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探究

摘要:在高校教育中,教师队伍是重要的主力军,尤其是青年教师,其师德对高校的建设、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成才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从高校组织层面和高校青年教师个体层面给师德建设带来新的挑战。从高校青年教师心理状态和内心需求的角度出发,结合心理契约特征及与师德建设的逻辑关系,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心理契约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师资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的必要性。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深入、“创新创业”方针的提出实施,各大高等院校为提高教育水平,越加注重教师队伍的年轻化。目前,高校中的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与年长教师相比,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之间年龄相仿、思想相近,言行举止更易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果高校教师师德存在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还将阻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1]在有关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中,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就是其中重要的要求。因此,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实现社会主义人才培养、建设高水平大学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要构建教师的完美师德,就不可忽视教师个体的积极心理培养。积极心理学和中国的传统思想智慧密切相关,主要体现为具有正面效应的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采取合理的行动。深入分析可发现,其在个体心理上探求的是一些积极作用的情绪和行为,比如美感、仁爱、人际关系等;在组织和社会水平上,研究的是组织如何激励个人产生更多公民行为(比如责任、利他行为等)。同时,在高校管理中,青年教师和高校存在的聘用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契约关系,因此,可将心理契约理论引入高校青年教师的管理和工作模式之中,关注其心理状态和需求,更有利于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形成更好的师资资源效果。本文以心理契约为切入点,探究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塑造、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心理契约的内涵

(一)心理契约的结构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最早提出了心理契约的理念并开展研究。契约关系呈现不同的性质,分为显性和隐性。显性的契约关系是指合同、协议等文本型的契约,隐性的契约关系是指未写成文字的心理契约。所以,结合心理一词的涵义,在某种程度上心理契约也可以称为心理合同。因此,对心理契约的概念理解可以表现为组织和成员之间为了满足各自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无形的、内隐的、并不断变更的相互期望。[2]心理契约的基本维度是交易型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心理契约,分别对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底层需要和高层需要。[3]即交易型心理契约相对应的是马斯洛需求中的底层需要,关注的是具体的和经济相关的要素,比如青年教师得到的工资报酬、社保福利等;关系型心理契约则与马斯洛提出的高层需要相吻合,表现出广泛、长期而灵活的特征,比如青年教师的发展前景、进修机会、家庭关系和谐等,涉及青年教师和高校之间全方面的期望。高校青年教师和高校之间因雇佣关系而存在着普遍的心理契约,相对于其他组织成员,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学历较高,善于接受新事物,对于组织的期望中相比经济报酬更加关注自身发展。高校系统得以生生不息的发展,除了正式的规章制度,还有个体的道德伦理、价值信念在发挥调节作用。

(二)心理契约的形成与变化

基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人的心理意识是来自于人对外界的感知所反映形成。个体接收信息后,来自于个体自身的因素会影响信息的内在编码,而社会中的一些干扰因素又会进一步对信息的内在解码产生影响,最终形成了各异的心理契约编码。[5]因此,个人心理契约的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反映了心理契约动态变化的特征。

二、积极心理学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心理学家发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研究者们都在关注消极心理学,比如悲伤、忧郁、压力等等,但研究并未取得良好的改善效果。因此,1998年MartinSeligman引进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关注爱、自尊、幸福感等积极的情绪。积极心理学认为拥有积极心理的人有更强的适应力,他们更应关注的是自己的优点而不是缺点,如乐观相信事情最终会圆满解决。因此,积极心理学通过转变人们的关注焦点,由糟糕的事务转向美好的事情,从而引起人的情绪的转变,进而改变人的长期心理状态。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和理念以及积极的价值取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因此,为了解决当前教师师德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很多研究者强调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师德建设中的重要性。关注教师的积极心理:其一,塑造积极的高校环境,培养青年教师积极的心理状态,规制教师的行为;其二,培养教师积极的人格,以发展其职业态度和职业技能;其三,在此基础上可形成积极的社会环境或组织系统,最终达到规范师德培养。[6]师德可以说是教育之魂,要培养教师良好的师德,心理健康是关键。但真正的健康心理并不是说不存在消极心理或者帮助教师消除消极心理,而是指如何通过积极心理去提高师德建设,同时在教师的师德建设过程中通过怎样的途径有效地维护教师的积极心理。

