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途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途径

摘要: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高校党员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核心和骨干,从高校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和师德师风存在的共同问题着手,探析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将党性修养与师德素质的高效整合,促进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促使教师铸造终身高尚的道德人格。

关键词:高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途径

近年来在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2018年他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再次号召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高校教师是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高校党员教师是教师队伍的先锋和骨干,是践行师德的楷模。高校党员教师要坚决做到“两个拥护”、增强“四个自信”、防止“四种风险”,提高党性修养、适应时展,践行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标准;高校党员教师要达到“四个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统一”等师德建设标准和要求。如何将党性修养与师德素质的高效整合,以高尚的道德人格促进育人环境的和谐,促进高校基层织的建设,是各高校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党性修养为灵魂,从教师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师德建设的共同问题着手进行探究,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以党性正师德,以党风塑师风,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和职业操守,提升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广大教师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赤诚,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高校党员教师的角色内涵

高校党员教师扮演着政治角色和职业角色,他们既是党员,又是教师,这要求党员教师坚持党性和师德的内在统一〔1〕。在政治角色方面,高校党员教师作为党员,应对照党章,履行党员义务,提高党性修养,不断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在职业角色方面,高校党员教师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传统意义上,教师通常被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要传道,首先自己要明道、信道,新时代中国人民教师应明之“道”、应信之“道”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反复提到的“大德”,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党性和师德是一对同胞兄弟。从党性教育方面来看,党性修养水平高的党员教师,其师德修养水平相对较高;从师德教育方面来看,师德修养水平高的党员教师,其党性修养水平也相对较高。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作为高等学校要想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提高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水平,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带动全体教师师德修养水平的提高,进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教师铸造终身高尚的道德人格。

二、当前高校党员教师党性修养和师德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

根据有关调查统计,绝大多数高校的党员教师占到教师总数一半以上,而且基本上是教学科研的骨干〔2〕,总体上来讲多数党员教师能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也有少数党员教师工作精力投入不够,对事业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新时期育人认识不足。

(一)政治学习不深入。当前高校有少数党员教师对政治学习不感兴趣或学习不求甚解,导致少数同志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缺乏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分析问题,不能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忽视了自身政治素养的提升。

(二)育人意识不到位。部分教师受西方多元价值体系的影响,拜金主义思想侵蚀了身心,有的专职教师将本职作为兼职,用金钱来衡量人和事,本职工作推诿,毫无大局意识。另外也有教师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有的教师缺乏爱心、缺乏对学生应有的理解与尊重,遇到问题不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而是简单粗暴,态度生硬;还有的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对学生的违纪违德现象视而不见,只尽“授业”之职而不知“传道、解惑”之责。这部分教师的物质利益获取和对金钱的热切追求取代了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为谋取个人私利而使教师职业有趋向于平庸化和商业化的倾向。

(三)工作作风不务实。由于少数党员教师精力集中在“捞外快”上,其教学、科研工作敷衍塞责,没有精力关注学科发展,也没有认真钻研教学教法,备课质量不高,甚至一本讲义年年讲,不更新专业知识,治学态度马虎。这些同志长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作风浮躁,更不用说潜心问道和关注学生成长,甚至还有党员教师为了职称晋升或者科研项目的经费,背弃了起码的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学术尊严,拉关系,走后门,弄虚作假出现严重的学术舞弊行为,致使学术功利化,治学不严谨。这些教师缺乏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职业道德认识出现的偏差,党性不强,没有底线意识,不顾师道尊严、礼义廉耻。

(四)考核机制不合理。当前各高校都有对党员教师的党员民主评议和师德师风考核机制,但是绝大多数考核都是流于形式,考核没有指标体系,没有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更谈不上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机制。党性修养和师德师风建设考核成为了一个软指标,教育部划出了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禁止行为的“红七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高校党员教师性侵学生,学术腐败、职务侵占等问题,这说明考核机制要进一步完善,让党员教师不敢、不能、不想违反规则和职责。

三、高校部分党员教师党性弱化和师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影响高校部分党员教师党性弱化和师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的社会影响,也有微观的个人原因;既有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内在主观因素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一)高校教师政治学习方式过于传统。高校教师政治生活往往以开会传达上级会议精神,与会者会前没有准备,主持会议的同志政治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对政策理解不一,表达方式上多以传统形式开展政治生活,有的与会人员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其次有的同志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一个老师就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违反法律规定和校规校纪就行,因此会后这部分同志不会思考会议内容,更谈不上研究和反思。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学归国人士和青年党员教师的增多,功利主义观念越发浓烈,认为只要认为自己的专业能力好,政治素养是行政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事情,马克思主义信仰空泛难懂,自己有时间可以看看专业书籍,提高一下业务能力,不搞政治也不需要学习政治理论。

(二)经济利益诱导少数党员教师价值观扭曲。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与其同学对比后的心理差距,认为自己投入、付出与收入、产出不成正比,自己被房贷、车贷、奶粉钱压得踹不过气,于是高校教师不再“安于清贫、乐于奉献”。部分教师“捞外快”,用金钱来衡量自身的价值,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的滋生扭曲了传统的道德价值观。

