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提琴教学理论阶段性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初期(1900-1960)——传统教学理论的总结与拓宽
弗莱什善于研究小提琴演奏技巧,他的理论弥补了大量以往小提琴演奏技术上的缺陷,他将小提琴教学理论从以往的经验式表达上升为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大大提高了小提琴演奏的准确性。这一时期的另一位小提琴大师舍夫契克则更加专注于纯技术理论的发掘,他认为小提琴教学的任何环节都能以技术性手段加以表现,小提琴演奏者只要刻苦练习专项技术,就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技术的飞跃。舍夫契克的著作大部分都是论述技术理念的,如《小提琴换把练习》《小提琴双音练习》《左手技巧练习》《小提琴演奏四千种弓法》等,这些著作涵盖了手指练习、弓法、发音、换把等几乎所有的基本理论技巧,直到现在仍是小提琴教学初级必备教程。
舍夫契克的教学理论同样实现了对以往小提琴教学的总结,除此之外,这套教学体系还构建了小提琴演奏技术难题的框架式解决方案,相对于程式化教学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上述介绍的小提琴教学西欧学派的观点和著述外,俄罗斯学派也为初期小提琴教学提供了代表思想。俄罗斯教育家奥尔就是20世纪成就卓著的小提琴大师之一,他的门下培养出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小提琴家,如雅沙•海菲茨、米沙•埃尔曼、内森•米尔斯坦等。在其代表著作《小提琴演奏教学法》中,奥尔认为小提琴演奏是内心丰富情感与完美表现技术结合的产物。此外,他还提出了“松弛发音”的理论,他认为小提琴演奏应该充分保持自然松弛的状态,这样才能张扬演奏者的个性。这些思想为小提琴教学的中期阶段提供了思想借鉴,直到现在,奥尔的思想精髓仍然在小提琴教学领域散发着耀眼的光辉。
二、中期(1960-1980)——科技、理性与人性教学机制的呈现
20世纪小提琴教学的中期阶段更加注重演奏者个体潜能的发展,更加强调对演奏者理解力、感知力等情感因素的发掘,同时这一时期的理论研究也更加科学细致。当时的科技进步直接促进了小提琴教学手段的革新,影像设备、录音设备给了演奏者更为清晰直观的学习方式,并逐渐成为了小提琴课堂教学的必要辅助工具,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小提琴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这一时期的代表理论均建立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如加拉米安的小提琴教学原则、洛南德的行动教学法、铃木的爱的才能教学法等。下面,笔者将逐一对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小提琴教学理论进行分析。加拉米安是美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家,他对于小提琴演奏基本原则的构建有着巨大贡献。在加拉米安的著作《小提琴演奏与教学原则》中,他创造性地将小提琴演奏技法的要领和练习方式划分为四大板块,即左手、右手、表现与技巧、和弦。他认为小提琴演奏技术可以分为左手与右手两部分来进行理论构建,左手掌管按音与揉弦,右手掌管持弓,左手关节的姿势和右手持弓的动作都关乎到小提琴演奏的发音。
加拉米安这种将技巧类型与演奏结果和演奏价值相联系的教学理念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小提琴教学,对现代小提琴教学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加拉米安提出的小提琴演奏与教学原理论述条理性极强,较之以往更为规范、科学、严谨、细致,此外他还在著作中配以直观图片进行辅助说明,从而使小提琴教学更加理性化。这一时期同属美国的小提琴教育家洛南德提出了实践意义更强的“行动教学法”,在他的著作《弦乐演奏行动教学法》中,洛南德加入了大量的彩色影片来辅助演奏者理解实践的内涵。他提出了“放松身心,关注主观”的行动理念,使小提琴教学逐渐从传统的以小提琴演奏客体为主转向以演奏者主体为主的教学模式,这些变化为小提琴教学人性化开拓了道路。除了上述介绍的西方模式外,东方小提琴学派也为教学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提出的“爱的才能教学法”。这一教学理念的提出使得小提琴教学由纯技术、纯理论研究转向了对演奏者自身潜能的开发,小提琴教学从此走上了理性与人性化并重的道路。铃木更加关注对演奏者艺术天赋的挖掘,努力创造小提琴课程的兴趣点,并提出了“倾听”—“模仿”—“演奏”的现代教学过程,摒弃了以往“看谱”—“识谱”—“演奏”的枯燥模式,这种强调主观学习、主观感知的教学思维得到了很多教育家的支持,对全球范围内的小提琴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末期(1980以后)——心理与生理教学模式的挖掘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小提琴教学伴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步伐也呈现出教学思维多元化的倾向,近三十年来的小提琴教学更加注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也更加关注对演奏者生理与心理层面的剖析和透视,这一时期的小提琴教学更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也更加诚恳、务实。这一时期的小提琴教学理论根据倾向性可分为心理模式与生理模式两种,下面笔者就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模式的代表人物和代表思想。小提琴心理模式教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杜福莱和杜登。他们将前沿的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小提琴教学中,从心理角度阐释了学琴、练琴、表演等各个阶段的理论体系。他们认为小提琴演奏中的心理问题制约了小提琴演奏的效果,同时提出应该针对演奏者的年龄阶段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其心理特点。例如,针对幼儿小提琴教学,他们就引进了“符号学”等理论研究成果,从而提高了乐谱的视觉吸引力。
同时,他们还对练习曲进行了儿歌化、民谣化的改造,以适应孩子的年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幼儿心理上破除小提琴教学的枯燥感和乏味感。杜福莱和杜登的教学观点细化了此前“以人为本”的小提琴教学思维,变得更为具体,更具有针对性。这一时期生理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布朗斯坦和德国的司登策。他们借助20世纪末期人体解剖学和生理教育理论大发展的契机,提出了更为科学、理性的小提琴教学理念。他们认为小提琴演奏者每一个影响音色的细微动作都是由大脑中枢神经以及外界感官刺激决定的,演奏者可以通过对自身生理的深层次认识来提高演奏效果。例如,布朗斯坦在其著作《小提琴演奏科学》中就提出了“视觉音准”的概念,他认为通过指尖位置与距离的精准分析能够正确估计出音与音之间的细微差别,进而影响演奏者的视觉音准,使得他们逐渐改进落指位置,逐渐提高对音准的把握能力。又如,司登策在其著作《小提琴教学手册》中对人体的骨骼运动进行了分析,量化了生理运动的客观标准,建立了一个更为直观的小提琴演奏指导画面。这些理论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小提琴演奏的精细化发展,而且对改善演奏者的演奏状态也具有极大的价值。
四、结语
纵览20世纪小提琴教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小提琴教学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灿烂与辉煌。这些小提琴教学成果将有力地支撑起当代小提琴演奏和教学事业,并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作者:李薇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