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文章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例,以其“遥感概论”课程教学现状入手,提出了“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并分析了“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关键词:
地方高校;遥感概论;教学改革
遥感作为重要的对地观测技术,为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中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方法和手段[1]。目前,遥感与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构成的“3S”技术,为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现代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2]。遥感具有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特点,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提高学生遥感实践及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3]。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遥感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遥感概论”课程实用性的教学目标的要求也越来越强[4]。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13版培养方案指出,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野外观测、实验室分析模拟等现代地理研究方法和技能,同时将“遥感概论”课程作为地理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学习遥感的目的在于掌握遥感基本原理、掌握遥感图像处理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专业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如ENVI、ERDAS等)进行遥感图像处理和专题遥感应用研究,通过遥感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借助遥感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5]。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例,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中遥感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遥感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手段进行改革,为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与思路。
一、“遥感概论”课程教学现状
经过几年的“遥感概论”课程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地理科学专业“遥感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理论课教材陈旧
目前国内遥感类教材大多较为陈旧、更新较慢,滞后于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无法与日益更新的遥感技术发展相一致,与社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相距甚远[6]。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遥感导论”(梅安新等),该教材于2001年出版,之后再无进行修订再版。然而,近年来无论是从多光谱到高光谱,还是从高空间分辨率到高时间分辨率,国内外遥感技术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我国遥感技术及应用近年来蓬勃发展,其中以“十二五”期间实现“百箭百星”计划,年均发射卫星20次左右,以及到2020年左右建成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遥感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而该教材的内容很大部分已不能适用于当前遥感技术的发展,如国外的SPOT5、QuickBird、World-view等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国产资源系列、环境系列、高分系列遥感卫星等均未涉及。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由于教务处无法订到该教材,通过征求各方意见,选用武汉大学出版社孙家?主编的国家精品课程教材《遥感原理与应用》,该教材于2013年6月出版第3版,相比其他教材,其内容上有所更新,加入了遥感新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但是教材过于注重遥感理论知识,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来说,理论内容过深,部分内容甚至晦涩难懂,这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无法适用于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实验教学课时少,缺乏合适的实验素材
现代遥感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应用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重要补充,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决定遥感课程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步骤[7]。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遥感实验教材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7月出版的刘慧平等编著的《遥感实习教程》,该实验教材同样存在着知识滞后于遥感技术及遥感数据处理的方法问题。为弥补实验课教材的不合理,笔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结合科学出版社邓书斌的《ENVI遥感图像处理方法》辅以教学,而由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如SPOT、QuickBird等无法免费获取,无法实现教学过程的数据本地化,学生实验过程中往往出现对所实验地区不熟悉,缺乏研究兴趣,对于学生情感目标的培养有所欠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09、2011版培养方案中并未单独开设遥感实验课程,2013版培养方案对课程做了一定的调整,加设了遥感概论实验课,将原来54课时的理论课改为38课时的理论课时、16课时的实验课课时。针对课时量的调整,“遥感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也亟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教学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英语水平差,学习主动性不高
由于目前遥感数据及专业软件大多是国外产品,涉及较多计算机及遥感专业英语词汇,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学生由于底子薄,英语水平差等,初次接触英文软件及遥感数据,部分学生内心有对学习英文软件的抵触情绪。而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遥感理论知识准备不足,英文词汇量不够,在实验过程中,只记实验操作步骤,按部就班完成实验,不能够完全理解实验过程与实验目的。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会影响到他们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了解发现,对于“遥感概论”理论课程,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虽然可以做到认真听课,但做笔记的同学并不多,课后不能及时复习;而针对实验课的练习,也只是课上跟着教师一起做,学生本人并不深入思考,课后不再进行练习,导致掌握不牢固。无法达到学以致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考核机制不科学,与实践相脱节
“遥感概论”课程考核在2009、2011版教学大纲中,考核方式主要是闭卷考试,学生成绩最终由平时成绩(平时作业、提问、考勤等)×10%+期中测试×20%+期末闭卷考试×70%组成。由于考试形式的限制,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无法真正体现学生实践及应用能力,部分学生只是临近期末考试前突击背诵,应付考试,导致考完即忘,无法深入理解及应用的情况。
二、“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优化教学内容
