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五次课例研修教师培训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二元五次课例研修教师培训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二元五次课例研修教师培训运用

[摘要]

二元五次课例研修通过“任务教学合作研讨——首次实践同伴观课——指导反思优化应用——优化设计再次实践——再次反思优化提升”五个环节,两次观课,将培训的主体交还给教师,使培训形式回归教学本质,培训内容贴近教师需求,但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立足于常态课,建立研修分享平台,通过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

课例研修;二元五次;教师培训

随着国家对教师教育的日趋重视,各地都在组织落实分层分类的教师培训工作。而骨干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由于其专业发展水平和个体需求的特殊性,采用何种形式对骨干教师培训最有效是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我国教师培训大多采用专家讲解理论、同行介绍经验和台下观摩为主的模式,其主要目标为知识和技术的传递,主要特点为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1]二元五次课例研修真正将培训重心转移到了教师身上,落实到了一线课堂,通过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真正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二元五次课例研修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二元五次课例研修法是一种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研训模式。这种研究法通过平时的观察、调研,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这些问题为中心,采用“一课多上、同课循环、同课异构、多课一题”的具体研究形式,形成“设计——观察——反思——改进”的循环研究路径,教师在专家引领下,在同伴互助中,实现专业能力的螺旋式上升。[2]课例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产生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授业研究”,我国对于课例研修的研究始于2002年,近十年发展迅速,其背后的理论支撑较为丰富。有最近发展区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默会知识理论、团队动力学理论等,它们的本质都在于充分尊重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教师的培训积极性,使教师主动投入学习中。

二、二元五次课例研修的实施

(一)前期准备工作

由于二元五次课例研修需要经过至少两次课堂实践,因此对于课例研修的主题、专家和参训教师的个人能力、硬件设备等都需要进行精心的准备,才能保证研修效果。

1.确定研修主题

二元五次课例研修是围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将其聚焦,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式的研修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必须首先确定研修主题。研修主题可以是关注教学现场,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应答策略”“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等;也可以具体到一节优质课的打磨,如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秋天的雨》。根据研修主题确定一节具体的课,要求参训教师做好准备。

2.邀请专家参与

对于专家的能力要求,不仅需要是该领域该学科的专家,还必须在教育学、心理学上有所涉猎,因为研修过程不仅关注的是教材、教法,还有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对于参训教师的要求,必须是在专业成长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骨干教师,至少工作5年以上,才能有这种观察、分析、实践、反思、改进的能力。

3.做好后勤保障

二元五次课例研修需要常态的课堂教学场地,也需要开放的研讨场地,同时还需要全程录像跟拍以便于在研讨时对相关问题及时回放。因此在后勤保障上,一般研修场地会选在学校,同时还需要有多个小的会议研讨室,具体数量根据参训教师而定,一般每个研讨室人数控制在6人左右,如果参训教师较多,可分为多个组同时进行,并提前做好组内分工。如一名组长负责全程组织协调,一名负责摄像跟拍,一名负责文字记录等。

(二)实施流程

二元五次课例研修主要由两个培训单元、五次参与式学习组成。首先,根据参训教师的自身特点确定课例研修主题,再由个人独立完成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合作研讨最优设计并进行教学准备。第二,首次教学实践,同伴观课。在此环节中,专家开始参与,同伴根据研修主题进行课堂观察。第三,反思及优化应用。参训教师在专家的带领下开始对环节二中的教学现场进行研讨并提出优化建议。首先可由小组成员自行讨论,再由专家和参训教师共同研讨提出修改意见。执教者根据修改意见再次进行教学准备。第四,再次实践观课。执教者根据修改意见呈现“改良课”,同伴再次观课。第五,再次反思优化提升。参训教师继续在专家的引领下进行课后研讨反思,进一步提出完善建议。

(三)注意事项

由于二元五次课例研修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只要有教学问题出现,就可以进行该模式的课例研修,所以为保证研修效果,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研修时间的控制

由于课例研修必须在课堂中进行,因此都是工作日时间,为尽量减轻对参训教师以及学校的影响,研修时间最好控制在1.5天,具体操作如下:将课例研修主题提前下发,由研修者提前自主备课,在第一天上午的集中培训中便可小组讨论进行教学准备,下午进行第一次实践观察。第一次实践后可立即进入到反思交流环节,让执教者利用晚上时间进行修改完善,第二天上午进行第二次实践观察反思。如果希望研修效果更好,可将第一次研讨提前,由研修者自主完成,即自行合作研讨确定执教者,让执教者在第一次集中培训前可有充分时间试教。需要注意的是,研修时间进度不能过快,必须预留一个晚上的时间让研修者将第一单元的研修成果内化吸收,才能进行第二次的实践反思。同时为使二元五次课例研修常态化,研修时间也不宜过长,因此1.5天最佳。

2.研修后续跟进

二元五次课例研修虽然集中研修时间较短,但是在前期准备以及后续跟进工作上必须落实才能确保研修成果。因此在研修之初需要给每位研修者一份任务单:完成课例研修反思报告。即将研修过程及自己的想法书面化,具体参见表2。同时,为促进教师研修积极性,可将课例研修成果在不同层面的活动中进行展示,如在各类观摩活动、新教师培训班中进行再次展示,也是对研修者的另一种支持与鼓励。

三、二元五次课例研修的反思

(一)二元五次课例研修的意义

1.培训权利交还教师主体

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学家诺尔斯提出成人和儿童学习有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成人学习心理倾向于自主学习;成人认知过程以经验学习为主;成人学习任务体现为完善社会角色;成人的学习目的主要为解决问题。[4]二元五次课例研修通过特设教学任务,将问题前置,让学员提前通过自主学习做好教学设计,再在专家的带领和同伴帮助下做二次提升,激发了学员内在需求,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将培训权利还给教师主体。

2.培训形式回归教学本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出现,传统课堂模式已经开始发生细微变化,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课堂教学形式慢慢渗透进入传统教学中,但是其本质属性还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新知,因此,其最终指向均是要求提升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能够设计优质的教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互动、有目的的课后反思等。二元五次课例研修通过二次磨课、五次反思提升,将优秀教师聚集在一起,并聘请专家亲自指导,能够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课堂观察、评课和反思能力,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将培训形式回归到了教学本质。

3.培训内容贴近教师需求

当前教师培训存在着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三大突出问题[5],二元五次课例研修通过前期调研甄选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现场研修活动,对比传统的理论讲座或单纯的优质课观摩,二元五次课例研修唤起了学员的内在学习动力,培训内容更加有针对性,贴近教师的实际需求。

(二)二元五次课例研修的建议

1.立足研修常态课

二元五次课例研修主题关注的是教师常态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在进行课例研修时应该依托于常态课,立足于真实的教学情境,而不是多次演练的展示课或公开课。只有立足于真实的教学情境才能发现真实的教学问题,只有通过真实课堂开展的课例研修才能找到最有效的经验和方法,推广性也最大。

2.建立研修分享平台

相比传统的课堂研讨而言,二元五次课例研修需要教师将研修过程中获取的知识完整记录和保存,因此,可以建立教师研修档案袋,将课堂教学视频、观察表、教学反思报告等完整保留,以便日后研究,同时可通过建立分享平台将研修资料上传,让研修学员在平台上继续交流研讨,将教师个体知识转化为全体知识并融入教学实践中。

作者:吴凡 张赛园 单位:宁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春晖.CFG: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J].全球教育展望,2011(5):55-59.

[2][3]陈锦波.“二元五次”常态课例研究法在协同培训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5(5):20-22.

[4]余新.教师培训师专业修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68-70.

[5]潘岳祥.教师培训:问题、基础与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