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应毫不动摇地把师德师风建设放于首位,不断健全机制,最终实现在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新常态。面对现阶段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应了解师德建设素养,分析高校师德核心要素,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师德规范,引导强化教书育人意识,提出解决对策,深化师德建设。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在党的报告中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1]的要求。高校教师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建设,保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党的报告中也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是高校教师的重大责任,必须坚定不移的以爱国守法为基准,以潜心教学育人为守则,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师德核心素养分析
新形势下,师德建设是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也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重大举措。中国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了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六大职业道德素养,分别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2]。其中,“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师德的核心要素。下面分析六大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爱国守法是基本原则,教师必须履行教师的职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的维护校园和谐,做到热爱祖国,遵守法律的基本要求,不做有损国际法律法规的事情。爱岗敬业是核心要素,教师必须热衷于教育事业,作为高校教学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投身于科研事业,服务于社会,进行文化创行为己任。做到终身学习,热爱学生,严格但公平的对待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书育人是根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做到因材施教,知行合一。严谨治学是基本态度,身为高校教师,必须学术态度端正,尊重他人学术成果,维护学术尊严,保护学术自由,坚决抵制学术不正的思想和学术失范的行为。服务社会是基本担当,除了课堂时间外,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主动承担社会义务,服务公义事业,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为人师表是根本责任,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言行举动都会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崇尚的人格魅力,丰厚的学识,树立良好的教学风气,做到举止文雅,言行得到,引领社会风尚。
2从师德要素分析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师德建设重视程度不足
面对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高校教师必须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承担起师德建设的核心作用。但是由于受到科研压力教学评审等多方面的影响,教师没有在师德建设方面形成一套系统的、可执行的实施方案,因此导致教师在师德建设工作上能动性不足,难以把思想层面的内容转化为实际行动至上。但是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应该要以自身品德影响学生。坚持以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教师的根本任务。
2.2形式化的实践模式
虽然根据学校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会定期开展或开设相关师德建设的工作安排或教学活动,但是形式化严重,实践效果不佳。很多开设的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新颖性,因此无法使参加人员全身心的投入。或者有些活动甚至只是为了践行任务,敷衍了事,行动草率。如此一来,加大了教职人员的负担,使其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师德建设的活动中。教师应主动改变自身观念,淡化功利主义,不是单纯地以开展工作而工作,应团结学生,以自身的点点滴滴影响学生。
2.3教书育人意识淡薄
教师自身的素养是影响践行师德建设的重要因素,“吐辞为经,举足为法”,在与学生互动接触时,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生的眼中教师是一名榜样的角色,因此或多或少地受到教师办事风格的影响。但有的教师不遵守教学纪律,或教学方法较为落后,使教学效果较差,无法真正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有的甚至不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没有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如此一来,会对学生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会败坏学风建设和师德建设。
2.4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科研是作为高校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教师窃取他人教学成果的事情时有发生,刮起一股学术不正的风气,学术氛围遭到严重的破坏。有的高校教师甚至出现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破坏教师的社会形象。在科研上,没有及时了解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术研究没有与当下的时代背景相结合,科研成果严重与先经济社会脱节。
3新形势下基于师德要素的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
在新形势下,必须强化对师德建设的观念,完善师德建设的有效机制,树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坚持把提出的“四有”好教师作为加强师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打造以德立人、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全方位模式,自觉践行新形势新时代下的“四有”好教师标准,培养热爱教育的定力和潜心教学的坚守,强化自我约束,提升师德修养[4]。
3.1提高思想意识,强化立德树人责任感
高校教师必须以师德建设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初心,不忘使命。深化教师的责任感和担当感,强化敬业爱岗精神和爱国守法意识。同时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与学生指路人的角色,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从点点滴滴做起。可开展宣传活动、定期讲座、分享会、座谈会等多样化的活动,或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思想教育的内容,点滴渗透到学生的课堂生活中。不断积累,不断反思,不断总结,逐渐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水平。
3.2践行内涵建设,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在党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校要“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师德建设应以高校内涵式发展为基调。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力军,因加强教学素养建设,养成良好的学术修养,尊重知识,尊重学术,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做到言传身教,外化于行,内化于心践行符合师德素养的行为准则。坚持以学科前沿探索为目标,不断提高教师育人的水平。
3.3深化师德践行,锤炼师德品质
所谓“为人师表,行为世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教育育人中和社会实践中才能检验教师师德水平是否得到强化与提升。一是在教学中实践,回归教书育人的初心正道。学校在考核中应优先考虑教学业绩突出的,学生评价高的教师作为评定目标。二是投身社会实践中,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建功立业。全面了解新形势下时展的新动向,注重学科前沿的发展,敢于在学术创新中有所建设。
3.4规范师德建设,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5]。根据《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各高校应制定相应的教师道德规范细则。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加强新形势下师德师风的建设。完善道德评价体系,量化评价标准,明确一票否决制的具体内容。根据规章制度内容,表彰师德建设模范,惩戒失范人员。通过制定包括教学、科研、实践、师德师风等综合的全方位的考核标准,强化个人师德建设的重要作用。把教师岗位职责与内涵质量相结合,建立科学的教师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监督,这有助于帮助师德建设的顺利进行。
4结语
高校教师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必须恪尽职守、不断进取。面对新形势下时代的新要求,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实践中拓宽视野,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探索学术前沿,引领学科发展,接受多元化的挑战。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把师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共通谱写时展的教育风尚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强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8(1).
[2]楼巧艺.探究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现状及优化策略[J].人力资源管理,2017(7):227-229.
[3]孙现国.浅谈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7):47.
[4].在全国教育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9-09-11(1).
[5]郑晓东,肖军霞.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8):147-151.
[6]魏影.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9(9):76-79.
作者:冯伟婷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