伴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发展,遥感技术在高光谱、高空间分辨率,以及高时效性等各个方面得以长足发展。由于遥感知识和技术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在进行“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传统遥感知识的讲授,在使学生了解遥感基本理论与原理的基础上,又要注意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材中没有涉及新知识、新内容,弥补因教材更新较慢而遥感技术发展较快的矛盾与缺陷[8]。通过网络、新闻、文献资料等各种途径,及时搜集遥感领域新知识、新进展,以及遥感研究的热点问题等,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及时融入相关知识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等,拓展学生视野[9]。特别是注重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及时融入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情况,在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针对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底子薄、英文水平差等特点,在教师课堂讲授过程中,通过适度加入遥感专业英文词汇的方式,实现提高学生专业英文水平的目的。针对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生专业背景,在遥感实践课程设计时,注意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设计如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基于遥感的地质灾害信息识别与提取、基于遥感的土壤制图分析等专题遥感应用内容,使学生学以致用,了解整个专业各课程间的彼此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对专业的再认识,同时加强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和衔接[10]。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遥感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充分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声、光、影、字等相结合,学生能够多方位获取知识。对比分析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缺点,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本课程教师的课堂讲授方式较为灵活化,主要体现在关键知识或知识体系的框架上,通过板书形式在黑板展示,学生能够掌握学习重点,不至于因过多关注教师演示文稿文件,或演示动画或影片,而忽视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借助多媒体技术易于内容表现,易于实践操作演示等方面的优点,制作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课件,对于需要现场演示的实验或展示的数据,进行多媒体展示。还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及时将遥感技术发展相关新闻报道及相关应用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立体化教学的视听感受。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11]。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团队协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缺少必要的互动环节。学生如果听不懂将会挫败自身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遥感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课堂讲授方式的多样性,改变了总是教师一个人讲的局面,适度组织学生组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轮番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互相查找不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12]。“3S科技兴趣学习小组”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生组织,于2013年11月成立,其成员涵盖了地理科学专业各年级学生,甚至包括部分已经考入研究生在读的和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通过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在读研究生分享学习经验,在职学生讲解实际工作中所需专业知识,专业教师引导,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相关科技学术活动,以“全国GIS技能大赛”为载体,各类科技活动为主线,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及科研项目的申报,提升自身能力,开阔自身视野,同时达到影响其他学生,提高整体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改革课程考核机制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13版地理科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针对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要求,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组成,足以体现学校给予教师对学生更加灵活性的考核方式。本次教学改革将平时成绩分为课堂笔记、课后读书笔记、参与相关科技活动项目、作业、考勤、期中测试等,期末考核试卷出题过程中,注重基础理论知识考核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性,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全国GIS技能大赛”为主题,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参加大赛,提升自身实践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围绕“全国GIS技能大赛”,积极引导学生申报学校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活动项目,以及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等课外科技活动项目,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通过具体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进一步促进自身自主学习的氛围。
三、“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通过遥感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有提高。自2012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遥感组比赛,获得三等奖一次、优胜奖两次,共有20人获得“MapGIS工程师证书”;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科研意识,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各类各级课外科技活动,自2012年至今,遥感方向共获得立项项目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校级“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3项。围绕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提高学生遥感专业技术应用,结合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教学改革,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和认同感,对整个专业的学习形成良好互动效果。遥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同类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遥感能力的培养,以及地理科学专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参考和思路。
作者:任金铜 薛晓辉 左太安 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奥勇.《遥感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探究[J].测绘科学,2007,(5).
[2]潘竟虎,赵军.高师遥感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8,(1).
[3]芦少春.试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遥感课程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
[4]芦少春,孟庆燕.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遥感课程建设与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5]郑文武.高师地理专业遥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7).
[6]姚高伟,姜蕊.高师遥感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1,(50).
[7]林卉,张连蓬,梁亮等.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实践研究[J].测绘通报,2015,(12).
[8]李刚,万幼川.遥感应用模型实习创新型实验教学示范[J].测绘科学,2015,(2).
[9]李刚,万幼川.基于CDIO模式的“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创新型实验教学示范[J].测绘通报,2015,(1).
[10]那音太.“遥感图像处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
[11]杜福光,刘晓春,高超.地方院校遥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8).
