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法教师培训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影响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微格法教师培训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微格法教师培训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影响

摘要:现代医学教育涵盖范围广阔,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培养本科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加强医学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是推动医学事业发展的根本,我教研室应用微格教学促进教学技能提高,通过科研创新活动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夯实理论,这为社会输送更多思维敏锐、素质全面的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医学教育;微格教学法;双师型;青年教师

我国目前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约占高校专职教师半数以上,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青年教师为硕博以上学历,但大多为非临床或非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缺乏正规系统的临床实践和教育理论学习经历,“微格”教学是由美国德瓦埃创立的一种在师范教育中实施训练的教学方法[2],具有教育技术手段先进、教学情景逼真、紧密联系教学实际等特点,诸多研究亦证实微格教学法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我教研室在近三年的教学活动中采用“微格”教学法进行了初步探索,现总结如下。

一微格教学法设计

医学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岗位胜任能力的合格医护人员,未来能够胜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重点是医护救治病人的工作。因此,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科研觉悟、人文素养均是医学教育过程的主要任务。因此,医学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3]。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性格特征、行为方式,结合学情特点,针对性的完成医学教育工作。我校微格培训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知识和临床技能的积累和完善

我国各高等院校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体系和生源要求差别较大,因此新入职教师的快速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现阶段青年医学课程授课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确立

新入职青年教师需要由学校或教研室提供各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资源,并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学习,由青年教师自己设计授课章节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并与所在教研室负责人或高年资有经验教师反复商榷,不断完善。

(三)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的设计

借助学校青年教师培训内容,观摩高年资教师的教学活动,学习教学技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在具体授课环节,包括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语言技能、变化技能、演示技能、强化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等多方面进行设计和反复实施演练[4]。

(四)授课、录像、播放和自我评价和完善

上述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实施授课,并进行录像和反复播放,重点通过自我评价,发现不足,并思考如何改进。改进后,再次进行授课,并进行录像。

(五)同行评价和完善

申请高年资有经验的授课教师对第二次授课录像材料进行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和理由。然后,青年教师根据修改建议和策略,进行再次完善和提高。

二微格教学法培训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培训前后20名青年教师在上述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语言技能、变化技能、演示技能、强化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等能力的提升和内容设计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经过卡方检验,教师对培训内容满意度及上述八项技能明显提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三讨论

“微格”教学法与传统的讲授式培训方法比较,在自身知识结构完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和方法确立以及实施教学过程、及时反馈、多方评价等方面具有可观察、可重复、可示范的明显优势,可以促进教师临床和基础医学知识不断积累与完善,有利于青年教师从思想上更加重视课堂教学,唤起教师从心理上对自身教学能力缺陷的深刻认识,进而更加精心准备各个教学环节,而临床实践环节的体会和感悟和观摩教学环节可以综合他人针对自身教学环节的意见,集中自己的教学行为最终获得教学技能的提升,评价后的反思与提高有助于教师提出更好的教学方案,纠正教学偏差,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微格新模式还鼓励教师以自身课题为依托,引导和鼓励学生尽早参研、助研[5]。学生早期加入可以有效缓解教师人手不足的困境,特别是对于尚未具备硕、博导师资格的青年教师,在指导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同步促进了自身科研工作的开展,达到了教、学、研相互融合,使教师既完成了教学工作,又兼顾了对学生科研的指导的效果,通过教师在专业课上的教育引导,率先吸引一部分学生加入到科研创新的队伍中来,通过随后对于他们的技能训练和组织其参加相关的赛事,使其在个人科研创新能力水平上有明显提升[6],从而发挥出积极示范作用,引领更多人的加入到科研创新的队伍中来,形成正反馈效应,不断扩大本科生科研创新队伍的规模。一般意义上来讲,教师对于学生具有极大的道德、人格和精神感染力;教师在传授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会以科研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教师勤劳刻苦顽强拼搏的品质、对科学研究严谨求实的态度以及不唯书本大胆设想的精神等等都为学生建立深刻的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四总结

虽然当前国内各医学院校由于办学定位、发展目标、生源质量不同,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不尽相同,随着“双一流”建设大潮的来临,各院校都日趋重视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在实践中确实能够获取真知,加快知识更新,拓宽学科视野。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应该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改革实践教学,加强制度建设,做好资金保障,调动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等措施来加强和完善医学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在此背景下,医学院校应进一步加大人财、物、场地等的投入,支持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教师应进一步拓展自身职责,大力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培养一批优秀医学创新人才、提高我国医学人才的国际竞争力而努力。

作者:毕红东 刘金霞 吴晓光 李宝群 单位:承德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