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教育范式的转型取向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体育教师教育范式的转型取向,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体育教师教育范式的转型取向

1、体育教师的实践品性

1.1理解“实践”

西方实践哲学大体上可被归纳为两个基本传统:一是始于亚里士多德经由康德最后发展到现代实践哲学的传统。在这一传统里,实践被视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而且认为在人类的活动中,应当以人的思维方式看待人、以人的行为方式对待人,而不应采取“非人”的方式。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生活方式概括为两种形态,即实践(praxis)和制作(poiesis),二者存在较大的区别,只有前者才是本真意义上的实践活动,因为“,实践所依据的理性是明智,制作所依据的理性是理智,而明智是一种区别于技术的德行,明智支配下的活动是一种非技术性的道德活动,理智则是一种技术性思考,是思辨某种可能生成的东西怎样生成,其对象具有普遍不变的特点。”[3]以从这种古典的实践观来衡量,当代人的很多“实践”其实根本算不上实践,而只是与实践有着很大区别的“生产”或者“技术”而已。因为“,真正的实践是审慎地自由选择的行为,是以自身为目的的行为,是以人事为对象的行为,是关涉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行为。而生产则是人按照固定的程序和蓝图处理物体、制造产品,以实现外在目的的活动,生产的好坏并不能由自身来评定,只能由生产的结果来评定,而由此导致的是生活意义的丧失。人们在不断地造东西,却不知最终是为了什么。”[4]西方实践哲学的另一个传统始于近代,其代表人物是黑格尔。这一传统所理解的实践是与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主要指生产活动,是理论的具体应用。这一传统对西方哲学环境下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深刻影响。马克思主义本真的实践观可以理解为“:实践自始至终都是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的同一;实践同时还是认识活动、改造活动与调节社会关系的活动的同一;脱离实践的认识活动或改造活动只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或具体科学的问题,它们都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是活动主体对现实事件、问题的情境性和不确定性的理解与把握,它注重对实践者“身体在场”的价值承认。换言之,实践者面对的问题总是一定场域内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倚靠实践者基于个人经验库的当下决断,而非纯粹理性的持续反思。

1.2实践: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命题

基于上述对实践本义的简要解读,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也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积累,而是实践者亲历的一系列临床的、场域的、生成性、交往性的专业实践活动。“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内在的、生成的、本质的”特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命题。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场域在体育课堂,体育课堂有着较之于其他形态课堂更为复杂的特性。体育教学主要在体育场、馆进行,教学环境开放,教学空间开阔,施控因素复杂,体育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季节、气候、学生性别、体育基础、身体素质、教学内容和场地器材设备等因素来设计和组织实施教学。一切能够为体育教师感受到的变化都可能影响教师教学知识的建构和实践能力的形成,一切不可为体育教师直接感受到的情境变化也会对体育教学形成一定程度的潜在影响,最终导致体育教师教学知识在数量上的增减或质量上的变化。而经过各种教育情境“熏陶”、“锻造”而形成的体育教师教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是情境之外的任何局外人不能拥有的。从知识论的角度看,教师的知识包括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两种类型。前者包括各种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等原理性知识,通常通过阅读、听讲座等形式而获得,而后者是教师在具体教育实践的表现出来的知识;前者一般存在于教师的头脑里、口头上,是教师基于各种外在的客观标准认为应该如此的理论;而后者才是教师内心深处真正信奉并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遵循的理论,它支配着教师的思想方式和实际行动。事实上,就“理论性知识”的掌握而言,也绝非易事,同样需要教师融入实践,因为实践既是教师获得真知的基本源泉,也是教师检验真知的重要手段。此外“,理论性知识”大多是以书本或别人告知的形式呈现的,归根究底是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对于包括教师在内的后来的学习者,终归是间接的、不真切的,而只用通过他们自己的亲身实践,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才是深刻、全面的,所获取的知识才是鲜活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正如宋人陆游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体育师范生的专业学习同样离不开其亲身实践。如何分析和修正自身的体育教育信念、如何进行体育教学准备、如何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开展教学、如何传授具体的运动技术、如何管理自己的课堂、如何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如何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等等,这样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只有在真实的体育教育场景中,通过其自身的观察、体验、尝试和反思等主体实践而渐趋形成。