[12]黄妙芬,李九奇,邢旭峰等.基于特色化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7)
第二篇: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基础
【摘要】
高校思政课属于公共必修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基本课程,其基本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因此,作为高校的相关教育工作者,只有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背景,结合教学的具体实际情况,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教学理论并进一步理解与掌握,最终才能有效开展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达到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活动;改革;对策
自2015年开始,教育部就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指明了高校思政课进行改革的基本方向与具体目标。作为高校的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在思政课的创新改革上做好整体把握,进一步明确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背景这块“铺路石”,灵活运用教学理论成果这把“金钥匙”。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背景
由于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当前开展的高校思政教育就有着略显枯燥的“天然劣势”,再加上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高校思政课现有教学方式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上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无法达到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正促使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网络信息不断发展,促使着高校思政课的外部教学环境有着一定的改变,并且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网络媒体向着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可以说,从计算机到手机,网络已深深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据调查显示,中国网民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大学生每周上网的时长也呈增长趋势,是网民的主要群体。从一定程度来说,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在大学生群体中带来的最直观影响就是使得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在日常的生活中,由于手机的便携性,手机已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设备。而在学习方式方面,互联网汇集全世界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料,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有效资源,使得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来源更加广泛。值得注意的是,从这一点来看资源的丰富性使得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性受到挑战。最后,思维方式方面,因为大学生处于情绪多变,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其思维体系极易受到新媒体的影响,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让大学生缺乏立体思维和整体思维。
(二)多元化思想意识对思政教育“一元中心”的既有体系有着挑战
互联网把世界连为一个整体,于是也相应的出现了多种价值观、思潮的交融和冲突。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一元中心”的既有体系受到严峻的挑战。另外,鉴于高校学生处于对新鲜事物关注度和接受度较高的时期,他们较于接受新事物。而随着新技术的推广,高校作为重要的知识聚集地,其也成为社会思潮最易产生、发展和传播的载体。面对各种思潮,虽然大学生了解的出发点只是出于兴趣和好奇,不会做深入研究学习,但是对于社会思潮的某些独特观点却常常有较高的赞同度。因此,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着较大影响。具体来看,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主要有以下影响:第一,会使得学生对主流思想的权威性有所质疑;第二,会使得学生们对于说教式教学方式有所抵触;第三,使得学生们的批判意识增强。鉴于此,作为高校的相关工作者来说,应当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加强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加以引导。可以说,思政教育是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三观是关键举措,也是必由之路。
(三)个体化的学生差异对教学方式的需求有着不同的要求
众所周知,高校的思政治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基础课程,是每一个专业的每一名同学必须要进行学习的课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对象是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个体学生。由于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生长环境不同,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也相应的具有较大差异。因此,作为高校的相关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环境,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并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让不同专业的老师来教授思想政治课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科联系,开拓学生们的眼界,增加学生们的知识储备,弥补单一思政教育无法满足学科差异化和需求多样化的不足。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教学理论成果是教学改革创新的基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目前高校思政课实际情况来看,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是当务之急。高校思政教学改革必须以与时俱进,尊重客观现实的理论基础为依托。
(一)“实用主义”教育理念
“实用主义教育学”讲求“实用”,反对单纯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杜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知识需求作为最终的教育教学目标,并制定出了科学化、系统化的“五步教学法”。同时,杜威还提倡兴趣教学法和探索式学习的基本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富有逻辑性的思维方式。作为高校相关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在基本的教学改革中,从教学方法入手,利用好“实用主义”相关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在探索式学习的过程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
(二)发现学习法
发现学习法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在他看来,学生的心智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并且还会反过来影响他的环境。但是,实际上学生心智发展有着独特的规律可循。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他们所开展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心智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要帮助或形成学生智慧或认知生长的重要工具。鉴于这些原因,他提倡发现学习的方法。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可见,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发现法是一种通过学生自身体验、探索,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性思维的教学方法。这样看来,作为相关的思政教师,应当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要协助学生善于探究发现,积极思考。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按照这一理论的要求,倡导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尽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与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提升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其主要表现是:由于事物的意义并非完全独立于我们而存在,而是源于我们的建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的基础。因此,合作学习十分重要。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知识“填灌”,而是应当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因此应当利用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进行情境性教学。高校的思政教学改革,应当合理的运用好这一理论,必须活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让老师作为学生们学习的积极辅助者,让学生们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应当利用好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营造丰富的教学环境,以增强课堂效果。
(四)多元智能理论
按照美国著名的学者所论述,人们的智力并不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为基础、多种能力互相整合在一起的,各种能力都有着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从传统意义上来讲,人们往往以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评价学生的智力因素,这是非常片面的。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具有优势的智力方面,不能只是单纯的看重语言和逻辑能力。于是,美国学者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这样来看,传统的评价“差生”只是由于单一评价标准才出现了这一错误的名词。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要是多样化的,智商低的人不一定笨,每个人在不同的智力范畴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多元智能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学生的多栖发展,以充分展现学生发展的潜能。鉴于此,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当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并结合每个学生各自的学习特点和风格,同时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改革工作势不可挡,作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与具体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在详尽、全面的分析教学改革的现实背景前提下,充分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的运用教学理论成果,并在运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检验,进而加以进一步理解深化。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的是广大的大学生群体,因此,作为相关的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满足大学生多元化需求的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以期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这样,才能进一步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以期增强教学效果,真正将思政教育落在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实处上来上,不让“思想教育”只是走走过场,感动一时。
作者:许艳丽 单位:黑河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蕊蕊.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机遇与挑战[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2).
