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食品检验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食品检验分析实验是食品检验分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实践与理论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为与教学改革相适应,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相适应,需要在当前教学中加强食品检验分析实验课程改革。本文针对当前食品检验分析课程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提出一些改革意见以对食品检验分析这门课程的教学起一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教学改革;食品检验分析;实验
在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中,食品检验分析实验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的应用性和技术性极高,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面也很广,其中包括了有功能性成分和有害物质的分析检验和其它食品的常规理化指标的检验。这门课程的实践性极强,它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联系也十分紧密[1]。然而学生从事食品检验分析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决定了食品检验分析教学质量的好坏,所以这门课程的实验教学的地位极其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食品检验分析实验教学依然有许多问题未解决,因此本文在其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
1食品检验分析教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前,大多数教学中并没有单独开设食品检验分析实验这门课程,而且在教学中大多都是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极少,实验课的课时也很少,缺乏系统性的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2,3]。而在教学实验当中,很多学生对基本操作,比如配制溶液,还有仪器的操作不熟练。因为规范的操作技能是需要在多次的练习中不断被强化与熟悉的,所以增加实验课占该门课程的比重尤为重要。
2教学内容的改革
2.1加大教学实验量
我国传统的教育系统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从而造成了从思想上、认识上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学生参与的实践环节少,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缺乏独立研究和生产的能力[4]。对整个实验的了解不够深入,当实验中出现突发状况,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并且缺乏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因此需要加大实验教学的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同时增加教学实验方法,从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进行一些综合的改革。
2.2需要进行不同能力层次的实验
设置实验课程需要有合理的框架,需要由简单到困难,循序渐进,一步步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可以将食品检验分析的实验课程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这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基础性实验需要根据当前食品行业的常规检测项目而设置,比如常用食品添加剂、还原糖、灰分、水分、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的测定,目的是巩固并强化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技能,当完成了基础性实验教学后,就可以进行综合性实验了,比如理化检测、动物的感官检验等,这些实验可以把平时对单个基础性的实验连起来,从而达到连接前后、融会贯通的目的,还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最后再开设设计性实验,这需要由老师出题目,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拟定方案、动手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实施能力。
3教学方法的改革
3.1严格训练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不规范的操作,及时发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对于学生在实验上的操作能力要严格要求,使其养成操作必须要规范的习惯。对与操作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可给予单独辅导。反复强化训练,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际操作的关键,并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当有突发状况发生时,应迅速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当学生掌握了检测技能之后,适当设置一点障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重视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实验数据的处理
对实验结果是否准确的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看学生如何处理原始数据。所以要求学生必须要有自己的实验记录,并且真实地记录实验数据,在实验结束后,由老师检查是否合格,这样就能避免学生因为担心分析结果有误而更改实验数据的这种错误做法,培养学生对科学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认真严谨的作风。同时对于学生处理原始数据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数据的统计、从而找出解决的方法。而对于书写实践报告,要在实验分析上做重点,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原因,最后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点评,总结经验教训,让学生在往后的实验中更加认真,更加严谨。
3.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课前预习习惯
目前很多高校教学中的教师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少教学互动。学生很少参与其中,再加上大多数实验都是已经设计和准备好之后,再由学生机械性地完成实验,这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主动。未经过思考,麻木地吸收,这种被动的接收,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到知识,只是以为地应付考试,这种课堂缺少教学互动性。限制学生开放思维模式,降低了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因此,要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学习中一直保持对该课程每一章节的兴趣和憧憬[4]。并且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对于学生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对老师所讲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机器进行提前的了解。并且在实验课前要求老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并提出一些基本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就能对整个实验过程有一个初步的掌握,便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
参考文献:
[1]王勤,陈清西.浅谈食品分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现代食品科技.
[2]何学坤,刘淑芬.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3]黄丹,刘达玉.对《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4]薛博,邵玉,那广宁.“食品原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J].
[5]龚梦鹃,王晖,胡旭光,等.中药药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
作者:徐铭 薛博 单位:沈阳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