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师德建设问题及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我国师德建设问题及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我国师德建设问题及对策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我国师德建设策略,包括师德规范要求具体,指向性明晰;转变教育方式,注重教师职前和职后师德教育的有效性;发挥教师自身专业师德学习的自主性。

关键词:师德建设;师德教育;师德规范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用以调节自身与学生、学校、社会等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1]。曾指出,“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2]。师德的提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本文将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和现实的思辨,揭示我国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一、我国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师德规范表达笼统,指向性不够清晰

我国现行的师德法律法规是在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基础上制订的。《规范》由1997年版本的8条内容改为6条,每条再细化具体的要求,但是总的来看表述较为模糊和笼统,教师主体、行为及其规则的不可取代性体现得不够。例如,《规范》的前两条内容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这是任何公民或职业都需遵守的行为准则,并不能体现师德的专业性,如果不考虑教师专业的特殊性去界定师德,师德规范将继续停滞在非专业的水平上[3]12。并且,我国教育管理实行的是教育部统一的管理模式,师德规范制定的主体是教育部,教师组织仅做参与[4]34。这样的管理模式容易忽视区域文化,整体是笼统模糊的。另外,美国普遍认为教师是“专业”,我国更多定义为“职业”[5]。相比职业,专业具有更强的社会不可或缺性、更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更成熟的专业技能、更高的社会地位及更高的专业门槛[4]32。

(二)师德教育的有效性不高

师德的职前教育形式主要通过师范类院校开设“教师职业道德”等课程进行。例如,L师范学院的“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以校公选课的形式开设,总共16个学时,学时量仅占一般专业课学时的一半,其对师德的重视明显不够,学生对师德的重视度及学习效果也不够理想。教师资格证中的“综合素质”笔试科目是学生成为教师的重要考核标准,也是准教师从职前到入职的必经阶段,其中师德的考核占总分数的15%,并且教师资格面试中虽涉及师德的内容,但这种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并不能言行一致地了解被考核者的师德水平。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对师德的教育导向性也容易存在偏差,容易出现具有一定的、正确的师德认知,但并不会在师德行为之中表现出来。师德的职后教育主要以集中授课和听课评课为主。近年来,教育部进行了一系列师德提升的职中培训,但是许多研究结果却得出教师培训之后,效果较差[6]91。究其原因,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并不是通过语言直接表征的,而师德正是属于实践性知识的范畴,这类知识很难通过培训等明言的方式被“教”会,而是通过身体化、行动公式、案例等默会的方式被教师意会的[7]。

(三)师德要求对教师自身学习的主动性考虑不够

有研究认为,现有教师专业发展的种种弊端与“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及其形成的教师教育模式有关[8]。这种模式一般将教师作为发展的客体对待,忽略教师是主动的学习者。在我国师德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将教师作为发展的客体对待,对教师自身学习的主动性考虑不够的问题。因此,有学者提出用“教师专业学习”取代“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更能体现教师的主动性[6]92。同时,师德发展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因此如何因人而异地实现师德在不同层面的提升才是关键之处。

二、我国师德建设策略

(一)师德规范要求具体,指向性明晰

教师群体不是一个抽象的符号,是一个实实在在具有地域文化的“部落”。如果我们的师德教育永远停留在不问专业生涯阶段,不管不同教师所面临问题的独特性的原始水平上,师德教育就永远都不会有真正的成效。因此,我国师德规范从顶层设计到学校管理都应体现出具化指向,界限清晰地指导师德的发展。《规范》中要求“教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其应该将教师如何履行职责权利进一步细化,避免模糊的概念,以期教师清晰地内化师德界限,如某省教育部门已经出台的《中小学教师负面清单》,将师德的界限划分清楚,从而更具指向性。

(二)转变教育方式,注重教师职前和职后师德教育的有效性

关于师范生的职前师德教育,学校要转变教育方式,避免以“灌输式”的讲授为主,注重渗透式教育。一般来说,学校可组织师范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范》等内容,促进师范生师德的内化与养成[9]。与此同时,还可以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职前教育过程中,将师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即以报告、谈话、辩论等形式实施师德教育。关于职后师德教育,不论是学校的顶层设计中还是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中,学校都要发挥机制的潜在教育性,增加师德在总体评价中的比重,注重师德约束,防范师德失范。具体而言,学校可以完善师德考核办法和师德档案管理制度,或者专门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深入开展师德师风评议活动,重视在道德实践中将师德规范内化为师德行为[10]。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师德报告会,围绕传达全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解读“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主题开展师德讨论活动,提升师德水平。

(三)发挥教师自身专业师德学习的自主性

师德水平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还需依靠教师自身学习的自主性。通常,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如学习《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注重自我的道德建设。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外出交流活动和观摩课等途径向他人学习,向典型教师学习,激发内在的道德认知觉醒,从而达到自身师德认知的不断提升,并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激励,最终实现师德认知和实践行为进入到彼此促进、彼此提升的良性循环,自觉做以德立身、以德修身、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不管是从教育行政部门出发,注重师德规范具体要求,体现可操作性;还是从师范类院校和教师所在学校转变教育方式,注重职前和职后师德教育的有效性;或者是从教师角度出发,注重发挥自身专业师德学习的自主性,都需要各主体共同努力,从而实现师德的不断提升。

作者:朱冬 张万贺 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