三、心理契约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影响着处于时代前沿的青年教师。目前,在师德建设工作中,“制度多、原则多、要求多,但执行力差”是一个重要问题。[8]尉峰、沈志莉以北京市理工类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各高校基本确立了师德规范,但是有24%的教师认为师德规范内容体系操作性不强或不具有操作性。[9]与此同时,虽然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总体建设呈现上升趋势,各大高校也涌现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模范,但是社会转型和时代背景的多元化发展也从高校组织层面和高校青年教师个体层面给师德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学校存在不重视师德建设工作状况主要表现在:认识不够,建设松懈;措施不佳,制度欠缺;形式单一,内容陈旧。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在师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思想政治学习不够主动;缺乏德育角色意识。[10][11]有些教师轻教学、重科研,敬业意识不强,功利倾向严重,为人师表意识薄弱。[12]总体来说,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总体状况良好,治学态度端正,为人师表意识较好,但是在爱岗敬业、学术行为、教书育人信念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高校青年教师的年龄、人格、职业特质,使得其心理契约还具有职业自主性、需求发展性和情感交互性等特征,这也使得其师德兼具了心理契约的一般特征和自身独特的性质。两者间的逻辑关系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目标的一致性

从心理契约的生成机制来看,高校重视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的目标指向与青年心理契约的作用所在是相符合的。师德建设不仅是对青年教师实现个人生涯价值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高校人才培育质量的重要保障。青年教师群体是基于一定的期待而加入学校组织的,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目标,他们会经常自觉地期待、寻求、创造与学校之间的心理契约关系,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与道德修养[8];高校通过师德建设,培养爱岗敬业、依法执教、严谨治学、廉洁自律等职业素养,提高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的素质水平,全面贯彻实施党的教育方针。而心理契约在其中,能最大程度地达成高校与教师在各方面因素上的一致,如待遇、工作机会、职业平台等,推进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二)作用的相互性

在高校管理中,心理契约是青年教师和高校之间相互的期望水平的体现。心理契约与师德建设之间的有效互动,需要双方相互的作用,建立彼此间的信任。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契约具有情感的互动性,若高校能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则能构建良好的交易型心理契约;如果能重视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塑造良好的职业环境,则能构建良好的关系型心理契约。反之,青年教师心理契约的一致性越高,其反哺高校的效果也就越好,包括努力工作、遵守规章制度、投身于维护学校的尊严和荣誉等,以个人行为内化带动学校的整体意识,以提高师德建设水平。当青年教师能够主动承担起自身应负的责任、行为自觉符合师德建设要求,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时,自然会得到高校和社会的认可与回报,在奋斗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从而不断维系着青年教师和高校之间的心理契约。因此,通过双方的相互作用,逐步建立起可靠的信任关系,达成目标一致的心理契约,进而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水平。

(三)过程的动态性

心理来源于外部环境,形成于个体的认知作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其契约关系也会变化、也会受到个体的主观性的影响。而青年教师也是独特的个体,其心理契约也存在自主性和发展性,在与高校的契约作用中也呈现出动态变化。高校通过师德建设,期望促使青年教师不断用心理期望审视自己的行为,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调整自身需求,完善自身,提高教育水平;青年教师期望学校能满足其在不同时期不断发展的较高层次的需求,从而高校和教师之间形成相对平衡的一种心理契约。因此,两者可以其动态契合性来达成更好的成效。

四、心理学理论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近几年,许多学者开始探索如何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始关注如何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为抑制高校青年教师“失德”现象的频发,克服多重压力环境对师德建设的消极影响,本研究基于心理契约与高校师德建设的高度契合性,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为师德建设提供参考对策。

(一)高校组织层面

1.以组织承诺实现为目标,完善师德建设保障体系

以科学合理的制度减少高校心理契约的模糊性,协调双方关系,激励彼此行为。首先,提高师德建设认识水平。面对当前日益受到关注的各种教师师德问题,高校应该引起关注,充分认识到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占据了过半数量、对学术影响作用大的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其次,建立健全师德档案制度。为了记录和了解有关青年教师师德的各方面情况,高校应建立个人师德档案,并作为其职业发展的重要考察依据,并且真正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使得师德考察更加严谨科学,具备震慑力。再次,营造培养良好师德的氛围。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员工有多少付出就期望有多少收益,如果工作绩效、发展机遇一旦与企业所提供的不对称,那么就难以取得基于心理契约下员工的付出。对于教育组织而言,这也同样适用。高校如果要与教师共同信守“契约”,就需要满足青年教师的需求,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氛围。复次,完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高校应明确师德考核内容,以监管教师师德情况,侧面激励教师提高自身师德水平。指标体系中也应明确考核结果处理方式,如可根据心理契约的发展特征构建奖惩机制,使得考核评价更加合理、易被接受。

