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美术教师培养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美术教师培养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美术教师培养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也有了不同的要求。为了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备受关注。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高职院校来说,要从“双师型”的定义入手,展开具体的教师培养措施的探究。本文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现状,对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美术教师培养展开分析。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前教育;“双师型”美术;教师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幼儿教师,服务于幼儿教育行业。从我国当前的发展前景来看,幼儿教育专业还是有比较广阔市场的,特别是在“二孩政策”推进之后,其发展前景和用人需求更是格外明显。而对于高职院校教育工作来说,学前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其教育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在如今的形势下,做好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落实好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本文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教学内容,对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美术教师培养展开分析和研究。

一、“双师型”的定义

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实际上是对教师的一种定义,但是就目前来说,并没有对其形成权威性的科学解释。通过进行相应的文献搜索和资料研读,我们发现,目前学界针对“双师型”教师,一种观点是指“双职称型”教师和“双素质型”教师。所谓的“双职称型”教师,强调的是教师在从教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教师系列的职称,还需要获得另外的职称。而“双素质型”教师则是指教师既需要具备理论教学方面的素质,也需要具备实践教学方面的素质,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另一观点认为,“双师型”教师应该是包括“双证书论”“双能力论”“双融合论”在内。“双证书论”认为“教师应该是具备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称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这点与前一种派别所提出的“双职称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双能力论”强调的是教师不仅要胜任理论教学,还要能够指导学生展开相应的实践活动,与第一种派别中的“双素质型”也极为相似。所谓的“双融合论”则是强调“教师既需要持有双证,又需要具备双能力,要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融会贯通”。本文立足于综合性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美术教师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培养方式。

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美术教师会遇到的问题

探究高职院校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美术教师的方式之前,应该知道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在具体的培养工作中,尽可能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从而推动“双师型”美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唯知识论或唯实践论观念的出现。在实际的培养工作中,容易出现唯知识论或者唯实践论观念。所谓的唯知识论,就是强调教师自身理论基础的重要性,对于其他实践方面则不做相应的改变与探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双师型”美术教师的要求是,既具备美术理论基础,学前艺术领域幼儿美术活动教育专业知识,又要掌握幼儿园实际与美术相关的工作。在培养的过程中,不能过于追求教师展开理论性习得,从而导致偏重唯理论培养。而唯实践论则与之相反,强调是教师对于实践课程的教学能力,要求教师能够给学生专业的实践教学指导,对于理论课程的教学反而并不是很重视。无论是唯知识论,还是唯实践论,其观念都是有偏颇的,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需要理论基础、美术技能与幼儿园实践美术相关工作需求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双师型”美术教师。

(二)忽略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培养“双师型”美术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如果沿用传统的以讲授、练习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则无法发挥出“双师型”教师真正的作用。千万不能忽视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性”与“师范性”兼具的特点,教师要结合专业要求,达到美术理论基础、美术技能与幼儿园实际美术活动要求相结合的目标,以真正实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美术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三)美术教师自身对“双师型”教师缺乏正确的认识。在高职院校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时候,还会出现教师本身不重视、不配合的问题。对于很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来说,他们觉得自己的美术专业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没有继续培训学习的必要,往往忽视了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会呈现出各种敷衍的态度。追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教师不懂得为什么要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因此,学校在开展正式培训工作的时候,必须提高教师对“双师型”美术教师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课程内容融合幼儿园工作特性的理解与实施,从而来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美术教师的培养方式

(一)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管理措施。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在对教师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时候,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首先,学校需要开展调查活动,明确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美术教师美术理论基础、美术专业技能与幼儿园实践工作需求相结合的培养目标,由业务较强的教师牵头,组建专业人才培养团队,负责具体的培养工作;其次,制订具体的管理措施,确定培养目标、培养形式、时间地点,等等。比如通过定期讲座和实践教学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培训,也可以结合信息化方式开展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交流讨论、案例分析为辅的培训方式。持续性地推进相应的培训活动,以此来落实美术教师的双师素质,促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美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二)建立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建立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美术教师队伍的时候,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学校需要建立起与教师能力相关的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教师对自身专业综合能力以及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积极性。激励机制可以从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两个方面来进行,这样既能够真正促使教师内心深刻感受到职业的自豪感,切身体会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激发出内动力,更积极地开展相应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活动,也能够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从而切实有效地推动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美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明确教师对精神和待遇方面的需求,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整合出合理的需求内容,再进行具体的激励措施制订工作,从而调动美术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的动力。

(三)打造线上、线下共同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美术教师培养工作,可以采用线上与线下共同培养的模式。高职院校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除了要完成基本的教学活动之外,还有科研工作,为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培养的工作效率,采用线下培养与线上培训相结合的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利用高职院校的网络信息平台展开具体的培训工作。除此之外,还可以让教师在信息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学习效果。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还需要在平台上选择幼儿园美术活动实践内容相关的视频及图像资料,将具体的课程内容与实践教学课堂分享到信息平台上,供大家点评和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对“双师型”培养目标的理解与重视,还能够提高培养的效率,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自我的学习与发展。

(四)定时进行阶段性培养考察。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开展相应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双师型”培养工作,就需要定时进行阶段性考察评价。“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需要在长时间的探究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完成的,在实际的教学与实践活动中实现教师的发展。第一,每学期开展学生对教师能力的评价;第二,以技能比赛的方式,评估教师将培训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应用的效果,了解教师的掌握程度,以此来进行对这一阶段培养的考察;第三,结合企业对教师实践工作的评价,给予教师综合性的“双师型”教师评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做好“双师型”美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非常重要。因此,要在尊重教师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这样才能够在实际的培养工作中,推动培养工作的开展。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教师获得了成长,也就意味着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董晓芳 单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