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五大发展理念与体育教师教育理念整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归纳法与数理统计法对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进行研究,为探讨五大发展理念如何融入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提供理论依据。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后,高校体育教师在如何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方面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研究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论证五大发展理念与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理念两者之间的联系,期望高校体育教师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教育理念能够更快、更好、更健康地整合发展。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理念
1前言
2015年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6年3月5日,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做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1]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后,高校体育教师在如何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指引的方向不断地创新发展的问题上,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与研究。高校体育教师是大学生体育文化的主要传播者、指导者。五大发展理念不仅在我国经济建设方面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方面同样举足轻重。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意识能够得到较好的体现需要体育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因此,研究试图分析、论证五大发展理念对培养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理念的影响,探讨五大发展理念如何融入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从而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多种途径系统查阅有关五大发展理念、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等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文献和书籍,以获得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
2.2调查法
2.2.1专家访谈法
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访问国内体育教育领域的专家,针对五大发展理念与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理念等相关问题进行咨询,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从而更好地完成论文的撰写。
2.2.2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河南省20所高校的教育主管领导、教师及在读大学生发放问卷,了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2.3逻辑归纳法
将研究需要的最新资料、数据进行逻辑归纳与演绎,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学者所给出的经验与对策,为研究的发展轨迹与态势做出预判与分析。
2.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20.0,以及AMOS17.0软件对调查问卷所获得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数据所反映的现象与问题,为研究、论证理论提供依据。
3研究结果
3.1解析五大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会上提出的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即: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尤其是关于发展的新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理念,也是贯穿《十三五年规划建议》的新理念。[2]首先,创新发展是动力。在“创新”发展理念下,《建议》从7个方面进行创新:新动力、新空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产业新体系、新体制、宏观调控方式。协调发展是方法。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注重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绿色发展是方向。《建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生态环境质量”被放在了“各方面制度”之前。开放发展是战略。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共享发展是归宿。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2五大发展理念与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理念的整合
目前,关于五大发展理念与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理念的研究不多,通过阅读和梳理中外相关文献,研究从校园体育文化的角度出发,对五大发展理念与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理念的整合进行研究。引用顾春先的研究成果,认同他对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的划分,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包括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校园体育制度文化与校园体育行为文化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众多三级指标。[4]这套指标设置科学、严密,易于实施、便于操作,适合五大发展理念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理念建设的研究。
3.2.1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应以创新发展为动力
在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调查中,63%的高校体育导向机制落后,很多大学生不清楚标志性体育人物,仅知道简单的体育口号、体育标识。如:奥林匹克的宗旨,08北京奥运会的口号等。85%的大学生体育价值观比较正确,有“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锻炼价值取向非常明确。72%的大学生体育态度积极,19%的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低,究其原因:没有自己喜爱并擅长的运动项目;没有持久锻炼的动机。这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关,电子设备、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已经使很多大学生成为“低头手机族”“宅寝电脑族”。在整个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系统中,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研究表明:近两年高校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较以往明显改善,体育态度也明显积极,这与国家对学校体育领域的政策与大力扶持密切相关。但是高校的体育导向机制明显落后,没有形成一种带有普遍性和相对稳定性的集体体育行为风尚,大学生在体育运动精神体现、道德、风尚、知识等方面缺少多途径的认识与引导,导致小部分大学生厌恶体育活动。因此,在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理念建设应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从运动方式、运动项目、参与运动的途径等方面进行创新,激发大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其体育价值观,同时加强体育导向机制建设。
