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第一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开设的意义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人才。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建和祖国发展,所以说高等院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必然的,是为了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还有“中国梦”与“民族复兴伟业”的具体践行,通过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让其成为祖国未来合格的接班人。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对教学理念进行了创新,深入了教育制度,要以理论培养大学生,以制度约束大学生,以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中深入弘扬了民族文化精神,以道德规范为基础,对我国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这就说明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承担着重要责任,主要包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加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设、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促进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培养高素质、高品质的大学生人才等五个方面。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度不高

目前,高等院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重视程度不足,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没有注重与时代的关联性,有些教材缺乏知识性和可读性,尤其是大学各个年级之间的思想政治教材内容不相关联,没有做好知识衔接,学生学起来不容易理解,而且学生也不愿意对思想政治内容进行深究,这样就导致学生对课本上很多知识点都不太明白,只是一知半解而已。

(二)教学方式和课堂艺术陈旧

在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上还是以传统的说服教育为主,教师采用的依旧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学”,教学方式较为陈旧单一,学生对于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难以理解。许多教师没有对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关注,没有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高等院校的多媒体教室也没有充分利用起来,教师不会制作课件,只能是单纯的说教教育,而且习惯了“一言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互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思想政治失去兴趣,这样就会对教师产生抵触心理,所以教师的思想政治课程实效性较低。

三、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引导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教育体制中最为流行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将所有学生以个人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组,在小组中能力较差的学生,也有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小组结合让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得到互补,突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征,然后让各个小组之间开展竞赛,通过竞争让小组学生的主动性得以提升,让学生能够激发起斗志,从而提高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率。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首先要确保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教师要能够具有人格魅力,通过扮演引导者角色,设置一些思想政治讨论试题,让学生主动探讨,积极探索,能够积极创新,利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帮助小组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然后给予小组成员足够的课堂讨论时间,让小组成员进行深入探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设想,然后小组成员进行研究,集思广益,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思政观点的深化和扩展。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优化思政课堂结构,彻底改变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调动学生求知欲和积极性,能够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体会不一样的课堂色彩,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过程中增强探究能力,对学习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得到迅速升华。所以说,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这一模式,是符合时展潮流的,对促进学生素养有所帮助,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提高了思想政治教学课堂的实效性。

(二)互动、启发式教学法

在我们的观念中,总是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就必须是一板一眼,空泛地谈理论,其实不是这样的,教师可以采取互动、启发式教学法,即对学生传达了中央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也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实际案例,然后结合实际生活常识,开展不同形式的思政主题活动,比如主题发言、演讲辩论、角色互换等,让学生能够自主投入到思想政治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学会应该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优势。

(三)案例教学法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学会应该如何融会贯通,掌握案例相关原理,实现对知识的认识和升华,要在理论讲解中,注重对实际案例的穿插,要让学生通过社会现象看到其本质,联系到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让学生在网上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搜集,寻找相关案例,然后进行总结,在课堂上讲述自己的总结内容和观点,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让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专题循环教学模式方法

专题循环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上的创新,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主要采用了“分版块分专题”进行讲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分版块分专题”教学模式中具备缜密的逻辑性,教学内容经过了众多学者的共同讨论与验证,具有合理性。这种教学模式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前提,强调了现代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结合,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能够促进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了思政教学特点,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专题循环教学模式方法中的“分版块分专题”是具备缜密的逻辑性,是根据课程内容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来安排的,是经过了严密的分析和充分论证后进行划分的。具体的做法可以参考如下方法:将教学内容科学进行板块和专题的划分之后,将全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的资源进行整合和整理,在这种充足的资源背景下有利于教师发挥各自所长,并根据实际情况每一个教师分别负责两三个左右的版块和内容,通过专题讲座、报告形式在全院学生中进行循环教学。

作者:陆军 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第二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虽然随着课程改革和课程优化,高校的思想政治进行不断的改进,但是在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学模式单一,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演讲者。在很大一部分学校中,教师仍旧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化教师的作用,学生只能做被动接受的被动接受知识的个体,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其次,理论与实践脱离,不能将二者有机结合。大多数的思想政治教师以及教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采取直接照课本宣读的模式,不能对理论性的知识进行剖析,也不能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中的事物连接起来,不能及时的反映现存的国际热点、难点问题;最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道具较为陈旧,不能积极的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于教学模式,另外一些教师虽然能够积极的使用现代化的媒体以及教学手段,但是往往又成了搬运工,不能将教学教具合理的应用到教学中。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高校中要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中的灌输式教学的观念与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启发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灵活的应用已经形成系统的优秀教学方法,例如情境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多种形式。在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来促进教师积极的转变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学实际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乐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二)转变教学模式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改革创新中,还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开放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果,而且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不断推进,世界各个国家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交流更加频繁,因此就要求新型的人才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还要有开阔的眼界,能够及时的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信息。传统教学中封闭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就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要采用开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信息,能够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践,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与检验。

(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教师要将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向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因为对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在学生步入社会实践时,有正确的价值思想观念指导其言行举止,因此,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很有必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采取将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更加完善,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来学习思想政治知识,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思想融入其中。同时,还可以解决一部分教学经费的问题。

