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课程思政教师培训体系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教师是实现教育根本目标“立德树人”的主力军,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课程思政”对新时期高校教师提出的要求,探讨了基于“学习圈”的高校教师培养培训模式,以期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育人育德功能发挥和质量提升。
【关键词】高校教师培训;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课程思政;学习圈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①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课程思政”作为这一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它赋予了高校教师更高的育人标准。那么如何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师培训培养工作,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一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校教师队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目前,学术界主要的研究都集中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设计案例研究、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方面,对教师“课程思政”培养培训研究与实践还相对薄弱。本文分析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探寻构建“学习圈”模式的教师培训体系,以期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课程思政”核心理念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课程思政”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所有课程的各个环节、各个内容,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的。“课程思政”要求所有课程都要贯彻育人理念,所有教师都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一门课程,而是全程融入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每门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这一核心内涵对新时期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要着力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是教师“课程思政”的前提与基础。“课程思政”是将课堂教学活动各环节、各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以彰显与发挥。“课程思政”按照存在形态的定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专业知识有深刻的理解,更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坚定的认同,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兴国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其次,教师要努力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培养和提升自身政治素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与内容,理解基本逻辑与内涵素养,逐步具备思想政治教育本领,严守课堂这个育人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培养培训应着力通过常态化培训、伙伴式学习,帮助教师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要着力提升教师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
教师育德意识与能力是教师“课程思政”的关键意识与能力。“课程思政”要求高校教师要有意识主动发现所授课程的思政元素,从既有的教学逻辑中挖掘育人的价值功能,在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同时做好大学生的价值引领。教师有没有足够的育德意识,能不能认同“课程育人”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这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高校教师仅仅有较强的育德意识,也不能保证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还需要高校教师具备较强的育德能力。把课程内蕴涵的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和态度以及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对象品德的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必备的能力,包括要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心理特征;教学充分关注现实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能灵活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虽然对教师育德意识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其育德意识与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因此,教师培养培训应注重通过“课程思政”这一教育教学改革的平台积极进行实践与反思,来不断强化和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与能力。
(三)要重视教师师德师风养成与自我完善