3.2.2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应以协调发展为方法
调查问卷显示:68.1%的高校在经费投入与场地面积方面达不到师生需求,人均体育经费与场地面积较低,49.1%的大学生从未使用过室内场馆。部分学校大学生对体育标志的概念模糊,被调查的35.8%学生不知道或不清楚本学校的体育雕塑在哪里或为何物。其中被调查的大部分学生认为本校的标志性体育建筑是塑胶田径场或综合体育馆。48.6%的高校校园公共体育设施普遍存在。体育资讯方面,由于数字网络的普及,大学生获取体育知识与讯息的途径多为互联网、手机辅助信息(微信群体、QQ群体、新闻快报等),极少数的大学生会关注体育宣传栏。随着高校生源增加及学校校区的扩建,体育配套设施明显跟不上学校建设快速发展的脚步,被调查的高校大学生普遍反映体育图书匮乏,没有自己感兴趣或喜爱的图书,还是依赖互联网、手机等媒介。在整个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系统中,高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具有基础性地位。但是经研究发现目前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体育经费、师资力量不足;体育场馆面积与师生锻炼需求严重失调;部分体育建筑、雕塑、场地及设施老化;体育资讯手段落后;高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方面的建设明显远远落后于学校的整体发展速度。因此,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号召下,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应以协调发展为方法,加强体育标志与体育设施的宣传与建设,拓展获取体育资讯的新途径。坚持四位一体、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与学校总体规划建设融合,注重在协调发展中拓宽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发展的空间。
3.2.3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应以绿色发展为方向
调查显示:调查的十二所高校每年都会举办一次运动会,少数高校一年会举办两次运动会。而举办体育文化节的次数不等,75%的高校能够每年举办1次,10%的高校一年举办2-3次,极少数的高校两年举办一次。学生参与情况根据高校性质的不同、体育文化节主题的不同有明显差异性。私立、民办高校学生较公立高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参与次数较多;学生对文化节主题感兴趣时参与的次数与积极性明显增多。调查发现:高校体育社团一直是校园体育文化组织与传播的主力军。各高校均有自己成熟的体育社团,体育协会与社团定期有教师指导。所有高校均建有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能够给大学生提供体质和心理健康服务。在整个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系统中,高校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具有传承作用。研究显示:高校体育文化节开展情况只重形式不重效果;学生个人体育行为表现一般;体育社团发展较成熟,能独立、健康运作;体育组织管理行为在社区及其他体育公共服务方面需要加强。因此在高校校园体育行为方面,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应以绿色发展为方向。确定大学生个人体育行为新的目标要求,“阳光运动”“绿色体育”“文明校园运动行为”应放在各行为文化之前。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基本理念,坚持学校体育绿色行为规范,加快建设绿色体育文化节,推进校园体育组织管理行为建设,为高校师生提供健康、文明、绿色的高校校园环境。
3.2.4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应以开放发展为战略
经调查,95%的高校都有体育组织领导机构,都有专人分管学校体育工作,学校每年均有体育工作计划且定期召开体育工作会议,但是体育政策的执行状况民办、私立及合作办学高校较公立学校的执行力度与效果不佳。90%以上的高校校园体育制度规范,有明确的体育教师工作、运动员守则;体育管理实施办法,个别高校没有明确的体育教师奖励制度。58.3%的高校能够定期举行体育知识讲座与竞赛。由于河南省各高校师资力量及发展水平的不同,校园体育文化传统建设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在整个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系统中,高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具有枢纽作用。研究显示:高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在组织领导与校园体育制度方面比较完善。其中,体育政策的执行需要加强,体育教师奖励制度需要明确,成文的体育课堂常规需要制定。校园体育传统建设方面亟待加强。各高校应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体育传统,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因此,在高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方面,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应以开放发展为战略。必须符合我国体育运动精神,必须坚持发展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加强各高校之间的开放与交流,构建广泛的开放的发展空间。
3.2.5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应以共享发展为归宿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更多的人得到好的发展,那么共享就是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理念的目标。为了共享目标的实现,高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必须坚持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加强各高校之间的开放与交流,构建广泛的资源共同体,使更多的师生在制度、资源共建共享中朝着共同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进。
4研究结论
4.1重视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培养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理念,提供不同种类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以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多层次的需求。随着社会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大学生体育活动思维的活跃,校园体育文化的需求会越来越丰富,如何解决大学生多层次需求的同时突出个性化需求是体育教师必须努力的方向。
4.2体育教师绿色教育理念的实施应从倡导高校校园体育行为文化的“阳光运动”、“绿色体育”开始。将发展健康、文明、绿色的高校校园环境放在校园体育各行为文化之前。
4.3高校管理部门在加强体育教师教育理念建设的同时应加快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开放、提供资源共享。各高校之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响应五大发展理念,促进资源共享,取长补短,达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
4.4教育部门应为高校体育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发展平台与途径。各高校发展普遍呈现不均衡性,体育教师的素养水平高低不同,应加大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时代在不断进步,各种新知识、新理念的出现,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加强学习与借鉴。
作者:冯霞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