(四)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面向的学生的范围较广,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以及层次有所不同,教师就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在进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时,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对教学的方式和教学具体内容进行调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思考,并且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能够针对学生的学科不同而有所倾斜,例如在给人文类的学生讲解原理的时候就可以选用一些人文社科类的例子,这样学生理解起概念性的知识就更加容易。

三、结语

在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及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来选择教学方法等多种方式,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可以不断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作者:付鑫 杨洋 王昭 单位: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第三篇:信仰危机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一、大学生群体信仰危机表现及原因略析

(一)信仰危机

从问卷调研看,1%的学生不知道马克思主义;2%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1%认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用不大;14%认为共产主义无法实现;结果显示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倡导的核心价值和主流意识形态只是口头认知,并未内化为一种价值认同,核心价值观教育流于形式。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人们的物质欲望不断膨胀,媒体对享乐主义、物质至上、拜金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大肆宣扬,社会出现一些现实问题,部分大学生受其影响更愿意“活在当下”,将“物质”主义进行到底,马克思主义信仰表现出功利化倾向。

(二)危机原因

政治上,政治腐败严重损坏党的形象,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以致他们对社会主义前景产生怀疑或是丧失对社会主义的信仰。经济上,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使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理想产生怀疑,各种现实的民生问题加剧了信仰危机的产生。文化上,中西方价值观碰撞使大学生的人生定位现实化、功利化,互联网时代无疑成为这一问题的催化剂。教育上,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单一、重理论多灌输、教学内容乏味脱离实际,未能紧跟时展的步伐,这使得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大减。家庭方面上,子女潜移默化地接受父母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而这些可能与学校、社会中获得的价值观念有所冲突,这不利于加强主流信仰教育。

二、创新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形式,寻找信仰危机解决途径

(一)理念引导———理论实践“两条腿走路”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信仰引导乏力,教学成果见效不大,这和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以实践教学为特色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中也应该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特色,根据教学内容,把握社会热点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课堂教学为主,依托第二课堂,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两条腿走路”,从而实现从单纯乏味、脱离实际的理论课堂到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实践课堂大转变。高职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不同于本科院校,强烈的专业性和技能性对高职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理应更具实效性。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为例,高职学校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培养“德技双馨”人才为目的,以实践技能为中心,将职业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这不仅要求学院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要合理规划统筹兼顾,还要确保实践教学的经费、师资、时间、地点、实践教学大纲计划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等思想政治课教学载体机制健全运行。教材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质”中关于职业道德与法律、大学生创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可以结合他们的实训课或顶岗实习灵活开展,结合学院招就处组织的大学生孵化基地和创业意识培训、创业模拟培训来实施。学生通过在实训、实习岗位的工作来领悟不同行业的有关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重要性;通过参与创业意识和创业模拟培训让学生提前做好创业的思想准备、熟悉相关知识和流程要素等,在孵化基地的实际创业过程中了解职业生活中的相关法律等。以上这些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其他部门其他人员共同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增加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性。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动静结合的思想政治课考评体系。教学方法创新和考评体系的改革是分不开的,它必须以考评体系的改革为依托,这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整体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动态考评体系,在考评内容上除了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并重,还将学生的个人品德行为等各方面实际表现等都纳入考评体系中。在考评形式上,可让学生根据要求自我评价,产生自我肯定感;也可组织学生互评,形成相互学习和监督的氛围,既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又可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水平。实践教学可根据学生参与程度、综合表现及实践单位反馈情况,组织场外专家对实践过程、实践结果动态考评。在考核时间上,强调长期跟踪评价,考核结果上强化社会认同,形成个体、学校、社会综合评价体系。

(二)形式转变———“你问我答”辩论课堂新面孔

高职思想政治课实行“你问我答”辩论式课堂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消除学生厌学情绪,让学生在情景参与中愉快学习并提高学习热情、增加学习积极主动性,在竞争中培养学习兴趣、健全人格,变被动接受为能动创造,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你问我答”辩论式课堂教学可采取多种形式。这种“你问我答”辩论式课堂对教师、学生的要求都大大提高,更需要师生共同配合和交流协作。一方面,要求学生把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自己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各种形式向教师反映,并阐明自己的观点或提出疑问;另一方面,教师要筛选出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时效性强且有可辩性的问题作为课堂辩论主题。辩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辩题内辩论,并做好要点记录,最后作概述性的总结和评论,帮助学生解答。

(三)内容延伸———“新三点”课堂启发传道授业解惑

如今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师不仅要准确把握讲解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这“老三点”,更应注意在教学中引入“新三点”,即发掘教材“隐点”,启发学生提出“疑点”,引入社会“热点”。“新三点”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如下几方面:首先,认真调整教学内容、准备专题精讲,二次整合教材理论观点和逻辑顺序,善于发现教材中的“隐点”。其次,紧密关注学生思想实际动态,关注社会“热点”,尤其是大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使理论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教材知识得以深化与升华,避免与中学教材相近的内容重复或照本宣科。第三,教师要善于进行设问启发、事例启发、比较启发等各种启发教育,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疑点”。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教师在启发教育过程中对书本理论知识启发多,联系实际启发少;针对自身感受启发多,紧扣学生思想脉搏启发少;针对日常小事启发多,开拓创新思维启发少,甚至还会出现启而不发现象。只有真正走近学生,才能增强思想政治课“新三点”启发教学的实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还可以在信仰危机情况下增加思想政治课的信仰引导力。

作者:陈颖 单位:安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