(三)少数教师忽视自身修养。师德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个人修养不够,党性不强。少数党员教师个人业务能力较差,文化知识不够广博,本身就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又要搞第二职业,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钻研学科前沿知识如何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没有办法自觉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3〕,可以说教师自身修养不够、自我要求不严是导致师德师风不良的重要原因。

(四)高校师德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高校在年度考核时,几乎都把师德放在重要的位置,建立各种奖励制度,特别是把师德与岗位聘任、职称评定挂钩,但是高校师德制度缺失和制度建设滞后是导致师德问题持续存在的根本原因。师德规范和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的缺失导致师德标准空泛化,只有定性的考核没有定量的要求,高校教师往往看重的职称晋升只是以科研成果和教学质量为主要依据,忽视了师德在教师总体考核中的比重和作用。高校在师德建设上“虚”,在专项技能培训上“实”,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具体的标准,而道德素质、品性表现等只能泛泛而谈,师德建设有名无实。其次师德监督机制匮乏,高校对于教学责任、学术腐败都没有第三方监督评价。

四、提升党员教师党性修养促进师德水平的途径

(一)增强政治素养是提高党员教师党性修养和师德水平的核心。高校党员教师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鲜明的政治立场,强烈的政治意识,要有胸怀全局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复杂的环境和各种考验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从政治上正确地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信念。因此我们要定期开展政治学习,选好学习负责人,创新学习方式,让广大党员教师学懂悟透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做到真学、真信、真干,克服“学而不思,学而不信,学而不行”的现象。并把理论结合实践,同志们能自觉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加强党性修养,才能让党性托升起其政治品格,让师德在党性磨砺中丰美。

(二)加强宣传教育是提高党性修养和师德水平的基础。高校应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开展党性教育,积极主动地做好优秀党员和师德标兵的先进典型宣传推广,利用新媒体等形式向教师宣传优秀党员事迹,宣传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教坛新秀等教学先进风采,展示教学成果,开展群众性的师德建设活动,通过主题研讨、宣讲会等形式传递正能量,加强党员教师的角色认知。同时也对一些不良现象进行曝光,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问题的共同探讨,通过建立党员教师和非党员教师起沟通机制和舆论监督机制,努力营造重德养德的浓厚氛围,通过学习宣传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全面理解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使职业道德规范转变成教师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

(三)完善培训制度是提高党员教师党性修养和师德水平的根本。“德为人之本,立人先立德”,要对教师进行师德方面的规范教育、学习,才能强化师德意识,磨炼师道意志,进而将师道情感落实到行动上,融化到血液中。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要在职后培养中要把师德作为一项重要的培训内容,可以采取选拔一批政治素养高、党性观念强、业务水平高的党员高级教师或者领导干部担任政治导师,负责培育优秀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在政治上对他们进行“传、帮、带”,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在教师队伍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政治导师要在培训期间做出表率,有培训的实质内容,例如学术规范、学术道德老师是如何做到的,青年老师有哪些疑惑?帮助青年教师做好职业规划,并跟踪规划的实际执行情况,通过情感激励、真诚地帮扶让青年教师具有奉献精神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另外高校在发展教师党员时必须严格要求,走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在发展考察阶段建立起培养联系机制,充分发挥优秀党员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在预备党员的培养考察阶段,要全面考核教师预备党员的师德师风水平,实行“一票否决制”,让教师党员干净而有担当。

(四)建立科学考评是提高党性修养和师德水平的关键。高校党建和师德师风建设在评价考核机制中的结合非常关键,教师在培训、评聘、奖惩、晋升和评先评优时应将师德师风水平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考核。第一,考评手段和方法要创新。例如在招聘教师上,我们通常采用试讲和面试形式,在面试环节我们可以借鉴某些企业选拔员工时由专家通过严格的测评程序如测试、现场模拟、小组讨论等来全面考察应聘者的德行、能力与心理素质的方法。仅凭应聘者的自荐材料来看其有无处分,学习成绩如何,有无科研成果是难以将德行不足、心理素质障碍的人排除出教师队伍的。第二,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制度,通过加强日常考核,排除师德不良的教师。将每位教师各个时期的师德考评状况录入教师师德档案中,对那些缺乏教师职业道德,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考核标准,把教师业务考核与师德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指标体系,确保师德考评客观、公正,并具有合理性。制定考核标准时要广泛征求教育部门、人事部门、广大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等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考核实施时由专门的权威机构或第三方机构统一考核标准,统一操作程序,并进行师德水平的排名。学校党员教师在工作中一定要把强化党性教育和树立高尚师德相统一起来,将党性修养与师德素质高效整合,以高尚的道德人格促进育人环境的和谐,促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以党性构建教师终身的道德人格,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潘小敏.加强党性修养与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2016,(10).

〔2〕刘兴华,黄利军,刘思静.新时期教师党员党性修养与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5).

〔3〕陈建萍.基于党性修养视角促进新升格本科院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路径探讨〔J〕.高等教育,2013,(05).

作者:陈叙龙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