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中教师学习障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终身学习观念和学习型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教师的职后专业发展培训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是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存在着学习障碍,包括环境障碍、机构障碍、心理障碍。针对这些障碍提出了积极推进教师培训学分银行体系建设、完善培养机构的管理模式、激励教师学习者正确的认识自我等策略来超越教师学习障碍,以期提高教师培训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师培训;学习障碍
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兴起,终身学习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作为中小学教师为适应社会、教育的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有必要不断进行职后学习,以更新知识观念,获得新的适应力。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颁布,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该意见从政策层面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促进专业发展。中小学教师培训是帮助教师提高其自身专业素质、引导教师面向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为主[1]。因此,中小学教师参与教师培训是提升其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关于教师培训的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存在着“培训目标”“规划偏离主旨”“培训内容不符合参训教师需求”“教师学习动机不纯”“教师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培训的质量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实现教师在培训中做到有效学习,了解教师在培训中的学习障碍并解决学习障碍成为改善教师培训效果的关键。
1相关文献回顾
1.1儿童学习障碍研究
学习障碍这一概念起源于19世纪初主要是从医学角度研究脑部结构对儿童关于视力、听力、行动力等方面对学习造成的影响。威尼克发现大脑颞叶的特定部分受到伤害,患者将失去听觉理解能力[2]。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学习障碍概念被应用到儿童教育领域,研究领域也从医学领域向教育以及心理学领域扩展。当前,关于学习障碍概念认可度比较高的是1989年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学习障碍是一种通病,它包括不同缺陷类别的群体。这种障碍在获取与应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能力上有明显的困难。在人的一生中,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学习障碍或许存在行为控制、社会知觉及社会互动的问题,或受一些外在因素影响(如文化差异、文化刺激不足或不当教学),但它却非由前述状况或影响所直接促成。”[3]我国学者关于学习障碍的研究起步比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学者武杰首次提出,学习障碍儿童指的是除残疾儿童外由于智力差异、行为不良、心理障碍、生理疾病、教学不适以及不良社会环境影响而造成学校学习成绩明显落后要求水平的学龄儿童[4]。这一时期,国内外学者关于学习障碍的研究多从教育学、心理学出发对儿童的学习障碍进行研究。
1.2成人学习障碍研究
随着国内外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兴起和发展,关于成人学习障碍的研究也逐步兴起。当前关于成人学习障碍的研究者们多从成人学习障碍的定义和分类入手。学者韩树杰对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障碍进行了定义,是指成人所面临的障碍其参与或者有效学习的问题和困难。关于成人学习障碍的分类,柯克在其研究中指出学习障碍有两种类型:发展性学习障碍和学习性学习障碍[5]。有学者对成人学习障碍进行了更加具体的分类,国外学者克罗斯将成人学习障碍分为意向障碍、情境障碍、机构障碍三类。我国学者纪军主要从内部和外部来研究成人学习障碍。就内部因素而言,主要是由于学习者心理方面的障碍;而就学习的外部环境而言,则有课程、人际环境、信息以及学习环境等方面的障碍[6]。综上所述,成人障碍指的是成人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在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就是教师的学习障碍。
2中小学教师培训面临的学习障碍
不同于儿童的学习活动,作为成人教师的学习活动处于一个比较多样化和开放化的环境之中。面对的是来自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的学习具有更多的学习障碍,主要包括环境障碍、机构障碍、心理障碍。
2.1环境障碍
环境因素也可称为情境因素。相关研究表明,对于普通从业人员的学习障碍而言,环境学习障碍大多来自于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的现实困难主要是时间和资金的缺乏[7]。但对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培训经费多由学校或政府拨款,因此中小学教师的学习障碍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包括课程影响、人际环境影响、信息资源影响。第一,培训课程的内容、形式不符合教师的实际需求。培训课程的内容形式等是由培训方规定的,目前一些培训课程事先没有提前向参训教师做调查及了解教师的需求。学者魏春梅的研究中,有教师在接受访谈时就谈到了:“平时是有一些培训机会的,但是都是上级有关部门为了完成任务而组织的一些培训,种类繁杂,但真正满足我们的实际需要而有助于系统提高我们教育教学水平的培训很少。”[8]这样的培训,既不能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不能针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帮助其作出规划。反而使得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态度散漫、学习热情不高等问题,影响教师的培训学习效果。第二,教师的多重社会身份影响其进行培训学习。