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家畜病理学教学改革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目前,专科层次的《家畜病理学》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为提高《家畜病理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职业能力,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结合《家畜病理学》的课程特点,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初步探索,收效明显。
关键词
岗位需求;家畜病理学;专科层次;教学改革
现阶段,专科层次的《家畜病理学》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①教学内容宽泛庞杂,更新缓慢,与畜牧养殖行业的岗位需求脱节。②“填鸭式”的传统授课方法单一、滞后,学生的学习体验差,效率低下。③动物疾病的病理变化纷繁复杂,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普遍感觉《家畜病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抽象难懂,学习过程索然无味,兴趣低下。
1基于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构建
在当前养殖业发展的新形势下,紧扣职业岗位需求,跟踪行业企业发展,根据毕业生就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参照动物疫病防控员、动物检疫检验员、执业兽医师的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设计等教学文件,重组了教学内容,在基础病理、系统病理、疾病病理的基本框架下,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水盐代谢障碍与酸中毒、损伤与修复、缺氧与疾病、发热和炎症等项目群。基于动物疾病诊断和防控工作过程,以岗位需求为目标,达到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零距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和应用性。
2专兼结合、“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建设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在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学位人才的同时,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推行专任教师实践锻炼制和兼职教师聘任制,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扎实、团结协作的“双师”型教学团队[1]。教研室定期安排任课教师到养殖场、畜牧兽医研究所、兽医站检测中心等单位进行实践锻炼。专任教师具有“双师”素质,并具有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既能胜任病理学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兽医临床实践操作。同时聘请行业知名的兽医技术专家作为本课程的兼职教师,将养殖企业的实际工作内容带入课堂,为课程设计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提供保障。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根据不同项目和任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启发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炎症”采用现场教学法,“炎症病理变化”、“炎症局部表现”等采用直观教学法,“炎症局部基本病变”等采用微观病变过程再现式教学法,“炎症的生物学意义”等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发病动物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制作成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不断丰富和更新多媒体课件,使教学直观易懂[2]。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开发网络课堂教学平台,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形成自主、自助、开放的学习和实训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课程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4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投入,提高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和质量。目前有校内实训室3个,可同时容纳100名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积极与养殖企业联系,建立高质量的校外实训基地10个。在适当的时间安排学生到养殖场、兽医站顶岗实习,并聘请这些单位的兽医专家作为校外指导教师,将真实的工作岗位作为技能训练的课堂。教学过程与工作岗位有机结合,有利于强化技能训练,保障学生和教师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学习和教学,达到教学与生产的有效衔接。
5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结合动物养殖特点,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将学校、养殖行业中的感人事迹、创业经历等实例融合到教学环节中进行探讨、学习。引导学生关爱动物,关心畜禽健康,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创立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考试模式
以岗位能力测试为中心,将课程的考核分为以下两部分。1)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70%,所有考试的题目均为生产中的具体任务,考试题目围绕完成该项任务来进行。2)临床实践考试,主要内容包括病理标本辨识、动物病理剖检与诊断,占总成绩的30%,以平时考核为主。以岗位能力测试为中心,使考试过程接近兽医临床工作过程,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得到了提高。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家畜病理学》课程改革,强化了兽医临床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的病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步发展,提高了学生对兽医临床专业课的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就业后能迅速地适应动物疾病诊断和防控工作岗位,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作者:刁有江 姜八一 单位: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田春霞.高职“双师”素质与“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J].职业技术,2008(8):66.
[2]陈冰,朱晓群,黄小梅.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构想[J].基础医学教育,2013(1):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