[2]吴晓芳,陆芳.泛娱乐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第三篇:高校阳光体育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
经济社会日渐发展促使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提升,高节奏生活以及不良生活习惯促使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呈现出逐年下降的发展趋势,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至关重要。面对青少年身体素质逐渐下降的趋势,“阳光体育”理念提出,面对我国学生开展了阳光体育的教学活动,整合活动坚持阳光体育在其中的导向性作用,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以及体育习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本文对基于阳光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基于阳光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为提升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阳光体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一、概述
经济社会日渐发展促使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并不是非常理想,青少年身体健康问题得到了社会普遍关注,为了能够有效改善青少年身体素质不理想的现象,我国开展了“阳光体育”教学活动,促使高校体育教学加大改革步伐,有效解决高校学生身体素质不高问题,满足高校体育教学需求,引导高校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高校学生身体素质,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发展。所谓阳光体育,实际上就是坚持健康第一思想,旨在于提升全面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体育习惯以及体育意义,促使高校学生热爱体育,养成积极向上的体育行为,全国范围内开展体育活动。在阳光体育开展过程中,提倡每天锻炼一个小时,健健康康工作五十年,幸幸福福一辈子。阳光体育促使学生离开教室,亲近大自然,体味到运动快乐,促使学生在健康快乐氛围中不断成长,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高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开展多样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程中,完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促进高校体育课程多样化以及综合化。总之,高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工作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教学氛围,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提升高校学生身体素质。
二、阳光体育对高校教育改革的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学生提高锻炼重视程度
为了能够有效推动高校开展阳光体育,高校需要转变过去口头转变方式,进而付诸于实践中。高校需要贯彻“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健康康五十年,幸幸福福一辈子”的理念,促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理念,根据学生实际需求来调整高校体育教学大纲,更新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提升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以及体育锻炼意识,促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总之,通过丰富课堂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主动参与能力以及主动参与习惯,为高校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于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有效延续,阳光体育运动需要重视与高校体育课程的有效结合,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来严格执行,为高校体育课程提供保障,提升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高校需要利用有效的体育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中,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实现高校体育近期效益、高校体育远期效益以及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我制约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社会对健康实际需求,更新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有效筛选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的有效联系,避免出现教学脱节现象。为了能够有效开展高校体育教学,需要根据体育健康发展情况以及多学科实际情况来设置多样化选修课程,不断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体育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效落实高校阳光体育活动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三、基于阳光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
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来看,实际教学缺乏明晰教学培养工作目标。社会日渐发展促使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高校在完善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为学生良好的体魄提供有效保障。高校需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目前高校在实际教学中缺乏有效的体育教学目标,造成学生不热衷于体育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并不是非常理想,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无法有效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高校体育教学并不是非常理想。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促使高校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提升学生体质,但是却没有认识到学生学习兴趣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缺乏体育运动热情。不科学的高校体育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并没有形成有效的体育锻炼意识,缺乏体育锻炼的能力,无法有效践行阳光体育目标。
