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学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

摘要: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新时代背景下,强化师德教育意义深远。本文首先就中学教师师德师风的现状与问题展开分析,然后提出建立健全中学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原则,最后给出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教师;师德;长效机制

指出,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师提高自我修养,也需要教育培养。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立德也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开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一、新时代背景下强化师德教育的意义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教师队伍堪称世界之最。这支队伍承担着亿万儿童培养教育的神圣使命。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默默奉献、潜心治学、教书育人、敢于担当、锐意创新,赢得了社会的尊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历史和现实一致表明,谁掌握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高质量的教师决定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是改进教风学风的有力手段,更是当代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必要内容。教育优先发展成为世界范围的共识,发展教育必须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素质的高低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水平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加向往。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要求,教师要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作风、新作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我们国家历来重视师德师风建设。2005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2010年10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第一次以中央名义出台的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的文件,提出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党的报告指出:“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教育部先后制定《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然而,对师德工作的重视和多部文件法规的出台并不意味着师德不断提高、师风持续改善,或许更意味着师德师风建设问题的严峻性、迫切性、长期性。

二、中学教师师德师风的现状与问题

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为:一些学校对新时期师德建设重视不够,工作方法陈旧、实效性不强。而师德师风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学校方面: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不注重传统文化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学校以智育为中心,德育停留于口号上、标语中;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主要以分数为中心,育人观念淡化;教师只管教书不知育人,忽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校德育机构形同虚设,工作方向不明、方法不当、动力不足。教师方面:敬业精神不强,缺乏献身教育的事业心,少数教师理想信念模糊,工作敷衍,不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不认真,教学效果差;工作作风浮躁,缺乏责任感,精神萎靡,纪律涣散,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为人师表意识淡漠,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责罚、打骂、侮辱学生;强迫学生购买教辅获取回扣,有偿补课,等等。凡此种种,严重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我们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遏制和杜绝教师失德现象发生,切实提高中学教师师德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中学教师师德素养。

三、建立健全中学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原则

建立健全中学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学教师崇德修身基本原则,促进中学教师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师德为上,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教师自评、家长和学生参评、考核小组评定等多样化考核方式,考核结果公示后存入教师成长档案。

四、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创新师德建设教育机制,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

一是把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术规范、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二是突出理想信念。理念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教师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采取实践反思、师德典型案例评析、情境教学等多样化师德教育形式,把教书育人楷模请进课堂,用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内涵,结合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师德教育。

(二)加强师德宣传,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尚

师德宣传旨在涵养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完善师德建设宣传机制,不仅要找准宣传对象,解决好宣传谁的问题,而且要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提升宣传实效。主流媒体、主管行政部门和学校责无旁贷,应大力宣传教师的作用,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比如:2018年教育战线学习宣传李芳、张玉滚精神,开展“学习时代楷模,成就出彩人生”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将榜样力量转化为广大教师的生动实践。定期评选表彰宣传“最美教师”、“师德标兵”、教书育人的楷模、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深入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现新时代教师的精神风貌。以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为契机,联合多种媒体集中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三)规范师德建设考核,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

考核是教师工作的指挥棒。规范师德考核机制,增强考核制度的刚性约束和可操作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的核心内容,完善师德考评制度,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师德考核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在方式上,可以采取教师个人自评、家长和学生参评、同事互评、单位考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同时,师德考核结果应存入档案。

(四)强化师德建设监督,有效防止失德失范行为

师德建设既要靠教师自觉,也需要管理监督。强化师德建设监督机制,要在制度设计、工作体系和信息渠道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将师德纳入教育质量督导评估体系,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与社会广泛参与的“五位一体”师德监督体系,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学校建立便捷有效的师德投诉平台,及时掌握师德信息动态,对存在的师德问题要定期排查,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五)严格师德建设惩处机制,发挥制度规范约束作用

指出:要将害群之马清除出教师队伍,并依法进行惩处,对侵害学生的行为必须零容忍。加强师德建设,必须严格师德建设惩处机制,建立健全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制度,坚决遏制失德行为蔓延。对存在师德问题的教师,学校要敢于自揭家丑,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给予相应处分;对有严重失德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的,要依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有关规定,撤销教师资格或予以解聘。建立监管失职问责制度是惩处制度得以落实的保障。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规范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应追究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同时,应建立师德负面清单制度,将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行为明确为师德禁区,警钟长鸣。

(六)落实师德建设保障机制,激励教师提升精神境界

教育部明文规定,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师德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校长要亲自抓师德建设。学校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要把师德要求与关心教师的生活、工作和成长、发展相结合,树立尊师重教、“办学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念,营造良好的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和氛围;要关心、理解、体贴教师的辛劳并切实帮助解决生活与工作中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从各方面为一线教师做好保障和服务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够潜心教学、科研,让高尚师德与工作业绩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要完善师德表彰奖励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在遴选骨干教师、名师、学术带头人时优先考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牢固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要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体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全.现代教育理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齐燕敏.当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9):25-26.

[4]百度百科.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EB/OL].(2018-01-25)[2019-03-05].

作者:孟静 单位:开封市教育局教师教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