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数学教学方法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前言
“创新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概念最早来源于“三创(创造、创新、创业)”教育,并且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方向,高等数学作为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其在与其他科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中开始不断的壮大,高等数学对于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重要性开始受到社会各领域的关注.因此,围绕创新教育来推动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推动高等数学向教学研究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转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等数学提出新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科技领域培养出更多的研究型应用高等数学人才.
二、目前高等院校中高等数学教育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现阶段部分高等院校在推动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中,尽管将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论应用其中,但是依旧有很大一部分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包括国内一些著名的高等院校也存在这一现象,教师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念讲稿”、“抄板书”的教学方法.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对于一些数学基础好的学生来说或许可行,这是因为这一部分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很强,但是对于一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显然是不适合的,同时也不利于大学生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现代教育技术依赖性过大
现代教育技术的大范围推广使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对于一些青年教师来说现代教育技术成为不可或缺的教育教学手段,这也是一些教师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的主要原因,无庸置疑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对推动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过分依赖于现代教育技术并不代表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就青年教师过分依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这一现象来说,不但没有达到提升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使现代教育技术成为了羁绊学生学习的绊脚石.
三、创新教育大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新一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指出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此,对于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来说必须要围绕着“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尽量多学一些新东西”的核心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同时也可以发挥出提升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作用.
1.深浅有度,提升大学生自信心
对于高等数学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由浅入深”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师所讲授的新知识可以被学生所接受,同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在高等数学课堂中的自信心.
2.示范加练习,调动学生积极性
大学生在高等数学课堂学习中面对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时,尤其是一些在学习和练习中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其分析问题的思路往往是不够畅通的,不能规范的书写出该类新问题的求解过程,教师不应该的一味指导解题思路而指导学生解题,而是要对该类问题进行解题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思路才能有助于其正确的解题.再者,教师可以针对该类难度较大的问题来适当讲解一部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后,由大学生自主来完成后续问题的解答,这样有助于大学生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3.重视基础练习,分散解题难度
现阶段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阶段,均暴露出基础性知识和方法掌握程度较差的现象,这样不仅容易造成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效果相对较差,同时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出现解题难度大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花费一些时间来进行基础性知识和方法的强化训练.例如,高等数学教师在讲授“计算平面图形面积”过程中,要明确解方程组求交点是该章最为基础性的知识点,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在学习该章时也是最薄弱的环节,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出示一些关于计算平面图形面积的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以解方程组作为主要练习内容,并不是急于求成让大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求面积,这样有助于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大学生突破这个并不难的“难点”.再者,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讲授二重积分计算题过程中,如何正确画出积分区域并用集合来对其进行表达是最基础性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列举出一些题目让大学生画出积分区域,在此基础上利用集合来对其进行表达,确定每一个大学生都掌握基础方法后再进行二重积分的计算,这样不仅有助于强化大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中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在后续学习中面对该类问题的难度降低,对进一步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创新教育大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几点思考
1.重视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实用性
上文中指出部分青年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过于重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但是并没有进一步提升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因此,在推动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持续创新中,必须要高度重视高等数学创新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劳厄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对于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来说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将其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避免出现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忽略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现象,将创新教育理念始终贯穿于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全过程中,确保高等数学教育可以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2.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趣味性
“趣味性”并不是要求高等数学教学要像语言类课堂一样充满欢笑,而是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调动大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知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大学生在课内、课外更加愿意去学习高等数学.例如,高等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外兴趣小组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设置与高等数学有关的课题,并指导大学生根据所选课题来开展一项或多项研究,最后教师可以将大学生课题研究成果来撰写数学论文,针对一些成绩优秀的论文可以帮助其发表到各类刊物上,这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学习高等数学的信心有着重要作用.
3.强化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高等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彻底打破传统课堂中知识传递、知识被动接受、被动接受训练的过程,而是要重视高等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交流来帮助大学生构建高等数学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刺激大学生的思维活动,对培养大学生在高等数学课堂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在面对创新教育这一时代大背景,如何推动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持续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关键的问题,只有推动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持续创新才能适应时展要求,对培养研究型应用高等数学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作者:陈宏达 单位: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
第二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分析
一、以直观为基础介入抽象概念
由于小学生的直观感较强,所以我在教学应用题解答时,一般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比如:小兔采了8朵花,兔妈妈采了13朵花,它们一共采了多少朵花?在讲解这道应用题题时,我使用的就是直观教学法,即在讲解时拿了几朵花来进行演示,一部分学生看了会很快就知道用加法来进行计算,然后我又借此机会启发他们想想这是属于应用题的哪一类(求和),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加法)?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也就是求和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加法;再比如:体育课上,小明站在第二排,从左边数他是第5位,在他右边还有4位同学,第二排总共有多少人?题目虽然不难,但是这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当时我就请了几位同学来现场演练了一次,让大家亲自数一数,这样一数,同学们立即马上得出了答案。这道题也应该用加法来进行解答。通过这样直接的演示,也就是直观教学,就可以使学生很快地掌握。
二、加强审题,分析数量关系
