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改革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改革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改革路径

摘要:根据国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西医内科学》等临床学科的教学改革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将分析当前高职《西医内科学》教学改革的现状,并从多方面初步探究了《西医内科学》教学改革的路径,以期教学改革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长足提高。

关键词:高职高专;西医内科学;教学改革路径

一、目前高职院校《西医内科学》的教学现状

(一)生源质量不高

在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生源质量的急剧下降也给各高职院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高职录取分数线低至不足200分,学生成绩差的背后隐藏的是个人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不足[1]。《西医内科学》为西医临床课程,需要有对临床资料进行强大逻辑分析的能力。而学生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欠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力差,大多数学生使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还有部分学生根本无心向学、专业观念淡漠;这些不利因素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学生重视度不够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中许多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专业思想不牢固、对专业学习不重视,尤其是中医类、针灸推拿类、康复类的医学生更重视本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对《西医内科学》不够重视,体现在学生付出时间较少、学生在课余更愿意进行推拿等课程的实践操作,却很少拿起听诊器等西医器械进行练习。

(三)学生对前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前期相关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课程由于学制、公共课开设等多种原因学时被压缩,导致学生对西医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进而影响到了后续临床课程的知识衔接,这就对《西医内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带来了困难。课堂教学时间少、任务重;学生学习能力又不尽如人意,临床学科的效果可想而知。

(四)高质量教材不多

随着科技的发展,《西医内科学》学科进展日新月异,然而教材内容更新的速度赶不上科学的发展,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现有教材版本虽多,但在内容编排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落后,也没有特别显现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思路。如何把前期所学的基础课程和《西医内科学》课程有效地衔接起来、让学生初步建立《西医内科学》知识的逻辑思维体系,同专业的教材系列需要集体统筹、规划。而目前高职类高质量的教材匮乏。

(五)教学内容较多而学时相对较少

《西医内科学》内容较多,而课时相对较少,教师授课只能在每个系统选取最常见的疾病进行讲解;即使是常见病、多发病也有可能被列为课外自学内容。在课堂讲授的疾病考虑到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也常常要概括性讲解。该课程是一门需要密切联系前期课程、需要建立对临床资料进行逻辑分析的能力。课堂讲授是以疾病为名进行,这和临床需要收集资料进行推断的过程相反。课堂紧张的理论教学还不能让学生很好地具备临床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进行弥补。学时增加进而增多临床见习机会或可缓解这一矛盾。

(六)中医思维方式对《西医内科学》教学的影响

中医相关专业学生在学习《西医内科学》时,中医思维常会对学习有一定干扰。中医的理论体系与西医的理论体系完全不同,学习方法也很不一样,中医临床课程更加抽象,往往先需要熟记知识,再加上不断练习达到应用;然而西医课程则比较直观,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对于学生这样的初学者,还达不到对同一种病或“证”思维模式相互交汇的能力。两种理论体系的不同有时还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

(七)教学条件和模式

《西医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校外实训、真正与病人接触才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有些高职院校未在这门课程开设期间安排校外实训,而是待实习后才统一实践,那么理论与实践就不能无缝对接,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高职高专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

教学改革要想获得教学质量的长足发展,应从方方面面进行思索、改良和长期的摸索。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及其团队应根据学生专业合理编制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在理论授课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革授课内容和方式,在实训授课中应把提高学生实训能力放在第一位。同时,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性,对教师进行持续、有效的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准,建立一支强大的教师团队。学校可通过组织授课比赛、多媒体制作比赛、教研活动等,创造一个好的教师相互交流平台、提高教师凝聚力和业务提高机会。

(二)弥补教材不足、编制校本教材

教材的更新时间较为固定,而科技的发展却日新月异,滞后的教材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和学生培养目标[2],包括有些疾病的名称临床已更改、诊断和治疗方法已经变化,如果仍然依照教材照本宣科,不仅会造成学生的知识老旧,还会对学生今后的实践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教师不应过分依赖教材,应该密切关注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内容,并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将最新已公认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可根据学校情况、专业情况编制校本教材和配套的练习册、实训指导手册等更好地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便利。

(三)改革已有的教学模式、摸索更适宜的教学模式

全球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传输高速、便捷;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吸引高职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可以在多种搜索引擎上迅速获得医学信息。然而网络上存在大量的伪科学、虚假信息;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利用网络上有用资源,教师也应不断地学习。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生涩、难以理解的医学原理通过生动直观的图像、视频、动画等方式展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会改变传统模式中学生们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教师必须学习的技能,但如果每堂课都使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容易走马观花、视觉疲劳,不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多媒体制作应实用而简明,真正做到服务教学。还可利用学生喜欢玩手机这一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微信群、云班课给学生推送专业小知识、心理小知识,宜简短有趣,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知识。

(四)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放在学生培养目标的首位。在实训课堂上,教师示教应高效、短时,把时间更多地让给学生。在学生练习的时间里应加强管理,及时指正学生实践操作中的问题,并预留考核学生操作的时间。时间不允许,就抽查考核,并将成绩纳入平时成绩。只有严格管理、督促学生,才能让学生对实践操作重视起来。《西医内科学》在校内实训因客观条件所限,内容较为局限,主要是病例讨论、各种穿刺操作等;可通过课外训练标准化病人,来增加学生实践机会,标准化病人可以模拟出某种疾病的特征,学生可以作为医生角色为病人诊断,还可以与病人沟通病情,考虑更适宜的治疗方式[3]。除此之外,应积极创造校外见习机会。在医院见习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可考虑在业余时间安排学生入社区,安排诸如血压、血糖测量,慢病宣教等发掘更多实践的机会。另外,通过安排学生知识竞赛,也是一种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

(五)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学习能力和专业思想养成

近年生源质量下降是不可回避的事实,高考成绩较差的背后隐藏的是人文素养、学习能力的极大不足。因此在课堂应结合当堂内容巧妙嵌入思想教育;在书面作业批改中,将字迹潦草、混乱的挑选出来,布置练字任务,将执行情况纳入平时成绩。在实践课堂中针对学生提到的病例抽时间解答,在生活上关心学生;业余抽时间与学生谈心,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观念,热爱医学类职业。(六)加强学生管理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不离手”现象已成为我国人民的真实写照。手机连续使用4小时以上就有网瘾倾向[4]。高职学生上课偷玩手机、下课机不离手现象非常普遍。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疏导,找出学生嗜好手机的原因再进行有效管理,除了云班课等必要使用手机的时间外,禁止上课使用手机,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三、结论

教学改革永远任重而道远,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变化是永恒的。《西医内科学》的教学改革同其他课程一样,面临很多挑战。教师素质与生源质量与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要创造好的土壤,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军福,张兰萍.高职生源变化情况调研分析——以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5(21):37-38.

[2]祖炬雄,蒋桃,柏依海,等.高职天然药学教材建设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5):46-47.

[3]塔光,刘达.西医内科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筛选与培训[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5):141-143.

[4]齐力.大学生手机网瘾成因量表调查分析——以高职大学生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8(8):104-106.

作者:冷静 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