(二)教学与考核形式较为单一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以及传统教育方式影响,促使高校在体育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中居于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主体性,学生在课堂中大多是机械化的模仿,学生体育学习缺乏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同时也不利于践行阳光体育理念。高校体育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割裂了课内教学与课外锻炼的结合,不利于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管理中,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不理想。为了能够响应时展需求,高校已经逐步转变过去统一化的教学形式,渐渐转化成为了自由度较高的选修课程,虽然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却仍然没有取得非常有效的效果,课堂教学利用率并不是非常理想,落后的教学手段直接影响高校课堂教学效果。从考核的角度分析,高校体育考核大多是将学生体育技术、体育运动成绩作为体育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单一化考核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体性差异,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结果性评价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体育课程学习兴趣,由于定量指标过于片面以及片面成绩考核无法科学、全面反映学生体育学习情况,高校体育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四、基于阳光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
(一)转变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内容
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坚持终身体育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数量终身体育理念,为未来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实现多样化以及化教学,提高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实现课内体育教学与课外锻炼有效结合,满足学生生活需求,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认识到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性,倡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和授课教师,高校教务管理工作部门可以根据提前将教学安排来公布相关内容,学生可以在了解学习内容以及学习难易程度来选择更加符合自身能力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的运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创设娱乐化教学内容,学生在选课时,不仅需要考虑到个人就业因素以及个人兴趣爱好,还能够将课堂学习与娱乐休闲相结合。经济社会日渐发展促使人们生活理念不断发生变化,野外生存活动以及户外运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内教学与生活活动的相结合来提升吸引力,促使学生能够有效接受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积极创新的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一些游戏,实现教学内容与游戏的有效结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集体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二)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考试仅仅是评价的手段,教师希望利用考试来提高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体育习惯以及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了能够有效践行阳光体育理念,高校需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构建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教师可以细化考核标准,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学生体育技术成绩、日常学习成绩以及专业技术成绩等多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例如,高校体育课程中,武术是关键性环节,在学生学会长拳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延伸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学习太极拳,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来提升学生体育技能,进行阳光体育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工作目标。此外,高校体育教师还需要认识到课外活动对课内教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每天定期参与体育锻炼,同时相关负责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课外体育锻炼对课内教学的重要作用,制定有效的教育对策以及教育制度,结合学生课余体育课程参与情况来完善学生体育评价指标,为保障高校体育教学提供有效保障。总之,高校体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外体育的活动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比赛中,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教师需要结合教学情况以及学生课外体育参与情况来指导学生锻炼,实现教师、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为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提供有效保障。
五、结束语
经济社会日渐发展促使人们生活理念不断发生变化,这就使得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阳光体育理念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需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以及传统教育方式,构建有效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为高校体育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需要加大体育改革力度,注重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健康意识以及体育锻炼能力,有效落实健康第一的工作理念,引导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体育习惯,构建有效健康标准,全面分析体育成绩,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差异性,构建有效体育锻炼工作计划,实现课内教育与课外锻炼的有效结合,强化高校体育技能,构建体育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理念,为学生营造更加和谐、更加宽松的体育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作者:李晴云 单位: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
参考文献
[1]江红轲.基于“阳光体育”理念,探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7):229-230.
[2]陈达春.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分析[J].科教导刊旬刊,2013(20):89.
[3]齐春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自觉性关系的探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视角[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1):130-131.
[4]王森.基于阳光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2(6):89.
第四篇:高校教学改革人性化与能动性
