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论语对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启发,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我国当代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曾四次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但其内容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有学者认为其中更多地偏向“美德标准”,而不是“专业标准”;也有学者认为目前较高标准的道德理想表述较为模糊,很难成为教师行为的指针和目标,容易流于形式;还有的学者认为,此规范忽视了教师个体内心世界可能产生的冲突等。[1-4]总体来看,关于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有较大的探索空间,我们不妨去传统文化经典中寻找养料。孔子是中国最早的老师,被誉为“至圣先师”,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曾经教过的“弟子盖三千焉”,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而记载他教育教学言行及思想的《论语》一书,更是保存了大量丰富生动的相关资料。本文试图从《论语》中总结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而探究其对我国当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启发。
一、理解教育工作的意义
从事教育工作,只是为了寻找一份糊口的职业吗?孔子认为,教育工作的诸种意义中,最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来成就他人。他提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5]喜爱一个人,就应该让他劳苦地学习;忠于一个人,就应该教诲他。我们身边不少家长没有原则地溺爱孩子,就是爱之却害之的典型。教师有志于从事教育工作,应明确自己的工作意义之一是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真诚地相处。就如孔子,每次都可以很真诚地说出:“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只有真正明白教育意义的教师,才能做到如此的坦荡与毫无保留。当然,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态度。面对积极向学的学生,哪怕他基础很差或有不少缺点,教师也应保持肯定的态度。孔子来到难与交谈的互乡,还是接见了向学的童子,其他学生很疑惑地问为什么。孔子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他认为,我们应该赞成学生的进步,而不赞成他的退步,只要别人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地来,便应当赞成他的干净,不要只记住他的过去。面对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孔子会非常有尺度地进行批评。例如,有一次冉有为自己的不学习找借口:“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就犀利地指出他的问题:“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如果真的是力量不够,走到半道就走不动了,而你还没有开始走。教师只有真正地指出学生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开始认真学习。当然,面对应该夸奖的学生,孔子也会不遗余力地表扬、鼓励他们。
二、为人师表的深度解读
孔子深谙“为人师表”的重要性,曾经提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认为如果教师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如果他本身不正当,纵使三令五申,也难以执行。这符合人们说的“言传身教”之说。想要让学生好学、乐学,成为优秀的学习者,教师首先应该是个优秀的学习者。孔子对自己的评价就是一个好学的人,曾经自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他认为一定范围内,一定有像他一样又忠心又信实的人,只是赶不上他喜欢学习罢了,他的好学程度可见一斑。而且,他不仅向书本学习,也会向身边的人广泛求教。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只要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为孔子所取法的人,孔子会选择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然而,即使是这样广泛的学习,孔子仍然觉得自己学习的时间不够多,到了晚年还在期待到50岁的时候可以学习《易经》,这样便可以没有什么大的过错了(“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想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反思、判断的能力,教师首先应该是能经常反思、有明确判断标准的人。孔子曾自我评价道:“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他认为自己最担忧的是四件事:品德不能培养,学问不能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亲身赴之,有缺点不能改正。他平时也经常提醒自己要杜绝四种情况: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悬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随时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但一旦选定理想,便会朝着自己的理想之路坚定地走下去。孔子曾经做过一个比喻:“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这好比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便成山了,如果不想做下去,这是自己停止的。又好比在平地堆土成山,纵是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努力前进,也是自己要坚持的。这种决断的思维对教师的职业选择有一定的参考。每个职业刚刚接触时,我们都需要有一定的适应过程,不少新教师会因遇到的一些挫折而觉得自己当初的职业理想打了折扣,这时不妨提醒自己想想孔子的话:只要是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哪怕有再多的艰险,都应该坚持下去。
三、尊重个体差异,了解和满足学生的不同追求
孔子不仅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还在认真践行。经常被人们列举的是: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尽管子路和冉有问的是相同的问题,孔子却在了解两人不同个性的基础上给出不同的回答。这是因为孔子了解到冉有平时做事退缩,所以选择给他壮胆;而子路的胆子有两个人那么大,平时勇于作为,所以孔子作为老师,决定要压压他。面对自己要讲授的内容,孔子也会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同样是问什么是“仁”,孔子对颜渊、仲弓、司马牛的回答都是不同的。这都体现出孔子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不同追求的意识。
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亲和力
面对团队合作,平时和人相处应该保持诚信,孔子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那不知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梁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当然,仅有诚信是不够的,孔子认为人与人相处应该把握分寸:“朋友数,斯疏矣。”对待朋友过于烦琐,反而会被疏远。面对团队成员的不同意见和竞争,孔子认为应该持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态度,进行“君子式”的竞争。在管理班级团队时,孔子仍然非常有智慧。他会向学生提倡积极有益的交友原则:“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号召大家和正直的人、信实的人、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不要同谄媚奉承、当面恭维背面毁谤、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否则会对自己有害。“德不孤,必有邻”,但也要“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这是说没轮到自己说话却先说,叫作急躁;该说话了,却不说,叫作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变贸然开口,叫作没有眼色。总之,孔子不仅自己可以在教师团队中与众人和谐相处,还能引导学生在班集体中建立更好的团体氛围。《论语•先进》篇“侍坐”一章记载了孔子与子路、冉有、公西华、曾晳四弟子一起言志的场景,描述了一幅“暮春诗教图”。这其中,孔子便体现出程度非常深的亲和力,对弟子循循善诱,不仅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志向,还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想象一下,急躁的子路、谦虚的冉有、委婉的公西华、高雅宁静的曾晳,与夫子谈心时的随意自在又真诚深刻,那真的是理想的课堂场面。颜回曾评价夫子,不仅能够“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还能“循循然善诱人”,可见孔子的亲和程度。对待学生的耐心,孔子更是建立在以长远眼光为基础的教育观之上。他选择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曾经提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他认为年少人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怎么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名望,才不值得惧怕。可见,孔子是用充分的耐心等待学生的成长,一直等到他们中年之后还没有什么成就才决定放弃。这是真正地从成长的角度建立的耐心,大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诲人不倦”吧。哪怕学生犯了错误,他也会等待学生改正,而不是直接因为一个错误否定人。他对错误的定义便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了错误不改正,那个错误才叫真正的错误。只要学生愿意改正,作为教师的孔子,都是持鼓励态度的。综上所述,《论语》中记载的孔子的教育教学行为及思想,对当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有非常大的启发。其中,孔子的具体行为和态度,对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专业化、深入化与具体化发展有较大的启示,尤其是在理解教育工作意义、为人师表的心理定位、尊重学生个性与差异、教师的亲和力方面,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值得师德研究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任顺元.师德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吴林龙.加强中小学师德建设探微[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9).
[3]刘黔敏.《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师德要求的伦理性审视[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7(7).
[4]付晓.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探索师德建设[J].科教导刊,2017(3).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作者:张珊 单位:北京十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