2、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沉疴及根源

2.1问题:专业实践能力的缺席

无论是职前还是职后教育阶段,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都不仅仅意味着专业知识的获得和技术技能的掌握,而且要在知识获得、技能运用的基础上,达成一种超越知识和技能的实践能力。可以说,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层境界在于体育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然而,虽然近些年我国各体育院系在强化学生实践性教育环节做出一些尝试,如延长教育实习时间、丰富教育实践形式等,但总体上来看,学生教育实践能力不强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具体表现为:理论知识会背不会用,专业技术会做不会教,更有甚者既说不出又做不来,这突出地反映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实践技能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有研究者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并排序,发现“专项运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位于前三位,而知识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则排名靠后。”[6]可见,体育教师培养过程大大弱化了体育教师这一实践性本应很强的专业的实践品性:理论学习没有关涉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实践训练却又缺少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考察我国职前体育教师教育过程可见,一方面,支撑体育师范生教育环节教育教学行为的并非他们在大学课堂所学的《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和《体育教学设计》等学科理论知识,他们的教育理论课程学习与中小学体育教育实践之间的关联很低甚至存在着断裂。譬如,对于学校体育学这一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师乐此不疲、从头至尾地传授着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和规律,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通常局限于机械的死记硬背。到了教育实习阶段,许多学生仍然不懂得怎样准备一份像样的教案,仍然不明确运动密度和运动负荷的测定方法,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不知怎样做出具体的科学安排,缺乏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笔者曾在很自然的情境中对刚刚结束教育实习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随机访谈,当被问及“实习中,当在体育教学中遇到困惑时,是否会自觉地寻求体育理论的帮助?”时,回答“是”的学生微乎其微。这说明,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形成作用低下,而教育实习又只是与理论学习无关的经验性技能演练和低层次重复。另一方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中注重的往往是单个运动项目技术的掌握和技能水平的提高,相比而言,理论、原理的学习则往往受到忽视、轻视。这种徒重技术操练轻视原理把握的教育模式,压抑了准体育教师心智中至为重要的两个思维要素,即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想象力和以逻辑思维为特征的推理能力,导致学生以后在面对真实的教育场景和实际问题时茫然而不知所措。试想,如果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篮球课上接受的只是训练、练习、纠错、达标等一系列纯粹的身体操练,而在教育实习中或者正式成为一名体育教师后给学生上篮球课时要面临三维健康观、素质教育、快乐体育、成功体育、终身体育和教学创新等一系列这样那样的思想和理念,其结果不言而喻,必然是焦头烂额、穷于应付。

