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教学改革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教学改革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试验设计统计方法教学实际情况,针对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在理论联系实际、合理选用统计分析软件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改革措施,以期提高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兴趣;试验设计;统计方法;改革措施

一、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学习才能是主动学习,没有兴趣的学习是被动学习。在当前教育依然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下,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尤其对于生物统计这类理科课程不感兴趣。原因如下:第一,价值观念导向,一直以来,社会上都流行“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在很多学生的固有观念里,认为学习并不是改变现状的唯一途径,甚至认为学习并不能有效的改变现状,凭着自己在某方面的独到见解并拥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开创事业,就能轻易获得成功,从而赚得大量财富,个别成功案例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读书并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所以有学生产生不爱学、厌学情形,对学习极度缺乏兴趣。第二,社会迅速发展,情形复杂,每个同学都拥有手机、电脑、Ipad等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虚拟的网络世界五彩缤纷,虽然拓宽了学生求知的途径,扩大了他们的社会交往面,为学生创造了自我实现的新空间,但同时对大学生,尤其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较差,容易导致沉迷于虚拟世界。第三,相当一部分同学性格比较腼腆、内向,不擅长语言表达,在学习中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及时与老师沟通,同时也不爱与其他同学交流,常常处于半懂不懂的状态,学习灵活性不够,日积月累,导致对学习课程不感兴趣,尤其对于生物统计这类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可见,学生学习缺乏兴趣,不是单方面的原因,也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而是存在多方面原因,需要加以引导,提升学习兴趣[1]。

(二)统计软件集成不足。统计分析过程涉及庞大的数据运算及复杂的数据处理过程,不借助统计分析软件难以完成。当前许多高校均已开设相关统计实验课,作为生物统计理论教学配套内容,开展统计软件的相关教学,但统计软件不够系统(毕惠惠等,2019),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软件为SPSS、SAS、Excel、DPS(Tangetal.,2013)、R语言等,其中,Excel的普及相对较多,其原因为Excel操作简单,大部分学生都有Office办公自动化基础及操作经验,容易上手,能完成相当数量的简单田间生物统计过程,如描述性统计、直方图绘制等常见生物统计问题。实验课的开展对理论教学效果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在数据分析方面,Excel无法完成一些高级生物统计问题,比如方差分析的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操作,应用受到局限。被国际统计界广泛接受的专业统计分析软件SAS、SPSS功能强大,认可度较高,但此类软件专业性较强、不仅对理论课内容掌握要求很高,也要求熟练掌握一些公式及函数的统计原理,且需要设置较多学时,短时间教学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另外,DPS和SAS、SPSS软件一样,正常使用需要较高价格的付费,使课上可以为同学们演示并在学校计算机房开展DPS实验教学,但学生课后自行演练困难,难以做到每位同学都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安装付费DPS软件,从而导致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达到熟练运用。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实验设计和统计方法包括两方面主要内容:即实验设计和统计方法,实验设计仅仅课本上的学习比较抽象,比如试验单元指的是接受某种处理最小的实验材料的一个独立单位(田间实验中称小区),不能继续划分,那么结合田间实际小区排列情况给学生讲解,则更容易理解。另外,讲解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如果结合田间地力肥力起伏及系统误差等方面理论知识,学生掌握起来则会事半功倍,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但实际上,多数农业类高校对本科生开展田间实验教学,受到众多因素限制,从而导致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较低,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相对抽象,难以实际应用,教学效果受到很大限制。

二、田间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措施

(一)教学手段改革。板书教学的特点是能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重要知识点的构成及知识脉络,尤其在给学生讲解公式推导过程等方面,板书教学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板书教学难以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尤其一些内容复杂的动画,插图等教学素材很难在黑板上给学生进行直观展示。多媒体教学相较传统板书教学有其独到优势,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以简化的、形象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令学生更容易理解,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讲解正态分布概念时,可以采用动画形式直观的向学生表达随机事件的发生,解释正态分布的概念,达到化静为动,形象直观的效果。讲解土壤类型因素对产量因素的影响,可以列举不同类型的土壤,比如沙土、壤土、黏土等等。这时可以列举不同土壤所处的地理环境,达到创建情境,启发思维,带进教学的效果。因此,在进行田间生物统计学课堂教学时,建议用板书列提纲,理清脉络,演示相关统计公式推导过程,同时以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手段,即采用板书控制教学进程与教学思路,多媒体展示丰富的教学素材为辅助,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板书教学和多媒体两者取长补短,针对所授内容将两者有机结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选取合适的统计分析软件。在实际教学中,统计方法多种多样。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同时利用掌握利用统计软件分析实际理论问题。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合理选用统计分析软件,使统计方法简单化,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提供便利。例如,在描述统计分析、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及一元线性回归等,均可借助统计软件来完成。在实验教学中,应锻炼学生灵活运用Excel软件完成描述性统计分析、次数分布表及次数分布图的绘制,若实验学时允许,可以适当介绍DPS软件、SPSS及SAS的应用,此外,R软件具有较强的生物统计功能,作为免费的专业软件,具有数据处理、制图、计算等多项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加入R软件到生物统计教学中,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三)理论和实际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田间生物统计学实验设计与统计方法两方面主要内容,在开展理论教学同时,适当让学生走向田间,亲自接触大自然,结合实际,有助于加深学习印象,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田间实践时,既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还可以开拓视野,锻炼身体,锤炼思维,见多方能识广。田间实践不局限于课堂学生的实践,让学生走出教室,步入自然,融入现代自然生活,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实践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田间实践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愿组合,有助于促进学生团队参与感,集体荣誉感。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才能得到了施展,学生的独立性、责任心、参与意识等也进一步发展。在田间实践过程中,通过有计划的加入一些丰富多彩的元素,精心策划,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有助于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率,教学改革是必要的。对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通过实施板书与多媒体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依据课时多少有针对性选用统计分析软件、适当增加统计实验课学时,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结合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农业相关知识与数据分析方法,使教学活动更具实效性。

作者:苏成付 张恩盈 马晓杰 王桂英 郭新梅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