教师师德师风养成与自我完善是教师“课程思政”的根本动力。“课程思政”以课程作为育人载体,以教学作为主渠道。而课堂教学,看似业务运作,实则是教师师德风貌展示。课程育人能否达成理想的结果,并非只是教师言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德行是否与言教相符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教师“如何说”,更在于教师“如何做”。如果教师所做的与其所讲的背道而驰,那么,哪怕他所讲的是真理也会被认为是不可信,言教与身教相悖的教师会受到学生的抵制。也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师需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①教师的师德以及自我发展完善的能力,属于教师专业能力中高层次的能力。一个自身人格存在缺陷的教师,又不追求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其专业能力存在缺陷,教书育人的效果也是深受影响的。因此,教师培养培训应关注教师的师德师风的养成与自我完善,积极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鼓励每一位教师都要以其人格魅力感召、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四)要加强建设“课程思政”教育共同体
“课程思政”教育共同体是教师“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教育共同体是指“基于一致的教育信仰,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中教师或组织基于一定的行业规范,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稳定的,志同道合的团体。”②“课程思政”要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专业课程“四位一体”的大思政格局,真正实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预期目标,就要解决这些课程政治方向、育人方向、文化认同的统一性问题;步调一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享发展的问题。而这些复杂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在高校教师中形成一个“课程思政”教育共同体,来推动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专业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共同成长,为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及实施提供坚强人才队伍保障。综上所述,要实现“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解决“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③应周详规划与设计教师的“课程思政”培养培训工作,组织广大教师为了“立德树人”这一共同目标,进行有方法、有组织的共同学习,将育人要求和价值观教育内容融入教师教育的话语体系,形成“课程思政”的教育共同体。
二、课程思政教师培训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与路径探索
(一)“学习圈”的理论依据
瑞典奥斯卡•奥尔森受到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提出的一种“学习圈”的成人教育方式,指一群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进行一种有方法、有组织的共同学习。④学习圈体现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终身学习等的基本理念,是注重精神品格陶冶和人文素养培育的成人教育实践形式。它的组织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1.以讨论式学习代替传统课堂
学习圈哲学认为每个参与者都是独立自由的个体,对社会负有相同的责任,有权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在学习圈的学习中都有平等的发言权。学习圈是去中心化的,没有专职的教师。每个成员既是教师也是学生,他们有不同的工作、经验、背景,他们带着个人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加入到与学习圈的讨论,讨论“显性化”他们自身的隐性知识。经过学习与思考,又把他人显性知识内化为成员的隐性知识,从而使得每个成员增加知识,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2.学习方式灵活
学习圈没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场地、内容与评价方式。由于学习圈成员大部分有正式的工作,只有在空闲时间,才能聚集起来学习;学习场地也是视学员情况而定,可以是咖啡馆或者讨论室,也可以是某个成员的家里。学习内容也是由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学习结束后,通过成员讨论,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最后决定是否继续该议题学习。
(二)教师“课程思政”学习在“学习圈”中的路径建构
根据学习圈理论,结合高校教师现状与需求,教师“课程思政”学习的构建路径如下:
1.从学习自主性出发:实现“课程思政”本体知识自建构
“学习圈”强调知识的自建构过程,学习者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培训者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意义建构的促进与辅导者。知识自建构就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构建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从协作学习中的交流讨论中展开“联系”与“思考”,快速构建学习意义和提升学习质量。由于高校教师群体学科背景涵盖范围广,很难架构出与每一位教师相匹配的、系统而全面的理论知识课程;另外,高校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教学科研工作,能集中起来接受“课程思政”专项培训的时间与空间相当有限。因此,根据“学习圈”引导学习者进行知识自建构这一特点,架构先导课程,创设符合学习内容要求的主题情境,引导高校教师在学习圈的学习中实现自身“课堂育人”知识自建构。
2.从学习主体性出发:实现“课程思政”教育情感自支撑
“学习圈”人本主义取向的特点,强调人的自我表现、情感与主题性接纳,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身学习的目的。情感自支撑的过程就是学习者通过一定学习活动,为解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自然而然形成的情感过程。如何让教师把“立德树人”与自我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在理想的情感支配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勇于承担育人的神圣使命,是“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关键要培养教师的职业自信:自己能够教书育人的自信,自己能够教书育人成功的自信。这也属于意义学习范畴,是“学习圈”理念能够帮助教师建立起来的意义学习。把教书育人楷模、优秀教师引入到学习圈中,将他们优良的师德师风潜移默化地去传递给学员,用他们成功的职业生涯和高尚的职业精神去激励学员,为教师的职业发展答疑释惑,让教师自觉地把优良的师德师风内化于心,把立德树人作为自身社会职责的发展任务。