2.2实质:技术、理性对实践的僭越

基于“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在于以身体活动或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认知前提和“体育即运动技术”的陈旧观念和固化思维,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恪守“唯技术主义”的教师教育取向,凭借体育院系较为完备的硬件设施,以“术科课程”形式向师范生地系统传授着体育运动的技术、技能,可以外显的运动技术技能几乎成为各个时期体育教师培养的全部。人们在评判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时,主要考察其是否已经具有相对较高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这使得术科教学中一味地追求运动技术的规范与熟练水平,却不重视如何运用技术合理地设计和组织教学。而作为教育主体的体育专业学生自身也对技术课程表现出了特殊的偏爱。调查显示[7],当被问及专业理论课程与术科课程哪个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时,有6l%的学生选择了术科课程。他们中不少人都认为,技术课程本身就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事实上这是对体育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误识,因为“,虽然一定水平的运动技能表现是体育教学及运动训练技能的重要或者基本要素,但从本质上来说,体育教师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技能,并不在于教师本身对技术、技能的‘演练’水平,而在于如何根据学生特点以及动作学习规律,将它们转化为学生自身的东西。”[8]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掌握多么熟练的运动技术技能,同样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训练和指导工作。国家教育部之所以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体系中把体育专业列入教育学门类之下,正源于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育教育学科的迅速发展,唯技术主义的体育教师教育越来越难以满足由传统经验体育教育向科学体育教育演进的要求,这使得体育教师教育在试误性的探索中自然而然地投入了“唯理性”主义的怀抱。这种取向表现在:其一,高度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与掌握,而忽视体育教师在实践情景中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其基本形式为你听我讲的“授课”,对体育教育实践层面的重视严重不够。譬如,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中所传授的理论知识“体育”特征不够突出,与青少年身体成长发育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当前体育“学科”对中小学体育实践的经验和成果总结不足,学科课程内容基本上是以抽象的理论知识为主,没有切实反映当前学校体育改革实践中的最新经验和思想,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养成难以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即便是理应着力培养学生具体操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和体育课部分亦是如此。例如《学校体育学》中对体育教学方法的阐述,基本上都是先阐明每一种教学方法的概念,而后给出这种方法在具体运用中的若干要求。由于缺乏体育教学的直接经验,作为未来体育教师的学生,很难从这些书本叙述中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要点和技巧,更难以从这些脱离主体体验的种种要求中发展运用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能力了,因此经常出现学生已经全面、系统学完了课程内容却仍旧不知如何去做的状况。其二,将体育教师的专业活动被主观分割为体育教育科学知识、体育教育教学技能、运动技术等相对独立的板块,把体育教师职业降解为一种“程序型职业”,而在体育教师专业性向的引导、专业自觉的养成以及专业境界的提升上却没有给与应有的关注。技术、理性对实践的僭越,集中体现在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的实施上。国家教育部对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有着明确的定位,即属于教学比赛,考察的应主要是体育专业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应用于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基本能力,即是否“学会教学”。但纵览历届基本功大赛所设置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测试内容和比赛办法,大多数内容实质上是检测了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技能,很难检测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反映学生未来教学基本功非常少;而所设置的运动技能比赛项目,基本上只是考察学生运动技能的水平高低,与未来实际工作紧密相关的基本上只有运动项目的动作示范能力,而众所周知,动作示范技能在众多专业基本功中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一些省份举办的基本功大赛也与全国比赛大抵相同,能够切实反映学生教学基本功的内容极少。“唯技术主义”和“唯理性主义”的体育教师教育范式,本质上都是肤浅的、不完整的体育教师教育观,都是对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教师教育实践的僭越和消融。唯技术主义教师教育实践观可以说是采用“运动技能”对体育教师原本完整的生活世界进行了简单化肢解,而唯理性主义教师教育实践观却是通过“科学知识”对体育教师原本生动的现实生活世界进行了片面化抽象。事实上,师范生的实践能力绝对不是将当前那些本身尚不够成熟和完善的实体性“学科”理论知识与运动技术进行简单相加就能实现,而且,即便是他们学会了这些知识与技能,也并不意味着就能在体育教学现场合理有效地运用。一味地依赖既定模版和固化程序,忽略教学情境复杂性和教育对象多样性的教师教育无法为未来体育教师迎接复杂的教学环境和充满差异的教学对象做好准备。一味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教育理论知识或者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缺乏具体情境下的主体性实践———观察、体验、尝试和反思等,这样的所谓“体育教师教育实践”有名无实,准确地讲,它是打着“实践的幌子”,却干着“生产的事情”,是技术、理性对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实践的僭越和消融,对提升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的作用甚微。

2.3根源:不正当的“教学假想”

