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质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质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质性

摘要:本研究以质的研究为范式,深入研究现场,通过对一位优秀藏族幼儿教师进行访谈及课堂观察,总结提炼出优秀幼儿教师所具备的五个方面的教育观念:以游戏为主要方式的课程实施观、注重发挥学生作用的学生管理观、慎重、科学的儿童评价观、社会责任感强烈的教师使命观、以平等、尊重为基础的师幼交往观,以期从理论上为西藏一线幼儿教师教育实践提供参考个案。

关键词:西藏教育;幼儿教师;学前教育;质性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西藏幼儿教育事业起步晚,教师在幼儿教育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西藏自治区工作在学前教育一线的幼儿老师大部分都是藏族,许多的藏族教师已经在教育一线兢兢业业工作了多年。对优秀藏族幼儿教师的研究更能够反映西藏幼儿教师本土的教育理念,所以,对藏族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二、研究过程

(一)个案的选择

与量化研究不同的是,质性研究的抽样一般是非概率的“目的性抽样”(purposesampling)。所谓“目的性抽样”,即要抽取能够为研究最大程度地提供信息的人或者事件,目的性抽样关注样本或者个案对研究的重要意义,而不是关注个案的代表性或普遍性。在充分考虑的基础上,本研究选择了西藏自治区S幼儿园的卓玛老师作为个案对象。之所以选择她,基于以下原因:卓玛老师毕业于湖南长沙师范学校,大专学历,20岁开始从事学前教育事业,如今已是第29个春秋了。卓玛老师分别于1989年、1994年、1998年、2004年、2005年、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被评为该园优秀教师,2010年被提名“宋庆龄教育奖”,2012年在西南师大国培班被评为优秀学员。卓玛老师阅历丰厚,经验充足,在征得本人同意前提下,将其作为研究的个案。

(二)研究资料分析过程

通过对卓玛老师的课堂观察以及课后访谈,研究团队获得了一份庞大的观察访谈资料。在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上,参考了陈向明老师关于质的研究的相关步骤,主要步骤有:阅读原始资料→登录→寻找本土概念→资料的系统化。

三、访谈与观察资料分析——卓玛老师的教育观念

(一)“课堂教学主要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卓玛老师的课程实施观

课程实施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将课程计划付诸于实践之中,并通过实践检验的过程。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第二十条首次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不管是在学前教育理论领域还是实践 领域,游戏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仅仅是只有欢乐,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进一步提升儿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加快儿童发展步伐,对其语言能力的增强及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卓玛老师在课堂中最特别之处即游戏与知识互相交融,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在“做中学”的基本模式。一般的课程采取双向形式,都会以游戏的形式去上的,不可能就说一板一眼的那样去上,不可能的…以游戏的形式把这课给上下来,这样不是有趣一点嘛,(他们毕竟是)小孩儿,不能一板一眼地去上课,这样去上的话,小朋友不愿意去听呗。小朋友感兴趣的程度不一样,你肯定课上下来的结果不一样…应该是以游戏为主,以小朋友为主去上…所以说你上课真正的还是应该以游戏为主,轻松一点嘛,在轻松的氛围里把课给上完。(卓玛老师访谈)从卓玛老师的话语中可以了解到游戏对于幼儿的重要性,游戏给予儿童一个自我想象的天地。杜威的教育观点认为“学中做,做中学”,在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采取遵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来指导教学。卓玛老师在自己的幼儿课堂将游戏作为课堂主要的教学方式,同杜威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二)“让孩子去管理孩子”——卓玛老师的学生管理观

学生管理,是指教育工作者集组织、运作、服务为一体的教育活动。而学生管理观则是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对学生管理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教师作为道统的传播者与维护者,其地位往往是不容质疑的。即使是在步入现代文明的今天,在我国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着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活动的指挥者以及课堂纪律的仲裁者的角色。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构成了多重关系,而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服从成为教师和学生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于是,从学生管理的角度看,社会普遍观点认为教师的角色是“管”学生,“看”学生,防止学生捣乱、不让学生出事。而卓玛老师在其职业活动中却不一样。让孩子去管理孩子,是卓玛老师在教育活动中比较突出的一种教学方式。孩子既是组织管理的主体(管理者),又是组织管理的客体(被管理的对象),实现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增强其纪律意识和自觉性。[2]找一个非常爱说话的小孩,然后再选一个非常好(听话)的小孩,两个人搭配,就让他去管,让他也去体会一下那种吵的感觉。有时候是刻意去锻炼他们的那种能力,让他们去管管,尽管他们也管不住。让他们自己去管一管,他们也觉得锻炼了自己的那么一点点能力,他们的胆量也会大一点。而且他们就会觉得更近一点,毕竟我们不管怎么样都会有一点距离,让小孩去管,他们之间的距离就会更近一点,而且他们之间更平等一些。(卓玛老师访谈)让孩子管理孩子是卓玛老师特有的管理方式,是卓玛老师从业29年以来,在教育一线不断总结出来的。孩子管理孩子,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选定一名或几名小孩管理整个班级,而自己充当一名观察者、协助者。在对卓玛老师的课堂观察中,有一位小孩在管理过程中遇到困难来找卓玛老师,但老师并没有为他解决,而是彻底地让他放开自己,大胆地去管理。其实,卓玛老师这样做也就给予了儿童自信心,让其有充足的发展空间。通过在中、大班让幼儿参与班级管理,担当“小老师”角色的实践,不仅促进了孩子的发展,班级管理效率也得到显著提高。[3]这不仅培养了孩子们自身的沟通与交流能力,而且给予机会让内向的孩子勇敢地跨过性格鸿沟;对于调皮的孩子让他们从更调皮的孩子身上看到折射到自身的不足。

