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教师师德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我国大学教师师德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我国大学教师师德论文

一、理想信念:师德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是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的,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由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决定,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我国的国情和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现代史,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切实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要求。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热在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热爱党的学生,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此,教师要努力学习,逐步把个人理想、事业、利益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结合起来,自觉为党的教育事业、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实现人生价值。现阶段必须认清教学科研水平与师德水平的关系,必须认清“精神”与“金钱”的关系等。

二、为人师表:师德建设的核心要求

《韩诗外传》提出“智如泉源,行为可以表议,人师也”。总理曾经指出:教师的职业光荣而神圣,希望老师们不仅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而且成为全社会的表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文明的传播者;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品质和文明行为,时时处处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各方面都应为学生和社会做出表率,在思想上、行动上,要用纯洁的言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特别是高校教师要做一个具有“大爱”之人,要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爱国家、爱民族,深谙中华民族的复兴系于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系于教育;要爱学生,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灌输的对象,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身心发展需要教师倍加呵护的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学生学习、生活、情感等各个方面,只有具有大爱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如我国中医药界的泰斗级人物、已故的任继学教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桃李满天下。1958年任老毕业留校时,因学校初建,设备奇缺,人员不足,任老先后承担了《金匮要略》、《各家学说》、《妇科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任老一贯坚持实践与理论并重,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任老经常讲:“医生是救死扶伤的,不仅要看病,还要多学习。”任老5次承担全国名老中医高级讲习班主讲,热心指导中青年医生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学识渊博,不断钻研探索,无私地传授弟子们,指导的学生,很多现已成为中医药界的学术骨干、优秀人才。

三、职业理想:师德建设的内在动力

教师职业理想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最高要求,是师德教育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师德理想教育体现着教师行为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给教师确立一个个人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不懈追求的终极目标。任继学先生是世人景仰的一代中医药宗师,一生捍卫中医,学术成就蜚声中外。作为学者,他德高望重,学识渊博,诲人不倦,有“中医活字典”的美誉,足见他知识渊博的程度。正是凭借这些渊博的中医理论知识,任老创新发展了中医急症学学科体系,是中医急诊学的开拓者之一。主编的《中医急诊学》教材,是中医急症学科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任老有非凡的远见卓识,善于选择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他曾多次对中风病予以系统的论述,每次均有所发展,对推动中医药研究、临床应用和中医药学术发展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他创中风治疗之新风,主张的破血化瘀和王永炎院士主张的通腑泻热法联用,使中风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下降,发挥了中医药治疗重大疾病的优势。几十年来,任老坚守在医疗、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七五”至“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多项成果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具有矢志不渝、甘为人梯的精神,要不畏辛苦,能耐寂寞,自觉抵御住金钱、地位、权利等种种诱惑。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要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培养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从很多优秀教师的事例来看,当一个教师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以后,在他从事教师的工作过程中,他们感受更多的不是工作的辛苦,而是工作的快乐,学生的成长使教师感到快乐,学生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使教师欣慰。这其中,教师应树立三大价值追求: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从中收获欣慰;科学研究,创造新知,从中收获愉悦;独立的批判精神,自由的探索,从中收获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