3.从学习社会性出发:实现“课程思政”教学行为自训练
“学习圈”以社会学习理论作为运行的指导原则,强调行为可以通过人的学习来获得和改变,行为的习得需要对反复呈现的示范行为进行观察,让这些行为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记忆,并通过自身的运动实施和反馈调整,形成与示范行为相一致的反应。行为自训练的过程就是学习者对示范行为进行学习与观察,通过一定的实践与反思,将示范行为内化形成自身行为的过程。“课程思政”教学,究其本身是一个教学行为,需要通过对大量优秀教学示范的反复观摩学习,“课程思政”的实践为教师提升课堂的育人能力创造了平台。因此,在培训中要构建基于学习圈的教学实践环节,一方面通过“学习圈”汇聚多元化导师队伍,如高校的马院院长、各学科教学名师及德育专家等一线“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者,为学员提供大量优秀教学示范;另一方面,学员通过“学习圈”相互之间进行磨课评课,不断反思和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提升自身的育德能力。
4.从学习共同体出发:构建“课程思政”教育共同体
学习圈是基于自由与民主的基本原则,由学习者及辅导者共同构成的,以圈组为学习的组织形式,以促进成员成长发展为目的,通过共同体的共同学习、相互作用以及榜样的激励来完成学习者认知过程,即学习共同体。“课程思政”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学习圈”活动,围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通过共同学习,榜样示范来激励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去中心化”的学习圈,让教师们以各自的课堂育人经验为母体,在交流与对话中进行同步、形成一定的秩序,在学习共同体基础上形成实践共同体、精神共同体,进而逐步发展为以“立德树人”为共同目标的教育共同体。
三、基于“学习圈”的课程思政教师培训体系探索
根据“学习圈”学习模式的框架,围绕“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我们把教师的培养分为三部分:先导课程、情感辅导、项目实践,将学习圈理论应用在教师的知识自建构、情感自支撑、行为自训练中,让教师形成“共同学习、相互对话、实践反思”的学习共同体、精神共同体与实践共同体,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环节:先导课程,主要由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与政策背景、大学生思想状况与成长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与方法四大模块组成,为教师的“课程思政”学习提供理论知识框架。学员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根据创设的“课程思政”教学的不同主题情境自发组织学习,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持续进行自身“课堂育人”知识的自建构。第二环节:情感辅导,主要由教书育人楷模的主题事迹报告以及线上成长辅导两个部分组成。教书育人楷模的优良师德师风通过学习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员,同时,他们通过学习圈为学员的成长不断地答疑释惑,帮助他们不断树立职业自信。第三环节:项目实践,主要是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为研修中心,用具体项目驱动学员进行教学实践,通过教学示范、教学案例设计、教学实践、论坛交流、示范课程建设五大环节,为学员设计一个依托学习圈的闭环的行为训练过程,让学员将“课堂育人”的行为内化。例如,培训围绕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这一问题,组织教师进行自身课程的教学设计:首先通过工作坊来集中分享先进的教学设计经验与技巧,然后学员进行教学实践,在“青椒问道”论坛进行小组展示与交流,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师在自发形成的学习圈中对话、实践、展示与反思,厘清各自课程承担的育人目标和育人功能,将他人先进的课程思政经验内化,获得自身育德能力的提升。
四、实践反思
(一)课程思政研修任务的差异化设计
“课程思政”涉及高等教育各个学科、各个类型的课程。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教育方案”(表1)所示,高校的所有课程划分为显性育人课程和隐性育人课程。隐性课程还划分为综合素养课程(即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等)和专业教育课程(包含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⑤他们在作用和功能定位上都有各自的育人侧重点。“课程思政”教师培训的学员覆盖了上述几大类,还有如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就决定实践任务要根据教师承担的课程属性不同进行差异化设计,学习圈构建也要更加科学,这才有利于激发学员个体学习动机和产出良好培训效果。
(二)探索一套指向教师育德能力提升的培训评估体系
目前,教师培训普遍缺乏系统性的培训评估环节,或仅对学员出勤、课堂反应、考试成绩等方面予以评估,评价形式单一、片面,难以满足对培训工作有效评估的需要,加之“学习圈”民主、去中心化的特点,给有效评估增加了难度。柯克帕特里克的培训评估模型将评估分为四个方面,依次是受训者对培训内容、培训师、培训环境的体验感知,即反应层;受训者知识的改善,即学习层;受训者工作行为的改善,即行为层;受训者绩效的改善,即结果层。“课程思政”专项培训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已引入问卷法和测试法完成前期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内容与讲师的评价工作,但更多地停留在反应层和学习层,对行为层和结果层,即对高校教师的育德能力与课堂育人效果缺少关键评估技术,这本身是一个亟待研究和突破的关键点。在后续的培训研究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评估评价体系,逐渐形成挖掘知识点的育人价值———编制课程教学指南———开展课程实践———教学反馈评价的任务驱动机制,对整个“课程思政”教师培训工作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包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