了孔子“因材施教”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强调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充分尊重,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分层次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正确处理好集体教学和个体教学之间的关系,并从学生知识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实际角度出发,按照个体发展的需求制定对应有效的教学方法.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充分地说明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在这一学术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开展分层次教学能够促进教学方案与学生实际状况的有效整合,从而更加深入地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依据
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新教学大纲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了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的课程,并在不同的课程内容设定了不同的教学要求.在高中物理的必修课程内容设计中,由于教学内容更为侧重基础性,因此,内容的选定也更加适合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必修课程的内容设计,保证了全体同学的物理知识基础,也为后期教学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前提.高中物理选修课程的设定为分层次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教师就要着重讲解必修课程中的基础知识,但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为了促进其能力的拓展,教师便可以开展选修课程教学,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物理分层次较教学实例探讨
1依据学生能力差异合理分层
在高中物理实际教学中,教师开展分层次教学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由于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其逻辑思考能力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学的开展也要对这一差异性进行充分的考虑.为了切实的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物理成绩,教师就要首先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结合学生的物理成绩,知识接受能力以及学习态度和知识运用能力,可以将学生按比例3∶5∶2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按照降序排列.教师要在层次划分的同时,强调这一教学方法的目的,避免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此外,教师还要定期进行考核评测,并重新对学生层次进行划分.
2.教学目标的层次划分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高中物理教师要在以课程标准为导向的前提下,设立不同内容的教学目标,并将目标划分为不同层次.例如,在开展平抛运动的分层次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将教学目标进行层次性划分,对于C层次的学生,其教学目标设定为“了解平抛运动的形成条件,掌握平抛运动特点,熟悉平抛运动基本规律并进行简单基础的运算”.在针对B层次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将教学目标设为“理解平抛运动特点,掌握平抛运动规律,可以利用平抛运动特点和规律处理较为复杂的问题”.而对于能力较强的A组学生,教师就要设立更高要求的教学目标,如“对平抛规律进行自主总结,能够利用平抛规律解决复杂问题,拓展思路,处理类平抛运动问题”等.
3.练习作业的层次化
物理课后练习作业的层次划分对于不同学生的知识巩固有着重要作用,在教学目标的层次划分导向下,教师要在练习作业中设立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保证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都能得到有效的巩固,并促进其能力的提升。总之,通过对理论内容和课程实践方法进行总结可以发现,高中物理课程的分层次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深化高中物理课程教育改革,教师还要在实际教学中更多的注重教学方法与学生实际能力的有机结合,并通过分层次教学深化教学目标,在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同时,促进不同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成绩的提高.
作者:邓晓钧 单位:江苏省如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