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激励理论下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型的综合学科,该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对独立院校大学生身心成长、学业、就业和职场发展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当前“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未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课程知识未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与关注,影响教学效果。基于激励理论,结合独立院校大学生自学能力差和心理韧性低等学习心理特点,探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激励理论;教学改革;独立院校;学习心理
引言
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和斯坦尼尔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做出最大成绩。激励理论,即研究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属于管理心理学范畴。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心理学家、管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结合现代管理的实践,提出了众多激励理论。澳大利亚学者普洛瑟和特里格维尔(2007)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视角,提议通过“教师—学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1]。课堂教学改革是提升大学教学质量的关键路径之一,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抓手。教师如何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与具体的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需要不断探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依托激励理论,本研究从“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视角切入,结合独立院校大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对“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可行性分析。将激励理论贯穿于“组织行为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理念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心理韧性,锻炼学生学习品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组织行为学”学科性质与教学现状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于一身的学科,也是一门与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学科,在教学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衔接作用。但各院系在制定教学培养方案时,往往以专业限选课或专业任选课的形式对组织行为学进行课程定位,导致组织行为学的课程价值被削减。独立院校大学生自学能力较弱,学习自主性较低,对知识的吸收不够透彻。长期以来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仍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进行,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状态,难以激发其自主学习动机。同时,该课程考核以理论考核为主,致使任课教师将精力集中在理论讲解上,忽视了本课程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因而很难激励学生将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解决和处理上,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韧性和抗挫能力对于个体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高心理韧性个体更容易取得学业和事业的成功。然而独立院校大学生往往忽略事物“曲折上升”的发展规律,遇到挫折容易放弃,这也是造成其学业水平较低的重要心理因素。激励理论可指导独立院校大学生掌握目标设置、需求类型、挫折应对等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学习自主性和心理韧性,进而提高其学业水平及未来的职业成就水平。运用激励理论对“组织行为学”进行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提高独立院校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力。
二、激励理论在“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本研究中,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将从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过程6个环节开展。每个环节均会融入相应的激励理论,从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两方面体现激励作用。
(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自控力”和“掌控感”
自我决定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提出[2],该理论认为,个体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与生俱来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动力,并且人们喜欢感到自己对事物具有控制力。当人们感到自发进行的工作变成一种义务性工作时,该工作对个体的激励程度就会降低。自我决定理论将个体分为外控型和内控型两类:外控型个体倾向认为个体能否成功由外部环境或他人决定;内控型个体倾向认为个体的成功取决于自己,由自己决定。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攀登的过程,学生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掌握真知。能否坚持学习,保持充沛的学习能量,维持长久的学习动力,个体的自我掌控力和心理韧性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应正确解读和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引导学生形成“内控”意识,鼓励学生掌控自己的成长、发展甚至命运,促使学生具备足够的事物控制力,做自己的主人。
(二)升华教学目的,激发“坚定性”和“积极性”
期望理论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结果的期望程度,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个体而言所具有的吸引力[3]。期望理论可用公式表示为:激励力量(M)=目标价值(V)×期望值(E)。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对个体的吸引力以及个体认为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达成目标的可能性。根据期望激励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认识到“组织行为学”的课程价值和重要性,并让学生树立掌握本门课程的信心。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初始阶段、中间环节和结课阶段,都要注意对课程整体教学目的和各阶段教学目的进行强调和分析,使学生意识和领会到该课程的价值和重要程度,即课程对其个性完善、择业就业和职场发展的指导作用,坚定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借助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课程性质的了解,打消学生对课程的陌生感,提升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积极性。课程价值的明确和期望水平的提高,会产生强大的激励力量,促使学生坚定完成本课程的信心。
(三)优化教学设计,凸显“通关性”和“趣味性”
目标设置理论由洛克提出[4],是从行为的目的性出发对行为动机进行研究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认为目标是人们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人们预先规定的、合乎自己需要的“诱因”,是激励人们有形的、可以测量的成功标准。达到目标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是完成工作最直接的动机,也是提高激励水平的重要过程。成长、成就和责任感的需要都要通过目标的达成来满足。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以“目标设置理论”为指导,对教学方案设计进行优化和调整,将课程知识化整为零,化繁为简,增强教学设计的层次感、逻辑性和阶段性。将整个学习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借助“互联网+”网络教学平台的“闯关”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步步为营”,满足学生的“挑战心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完成阶段学习任务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奖励,使学生体验“通关”带来的成就感,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这种课程设计也便于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案或学习方法。基于“目标设置理论”进行的教学设计改革,一方面降低了学生因繁重的学习任务而产生的心理负担和焦虑感,帮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目标设置理论”运用到自身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启发其分解人生目标,对目标的完成给予积极反馈,以高效自律的方式实现人生中各个阶段目标。
(四)精析教学内容,突出“契合性”和“针对性”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将个体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类型[5]。该理论认为,只有当低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产生追逐和满足高一层次需求的动机。在教学改革中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帮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自身成长规律,引导学生理清自身当前所处的需求阶段,明确应该努力的方向,付诸行动以满足自身当前阶段的需求,进而开启高一层次需求的追逐。这一改革体现出“组织行为学”课程与学生个体发展的“契合性”。需要理论由麦克利兰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归属需要三种类型[6]。对于成就需求强的学生,“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组织层面的章节内容介绍了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的成功方式,能指导其满足成就需求;对于权力需求强的学生,“组织行为学”课程中团队管理、领导、沟通、冲突管理等章节介绍了多种影响他人的正确方式,可以满足其权力需求;对于归属需求强的学生,“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组织中的个体差异、个体行为的基础等章节,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满足其归属需求。这一改革体现出“组织行为学”课程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针对性”。
(五)丰富教学形式,彰显“自主性”和“竞合性”
强化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7—8],他认为人类(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行动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结果有利时,这种行为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结果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斯金纳强化理论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正强化,即对期望的行为进行奖励;惩罚,即在令人不愉快的行为之后实施,使这种行为尽量少发生;消退,即对某种行为不理不睬,或对好的行为不继续正强化;负强化,即当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有所减少后,减少施加于其身上的不愉快刺激。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结合不同情境智慧并及时地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对学生的优秀表现进行正强化或负强化,对学生的不妥行为进行消退或惩罚,鼓励和修正学生的学习行为,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由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该理论认为,当做出成绩并取得报酬后,个体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9]。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结合公平理论提供多种教学平台促进学生彼此交流、分享和思考,并将学习效果与学分、评价或成绩紧密结合,帮助学生了解、比较自己和同学的学习效果或学习差距,形成“竞合”氛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进而提高其学习的投入程度和努力程度。
(六)翻转教学过程,培养“心理韧性”和“抗挫力”
事物发展有其规律性,也存在特殊性。有些个体在低层需要还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却产生了高层需要满足的动机。ERG理论在认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基础上提出个体有时也会越级发展或倒回发展。ERG理论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事物发展的特殊性,当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够运用ERG理论进行自我开导,并指导自己采用科学方法应对挫折。可以使学生坦然面对学习过程中的阻碍和困难,提高心理韧性和抗挫力,持续保持高水平学习动机。
结束语
本研究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激励理论和激励方法融入到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内容编排、教学过程实操和教学效果检验等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可提高“组织行为学”课程设置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凸显该课程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了解个体发展规律和知识学习规律,促使其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心理韧性,实现教育改革目标。
作者:冯国艳 单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