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理论在英语翻转课堂的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支架式教学理论在英语翻转课堂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支架式教学理论在英语翻转课堂的运用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过程中,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体系逐渐得到了完善和发展,相关英语教学理论及方法被普遍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其中架构主义中的支架式教学理论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及发展特点,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主探究能力,进而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全新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翻转课堂与支架理论的内涵,翻转课堂的教学意义及可行性,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支架理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

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宣讲式、灌输式为主,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严重制约着英语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而支架理论是从教学实际出发,关注学生主体意识,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构建支架”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进而在逐渐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撤下支架”,使学生真正获取并掌握英语理论知识。将支架理论与翻转课堂相融合,可以使教师在帮助学生内化教学知识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课堂主客体关系,从“服务者”的层面探析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时所存在的问题、不足及弊端,进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

一、翻转课堂与支架理论的内涵

翻转课堂,又可称之为“反转课堂”,是指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翻转过来,即学生在线学习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内容,课上师生一起解决重难点问题,并通过课上多元化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2011年我国开始引进并倡导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受到很多学者的认可与支持,并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但由于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当下教学氛围下,实现颠覆式教学改革比较困难。对此,可借助于支架理论的优势,全面推进新型教学模式。支架理论教学理念是建构主义教学形式之一,其基本内涵是在教学任务中帮助学生规划学习路径,并且根据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智力水平,明确发展区间,在区间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提升综合学习能力。支架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可以促进学生思想的成长,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支架式教学理念涉及的教学模式包括搭建情境支架、情境融入、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能够帮助教师规划英语教学的内容,明确不同教学环节的任务,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翻转课堂主要围绕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根据学生特点、教学任务,合理制定与规划课堂教学时间,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为引导或辅助地位,积极开展新型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只是教师一个人“灌输”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翻转课堂颠覆传统教学环境,教师将制作的视频课件上传到校园网络平台,供学生自行下载学习,教师按照教学目标育人任务鼓励学生课前完成学习,课上主要开展探究学习模式和课堂交流沟通与总结,了解学生在学习重难点的学习情况,可以更好地采取针对性教学策略。从以上表现来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特点集中表现在三点:一是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发生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为课堂的主导者与领导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而翻转课堂中学生主动承担学习任务。二是课堂教学知识结构发生转变。翻转课堂课后复习与课中教学任务比重有所减少,而课前预习和课上自主探究为教学的核心。三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发生转变。其中表现在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采用多元化工具和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实现在线课堂教学与问题延伸。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优势集中表现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信息的传输,教学内容普遍依靠教材,在形式上也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形式,课堂大量讲解内容,课后对吸收的知识展开课后练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大学生可以利用课前预习时间,充分了解教学重难点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与信息分享,学生在此过程中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得到锻炼。此外,还能构建良好的师生交流结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与学习能力,掌握学习节奏,遇到疑惑或难点问题可以在线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探讨,利于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实现可行性分析

(一)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的可行性

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具有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与动力,在高科技创新应用和创新创造能力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另外,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具有很强的创新创造意识,表示愿意接受新事物与新的教学理念,很多青年教师愿意主动参与到新技术与新知识的培训中。经过一些课程教育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已经普及了PPT、语音播放等媒体设备,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多媒体信息技术对课堂效率的积极影响,认识并开始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不断适应新型教学模式。因此在此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有将新理论、新模式、新方法应用到课堂教学的意识。这些都是为支架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二)大学生实践的可行性

大学英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和学习情况自行展开课前学习,通过借助于教师提供的视频课件,在预习中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整理好之后上传到在线交流区,教师根据交流区反馈的内容进行梳理,课堂上给予讲解或详细说明这些问题,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展开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提升学习效率,缩短不必要的课堂时间。对于“00后”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普遍具有强烈的主观意愿,希望通过一些平台或空间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可以充分给予学生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学生的自制能力。因此,在尊重大学生的自我成长规律的前提下,高校英语课堂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非常可行。尤其是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中采用支架理论,多数学生愿意参与到翻转课堂教学环境中。

(三)高校办学条件的可行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理念已经渗透于高校课堂,教师开始逐渐认识到应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随身携带移动终端和计算机设备,高校也为广大师生提供电子阅览室、语音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奠定一定的技术基础。同时,高校课程教学不断升级转化,多数高校已经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校园网络平台,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提供了硬件条件。比如,教师可以借助于网络多媒体平台,将教学任务、目标与内容上传到教务信息栏,供学生了解实时资讯,并按照教学进展完成相应的课后练习。

四、支架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一)搭建交流沟通平台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口语教学是检验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准。英语教师在长期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革中,形成了适合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方法。例如,提升课后听力阅读质量和减少大学生在英语口语中受到母语负迁移影响,对此产生何种评价,以及如何利用语言输出规范强化大学生的语言吸收与输出能力。但是,现阶段,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水平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基于支架理论,积极探索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式、个性化和全方位的交流沟通学习平台,尤其是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优化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首先,为搭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交流沟通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自由时间完成课前预习。尤其是中级口语教学来说,学生在英语交流访谈中普遍存在不知道如何展开预习的问题,如何有效的观看微课视频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存在着疑惑:视频预习与课堂讲解内容是否完全一致。学生主要围绕课前预习的主体思想确定整体框架,教师支架作用主要体现在将学生引入到问题情境中。其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需要学生完成视频中所提出的问题,答案准确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授课质量,同时也是开展翻转课堂的最佳时间段。最后,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并不应机械固定地安排在某一周期或章节后,需要按照不同课程章节和班级学生特点确定学生的接受程度,围绕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充分发挥交流沟通平台的作用。此外,在翻转课堂应用过程中,英语教师需要构建切实可行的互联网沟通机制,以此为学生提供教学指导服务。譬如学生在微视频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点及重点知识时,教师可利用网络沟通平台,提供指导,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探索过程

学生的独立探索需要教师对知识架构进行启发与引导,让学生结合自身能力积极配合教师引导工作,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深入分析相关问题。支架理论要求学生为学习中心完成知识架构,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独立探索过程,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学生完成阶段性英语能力训练和任务后,教师慢慢减少这种指导,逐渐放开学生的手脚,减少“脚手架”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想象力。英语合作学习是通过集体辩论、采访和研讨等交流形式完成合作学习的一种支架理论过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展开互动讨论,围绕同一英语教学主体展开问题解决和方法的探索,学生思维方式与知识结构等作为集体探讨和分享的内容,在这种集体共享中,学生个体需要自行完成知识架构,将多模态手段融合在这一课堂教学实践中,分组讨论,每一个小组讨论内容进行命题,根据上一段问题进行延伸分析。

五、结语

总而言之,支架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中,不仅是提升学生英语竞争实力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重要的教育理念。支架理论不仅可以应用在大学英语口语翻转课堂上,还可以应用到训练写、说、读、译等方面能力的翻转课堂上。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一方面掌握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来完善课前在线学习内容的制作,另一方面进一步积极探索支架理论在翻转课堂上的有效教学模式。

作者:董娴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