摘要:
在倡导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法学教学改革应在人性化与能动性理念的指导下展开,变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为双向互动,注重理论与实务的无缝对接,将自媒体技术完美融入法学教学。
关键词:
法学;教学改革;高校
一、法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再次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念,我国法学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理论界和实务界掀起法学学术研究热潮的同时,关于高校法学教学改革的讨论也是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无疑促进了教育的进步,同样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为显著。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繁育基地,对向社会输出高等教育人才至关重要,我国法治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高校法学教育的后背支撑,甚至高校法学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法治道路铺设的起点和基石,肩负着面向世界和未来,为国家输出治理型卓越法律人才的艰巨任务。蓬勃的经济形势催生越来越多的新型法律关系,使得法律的滞后性和无力感尤为显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思考也为高校法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充分的理由。作为一种后知后觉的破旧立新的社会活动,在社会形势的被动驱使之下,改革必然伴随痛苦而生却又不得不忍而受之,因此,明确改革自身的定位和目标对于引导改革方向,顺利完成推陈出新的使命,最终反馈于社会至关重要。改革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性存在,对于高校法学教学而言,其改革的目的取决于社会需求和自身存在的意义,绝非改革本身。高校法学教育目标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和实务人才培养两方面,较于法学本科培养而言,其目标以实务人才培养为主,以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为辅,这也是社会需求所致。多数本科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抑或创业,选择继续深造的不在多数,这也促使本科教学侧重点的倾斜无可非议。因此,法学教学改革的目的亦是更好地迎合社会人才需求,力求实现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无缝对接,而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其本身并非任务驱使所致,而是社会新形势的呼唤以及法学事业进步与发展的应然化需求。为响应党中央依法治国的号召,铺垫好我国法治事业发展的基石,应对经济形势日新月异的多变,实现全能型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作为一种技术性手段,高校法学教学改革不容迟疑。综合社会全能型人才需求和高校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设立初衷来看,法学教学改革应当坚持人性化和能动性的理念。
二、法学教学改革中人性化理念的贯彻
(一)教学理念的人性化
被动灌输转为主动吸纳。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今传道授业表见为被动灌输,教学以此为模板,三尺讲台,教师挥汗如雨却最终“自得其乐”,学生两耳尽闻窗外事,无心恋读圣贤书。这种一成不变的传统被动教学模式早已难以迎合当下复合型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要求。浮躁的求学风气之下,资深学术前辈在教学知识传播过程中深感乏力,教学相长的目的无法实现,学术资源浪费之余,文化传承的路径遇阻。学生主动吸纳思想的养成绝非单方面努力可为,法学教学中应穿插该理念的传授,以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化为前提,引导学生主动吸纳思想的转变,促成法律人才培育,避免被动灌输之下培养缺乏人文情怀与法学素养的“法律工匠”。以本科教育为例,大学四年的课堂学习远不能触及法学深层理论,教师深层次理论教学的方法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徒增学生知识继受压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自身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变单一定向知识输出为引导学生主动继受,而实现该转变的前提便是知识本身的特质和定位应当恰当,本科教学以法学基础理论传授为主导,深层次切入为例外,与学生求学目的及毕业需求衔接,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洞察学生上课动态,防止传道与继受背道而驰,以此保证学生主动吸纳思想的养成。因材施教理念的继承。教学过程中,严格依照整齐划一的教学安排,多数情况下仅仅是完成了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预期的积极效益很难惠及所有学生。这种刻板的墨守成规式的教学理念,不仅与有教无类的优良传统教育思想相背离,同时对于教育本身也是一种诋毁与嘲讽。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这就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这一理念。《论语•先进篇》有载:子路问道,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然冉有问道,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为什么对于两个学生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回答呢?孔子说,冉求性格谦逊,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些,三思而后行。孔子最先于教学实践中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也正得益于其因材施教的教学实践,宋代学者朱熹从孔子教学经验中总结而得:“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具体到法学教学本身同样应该引而鉴之,例如在法学本科教学中,由于生源地及生源质量的不同必然导致学生功底深浅不同,考虑到每个个体自身接受知识的速度与灵度各异,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给予不同的培养关照。例如某一学生目标明确,对于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有着独特的兴趣和感觉,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否应该有所察觉之后悉心留意帮扶,给予机会参与到律师事务所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处理之中,有意引导,这对于该生眼前的学业和将来的就业都是极大的扶持和帮助。当前我国法学教育,尤其是民法教学,依然遵循着传统的教学任务安排,机械式的重复讲授,教师于课堂授课,以积极地知识输出为主,双向互动鲜闻寡见,这种对于学生自身的需求关注甚少的教学模式导致的譬如多数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却很难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等负面结果,日积月累,已经成为阻碍法学教育,培养精英人才急需攻克的难题。
(二)教学设计的人性化