成人是一个社会的成员,而不像青少年只是一个“潜成员”,因而成人在本质上是其所处环境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作为中小学教师的身份既是教师也是家庭成员,参与培训时又是学生。首先,参训教师作为教师外出参加培训会有工学矛盾。当前的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当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本人承担的学校的课程就需要由其他教师代上或者改为其他课程。其次,参训教师作为家庭成员承担着这部分的社会责任,培训中曾有位女教师带着仅四岁的孩子参加培训,这种情况不仅对自身的学习会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其他参训教师的学习效果。因此,作为培训中的中小学教师由于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责任,对其培训的学习效果会有一定的影响。第三,培训信息资源接收不畅通影响教师的学习。成人教育专家琼•斯通和里弗拉的研究证实,不仅许多成人不知道他们有各种参加教育活动的机会,甚至有四分之一的人根本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向什么人去了解学习机会[9]。作为中小学教师虽然不存在没有参与培训的机会的问题,但是当前大多数的教师参与培训是由学校或者教育部门指派参与学习的,更有甚者还会出现培训“专业户”的情况。被动的被指派去参与培训的教师会因为学习动机不强烈,学习内容不是自身所需要的而消极的对待培训。在培训中曾有几位来自教育局的行政教师由于有培训要求被指派到与心理辅导教师一同参与培训,这些行政教师由于培训内容与专业完全不同,因此对待培训的态度就相对比较消极。这样的情况对其他参训教师的学习效果也会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各地将培训计划公开,有需要的教师可以知晓培训计划信息,自主选择适当的培训计划,就会大大提高参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2.2机构障碍
学者韩树杰对机构障碍作出了解释,机构障碍是指学习机构或者制度方面的因素对成人学习者参与学习造成的妨碍[10]。我国台湾学者黄富顺在其研究中把机构障碍分为五类:时间编排问题、地区或交通不便的问题、没有感兴趣或具实用价值的课程、繁杂的手续和固定的时间要求等。针对中小学教师在培训学习中面临的机构障碍,可以分成以下几类。第一,培训组织机构影响教师学习效果。学者王钰莹指出,现在的许多成人培训中存在着“普教化”倾向,不能凸显成人学习的特性[11]。目前,教师参与培训的机构主要是当地的教师进修学校或者与培训主题相关的高校。培训机构由于“普教化”的影响存在一些弊端影响着教师的学习。首先,在培训内容和模式的设定上没有凸显教师作为成人学习具有的经验性、导向性等特点,注重理论化的知识传授了教师的实际工作需求。其次,培训机构的管理方法没有与时俱进,不够灵活同样也会影响教师学习效果,由于教师是成年人,具有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培训过程中会与授课教师产生生成性的教学情境,因此在培训过程的管理上需要相对灵活,采取可变化的课程管理安排。最后,培训机构行政人员的工作态度也会对教师的学习产生影响。第二,教师工作学校功利化的评价体系影响教师学习。真正的有效学习是需要源自于学习者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功利主义趋使[12]。但是,根据已有研究发现目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是为了职称评定或者提高工资待遇去参加培训学习。其中一部分教师其实并不清楚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目标。没有做到带着问题参加培训,去学习新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的目的。可见,教师所在学校对于教师参加培训的功利化绩效评价对教师的功利化学习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使得教师参与培训学习的目的从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变成了追求功利性目标,教师进而更加忽视了对于专业发展和育人为本理念的追求。第三,刚性指派学习政策影响教师学习。学者陈坤华在其关于小学教师参与培训的研究中指出教师参与培训学习的指派性、服从性、政策要求的统一规范化影响着教师学习行动的深入化[12]。目前中小学教师外出参与培训多是由于学校的培训指标硬性指派去的,只有极少数的教师是通过自身的学习需求主动申请参加培训。并且,相关研究表明学校组织的培训工作和学习时间安排比较紧凑,培训时间还常会安排在各个假期的开始或者结束前的一个星期左右。这种“短平快”的学习安排和刚性指派的学习政策对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时的身心状态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应付式”学习,影响中小学教师参与教师培训的学习效果。
2.3心理障碍
学者韩树杰在其研究中提出,心理障碍是指成人个体在认知能力以及意向等心理方面对参与学习活动造成的障碍[10]。关于成人学习的心理障碍我国学者任泽苓将其分为三类:学习动机不稳定,从而造成学习信心不足;主观上的压力阻碍学习,使学习者感到焦虑和烦闷;社会环境致使成人认识不了学习的重要性。针对中小学教师参与培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学习动机不足影响教师学习态度。由于部分中小学教师是被动的被单位硬性指派参与培训,使得这部分参训教师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还有的教师由于自身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没有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没有制订符合自己的学习需求计划,因此存在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作为学习者,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需求时就会造成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对于培训内容没有积极吸收,进而形成学习信心不足等问题,对教师培训的学习效果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第二,教师主观的压力影响教师的学习情绪。学者刘敏在其研究中指出,从业人员参与学习的心理障碍之一是对自我学习能力的怀疑。除了时间限制、资金匮乏等因素外,许多从业人员所反映的不愿意参与学习的普遍原因为“年纪大、学不好”,这其实是对自身学习能力缺乏自信的表现[7]。作为教师参与学习的情况和普通从业者是有区别的,他们的学习能力相较于一般从业者而言要好很多。但是作为参与培训的教师,单位对他们的要求是参与培训之后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甚至帮助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提升。