技术、理性之所以能够僭越真实体育教师教育实践,很大程度上源于体育教师教育的主客体对体育教育实践的不正当“教学假想”,即认为体育教育工作较为简单。在不少人眼里(包括体育师范生自己),体育教师的工作只是整队、讲解、示范这些靠模仿就能学会的简单技术性工作。教育学家戴维•拉布里总结了师范生产生这种误解(认为教学依靠模仿就可以学会)的原因:师范生在进入大学接受专业教育之前,往往已经有了长期观看教学工作的经历。社会学家丹•洛尔蒂也指出“,任何人都能教学”的观念是由于人们观看教师工作的时间远远超出观看其他类型工作的时间。对于学校体育而言更是如此,中国学生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从不间断,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教育过程。他们可能在自己进入大学以前已经从自己曾经的体育教师讲解或示范某一动作的过程中获得了讲解和动作示范的知识,也可能在体育教师处理运动损伤的过程中获得了零碎的运动损伤的知识,更有可能从体育教师处理体育课上突发事件的态度、方法中产生了一些启发。因此,相对于其他更充满“神秘感”的专业而言,体育教学工作就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产生教学假想的可能性。正是由于有了长时间的“学徒观察”,体育师范生往往会存有一种盲目的自信,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态度,并想当然地认为体育教学是很容易的。但事实上,由学徒式的观察所形成的教学假想通常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因为,大量的学徒观察都只是简单地观看教师行为的呈现过程,没有理性审思教师行为产生的原因,没有认真考虑教师行为的目的和意图,他们对教学复杂性的理解大多流于表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传统的体育教师教育往往没有很好地看待并认真处理师范生的“教学假想”问题。追溯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早期发展历程,由于体育科学理论以及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滞后,简单预设的教学内容也使“怎么教”的问题并不十分突出,现实生活化的模仿和实践被认为基本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正因为如此,相当部分体育院校的领导和教师更为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经常组织一些专业技能大赛,却很少有教学能力的比赛。有关调查表明“,很多学生在走出学校实习之前,几乎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教学能力实践或比赛,极少有过教育教学体验。”[9]其结果,所培养的体育教师必然缺乏自主决策能力和创新性实践能力,难以灵活应对真实体育教学的流动性和复杂性。

3、专业实践视野下的体育教师教育范式转型

3.1体育教师教育目标:从客观知能到实践智慧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学生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运动技能也不错,还是不会体育教学?”原因在于,教育教学是一种具有高度丰富性、复杂性和情境性的特殊实践活动。“体育教学实践并非当前那些本身并不完善的学科理论与运动技术的简单相加,理论本身并不是实践的操作形式,仅仅是一种取向和目的,它不能够超越具体的体育实践需要和情景直接演绎出解决具体体育实践问题的建议和主张,无法代替实践者自己的思考、选择、运用和创造。”[10]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需要的技能与制造产品的生产流水线上的技术有着很大的不同: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有关学生的知识、关于学生的反应与行为状态的线索、有关教学计划和教育模式的知识,以及既定教学计划与教学实态之间落差的把握等各种要素来决定和调整教学流程,另一方面,教师又要在不断变化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现场时刻发生的事件在一瞬间进行整体性把握,并跟后续的行为巧妙地衔接起来。这就决定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必须是一种“临床”的富含“现场性”“、问题性”和“发现性”的技能。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不是简单掌握各种教学技术和方法,而是要致力于成为充满教育智慧的专业人员。正如艾森纳(Eisner)所言,“教师教育必须做转变,从知识论(Episteme)的培养观转向实践智慧(Phronesis)的培养观。”[11]而无论是作为程序性知识的运动技能,还是作为学术性知识的体育理论,它们都只能说是构成教育智慧的必要条件,而不能直接等同于教育智慧的凝练。因为,智慧是“做”(实践)出来的,而不是“想”(认识)出来的,尽管二者缺一不可,但前者起着决定性作用。体育师范生培养中以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的“学科”知识多是关注“想”,而以技术授受为基本特征的“术科”虽然指向了“做”,但仅仅涉及其中的一小部分,即“锻炼手段与方法”。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决非那些仅仅拥有许多实体性知识的人,而是能够“转识成智”的人。因此,在体育教师培养过程中,既要通过智慧范型的教育,引导未来体育教师在建构式的专业学习中,化“公共知识”为“个人知识”,提高其理论素养,同时又要为师范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时空和有效的实践指导,将他们置于形式多样的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临床式操练,让学生初步体悟到真实教学的复杂性和教育智慧的重要性,为其成为真正教师后教育智慧的积聚打下基础。