研讨会形式的教学设计。在研究生教学之中,学校统一配置的课程安排虽因不同学校而呈现不同风格,但是较于本科课程安排而言,研究生课程设置明显偏少,知识的继受很大程度上仰赖于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控制能力。并且基于整体教学效果的考虑,学校统一的课程设计无法兼顾学生个人兴趣及自身特长,因此引入研讨会形式的教学设计对于实现学生各取所需的求学要求和各尽其能的教学目标大有裨益。可以以研究生导师的主导为主,在学校统一设置的课程之外,受其学院资助,带领其指导的学生自主组织内部研讨会,主题自选,形式自拟,奖惩自定。例如各个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特长,尤其是在法学法硕与非法学法硕的组合之下,各自以自身本科专业为背景,结合法学相关理论,形成学科交叉式的互动研究,各取所长,互通有无,在导师的指导和协调下,实现教学相长。该教学设计虽不在学校教学安排之中,但却能起到不同凡响的教学效果,对于法学理论的创新也颇有助益。融汇司法考试的穿插式课程设计。依目前法学事业的发展来看,司法职业资格证书无疑已经成为驻足法学领域的必要前提,尤其是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所以法学专业学生对于司法职业资格证书的渴望早已如同久旱盼甘霖,而高校法学教学却仍旧以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偏重于对法学原理的过度阐释和理论深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衡量无可非议,但是面对本科生求职压力时该种教学方式显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于本科教学促进就业而言极为不利,因为这对于学生考取注重实务性法律应用的司法职业资格证书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阻碍。以本科法学教学为例,前两年属于夯实基础阶段,该阶段的法学教学往往以基础性法学知识的教授为主,包括但不限于民法刑法等主要部门法的基础知识,而真正令学生深感压力的则是大三,适逢可以参加司法职业资格考试,仅依据课堂继受的基础知识而言,通过司法考试确显艰难,因此业余时间的自习和复习就尤为重要,这造成了学生复习司法考试和正常参加学校教学安排的冲突与矛盾,学生频频翘课的现象极为普遍。而融汇司法考试的穿插式课程设计可以为化解或消除这种矛盾提供了可行性路径。教师课堂之上法学基础知识的传授自然不可中断,但是完全可以在教学形式上结合司法考试自身特点予以改进,例如对于诉讼标的这一概念的讲授可以脱离教科书的使用而转为引用司法考试真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司法考试真题中尤其是卷四的案例对于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学生分析案件能力以及法律思维的培养都极为有利,如此一来,学生接受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强化了司法考试真题的复习,这对于学生出席课堂的兴趣和教学效果的提升都显有助益。
三、法学教学改革能动性的实现
(一)案例教学的拓展
在高校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早已有之,本身并不新鲜,但是结合当下学生群体特点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该教学方法的使用仍有其变通和改良空间。以侵权责任法的教学为例,数人侵权的体系构成一章极为复杂,单是学理上的探讨都能争论良久,莫衷一是,落实到教学当中,基于自身学术功底的丰厚,教师在专业角度讲授该部分内容并非难事,但是学生继受效果却差强人意,甚至坐听两个小时的授课依然一无所获,一头雾水,谈何理解与应用?此时案例教学法便可发挥其功用。一种可选择的教学方法为拟制案例和实践案例的配合使用,例如讲授侵权责任法第八条共同加害行为中的共同过失时选择拟制案例:甲乙二人基于修葺房屋的需要,合力在房顶抬木头,此时甲不小心将房顶的瓦片踩落导致路过的丙受伤入院,此时甲乙二人便属于共同加害行为,以此来说明共同过失同样可以构成共同加害行为,并非仅限于共同故意,例如甲乙二人相约同时向丙开枪致丙死亡。一般来讲,原始典型案例不适宜直接引入课堂教学加以使用,因为其信息量的巨大复杂特征将会导致学生课前研读案例耗费大量精力,若加之学生不擅长提炼要点,总结关键势必导致学生自弃,教师费力的教学恶性效果循环。因此在原始典型案例引入法学教学时需要教师事前对案例进行加工整理,以达到案例脉络清晰、焦点突出、主次分明、针对性强的效果。另外同样可以选择更具互动性的案例重现表演形式,将实践案例通过学生自主表演,外加学生自己的想象及推测的形式重现于课堂,使得大家更为直观地感受案件事实,继受法律知识。一种新颖的表演方式,例如学生可以以“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烧伤同伴案”为基础,各自分配案中的角色,外加电视采访、当事人自述、专家访谈、律师会晤等案外情节,既丰富了案件所涉法律知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其间由教师负责引导和把关直至最后总结评议,整体课堂效果远远优于既定呆板的“唾沫加白粉式”授课,另外这对于学生法律语言表达和法律思维的养成大有裨益。
(二)网络与自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自媒体技术的悄然兴起为法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径选择。传统的板书模式也正日渐凋零,更为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迎合了多数教学及求学群体的复杂性需求。人性化和能动性的教改理念要求课堂互动性的呈现,借助于网络和自媒体技术的发展,课堂互动模式的选择更加多元。传统教学模式之下,学生上课忙于手写笔记记录,一方面容易分心乏力,遗漏教学重点;另一方面不便于随身携带和长久保存,在现有网络技术的辅助下,课堂笔记记录和汇总工作都变得快捷而又简单。例如诸多类似于为知笔记、X-mind等便捷软件的应用,自身强大的笔记功能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纸笔,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上文提及的研讨会教学设计中它们均可发挥快捷便利的作用,一方面保证了资料汇总工作的效率性和持久性;另一方面还加强了学生运用网络技术的自我学习能力,这对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有百益而无一害。自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法学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以微信为例,在侵权责任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方式完全可以翻转传统的口头点名抑或依学号顺序作答这种学生躲而避之的互动方式,利用微信中的实时对讲抑或群聊功能,由原来的教师主动提问学生被动作答变为学生主动抢答。本堂课教师主要讲解侵权责任法中的若干关键基础性概念,学生集体加入群聊,利用该功能进行效率性抢答,一方面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化解了教师提问无人应答的课堂窘境,在此基础之上,本功能还可以替代传统的点名册,所有出席课堂的学生名单尽收眼底,这种充分利用学生热衷于网络社交软件群体性特点的教学方式可谓一石数鸟,一改原有的教学困境。法学教学改革是顺从时代召唤,文化传承革故鼎新,为我国法治事业发展强基固本的必然要求,作为一种技术性手段,其服务于培养卓越法律人才,为依法治国保驾护航的光荣目标。整体的法学教学改革工作应当坚持人性化和能动性的理念,变传统的单向灌输为时下的双向互动,应理论与实务的双重需求而调整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体现人文关怀,案例教学法与网络和自媒体技术可以多重结合使用,丰富课堂形式及授课内容,扩展课堂信息量,以此增加学生的继受知识储备,最终达到培养具有独立人格、法律理性、道德良知的真正的法律职业者,回馈于社会多元化、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的目的。
作者:曹险峰 张龙 单位:吉林大学
参考文献:
[1]袁艳平,李佳.法学教学改革下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J].中国人才,2012,(8).
[2]薛刚凌,李媛.论法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载[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1).
[3]王文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7).
[4]李文沛.司法考试背景下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以“劳动合同法”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4).
[5]卫守宇.建立司法考试制度后法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9).
[6]刘建民.加强高校法学教学改革,培养新型人才[J].中国人才,2011,(7).
[7]宋丽弘,史秀娟.国际法学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探索,2008,(6).[8]张能全.法治视野中的本科法学教学再改革[J].苏州学刊,2012,(4).