(三)“必须要心很细,而且语言上不能随便下结论”——卓玛老师的儿童评价观

儿童评价是指通过一定的模式或标准对儿童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基本评价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对老师有过这样的告诫:“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这样的告诫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全面科学地评价一个学生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评价是要为儿童提供有益的反馈,促进儿童自身的发展;评价要帮助儿童识别智力潜力和特点,让每个儿童得到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4]卓玛老师在29年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评价观,也一直用敏锐的观察力去观察着孩子们,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效果显著的实践经验。你必须要心很细,而且你语言上不能随便下结论,而且你不能一下就说“哎~,这小孩不行”,这样绝对不行,要把他拉过去单独的说,说你这个做的不是很好。一定是要单独地去说,不能当着全班的面说。如果你当着全班的面说,那肯定不行。在全班上你就必须表扬他,一点小东西(优点)就要给他放大,然后他就觉得很有自信。(卓玛老师访谈)在优秀的幼儿老师眼里,儿童没有好坏之分,没有优劣之别,其最后的评价准则也不再是“好”与“坏”,而是尽可能立体的去呈现一个孩子独特的个性与内在的发展潜能。每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教师的主要任务并非找出孩子的不足,再强制性地改正,而是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之处,并给予最大的发展平台。卓玛老师一般都会采用俯身说悄悄话的形式与孩子们交流,鼓励他们,她的心思细到几乎兼顾到每个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卓玛老师在她的教学活动中,一直以细心为前提,小心翼翼地呵护每一位小孩的成长。

(四)“我不误人子弟”——卓玛老师的教师使命观

注重对学生生命教育、心灵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对幼儿的安全、发展、生活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兼顾,这就是教师使命。康德说过,教育使人成为“人”。教育是一项成“人”的事业,这项事业的复杂性堪比任何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引导者、促进者,其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决定着其教育活动的深度与广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不能把教育活动当作一种谋生的职业,而是要当作一个“化民成俗”的事业。因此,教师一定要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不误人子弟!就是这样,我一直到现在,我也给那些年轻老师讲,不要误人子弟!一定要付出你的全部努力,一定要问心无愧!真的就是(这样),我一直就说不要误人子弟!我做到了多少?我没做到多少?我对我们的年轻老师都这样讲……对于刚入园的小朋友,老师们一定要对他们很亲切,就跟他妈妈一样,非常亲切的感觉。那小孩那么小,那么天真,一定要付出爱心。(卓玛老师访谈)儿童就是一颗小树苗,教师就是管理者,树苗长成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对树苗小时候的管理。儿童也是这样,在其发展过程中,是否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状况以及正常人格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努力地关注到每一位儿童的发展。卓玛老师在她多年的教育活动中,一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每一位儿童健康发展,不求回报,但求问心无愧。我工作这么多年不是为了给家长、给园长看,我工作好,园长最多只是表扬一下。在家长会上我也这样讲,就是不要误人子弟,一切为了小孩。园长说我怎么好,小孩不认同,还不是有问题,把我捧在天上也没有用。(卓玛老师访谈)在交流过程中,研究团队能深刻感受到卓玛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强烈责任感,本分地做着自己的工作,不因为“面子工程”或是受到上级表扬而改变自己的教学信念。

(五)“我从来不把观点强加给孩子”——卓玛老师的师幼交往观

师幼交往是教师和幼儿以日常生活为纽带而进行的互动、交流。师幼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卓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把对孩子的尊重作为交往的前提。(把儿童放在)跟我一个平等的位置。不是我要把观点强加给他们,我从来没有强加给他们(卓玛老师自信地回答)。我觉得我是这样子,我是这样去做,我没有说“啊,就是这样子,我的观点就这样子,你就必须这样子”。(卓玛老师访谈)观察过程中,研究团队发现,当有些孩子有疑问时,卓玛老师总是鼓励他们努力地自我解决,实在解决不了时,才给予一定的提示。卓玛老师总是给孩子们创造足够的想象空间,让孩子们大胆地去探索、去寻求事物的真理,而不会武断地告诉或者强迫孩子们应该怎么做。

四、总结

对于卓玛老师的叙述,不仅仅是给大家呈现一个纯粹的藏族幼儿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和儿童教育观念,更期望从卓玛老师特色教育理念叙事中发现、提炼出对广大学前一线教师的启示:其一,在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尊重孩子们的想法和个性发展,给予孩子们自信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其二,学前教育师资专业化的提升,对于幼儿教师增强自身的道德品质很有必要。卓玛老师从多年的教学中提取出五个字:不误人子弟!这是一种对师德的本质的彰显,从对幼儿的高度责任感上,去赢得广大家长乃至社会的认同。其三,爱心是为人师表最原始、最朴素的准则,“就是为小孩儿”,教师的教育出发点、目的应该并且必须都是孩子,而不是自身利益,不是家长也不是园长,就仅仅是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最后,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尊重是师幼友好沟通的前提,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在教育活动中,要始终将平等作为一个与孩子们交往的基础,给予孩子们充分的信任和自由。

参考文献:

[1]陈向明.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2005,11重印):160-196.

[2]陈亚.浅谈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28):153+158.

[3]张淑霞.谈“小老师”角色在中大班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2(03):107-108+111.

[4]肖杰.幼儿教师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5):66-67.

作者:陈保全 罗杰 单位:西藏山南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