2.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坚定理想信念

高校管理者应把握和应用心理契约的动态性,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大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青年教师在思想品德上进行合理的教育和引导。首先,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将师德教育纳入高校对于青年教师的系统培训内容中,并在实践中逐步达到规范化、长期化。同时,通过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研讨会、师德讲坛、名师讲堂、“传带帮”等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以坚定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有效地促使青年教师真正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减少背德行为的发生。其次,要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教育部党组的号召下,鼓励青年教师每年至少要参与1次社会实践活动,而且要摆脱形式主义,真正做到将理论运用到社会实际,真正实现个人深入基层。此外,也可通过担任学生导师的形式,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实践,与学生打成一片,在此过程中锤炼自身的师德。

3.以职业发展为重点,凝聚职业归属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青年教师的需求满足,营造信任的气氛,激发青年教师对高校形成积极的评价与期望,增加高校师德建设的回报。首先,在体现高校的人文关怀给予青年教师的需求满足中,职业发展因素这一关系型契约形式就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作用。只要发展是明确、清晰、可取的,青年教师才会越加敬业奉献,不断的致力于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因此,高校应关注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和前景规划,并为他们创造更多的事业发展空间与平台,给他们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以此提高他们的事业成就感,激起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保持较好的师德水平。其次,要着力帮助青年教师排忧解难,为其凝聚归属、实现发展扫除后顾之忧。高校青年教师通常也被称为“青椒”,他们都会面临着职业发展和生活方面的压力,如工资收入、恋爱婚姻、职称评定、住房等问题。因此,高校应把握青年教师的迫切需要所在,在他们职业生涯初期,着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以此使得他们尽快融入新的工作生活环境,帮助他们更快的成长和发展;要给予他们更多政策上的扶持和人文关怀,构建良好的心理互动关系,从而有利于留住青年人才,安心教学和科研,为学生、学校多做贡献。

(二)高校青年教师个体层面

1.主动加强认知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的学习阶段是很多学生即将迈进社会之前的学习知识、塑造观念、坚定理想的关键时期,而与他们年龄相仿、沟通阻碍较小的青年教师,极易在其课堂教学、生活实践中以其一言一行对他们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青年教师应自觉加强师德建设,并付出实际行动。在刚进入高校时,青年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在各阶段的需求,以此不断地学习改进,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品德修养。同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学生的合理相处之道,强化师德建设的认知修养,不断加以锤炼完善,力图构建完美的师德。此外,青年教师应该以更长远、积极的眼光看待和高校间的心理契约关系,明晰双方利益的统一点即师德建设,对于高校的雇佣关系建立合乎实际的心理期望,与学校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2.自主增强师德行为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恪守本职、履行职责是教师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双方心理契约关系得以延伸的基本保障。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是言语,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年复一年的教学、科研等过程中坚持自己的师德行为,甚至于不断增强。首先,青年教师要明确认知到自己的教师身份,严格遵守道德规范,提升自身素养,以实际行动给学生做出表率。其次,青年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外,也应该重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教做学问更要教做人,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再次,青年教师一般更具有亲和力,与学生有更多的话题,因此,青年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多交流、多互动,尤其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教学相长中提升自身师德水平。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师资队伍中的生力军,而优良的师德能够对学生和学校的成长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和教育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论述积极心理学和心理契约理论应用于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契约与师德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针对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高校组织和青年教师个体两个层面给出了对策建议。在心理契约角度下,对于青年教师,高校应关注其心理状态和内心需求,重视组织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建立彼此之间的良好互动,以实现双方的相互信任,提高师德建设的有效性和感召力;而青年教师也要强化自身的师德认知,自觉践行师德行为,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强化、完善,力图构建完美师德。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塑造良好的学校氛围,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曾忠毅 单位:福州大学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