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耐火材料课程教学方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根据耐火材料课程内容广泛、应用性强和知识面广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课堂参与积极性,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耐火材料;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
耐火材料是一门集耐火材料研究和工程应用为一体,与冶金工业关系紧密的专业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耐火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能,生产工艺过程,碱性耐火材料,酸性耐火材料,非氧化物耐火材料,隔热耐火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耐火材料在钢铁冶金,有色冶金与各种窑炉中的应用和用后可再生耐火材料利用等。作为大四本科生的专业课,需要将课程内容包含的基本理论、各种耐火材料性质、生产过程及应用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能掌握各种耐火材料性质、生产工艺,为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及研究打下良好基础。该课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内容广泛。包括耐火材料基本组成、结构与性能,各类耐火材料性质、制作工艺及应用,涉及燃料燃烧、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等多学科相关知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根据各种耐火材料特点综合应用。二是应用型特征。需对各种耐火材料组成、制作工艺及施工工艺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耐火材料原料成分分析和制作准备、耐火材料生产工艺制定、耐火材料成品样品成分与性能检测等,这些授课内容与耐火材料实际应用密切相关。三是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内容涉及各种耐火材料成分配比、制作工艺制定设计和应用范围确定。学生不仅要利用所学各种耐火材料性质进行耐火材料成分和工艺制定,更应学会根据各种应用条件和具体使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出更适合各种热工设备及同一热工设备不同部位的耐火材料。
一、存在问题
一是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缺少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只从教师的讲授中了解耐火的性状、制作工艺流程和应用效果,对耐火材料没有直接感官认识。学生很少接触到具体的耐火材料,无法对耐火材料有明确和详细的认知,给学习带来一定难度。学生对耐火材料的认知还只是文字层面的理解,对实际性质、状态、制作及应用环节认知很少。二是实践教学环节不足。耐火材料课程课时为32。学生只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授学习各种耐火材料性质和制作工艺,缺乏实践环节,对耐火材料的许多性质难以理解,具体的制作工艺及应用只是纸上谈兵。三是教学内容单一、枯燥。教学内容限于耐火材料组成、性质、制作工艺和工程应用知识介绍,内容单调、枯燥,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听课,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与学生不能进行有效交流,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四是教师一言堂。课上教师唱独角戏,对课程内容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缺少主动性和互动性,被动学习。学生对所学知识死记硬背,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二、改革措施
(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
多媒体能够课程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根据课程内容融合多种媒体技术,将多媒体技术的可视性、生动性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将枯燥的文字内容制作成图、文、声并茂的PPT展现给学生,激发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例如,采用动画方式展现耐火材料生产过程及在热工设备实际使用时的损毁过程,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理解和掌握耐火材料制作工艺和损毁机理。板书可以将课程内容的重点重现在黑板上,使学生能够有相对长的时间理解课程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充分利用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各自优势,使其优势互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二)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不但将耐火材料的制作过程、应用及损毁机理详细介绍给学生,更应列举具体应用实例,增强对耐火材料的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将与历史有关事件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例如,讲授硅质(主要成分为SiO2)耐火材料时,因为大多数玉石如玛瑙、水晶和翡翠等都以SiO2为主要成分,在将各种宝石的特性介绍给学生的同时,引出和氏璧的典故。和氏璧为蓝田玉,将和氏璧的发现过程及后来被秦始皇制成传国玉玺作为皇权的象征,到后来流传千年后而失踪之谜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当讲述碳质耐火材料时,将中国最大的天然金刚石是如何被发现及二战时被日本抢夺至今下落不明讲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当讲述陶瓷耐火材料时,将举世闻名的秦砖汉瓦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感到骄傲和自豪。在课程教学中适时恰当加入此类相关内容,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拓展学生知识,又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三)加强课师生互动,增强学生思考问题能力
知识的传授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机械灌输,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互动式的感应。当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时,学生通过接受和理解,以提问或其它方式反馈给教师,通过互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将所学知识变为认知的一部分或更深层次的理解,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参与教学,使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舞台。
(四)利用多种资源,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及创新能力
耐火材料是一门典型的应用型专业课程。学生毕业后从事与热工相关工作,将会遇到复杂的实际工程应用问题。要求学生不但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认识和实践是本课程密切相关的两个环节。首先,对校内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带领学生做好必要的实验,掌握耐火材料基本性能测定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其次,组织学生参观钢铁企业和到耐火材料生产厂进行实地考察和生产实习,将所学到的耐火材料知识与现场实际应用和生产过程联系起来,增强感性认识。发现和解决实际应用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创新积极性。
三、结语
耐火材料是一门理论和应用并重的课程。根据教学基本目的,结合耐火材料课程特点,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加强课上教师与学生间互动,增强学生思考问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增加案例分析,丰富教学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实践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结合生产实践,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激发了创新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宋希文,安胜利.耐火材料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9.
[2]李楠,顾华志,赵慧忠.耐火材料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7
[3]高鹏,赵根田,王珊,等.钢结构制作工艺学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6(5):9-10.
[4]何晓崐,姚江,沈妍,等.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21):68-70.
[5]姚利民,段文成.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13(8):60-64.
[6]徐秀玲,张陈.专业课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30):102-103.
作者:赵岩 雷洪 单位:东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