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教师师德建设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需要用教育扶贫,用教育树乡村文明新风,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想要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不是仅凭某一方面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师德建设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共同努力。本文根据乡村战略背景下,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师德问题,从营造师德师风建设氛围,规范师德建设工作,强化教师师德意识三方面论述了农村师德建设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乡村振兴战略
教育事业关系着民族兴衰、国家成败,师德建设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1]。教师道德,也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2]。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必须将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强调:“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只有品德高尚,热爱学生的教师才会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更是要用教育扶贫,用教育树乡村文明新风。农村教育必须要承担更起这样的重任,这给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自身必须得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成为学生的典范。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师德建设的现状
(一)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足
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自身工作的特殊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其他职业最大的区别是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具有能动性的人。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决定了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乡村振兴战略下,社会的变革和思想的变革,农村生活“诱惑”的增多,农村教师严重的职业倦怠问题也随之产生。部分教师没有把时间花费在研读教材,解决教学难题,提高教学能力上,教书育人意识淡薄,对于学生问题熟视无睹。
(二)部分教师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教育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农村振兴,也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任何一个教师都不能仅凭自身的能力就可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一所学校,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教育质量的好坏,都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只有教师们共同努力,相互合作才能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有的农村教师以自我为中心,遇事首先考虑自身利益,只看重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的情况;不与其他教师交流,闭门造车。部分农村教师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缺乏,使学校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三)部分教师功利思想严重
有的农村教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在发生着变化。教师的教育理想受到冲击。部分教师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迷失了身为教师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个别教师的功利思想是导致师风不纯、从教不严等师德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是个别问题,但是也不应忽视,因为教师这份神圣职责受到全社会关注。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教师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农村师德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1.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中小学相比于城镇中小学,教育资源困乏,工作条件差,师资不足,常常一个人要承担多项教学任务。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加重了农村教师的工作负担。即使乡村振兴战略下,教育资源向薄弱地区倾斜,但有些贫困地方的学校依然存在着校舍紧张、师资紧张、资金紧张的问题。教师基本需求的满足,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一个基本保障和基础[3]。繁重的工作,如果正常合理需求再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他们对于师德的坚守。2.缺乏合理的师德考核体系。目前,部分乡村学校存在着师德考核体系不合理的问题。在师德考核内容方面,多看重学生的成绩。学生成绩在师德考核内容分数中,占得比例过大。另外,师德考核考核方法单一。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客体,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体作用,但是目前,部分乡村学校没有把学生纳入师德评价体系中。学生评价缺失,使得师德考核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大打折扣。3.学校忽视教师师德教育。如果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把学生成绩好坏作为评价教师好坏的唯一标准,就容易忽视对于教师师德的培养。调查发现,在乡村学校中,开展的教师学习培训活动,基本都是关于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学习活动,而为师德教育开展的培训活动则少之又少。学校对于教师师德的不重视,也是乡村师德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教师自身素养低是产生师德问题的内在原因
1.部分教师专业素养偏低。乡村振兴战略中教育的振兴尤其重要,农村地区人们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都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部分地区为了吸引教师来就业,设置了不限专业等低门槛要求。有的教师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认识,仅仅来源于他们考教师资格证时学习的相关教育知识,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不够深刻。他们在具体教育工作中,也就更加容易出现师德问题。2.部分教师教书育人意识的缺失。部分农村教师缺乏育人意识,迟到早退,不认真批改作业。把教书仅仅看作是单纯的工作,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对工作缺乏耐心。目前,农村教学条件资源依然需要提升,教师没有教育成就感,在一年又一年繁琐的教学工作中,产生了职业倦怠。3.部分教师的法制观念淡薄。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之一,学法、知法、懂法也是教师依法执教的前提。乡村教育的振兴,农村教师师德的建设更需要强化法制观念,贯彻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理念。但是在农村地区,教师学法活动开展相对不足。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师德建设策略
(一)营造师德师风建设氛围
