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智慧生成路径选择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教师教学智慧生成路径选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教师教学智慧生成路径选择

[摘要]

教师的“转识成智”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自身知识进行转化生成教学智慧的过程。教师的“转识成智”有其内在、理论和现实上的必要性。“转识成智”理论为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即理论之识转为选择之智,实践之识转为化雨之智,借鉴之识转为创造之智。

[关键词]

转识成智;教学智慧;路径选择

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为了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会学量关于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同时,也会对优秀教师进行观摩与借鉴,这些知识的积累是教师进行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如何根据情境恰当选择和应用教学知识,如何使学生受到如沐春风的教育,如何对教学进行创新,这些问题使不少教师感到心余力绌。由于教师知识权威地位的弱化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生成性课堂”的广泛实施,课堂情境日益复杂,课堂突发事件屡见不鲜。面对如上诸多挑战,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已经满足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教学智慧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专业素养。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正是由“知识”到“智慧”的转变优化过程,因此,“转识成智”就成为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路径选择。

一、教师“转识成智”的含义

“转识成智”一词源自佛教的唯识学思想。唯识宗是我国佛教十三宗之一,认为人通过转识成智才可成佛,转识成智是成佛的途径。[1]由于宗教思想和时代的局限性,唯识宗的“转识成智”带有鲜明的唯心主义色彩。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契披沙拣金,去伪存真,将“转识成智”这个概念予以唯物的科学的内涵。冯契终其一生都潜心于探索知识与智慧之间的奥秘,并创建出自己的“智慧学”理论体系。“转识成智”是他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之一。冯契认为,人类的认知发展过程包括由无知到有知和由知识到智慧两次“飞跃”,转识成智是其中的“第二次飞跃”。[2]在冯契的理论中,知识的内容涵盖了生活常识与科学,智慧则是一种哲学理念,是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真理性把握,是关于“性”与“天道”的思想理论。[3]知识只具备理性的特征,而智慧则是理性、伦理和情感的结合,与个体的人格特征密不可分。知识向智慧的转化,有三个机制:理性的直觉、辩证的综合、德性的自证。[4]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个机制并不是先后顺序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转识成智”的结果是获得对“性”与“天道”的领悟,对个人来说,也就是获得了对世界和自身的真理性认知与把握,最终造就“自由的德性”,可以从“有限”中把握“无限”。[5]综合学者的观点,教师的“转识成智”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自身知识进行转化生成教学智慧的过程,即转知识为智慧。

二、教师“转识成智”的必要性

教学智慧是教师在庞杂的教学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及对课堂突发事件、学生激情状态的处理与引导能力。[6]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活跃发散的学生思维,导致教学“意外”在课堂中时有发生。在应对教学中的突发情况时,教学智慧就成了教师化解问题的必备素质之一。因此,教师必须实现由知识到智慧的转变,生成自身的教学智慧。

(一)内在依据

教师转识成智的必要性首先是由知识和智慧的自身特点来决定的。一方面,知识是零散、片面、有限的,而智慧是整体、全面、无限的。智慧是在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形成的对事物的本质性认识,体现为一种判断力。另一方面,知识是固有的、机械性的、易学的,而智慧则具有人际性、复杂性,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知识是具有普遍特征的,而智慧则是普遍与特殊的双重结合。教学实践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充满着人际之间的深层交流与情感融入,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做出判断和选择,把握事件核心,在正确处理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综合性的能力,对教学有全面的把握。因此,从知识和智慧的内在特点上来讲,教师必须转知识为智慧。

(二)理论支撑

冯契构建了自己的“智慧学”哲学体系,在他的“智慧说”中,提出了认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获取知识,二是生成智慧。冯契认为,人的认知不应当止步于知识的获得,更应当指向对世界和自我的根本性认识,同时还要追求个体人格的自由发展。智慧的形成可以使人获得个人自由,可以将理论变成具体的方法、将理论转化成人的道德品性,人必须在实践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通过理性的直觉、辩证的综合及德性的自证三个途径,最终生成智慧。同样的,教师只有转知识为智慧,才能实现对教学的真理性认识与把握,在教学中实现自身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因此,冯契的“智慧说”成为教师转知识为智慧的理论支撑。