因此,参与培训的教师有的来自自身的学习压力,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地调整和转换这些压力,就会对教师的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第三,教师对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影响教师的学习主动性。经相关研究发现,由于目前中小学培训存在着培训内容与教师实际的教育教学需要不相适应,导致中小学教师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学习态度消极等表现。但是,目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大多是由高校相关领域的教育专家或者一线的高级甚至特级教师进行培训,他们在学术研究、教学技能以及实践经验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这些教师培训者所传授的新知识对于参训教师的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经验的再生成是有帮助的。然而部分参训教师没有清楚地认识到终身学习、学习新知识对自身经验建构的重要性。这样对于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3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师学习障碍的超越
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是促进其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教师参与培训学习是处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下,因此受到的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相对比较多。想要提高教师学习的效果,超越学习障碍是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由于教师存在着环境、机构、心理等学习障碍,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调适和应对学习障碍。
3.1积极推进教师培训学分银行体系建设,克服环境障碍
学分银行是2017年提出来运用于继续教育中的新型评价方式。通过学分的获取、存储和积累对学习者的整体能力进行评估,将学习者以往的学习成绩进行保存,作为人才继续教育的基础,当学习者想要学习新知识时,学分银行会根据学习者的学历和证书进行相应课程的规划,根据学习者自身的情况以及以往的教育,建立相应的学生档案[13]。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加强学分银行评价体系的建设一方面需要注重各级别的教师培训的均衡发展和相互衔接,这样才能真正的、有效的实现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之间能够做到认证和转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学分银行的软件开发,做到学分银行可以从参训教师和培训单位双方不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的记录教师的学习情况。并且可以真实有效的满足教师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的需求,最大程度地、弹性灵活地克服工学矛盾等现实问题。为教师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2完善的培训机构管理模式,克服机构障碍
想要克服机构障碍,从而有效提高教师学习效果。培训机构和教师所在单位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培训机构结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和新时代背景,从教师学习者自身的特点出发,制订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实施微小型课程教学,使得教师学习者能够满足自身需求地、有针对性地、高效率地进行学习[11]。第二,在对教师培训的管理过程中,力求实施弹性制的管理,拒绝模板式的管理,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网络,还可以通过公开培训资源信息鼓励和支持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关课程的学习,尽量避免工学矛盾和家庭矛盾。第三,培训学校行政人员应尽量为教师学习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单位采用学分银行等评价方法定期对教师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对优秀教师学习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参训教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培训机构是教师职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得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情、减少情绪波动,可以更好的消除环境障碍。
3.3激励教师学习者正确的认识自我,克服心理障碍
成人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提高认识自我的能力,树立成人的自信心是克服成人学习者学习心理障碍的重要途径。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克服教师学习的心理障碍。第一,教师所在单位应该尽量减少硬性要求教师参加培训,而是通过公开培训资源信息并且在教师间积极宣传,促使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发展需要选择、安排学习计划。这样可以最大化的激发教师的学习动机。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后,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均会有所提升。第二,需要教师自身对成人学习的特点进行学习,使得教师了解自身的优缺点,结合自身的优势、长处进行学习。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尽量减少教师在培训学习过程中的主观压力。与此同时,培训机构也要注意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使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工作中、学习中的困难、障碍并且进行有效的调控。
作者:张艺雯 肖其勇 王梦婷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