对于分析数量关系,存在两种看法。一是认为理解题意的过程就包括了分析数量关系,比如,当理解了“有6面黄旗,红旗比黄旗多3面,红旗有多少面?”的题意时,也就明确了红旗面数等于与黄旗同样多的6面和另3面红旗的总面数。还有一种看法是这样的,就是要依据条件和问题的性质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进行分类和归类。两种看法反映分析数量关系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依据应用题的形式分析数量关系,另一种是依据应用题的内容分析数量关系。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形成简单应用题的数学结构是重要的。因为有了概括的数学结构,再由加法运算的学习转入减法运算的学习,由简单应用题的学习转入复杂应用题的学习,都会感到容易。同时依据两个条件求出一个问题;依据一个问题找到两个条件的逻辑推理能力,也将得到提高。分析数量关系,不满足于对某一问题的解答,要注意形成规律性认识。
三、一例多用,深刻理解,使单向思维变为多向思维
实例的教学,要根据学生可接受的原则,把例题教活。如:我校四年级有女生35名,男生的人数比女生的人数多10人,男生有多少人?在启发学生掌握了基础的解题方法后,将原题变为:(1)我校四年级有女生35名,男生的人数比女生的人数少10名,男生有多少人?(2)我校四年级有女生35名,比男生多10名,男生有多少人?(3)我校四年级有女生35名,比男生少10名,男生有多少人?变后的第1题与原题虽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题目的意思却大相径庭,当然计算的方法也就不同了;后面的两题是在前两题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廷伸,将“比多”、“比少”题换成了反向题,可是通过老师的耐心引导和同学的仔细思考,他们最终还能找出解题的方法。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比较改后的题和原来的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因此,这道例子就由单维性变成了多维性的题目,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由单维变成了多维。最终,学生不仅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而且还增强了他们的应变能力,同时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手段提升学生整体认识
要想正确理解题意,并能用数学思维灵活解应用题,只有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扎实的进行训练。尽管每个老师的方法不同,但是要想达到有效的教学,关键要选择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激趣导入。
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能够恰当地把握小学生好奇、好动和多疑的心理特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运用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相结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采用故事、游戏、直观、演示和设疑等激情引趣的方法,创设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较好的教学情境,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这在一开始可以说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2、提高效率。
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不仅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加大课堂的教学内容,增强信息的反馈,提高练习技巧,把课堂空间还给了学生。在上课时,老师也会感到很轻松,比较容易控制上课的过程,所以,老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就比较容易让老师做到因材施教,特别适用个别化教学的需要,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总结
总而言之,要想使学生把应用题既掌握得牢固,智力又得到充分的发展,就得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各个环节的目的和任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加强应用题这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可以扎扎实实地打好学习数学的基础。
作者:邵丽丽 单位:临泉县黄岭镇秦庄小学
第三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浅议
一、课堂教学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
(一)建构性的学习方式应该遵循的原则
新课程提倡建构性的学习方式,在这种教学原则的影响下,学生会通过一种全新的途径去完成知识的获取和吸收,相比传统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他们动手实践,让他们学会合作与交流,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活动要与传统的死记硬背、模仿练习等方式脱离开来。我们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有被动接受逐渐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进而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建构性学习是与学生的能力和需求相符合的,也是与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教学的环境相符的。
(二)交互性教学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转换角色的方式去进行教学活动,放下以往那种“师道尊严”的想法,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做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好伙伴,以合作者的身份对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进行引导,以往那种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要彻底地摒弃。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传说知识,而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促进他们的学习。因此,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都会得到很大的培养与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转变。由此可见,交互性教学设计原则也是与新课标的教学原则相符合的。
(三)创设教学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看,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的教学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因为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具备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论是数学知识的学习,还是运用数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都需要学生调动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去相互配合,完成学习任务。这些能力包括处理数字的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求解能力、逻辑概括的能力等。在对学生的这些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仔细的观察,发现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通过自己的感官去进行判断。教师在引导时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实例,将学生的诸多能力激发出来。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境创设。由此可见,我们很有必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坚持创设情境的教学设计。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应该采取的教学方式
初中数学相比较小学课堂教学而言确实有些枯燥,很多课堂活动、游戏教学都取消了,学生一时之间很难适应。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研究,以便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能够长久地坚持下去。因此,在以上所述的三种教学设计原则为基础,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高效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究,我认为,我们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多次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构建高效课堂有着很好的效果,也能有效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是完全可行的。
(一)学生分组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应该对学生的分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的高低以及学生的智力。一般说来,我会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优生和差生要平均分配。
这一搭配原则,对于初一和初二的学生比较适用,有很强的针对性。这种分配方式能够实现学生资源之间的优势互补,每个人都能取长补短,获得对自己有益的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各个小组之间的平衡,包括智力、学习水平、各项能力之间的平衡,对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分组学习中,优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越性,在为其他学生提供帮助的同时巩固知识,获得新的发展;差生则会在优生的带动下逐渐将自己的全部心神都投入学习之中,继而能够主动进行学习活动,改掉以往那种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这样分组,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互相帮助的机会,还能使学生自私自利的性格得到改变,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增强,是一种值得我们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
2.对学生实施分层搭配。
分层搭配就是要将学生按照学习水平进行分层,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初三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学习水平较好的学生分为一组,数学水平较差分为一组。这样做可以让学生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于优生来说,他们可以在相互交流、学习与比较中获得更高水平的提高,差生也能走出小组“受帮助”阴影,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基础课程。
(二)对教学实例进行探讨
如学习“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时,我将本课分为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个部分。笔者将学生分为7个小组,让他们自己看出,总结本课的所有知识点,组内总结完成后,再由每组的代表描述自己组的总结情况。在整个分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热情都非常高涨,他们认真看书,积极探讨和沟通。在具体发言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徐额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对“轴对称图形”的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的非常到位,使得其他小组的学生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以上分组方式对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效果非常明显。当然,在学生总结学习期间,作为教师,并不是对此撒手不管,而是应该时刻关注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以积极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帮助其解决问题。
三、总结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新课改学习环境下的重要学习方式。高效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倾听,提高学生合作与创新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组织形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新的学习理念,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研究、不断发展。
作者:张富平 单位:甘肃省榆中县和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