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教师培训体系构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坚持高校教师培训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保证高校总体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本文创新了高校教师培训的模式,构建了基于SECI的高校教师培训模型,提出了基于SECI的高校教师培训新体系。
关键词:高校;教师培训;SECI模型;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1SECI模型的解释
上世纪70-80年代,日本野中郁次郎博士对日本企业的知识创新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了,在其著作《创造知识的公司》中,他提出了SECI模型——螺旋型知识转换生成模型。他指出:“未来成功的企业往往是那些不断创造新知识,并且把知识传遍整个组织,将它们运用到新机器、新产品当中去的企业。”他提出,不断的促进知识的共享、传播和创新,使知识一直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会给组织带来良好的发展。SECI模型名称即:社会化(S),外化(E),联结化(C)和内在化(I),组织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个人知识与团体知识,在不断的进行相互作用,相互补充,进行知识的转换,创新出新的知识,这就是知识转换的SECI过程。因此,将SECI模型引入到高校教师培训中,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个人知识——组织知识、专门知识——综合知识之间的互动、转换和生成着手,利用SECI知识之间“正一反一合螺旋”转化模型,在传统的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开发创新性的改进策略,构建一个全新的体系,使得知识的互动、传输、共享、生成成为一个培训的最终目的,最终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2基于SECI的高校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因素
2.1团队学习,获取知识,融汇群体智慧
团队学习是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使团体成员整体配合,共同提高,以此来达到学习的共同目标的过程。第一,团队学习能从个人智力中萃取出更高的团队智力;第二,团队学习必须具有协调一致而又创新性的行动;第三,不可忽视团队的每一个个体的想法与影响。团队学习的精髓在于在团体中引导个体之间进行探究性的深度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发挥每个人的潜能,融汇群体智慧,使个体的显性知识向团体的显性知识不断转化,最终内化吸收的过程。
2.2自我超越,筛选知识,实现内心的渴望
教师成长学习的目标就是实现自己的价值,达到自我超越,这也是提高个人素质的潜意识基础,是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在一个学习团体中,实现自我超越是精神基础,只有通过个人学习,才能使得团体学习,也只有团体学习了,才能更好的促进个人学习。没有团体学习的精神,也就不能使个体学习效率最大化,个人的潜意识中如果具有高度自我超越的渴望,就能不断主动积极的追求学习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学习团体整体的精神。因此创建学习的团体学习,就能努力为团队中的个体创造相互交流的环境、学习和发展的条件,引导他们整合个体的愿景,成功实现自我超越,最大效率的提升受训教师的综合素质。
2.3建立共同愿景,分享知识,打造目标共同体
共同愿景是一个团体中人们所共同追寻的目标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能使各个环节融合贯通起来,并渗透到每个环节,它是团体创新力量的催化剂,为团体中受训教师提供了焦点和能量。如果在一个团队中,没有树立一个明确的共同的愿景,那么这个团队就是涣散的、混乱的,不能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学习效率也将大大打折扣。因此,在培训团体中必须建立一个共同愿景,以激励受训教师产生新的思路和学习激情,共同愿景的拥有使个体间的隐性知识相互转换。
2.4改善思维模式,融合知识,用心看世界
每一个人看待周围事物的思维方式,以及他所面对事物的心理状态不同,引起大脑内部的思维成像也不同。学习的时候,如果能将我们的思维模式摊开来审视,有助于提升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因此,一个学习团体的成员之间应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态容纳别人的思想,不断检验自身存在的弱点,改善自身的思维模式,打破固有模式,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个体隐性知识向团队显性知识的转化,使得培训效果得到质的飞跃。
3基于SECI的高校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策略
3.1建设学习团队,形成知识共享场
创造教育教学团队知识共享场,促进知识的共同体。教师成为团队学习中的一员,团队的每位教师都能自觉的处于知识共享场中,知识进入到共享场,也就是显性知识向受训教师团队的显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在这个知识场中,受训教师个人与他人之间可以共享情景,分享感受,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产生共鸣,最终使每一位团队成员都能吸收到这个场中的知识。
3.2创造新概念,形成新理念
每一位受训教师吸收知识的容量都不同,当有新知识进入到受训教师个体中时,个体就会进行知识的自我分析,吸收所需要的知识,创造新的概念,形成新的理念,继而内化为新的知识。这也就是从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变的过程。
3.3联结新知识,形成共同学习体
在团队共同的愿景下,受训教师可以借助于语言、文字、音频、新媒体等渠道,与团队的其他人共享隐性知识,在共享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同时,这样也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形成共同学习体,团队成员的意图也得到了联结化。
3.4创新知识,形成新飞跃
当受训教师个人的隐性知识得到了新的转变或提升时,他们再将个人的隐性知识在团队中进行对话、互动,使得个体离散的知识在团队中再次进行筛选、增减、创新,最终转变成团队新的显性知识,使培训质量得到量飞跃的和质的升华。基于SECI的高校教师培训模型展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个体知识和他人知识的相互联结,团队知识和个体知识的相互融合,这些也构成了SECI的高校教师培训体系,将新体系与传统的体系相互结合,去伪存精,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促进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继而保证高校总体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野中郁次郎.创新的本质—日本名企最新知识管理案例[J].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6):168-169.
[2]詹丽,冯晶.武利敏试论高校教师培训中的几个重要理念[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3]张意忠.高校教师合作: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1):43-47.
[4]陈亚非,王振维.知识创造螺旋理论评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5,(03):65-67.
[5]张博.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03):104-106.
作者:秦自洁 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