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分析

摘要:教师劳动成果的优劣既关系国家的发展,又关系学生的前途,基于此,文章从热爱教师职业;爱岗敬业、甘为人梯,专心致志做好教学工作;严于律己,恪守为人师表原则;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灵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为人师表;师德修养

职业的选择不仅是基于个人的兴趣和谋生的需要,选择高校教师这个职业更应该是对高等教育这个光荣的事业抱有强烈的责任感。一般说来,高校教师最重要的道德素质应该是“敬业且乐业,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1-4]。师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虽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但由于教师行业的特殊性,即其“劳动产品”是国家未来的人才,职业道德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教师劳动成果的优劣既关系国家的发展,又关系学生的前途。苏联教育家加里曾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言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同学”。所以刚加入高等教育行业的青年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

一、热爱教师职业

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础,它也是对一切职业的共同要求。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是干好一切事业的前提。爱岗敬业秉承的是奉献精神,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热爱并忠诚于教育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二、爱岗敬业、甘为人梯,专心致志做好教学工作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其忠于教育事业和甘于奉献的精神,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都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为此,在执教活动中,教师要熟知课程内容和体系,应具有渊博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教书育人是体现教师业务素质的关键,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另外,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高分、高能”人才,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不应仅限于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师的品格、行为习惯、言行举止及处世方法都会影响学生。这也是教师爱岗敬业的表现,是教师专心做好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同时,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体现师爱,要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在学生遇到挫折时去安慰他们,在学生烦忧时去开导他们,在学生迷茫时去帮助他们。

三、严于律己,恪守为人师表的原则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因此,教师应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在教学、科研中,既要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又要严肃认真、科学严谨。对学生来说,教师的举止、气质、胸襟等都是无言之教。高校教师必须做到言行一致,在生活中成为学生的表率[5-7]。同时,教师的言行大到对学生的人生观、治学态度,小到对学生的举手投足都会产生影响。所以教师应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好各项事情。

四、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灵

教师都希望被学生爱戴和尊重。要想成为一名学生爱戴的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必不可少。除去业务纯熟,品格正直之外,一位好教师,尤其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灵,这一点在大学教育中显得尤其重要。与大学之前的教育相比,学生在大学里相对独立,教师和家长的“管教”少了很多,许多问题需要自己去面对和处理。在现今的大学中,学生的思想工作主要是辅导员在做,但笔者通过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的学习过程中发现,任课教师的话语和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力很大。怎样才能深入学生的心灵呢?只要我们真诚地去爱每一位学生,就能和他们做朋友,就能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给他们提供更多帮助和指导。总之,青年教师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扎根教育。要多听有经验教师的课、更多投入工作,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把主要精力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努力提高、丰富、完善自己,辛勤耕耘,桃李芬芳。

参考文献:

[1]吴迪.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2014(12):225-226.

[2]温双文,关丽.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J].山东工会论坛,2010,16(5):105-106.

[3]余焱群,黄小光,孙峰.论高校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J].内蒙古科技经济,2013(19):26-27.

[4]赵诗飞,陈国庆.现代教育观念[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

[5]曹克广.浅谈大学教师的基本素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2):34-38.

[6]张志明,徐天凤,李婷婷.浅谈工科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旬刊,2012(5):5-6.

[7]祝英杰,曲成平,商怀帅.高等工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2):140-147.

作者:张玉平 单位:河北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石油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