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教师素质提升的意义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教师素质提升的意义,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教师素质提升的意义

摘要:“道德”二字,本是高尚字眼,有德有道之人,往往都是受人尊敬之人。但道德一旦冠之以“封建”二字,则其作用立马走向了反面——“吃人”,并且一些人把道德的“恶”直接指向了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似乎道德的功能走向了它的反面,都是孔子惹的祸。这实在是冤枉了孔子。孔子的德化思想主要体现在“礼”和“仁”,所谓“吃人”不过是后世大儒为迎合官家统治之道把孔子思想里的消极因素阐释到了极点。而他“德治”里思想的精髓,由于其宽泛性、包容性极具张力,反倒被人日渐淡忘。在孔子看来,有德之人,必有道,必藏仁,精于艺,这就是圣人的标准。这与今天的教育目标,简直是不谋而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提高道德的水准。这一目标不仅对教育对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标准。怎样向这一高标准迈进并找到提升的路径,是每个教师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几千年来,占据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其创始人孔子作为至圣先师,其“德治”为本的教育思想,至今仍不失深刻的启迪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孔子“德治”思想的渊源,给新时代教师如何提升素质修养提供启发和探索性通道。

一、孔子教育思想的基础和先导

关于“德”的重要性,比孔子论述更早一步、且流传甚广的语句是《周易•系辞下》: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孔子虽不是强调道德教育重要性的第一人,但却是系统阐述“德治”思想的创始人。谈及孔子有关“德”的内涵,不得不先提到一个与之紧密相连且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它的一个概念——“道”。当然,儒家的道显然不同于道家学说中的道。前者是指政治伦理之道,后者多指超越物质实体,具有形而上特征万物运行的基础和依据。孔子生活于春秋末期,面对奴隶主贵族日渐没落,新兴地主阶级不断征战杀伐,民不聊生,天下动荡不安的局面,孔子非常追慕周王朝那种尊卑有序、安宁和谐的“礼制”,试图通过制礼作乐,修德达道来拯救礼崩乐坏的局势,实现心中的理想国。孔子“德治”思想的个体、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语出《礼记•大学》,这一价值取向被后世儒家学者凝练为“内圣外王”。“内圣”即为通过“正心、修身”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达到自我完善而后取得“治国、平天下”,即“外王”的社会功用。“内圣外王”说到底就是一个如何在实践中处理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问题,如何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问题,这一标准历来被视为知识分子塑造理想人格的最高标准,但这一标准对普通民众而言要求实在过高,有专家学者指出:孔子的“德治”在于治下(给老百姓定立标准),孟子的“仁政”在于束上(约束上层人物)。党和政府要求把“立德树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换句话说,其视野是面向全体公民的,而不仅仅是指向普通民众或少数精英,因而更具广泛性和延伸性。

二、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孔子的“德主刑辅”思想与当代“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指导思想,虽都强调德育的主导地位和基础作用,但都认识到德育只是停留在主体的主观价值追求层面,要实现美好的理想社会,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保障和制度建设,还需要发展主体的其他能力作为依托和支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出自《论语•述而》。在这里,孔子并未孤立地空谈道德的价值,而是把“道、德、仁、艺”作为一个有机的价值体系来建构和实现完美的人性。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深厚滋养,也为提高教师素养提供了有益启示。为了更好地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我们先用白话文解释一下这几句文言文的意思。“志于道”的意思是:人的志向要超拔自身,追求更高远、更深层次的境界,用西哲的话来说就是“形而上”。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界。这第一境界是立志的意思,就是志于道,也就是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就像庄子笔下的大鱼化作大鹏鸟,才能飞向更深邃的天空。作为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素质,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更要为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这一理想信念之基,不仅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育人目标,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刚性要求。“据于德”——就是言行举止要以良好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据于德”是对“志于道”的延伸和展开。立志虽然高远,但实践“道”要依据于德,“志于道”是思想上的认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牢牢抓住理想信念这一制高点。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这一点必须要“内化于心”。“据于德”是为人处事的准则,也是把教育大“道”外化于行的基本遵循。作为教师(特别是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道德规范的基本遵循,作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这样才能身正为师,率先垂范,发挥思想政治课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依于仁”说出了道与德如何发挥的通道。没有仁的底蕴,道和德就是一具僵尸,没有生机和活力。可以说,仁是道和德源源不断的动力装置。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心中要有大爱大德大情怀,方能全面展示知识的价值和人格的魅力。“游于艺”就是熟练掌握各种技能、技艺,做事情才能得心应手,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也就是通过熟练掌握技艺而获得自由和愉快。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开阔视野,努力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才能不断地增强为学生、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技术和能力。所谓读万卷书,不过是源源不断地获得信息和能量,行万里路也就是一个不断开阔视野的过程,随着信息、能量、视野的内生化,人就会爆发出巨大的神乎其技的潜能。庖丁的技艺不仅是修身治国大道的展现,更有一种超拔的美感——当一个人的技艺达到一定程度,技术就升华到某种艺术的境界,美的品质就会显露出来。遗憾的是,不是说孔子没有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德性、礼仪本身就包含着美育的内容),而是孔子刻意回避了“美”。我国传统文化历来不重视美育,把“美”视为乱性损德的根源,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传统思想是以具有伦理道德含义的“善”为主导,真和美不过是善的一系列注脚而已。今天我们倡导德育先行,必须贯彻美育,才能使道德升华,人性净化。现如今,加强美育修养,提高教师职业竞争力刻不容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系统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仅对学生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指导作用,对于提升教师的素养也具有同样的价值和意义。今天,我们将其阐发为“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激活了孔子教育思想中潜藏的美育,更进一步彰显了伟大的教育思想生生不息的影响力和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是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这也对全体教师提升自身素质提供了基本遵循。政治认同,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必须要有必备知识和关键技能作为支撑才不会空洞和无力;知识和技能也只有在政治认同、道德准则和价值引领下,青少年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刘新牧 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