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低年段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理论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到体育的备课、教案的编写、教学的组织及教学评价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是体育课程目标选择的重要依据,学生身体特征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差异性,本文以小学低年级段(一、二年级)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低年段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适用的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的研究。
关键词:低年段;教学方法;实践研究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通过近几年一直从事低年段体育教学,对于低年段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以及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分析在体育课中遇到一些实际性的问题,采用了观察法、调查法和文献资料进行研究。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补偿性体能素质有效教学的思想为指导,遵循素质练习为技能形成作补偿,技能的掌握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为教学思路,以水平一学段篮球拍球技能形成为主线,创设技能与体能学习相互补偿的有效手段,通过体验、互动、尝试、竞赛等学习过程,让学生掌握篮球运球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1低段学生教学理论选择的依据
小学体育课程的理念。
1.1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把增进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1]。本文将以体育健康指导思想,在低段学生学习目标的设计上,把课程标准目标融合到各课的学习目标中,在发展身体方面,通过游戏等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游戏中体会动作的技术、技能,在欢乐中使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发展;在心理适应方面,通过游戏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信、自尊和意志品质;通过游戏合作教学组织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去培养学生合作、关爱、集体团结和团队精神。
1.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与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师在选择达成学习目标的教材内容时,要重点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体验,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下,许多老师都通过主题教学组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达成学习目标。主题教学是根据小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维度融于一个主题,将学生体育学习目标与教育的其他功能(如德育、爱国主义)相结合,寄于情景,寓于事件。主题教育与学校的专题教育、与国家或所在地区的时事相关联,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贴得很近,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学习兴趣,它能给学生营造一种好学、喜学、乐学境界,并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如在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水平一)《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为例,以保护“球宝宝”为情景教学,让学生有“成人”意识与爱护器材责任感,教会学生球不离手,促进技能进一步提高,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1.3以学生发展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笔者主要是通过对低段学生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以一年级体育课(水平一)《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为例,发现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具有好动、好奇心强、个性强、相对较难合作、容易接受新动作但持续性差的规律。本课教学以创设帮助“球宝宝”成长等小游戏为主,变着花样拍球,让学生重复锻炼,轻松模仿拍球动作,初步掌握动作要领。同时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时间进行学习,鼓励学生敢于模仿与想象,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积极、愉快体验。
1.4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保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我所任教的学校非常注重课程体系及信息技术的融合与运用,以体能练习“小打卡”、体育与健康小知识的网络学习形式,鼓励学生课后自主练习,并根据个人能力选择合适自身的运动项目,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主接受基本的体育运动与健康教育知识技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2低年段学生教学实践研究与运用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要求体育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特点相结合,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并深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此,在体育教学设计上,要由简单的“传统”方法手段,向促使学生的一般发展、共同发展与特殊发展、差别发展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形式上、内容上的相似交替的特点,使单一、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低年段教学中应如何选择呢?
2.1创设有效情境
2.1.1导入创设故事情境
低年段的学生喜欢听故事,也很喜欢扮演故事中人物,乐此不疲[2]。体育教学过程中在导入的环节教师可以创设故事的情境的形式,让学生在刚上课就充满着快乐。在小学一年级教材《多种形式的跳》一课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入情境:首先教师说“欢迎来到‘动物园的王国’的故事”,让学生模仿动物王国的“角色”,想象动物的各种行走,模仿最像的将成为“动物王国”的国王。通过这样的故事情境,让学生们人物代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获得兴奋的情感体验[3]。
2.1.2创设游戏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中游戏不仅能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还能有效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例如,在(水平一)篮球单元《篮球行进间运球与原地球性练习》相融合课时,采用“狼来了”情境教学,老师扮演“灰太狼”,让每一个学生来扮“喜羊羊”,在音乐响起时学生围着篮球场慢跑,老师喊道“狼来了”时,学生快速跑到篮球场内,在标志盘上拿到球,以模拟吃草采集能量任务完成标志盘贴有球性练习,如果没有找到标志盘或没有完成任务的,将被“灰太狼”抓住,通过游戏的方法自主参与练习,也缓解原地球性练习的枯燥。让他们在玩中学到知识,体验到快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地在快乐中学习[4]。
2.1.3创设有效语言情境
激发兴趣,自主学练:以低年段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水平一)《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为例,本节课开始部课堂常规教师提出“谁是篮球王”的激励性语言,学生以迅速用小踏步形式回到自己位置并两手将球抱于腹前并抢答“我是篮球王”的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减少枯燥的集合整队,在学生自主练习过程中,教师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可以带动学生更加容易去掌握技能或有效调动学生行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在鼓励中成长和学习。
2.2选择合适有效的教法
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掌握学生个体体质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个体身心因素与外界环境的制约性、协调性等规律,才能更好地制定体育教学的目标。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这几点出发。
2.2.1让学生“活”起来
学生是有灵魂的个体,要让学生能体会练习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及在练习中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如在教授(水平一)《队形队列》中一变二的队形队列练习中,可利用学生根据老师手指“一变二、二变四”如变魔术的方法变化队形同时结合反应力游戏形式,让学生迅速记住队形变化,并缓解在对队形队列练习过程中的枯燥及厌恶心理。
2.2.2让学生“动”起来
在低年龄段以生动有趣的语言精讲或少讲,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在活动中找到答案,如在教授立定跳远这一课时,采用情境教学,让每一个学生扮演“小青蛙”,在场地设置一片片荷叶的图形,从这片荷叶跳到另一片荷叶,然后播放视频,观察小青蛙腿的动作,引导学生在学习立定跳远时要两腿要像青蛙两脚开立同时用力向前跳出,引出本节课的重点。
2.3现代化技术引入带动学生兴趣
2.3.1善于多媒体教学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标准化课程体系,将课程细化,以视屏教学、动作分解学习等形成视屏教学新模式,解决教师专业化差异带来示范不规范的难题,也可以营造师生共同欢乐学习的氛围,养成师生终生学习的行为与习惯。
2.3.2建立学生练习档案
建立学生电子化平台档案,用视屏记录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的技术动作,形成正确动作及差异动作对比,并能清晰指出学生错误,引导学生积极改正,养成学生自主练习,学会科学的学习与思考习惯与能力,减少教师压力,解决课上因班级人数过多而不能一一指导难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有阶段性提高,避免重复内容的学习导致学习兴趣降低。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实践检验真知,我们要用“善学、善思、善变”的态度,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和标准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让每个年段的学生都能够“玩中学、学中练、练中长”。建构信息化、国际化、综合化、智慧型、创新型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综合素养与关键能力,力求体现“创新与传统相融、科技与人文互进”的特色课程,教师潜移默化理念与教学实践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培养体育兴趣,使他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增强体质,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编写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吴云辉.低年级体育课堂创设有效情境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2014(11):143.
[3]郭亚合.情境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1):84.
[4]蓝清贵.关于小学体育情景教学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3(11):124-125.
作者:黄洁瑜 单位:深圳市前海港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