[9]崔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行政法学教学改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10]徐显明.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任务[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
[11]李健.试论我国高校法学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完善[J].理论界,2009,(7).
第五篇:高校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餐饮文化高速发展,餐饮行业也成为了当今的热门行业。因此餐饮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对于我们而言即是机遇也是挑战。然而目前高校对于《餐饮管理》课程教学重视程度并不高,许多高校始终停留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严重滞后于现在新形势的发展,培养出的学生也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对于《餐饮管理》的课程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培养出高标准高质量的人才来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
高校;餐饮管理;教学改革
《餐饮管理》课程是高校酒店管理专业重要专业课之一,它是以餐饮管理岗位的主要需求着手,讲述餐饮服务基本技能,餐饮原料的采购、餐饮产品生产、销售、服务管理等内容,通过学习相关人员的配置、菜单设计、原材料采购供应管理、成本控制、销售管理等知识的来提高学生餐饮管理技巧、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良好的职业操守,为学生将来步入餐饮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餐饮管理人才。
一、目前高校《餐饮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计安排不合理
现在高校普遍使用的《餐饮管理》教材设计思路几乎都是餐饮管理概述→餐饮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餐饮管理市场营销和菜单设计→食品原材料采购供应管理→餐饮产品生产管理→餐饮产品销售服务管理→餐饮酒水销售服务管理→宴会经营→餐饮产品价格管理→餐饮产品成本核。更加的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采用传统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理论教学模式,而实践操作的课程比例很少甚至部分高校并没有设置实践教学的环节。然而《餐饮管理》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理论知识,一旦脱离学校,真正步入酒店参与工作,会无所适从。所学到的知识不知如何应用,无法满足酒店对人才的需求。
2.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目前高校采用的教学方法多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采用的方式多为老师课堂授课,学生听取的方式,然后通过期末考试的统一测试来考核学生是否掌握所学内容。这导致学生上课被动接受,丧失学习兴趣,缺乏主动积极性,对知识的掌握也并不牢靠、灵活,通常会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考试结束后就全部忘记,并没有学习到任何知识。
3.缺少双师型教师
目前国内高校的老师大都是从一个校门走出进入到另一个校门“理论”型教师,这些专业教师虽然掌握非常完善的理论知识,也有着丰厚的教学经验,但是没有任何行业背景,没有实际在餐饮行业中历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将实际案例与理论知识结合。
二、高校《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1.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学生能够享受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我们应该丰富教学内容,比如可以在原有的教材理论基础上,增加一些相关的趣味性知识,比如茶道、中国传统美食、西点烹饪、餐桌礼仪、红酒品鉴等内容,这样不仅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更加生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能通过课堂让学生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培养学生更多的业余爱好,除了餐饮管理的技能之外,多掌握一项技能。
2.改良课程安排设计
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安排设计,将要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在系统理论知识讲解之后,穿插实践课程。由校方安排学生走出课堂,实际步入餐饮企业去真实的感受和学习,了解在现代的经济环境下,一个良好的餐饮企业是如何运作和管理的,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又是如何将理论知识巧妙的运用管理过程中的,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比如,实地考察一家餐饮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包括他选址的理由、市场客源分析、餐厅主题设计、菜谱的科学安排、服务质量要求、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等。设立校外的实践培训基地、模拟餐饮行业竞争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能够真实的进入餐饮行业进行实操,从基层做起,掌握餐饮行业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明白成为一个优秀的餐饮管理者真正需要具备的责任和担当。通过这种理论课与实践课相互贯穿的课程安排设计,能够让学生将所学实际运用,有效的将理论和知识相结合,更加深刻的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如并给予改正、锻炼学生抗压、应变、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等多项软实力,为他们将来真正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也可以减轻当学生输送到酒店之后,酒店需要对学生重新再培训的时间和压力。
3.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融入多种创新的教学手法、比如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模拟操控等方法,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将生活与理论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将课堂交给学生发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够将很多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理解,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组织策划、自主研究、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多项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训,引进高薪技术人才,培养出既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超强的科研能力,又拥有丰厚的实践背景的双师型教师。不定期组织在校教职员工的培训,邀请餐饮行业标杆企业到校进行培训、演讲分享经验。加强各高校之间专家学者的交流分享,优化餐饮管理的课程教学。与著名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
三、结束语
对于《餐饮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各高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的优化《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除了基本的技能技巧之外还要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社会输送真正有价值的人才。
作者:彭文明 单位:内蒙师范大学餐饮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郑颖莉.《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8):53-54.
[2]霭菲.关于《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4(12):287-288.
[3]李敏.浅谈《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12):121-121.
[4]魏晓明.浅议高校《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集体经济,2010(21):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