3.2体育教师教育内容:从技术理性到专业性向

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上,技术理性主义体育教师教育范式主要以灌输满足体育教学所需的体育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为主。在教育素养的培养中,原本完整、富有生命意义的教学活动被肢解为无生命的、机械的、简单的构成部分,“然后依此技术性的分析确立教师发展的各项活动,旨在使教师获得明确而可观察的教学技术。”[12]事实上,这是对教师教育实践的简单、表层化的认知。正如常为人乐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想当然地以为只要掌握了捕鱼的技术,就可以有鱼吃。殊不知,在会不会捕鱼之前,还存在着一个是不是愿意的问题。同样,体育教学绝非一种仅仅在认识支配下的简单机械重复性操作,而是体育教师以全部信念、情感、认识、智慧和力量投入的复杂性、创造性行动。有学者就指出“,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应该由专业知识(应知)、专业技能(会做)和专业性向(愿持)三部分组成。”[13]即是说,拥有良好知识和技能基础的人不见得就能成为合格教师,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向。专业性向是教师专业情感素养的总和,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并实现自身持续发展强有力的情感保障。只有那些真正拥有坚定教育信念、对教育事业充满热忱的教师才能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知,并呈现可持续发展的势头。教师培养如果仅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标准,达到这些标准的新教师不见得会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表现出预期行为。更何况,一个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量没有任何体育基础和运动经历的文化课不好的高学生,为了寻求升学之路,突击应考体育专业。这些学生进校以后,因缺乏对体育最基本的感性认识,从主观上很难建立起对体育专业的兴趣和热情。在此背景下,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性向显得尤为迫切。虽然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知识、技术和技能传递的背后已然伴有专业性方向的养成,但我们更加主张体育教师教育改革应该让体育师范生专业性向的养成从边缘走向前台,鲜明地、直接地成为体育教师教育的明确目标和重要内容。这一基本主张的实质在于强调体育教师教育要深入到专业意识和情感层面,使师范生形成明确的专业意向、坚定的专业信念和深刻的专业理解。

3.3体育教师教育场域:从封闭“罐装”到生活世界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育之间往往相互隔离,缺乏持续的富有成效的互动。高校体育教师教育依着大学课堂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路径依赖,远离中小学体育的实际,体育师范生只是基础体育教育的旁观者和局外人,伫立在中小学体育的外围消极旁观。不少体育教师教育者在看待中小学体育时,习惯于高高在上或自以为是的“俯视”姿态,他们不屑于了解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实践,很多人甚至不了解当前的中小学体育到底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如有关基础教育领域轰轰烈烈的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制度的落实、体育艺术“2+1”的实施等,在一些体育院系里却波澜不惊,与之相应的课程与教学上的调整微乎其微。这必然导致体育专业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中小学体育教育实践存在着脱节,难以适应中小学体育的实际需求。这种脱离基础体育教育实践的培养模式,必然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上不着天,就是不能真正站在学校体育教育理论的前沿,对学校体育的问题缺乏深切的感受和理解,不可能理解体育教育的真谛。下不着地,是指体育专业学生缺乏应有的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智慧的形成更是无从谈起。“实践”作为体育教师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突出的标志在于走进中小学体育教学现场、走向体育教师的生活世界,使师范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完成体育教师教育课程学习。生活世界不同于科学世界,它是人生活其中的“原本”世界,是通过还原被科学主义抽象掉的主观世界,而使人的生存方式回归其鲜活、丰富的本来面貌,师范生实践智慧的培育需要学校体育实践的真实土壤,真实的基础体育教育生活才是培育其实践智慧的主渠道,体育教师教育必须为体育专业学生提供充分的在真实体育教育生活情境中实际操练的时空。

4、结语

加强体育教师教育的实践品性,切实提高未来体育教师的从教能力和专业品质,是提升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质量的当务之急。“教育实践至上、一切为了教育实践、时刻心系教育实践,是一切科学的教师教育理念建构活动的根本旨趣,考察教师教育发展道路的逻辑起点是教育实践。”[14]只有准确把握体育教师教育的实践品性,确立正确的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观,才能有效改变传统体育教师教育片面重视技术、理性等专业知识的性质和作用,却忽视实践性知识的情景性特质,以及片面依赖大学课堂和校园培养的培养模式,却忽视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田野等沉疴宿疾,从而使体育教师教育能在真正的教育意义上来进行。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呼唤体育教育教育的“实践”品性,并非要拒绝其“理论”品性,更不意味着实践可以僭越理论。“夫修其术而不知其理由者,退化之源也。”[15]如果把实践机械地理解为排斥理论的行为,必然导致体育教师教育在较低层次上徘徊不前,重视实践品性,是为教师教育发展范式的转型和延续,提供新的路径和策略。

作者:刘矶 单位:湖北英山县雷店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