(三)现实要求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与网络的普及,知识的更新速度持续加快,社会知识总量迅猛增加,知识传播途径增多,教师的知识权威形象面临严峻考验。同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建构“生成性课堂”,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提问。由于学生知识获取渠道的多元化、思维的活跃化以及生成性课堂的实施,学生常常在课堂中提出令教师措手不及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遇到的挑战增大,教学知识的积累不足以应对变化多端的教学情境。因此,教师不仅需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还需要追求教学智慧的养成,以满足时展和学生成长的需求。教师应当积极利用教师培训、在线学习、教研活动等机会进行自我发展,重视教学探索与反思,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最终实现“转识成智”。

三、教师“转识成智”的有效路径

(一)理论之识转为选择之智

教师的理论之识包括教育及相关理论知识、学科专业及教学知识、综合文化知识等,是教师通过职前教育、职后培训、自我学习等方式获取的知识。教师的理论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础,然而,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单向传授过程,还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互动与交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能力。并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状况发生,与学生的有效交流和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教师具备选择的智慧。选择之智,指的是教师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判断,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其选择要能把握教育契机,彰显教育理念,达到教育目的。例如,笔者参加了无锡市某小学的一次公开课活动,授课的是该校的教学名师,她在《三顾茅庐》这节课中选择的教学方法便充满了智慧。为了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刘备三顾茅庐的诚心诚意,这位教师先让学生寻找文中表现刘备诚心诚意的描写,学生找到了“下马步行”“轻轻地”等描写之后,教师便说:“现在我请一位同学当一次小刘备,表演一下如何恭恭敬敬地站在台阶下。”在学生表演过后,教师向学生解释:“身体微微前倾,这个姿势在我国古代表示对人的尊敬。”接下来,教师请全班同学站起来,“一起当小刘备”,保持着身体微微前倾的姿势,体会这个动作的累,并以此从内心深处体会刘备的诚意与恭敬。这样的教学方法,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使教学充满乐趣,不仅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集聚在课堂上,也让学生得以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的内心思想,达到了对文本的深度领会。这样充满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教学设计,正是教师选择之智的具体表现。那么,如何才能将理论之识转化为选择之智呢?首先,教师要不断更新优化自我的知识体系。理论知识是教师转知识为智慧的重要元素之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先决条件。时代进步的需求、教学理念的发展、教学改革的推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这些都驱动着教师进行自我学习,优化自身知识体系。其次,教师需要有高屋建瓴的全局观念和意识,要能够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抓住最关键的所在,做出最正确、最符合学生发展的选择。教学内容十分繁杂,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与教学的重点,并在形形色色的教学方法中,选取最合适的方法去呈现教学内容。在遇到课堂突发情况时,要深思熟虑,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方法。最后,教师需要加强实践反思。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都会接触大量的教学实践,然而,有些教师成功转型为智慧型教师,另一些教师的教学水平却停滞不前,其原因就在于教学反思的缺乏。教师的教学智慧体现于教学实践,也生成于教学实践。教师若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课后记录下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反思教学实践得失,从大量的实际案例中探索规律,必能“悟”出教学的智慧。通过教学反思得到的“悟”,正如冯契“智慧说”中所提到的,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理性的直觉”,一种对事物豁然开朗的把握与领悟。[7]对教学经验的反思与总结,可以帮助教师形成选择的智慧,在遇到复杂的教学情境和突发的教学事件时,迅速进行选择与应对。

(二)实践之识转为化雨之智

教师的实践之识包括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批判反思知识[8],是一种融合了教师本人经历、价值观与信念的系统性知识。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除了实践性知识,还需要诸多实践能力,如当众讲话能力、书面与口语表达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及对课堂的掌控能力等,这些能力只有在课堂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然而,教育力量的发挥不能仅靠知识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守“教育性原则”,具备沟通学生、引导学生、教化学生的能力。教师的教育,应当如春风化雨,让人感到舒服。化雨之智,指的是教师能够通过教育性的教学语言、感化性的教学行为,以学生容易理解和容易接受的方式与之进行沟通,向学生传达自己的观点或理念,帮助学生成长的能力。例如,在一次笔者参加的小学观摩课中,有个别学生在课堂上走神,授课教师使用了引导的方法:“我们有些同学在课堂上发呆,思维跑到别的地方去了。语文课上不能发呆,要发光,要像东方明珠一样一闪一闪地发光。眼睛发光,身体发光,当你举手回答问题时,小手也在发光。”这位教师温情生动的话语让学生们都露出了笑脸,在接下来的课堂上也更加踊跃地举手回答问题。当下教师化雨之智的缺失,致使师生关系产生罅隙,教育效率低下。比如,有些教师抱怨说,学生为什么不听话?我明明都是为了学生好,可他们怎么就是不买账呢?这些情况正是由于教师化雨之智的缺失造成的。因此,教师的实践之识,需要转化为化雨之智。那么,如何才能将实践之识转为化雨之智呢?首先,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相关知识,明晰学生的心理特性,能够以学生的视野和角度考虑问题。例如,作为小学教师,就应当运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用趣味性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比疾言厉色进行呵斥的效果要好得多。其次,教师需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需要有一切为了学生成长的坚定信念。只有真正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投入自己的热情与精力,以学生的发展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与终极追求。冯契认为,人的道德品性对自身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必须通过“德性的自证”,对自己的道德进行反思与验证,生成自我意识、发挥自主意识,达到情感的自得,最终形成“自由的德性”。[9]教学是理性、伦理和情感共同投入和共生的过程,教师的德行表现与情感投入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最后,教师需要树立自身“博学、亲切、专业”的形象。实践表明,学生对外表自信的老师有更高的心理期待,对言语形象生动的老师有更多的好感,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形象的教师,他们的教育更容易让学生信服与接纳。

