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学生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学生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摘要:

中职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难度大,本文就如何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实习,提出相应改革方法。

关键词:

中职;农村医学专业;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我校农村医学专业自2011年开始招生以来,已经毕业两届学生,其中,2011级学生2015年参加了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通过者,将于9月份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我校2015年参加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结果是:72人报考,35人通过,通过率为49%。实践技能考试分3部分,我校学生各部分考试的结果:第一部分病史采集(15分)和病例分析(22分),共37分,22.2分为及格线。72人中有27人超过22.2分,及格率为38%。第二部分为体格检查(20分)和基本操作技能(20分),共40分,24.0分为及格线。72人中有49人超过24.0分,及格率为68%。第三部分为辅助检查结果判读(23分),13.8分为及格线,72人中有8人超过13.8分,及格率为11%。以上数据表明:中职农村医学专业学生的弱点在于临床思维能力和辅助检查结果判读能力不足。按参加笔试40%的通过率计算,预计今年通过9月份笔试的人数为14人。如果72人参考,只有14人考取资格证,通过率为19%,这样的结果显然达不到为村卫生室培养乡村医生,解决偏远地区缺医问题的初衷。如何改进中职农村医学专业教学,值得深入研究。笔者认为要想提高中职农村医学专业学生临床能力,提高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必须注重以下两方面。

1通过日常课堂教学和临床见、实习,加强学生临床能力培养

中职农村医学专业学生不同于临床医学大专、本科生,但有一点相同,就是要具备基本的临床能力。什么是临床能力?复旦大学刘哲军硕士认为,临床能力内涵的广义表述为:医护人员在医疗及护理服务机构中为服务对象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能力;狭义的表述为:医护人员顺利完成以患者为中心的各项诊疗护理活动所必需的能力。教学中可将临床能力分解为职业道德,医患沟通、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选择检验项目、医学文书书写、医学知识学习及信息处理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各种临床技术操作等。教学管理部门要根据以上项目安排课程,任课教师也要从这些项目出发,教学中突出重点,有所取舍和侧重。学生的弱点在技能考试的第一部分,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学生才会在实践技能考试中得心应手。分析以往考试的答案要点,我们发现病史采集的内容主要有:(1)现病史:发病诱因、特有症状或诊断,伴随症状;诊疗经过;一般情况。(2)其他相关病史:有无药物过敏史;与该病相关的其他病史。病例分析的固定模式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治疗原则等项目。每次上课可用2~3分钟时间以PPT形式展示简要病史或病历摘要,还可利用微信、QQ群,让学生在群中自由发言。实习中科室带教教师也采用这种方法布置作业。通过两年的不间断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答题规范性势必大大提高。技能考试的第二部分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以及第三部分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可放在临床实习时强化训练,按照考试大纲规定的项目分项落实,转科考试或实习结束时考试也要按相对应的项目进行,使学生熟悉考试形式。可以考虑指定专人负责项目培训,统一考试项目和标准。

2开发专用教材,增强针对性

一种是现有教材加上辅助教材,辅助教材按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要求,对应主教材编写病例等。还有一种是以“病例为中心”来编写,每个病例有分析、体格检查、基本操作等。如“肝硬化腹水”就涉及病史采集、病例书写、病例分析、腹部检查、腹穿漏出液与渗出液的区别等内容,以此进行编写,并且要考虑到中职生层次问题。

总之,对于中职农村医学专业学生而言,反复训练是硬道理。通过以考促练及反复强化,达到既掌握知识又能通过任职考试的目的。

作者:曹文元 单位:闽西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