1.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媒体舆论力量的支持[1]。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大力发挥社交媒体的宣传作用,利用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向社会传递积极的、正面的乡村教师形象,让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借助各种新闻平台和舆论平台,让社会能够真正了解乡村教师的需要以及诉求,了解到乡村教师对于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作用,用舆论来激发大众对于乡村教师的关注,从而让教师重新找回作为教师的骄傲和自豪,找回教书育人的成就感。2.加强法制建设与教育。首先,相关部门要更多地开展乡村教师学习相关法律的活动,借助教育法律学习会、座谈会等形式的活动,让教师真正地了解相关教育法律。并且相关部门要定期对教师的法律知识进行考核,考核不过的教师要再次进行学习,确保所有乡村教师都能学法、知法、懂法。规范农村教师执教行为,真正落实依法执教教育理念。
(二)规范师德建设工作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学校领导必须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方针政策,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的道德意识。学校领导要改变以往重学校教学质量、轻教师思想道德修养的观念,抓紧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农村学校可以开展多样的师德培训活动,通过定期举办师德培训活动,师德交流会等师德教育活动,一方面可以督促教师规范的基本教育学习,培养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师德新风尚,另一方面通过师德培训活动,教师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明确自身师德。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做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言传和身教的统一,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学校更应该把师德教育作为永恒的主题,高度重视师德教育。2.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建设是教师师德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各乡村学校领导必须做好本校师德的调查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高效合理的教师师德考核机制。各个学校成立由教育专家、教师代表组成的师德考核小组,对学校教师的师德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考察。通过抽查听课、问卷调查、谈话、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教师师德情况。师德考核的内容不应该仅仅包括教师教学成绩,还应该把教师道德、职业热情、行为表现等纳入考核内容中,对教师师德进行全面的评价。在师德评价体系中,也可以适当地加入学生评价,建立以教育专家、教师代表评价为主,学生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确保师德评价的客观公正。通过评价结果给教师的师德情况划分等级,将师德等级与教师的奖金、评优、工资的晋升、进修深造密切联系起来。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意识到遵守师德规范的重要性。3.校长做好师德示范。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思想认识,做好师德表率。校长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是学校管理的水平和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校长首先要做好自身的师德建设,以身作则,做好表率示范作用。让教师看到师德的标准以及重要性,激发教师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信念,从而在全校形成学习师德、践行师德的良好氛围,帮助教师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提高教师践行师德的主动性。4.提高教师待遇。“教育脱贫,首先是教师要先实现脱贫。”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教育投入向困难地区和薄弱地区倾斜,这一政策为提高乡村教师工资提供了财政支持。相关部门首先要保障乡村教师工资每月按时足额发放,并且要逐步提升乡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在当地财力限度内,适度增加教师补贴,尽力落实法律所规定的“教师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这一要求,切实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只有让乡村教师的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才能使他们一心一意扑到教学工作上;只有确立乡村教师这一职业在社会各行业的优势地位,才能激发教师爱岗敬业、乐业精业精神以及教师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认同感,促进乡村教师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遵守。5.树立师德典型榜样。将在师德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树立为师德榜样,并且通过黑板报、校报、宣传栏、社交媒体等多种宣传途径对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鼓励教师向师德榜样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弘扬师德师风,营造向师德榜样学习的良好风气。
(三)教师强化师德意识
1.加强个人修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价值观念、处事方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乡村振兴战略下,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新风的重任,教师的师德也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每天都要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自觉对自己的思想进行约束,严格按照教师师德基本规范要求自己。从成为教师的第一天开始,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传达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师不仅要扎扎实实做好教育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师基本技能,还要注重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精神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积极引导和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树立合作共赢意识。教师自身要提高与同事的交往能力,树立合作共赢意识。正确看待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竞争,发扬团结合作精神,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前提下,向着教书育人、培养乡村振兴的全面人才这一目标共同努力。通过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凝聚集体的力量。教师一方面可以用集体的力量促进自我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集体中学习师德规范,通过集体的教育作用,不断完善提升自身师德。总而言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农村教育振兴的关键,而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社会、学校、教师都应该把师德建设作为永恒的主题,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努力培养“四有”教师,为建设乡村教育事业欣欣向荣的景象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冬凤,谢红玉.乡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探析[J].老区建设,2018,(04).
[2]李小荣.教师师德的综合评价[J].中国教师,2010,(S1).
[3]陈聪.政府、学校、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作者:陈凡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