(三)借鉴之识转为创造之智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一定会经历大量学习与借鉴“前辈”们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往往阅读了大量的专业著作,观摩了大量的教学案例,从中汲取到有用的方法进行模仿,同时也吸取到一些经验与教训,以此来帮助自己改进教学活动。正如加拿大教育学者史密斯描述的那样,教师从教初期会刻意避免曾教过自己的教师的缺点,并尝试模仿自己十分敬佩的优秀教师的做法。然而,在严峻的课堂现实面前,这种自我建构“久而久之都会化为灰烬”。[10]由于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因素共同造成了课堂的不可复制性。创造之智,是教师在大量的学习、模仿、实践、反思中形成的能够对教学理论与方法等进行创新,能够根据情境灵活创设生成性课堂,引领师生共同发展的能力。这种创造性智慧往往带有清晰的教师个性特征与人格烙印。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近40年的教学生涯中,认识到情趣、感悟、积累、迁移和习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个人特征的“五重”教学法。他在《燕子》这一课的教学中,深入揣摩课文,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性地运用课文学习和音乐欣赏相结合的方法,在文本学习之余,弹奏着钢琴,与学生齐唱《燕子》之歌,使学生不仅领悟了课文的语言之美,加深了对燕子的感情,还受到了音乐和审美的熏陶,使语文课充满了情趣。创造之智是教师教学智慧的最集中体现,也是智慧型教师的典型特征。[11]教师的借鉴之识是如何转化成创造之智的呢?首先,教师需要有较高的职业理想与职业追求,在工作中奉献较高的职业热情。教师只有热爱本职工作,在职业中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才会以发展性和创造性的心态来对待工作,不断进行自我提高,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其次,教师需要持续学习,使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革故鼎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口耳相传,更是思维的培养、智慧的启迪、道德的构建与文化的传承。教师要将学生视为有尊严、有个性的独特个体,将学生视为最重要的课程因素,关注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与学生交互共生,实现教学相长。最后,教师需要在重视教学的同时,具备科研意识与能力。教师不仅是教学范式的奉行者,更应当是研究者和创设者。冯契认为,对事物认知的积累会造成规律的有机结合,实现辩证的综合,但辩证的综合是没有绝对化的,要根据历史发展进行丰富与完善,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促进理论的不断发展。[12]教学之海宽阔深远,没有彼岸;教学之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要在学习借鉴他人理念与方法的基础上实现辩证的综合,继而在教学中发现新的问题,通过学习、反思与实践尝试解决问题,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逐渐发展成新颖实用的教育理论。

总之,选择之智是教师课堂的效果保证,化雨之智是教师教学的关键法宝,创造之智是教师发展的推进动能。知识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之基,实践是教师教学智慧的转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借助于“转识成智”理论,教师将理论之识转为选择之智,将实践之识转为化雨之智,将借鉴之识转为创造之智,三位一体,最终汇聚生成教学智慧。

作者:郑友训 王春歌 单位: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魏德东.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J].世界宗教研究,1998(4):55-64.

[2][7][9]王向清,张梦飞.冯契的“转识成智”学说及其理论意义[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2):119-123,127.

[3][12]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23,438.

[4]丁祯严,晋荣东.略论冯契对“转识成智”问题的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23-28,34.

[5]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0.

[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16.

[8]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4-112.

[10]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8.

[11]毛菊.智慧型教师的特征[J].教育科学研究,2007(1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