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研究(7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以如何提高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多角色问卷调查、多层次分析问题的实质、多角度设想解决问题办法,对提高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了细致的论述。特别是在对策和建议部分,客观地阐述了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和学校之间应该面对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同时,也对如何解决诸多问题简单明了的阐明自己的意见,希望对解决和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提升近
几年来,地方高校发展迅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每年都有大量的博士、硕士毕业生进入地方高校为其发展注入新的能量,他们学术水平高、学术视野宽阔,增加了地方高校的科研水平。但是,这些没有经过专业教师资格训练的教师在教学上的作用究竟发挥的如何,是否能够讲好一门课,是否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为了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现状,本文以青年教师本身、督导专家、学生等三个层面对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调查,以求多角度了解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一、研究的设计
本文中所指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完成教学活动所需要的能力,一般认为,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潜在的可能性,它反映出教师个体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研究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两种。问卷主要面向青年教师和在校学生。问卷的设计虽然都是围绕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但又有所侧重。青年教师的问卷主要包括教师的自然状况,学缘结构,是否有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专业课程的学习经历,岗前培训的作用,实践教学能力培训的作用,教学精力的投入,教学与科研的地位与关系等几个方面。学生的问卷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五个方面。课堂观察法主要是对青年教师开展随机听课,了解青年教师课堂教学。
二、具体情况本文设计了两种类型问卷:
青年教师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发放青年教师调查问卷180份,有效回收172份。学生调查问卷1900份,有效回收1890份。青年教师的问卷以基本调查为主,主要围绕青年教师自身的成长经历、学历等,结果显示大部分青年教师学位较高,有系统的专业学习的背景,但基本上是缺少实践经验,只有极少部分的老师系统地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但也仅限于在本科的阶段。在问卷中,他们渴望得到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虽然在进入学校后有岗前培训,但更多的是形式上获得了一些理论知识,但是在今后的实际授课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实践教学更是青年教师的短板,本身没有在企业等地方兼职,缺少实践经验,那么指导学生实践更是纸上谈兵。学生问卷直接反应了青年教师的课堂表现,问卷共分为四个大观测点,在教学态度方面:他们认为绝大多数青年教师能够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敬业爱生”。学生认为青年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亦师亦友,沟通顺畅,将教书育人能够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课下与学生的沟通紧密。但是个别青年教师由于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较大,课堂上容易有负面的情绪。在教学准备方面: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备课充分,讲授认真,遵守教学纪律。但是学生普遍认为由于青年教师的授课经验不足,在备课时对整堂课的把握还有欠缺。比如:学生反映有的新老师早早的讲完了备课的内容,让学生做练习。有的新老师“压堂”。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青年教师多为博士毕业,能够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反映学科前沿和新成果,但是在组织教学,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方面略显不足,教学信息量不饱满,照本宣科,重点、难点不够突出。在讲授的过程中,内容不够熟练,条理性差。在教学方法方面:由于驾驭课堂的能力有限,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过于单一,多采用单一的讲授灌输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与交流,教师的主导成了实际的“主宰“,学生的主体常常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成了实际的”客体“[1]。有的青年教师过分的依赖电子课件,整堂课都在念课件,学生对知识掌握如何,根本就不知道。如果教师停电,讲课恐怕变成一件难事。在教学效果方面:对于整堂课的效果,学生普遍认为青年教师的课堂不如老教师。不重视因材施教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更不用提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对策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调查分析,目前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偏低是客观事实。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引发了一些必要的分析思考,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具有积极作用。
1.健全相关机构和机制,制定完备培训计划
教高[2011]6号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教学发展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教师培训的科学化、制度化、专业化。教师发展中心根据青年教师发展的实际诉求,制订科学严谨的培训计划,完善岗前培训的内容,严把教学的入门关。在对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过程中,除国家规定的四门基础理论课外,也要着重进行与高等教育理念、服务精神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等相关方面的培训,从而使培训成为确立青年教师高等教育理念的起点。针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开展教师技能培训包括普通话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学方法培训等。高校必须要建立健全考核与激励机制。在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培养之后,学校应通过有效机制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考核,建立考核制度。这些考核包括:青年教师师德水平、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最终的考核结果应以量化形式呈现出来。对青年教师进行考核后应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对于各种考核表现优异的青年教师不但应进行物质上的奖励,同时也要记入个人档案,在未来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中作为参考依据。
2.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部分。高校教师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因此,加强师德建设,使每位青年教师都能以良好的教风来带动和影响广大学生,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加强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想要调动青年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成效,需要建立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师德考核关键是要建立具有量化标准的、可操作性的评估体系。学校职能部门根据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将师德考核标准量化。学校以学年或学期为时间段,通过不同对象(如所在部门、教师及学生)对青年教师的师德情况进行打分,得到相对公正公开的考核结果,并将考核结果记入档案。经过师德考核,每位青年教师的师德情况有目共睹。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将青年教师的师德考核结果与其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教师岗位聘任挂钩。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应进行表彰奖励,而对于做出有违师德、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的青年教师应记处分。
3.加强教学观摩与教学竞赛
课堂教学观摩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观察和模仿,青年教师可以加快教学入门,在逐步探索中慢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一方面,通过听课,学习别人的长处;另一方面,通过听课,发现别人的问题,能反思自己的课堂和避免类似问题发生。在教学观摩时青年教师要重点观察学习老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教学的组织和互动、课堂气氛的调控、教师的教学表情、语言的表达、板书和PPT课件的布局、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等等,认真扎实地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掌握教学工作的规律。教学比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竞赛的形式还可以多样化,如教学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优秀教案比赛、PPT课件制作竞赛、微课竞赛等。此外,青年教师要积极参加校外组织的更高级别的教学比赛,通过对照比赛评价标准找差距去反思和改进,通过专家的点评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通过观摩其他院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教师的教学来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对青年教师来说每一次大赛都是一次蜕变,能促进教学能力迅速提升。
作者:王悦 单位:渤海大学教改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
参考文献:
[1]杨燕等.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J].教学研究2007(2)
[2]范华凤.地州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15(3)
[3]王悦,王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6)
第二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策略研究
摘要: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走向开放以及教师年轻化的趋势,本文提出了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细化、分解,探讨了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策略。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提高 策略
近年来,高校师资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更是切实提升专业教学团队水平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1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细化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应具备三个方面:课前设计能力、课堂讲授能力及课后总结评价能力。可细化为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理论教学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的设计能力、教研能力、知识更新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创新教育能力等。实践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设计实验的能力、实验指导的能力、仪器和设备的使用能力、实践教学的组织能力、指导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等[1]。
2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2.1执教能力不足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目前,高校教育改革迫切要求高校教师由单一的专业型教学向“复合型”教学转变,这是因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青年教师要有“复合型”教学能力,即不仅包括基本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教学方法的设计能力,还应该包括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的能力以及创新教育能力等,这些能力的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然而,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普遍教学能力不足,且教学能力结构不是很合理,某一方面能力甚至严重缺乏,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出现不相适应的现象。
2.2教学态度不认真
部分高校青年教师由于有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所以,对教学的热情不高,不愿意承担基础课的教学工作,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思想倦怠,不认真准备课程、讲课马马虎虎、照本宣科,教学态度不端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反思、总结不够,不反思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不总结好的教学方法的运用,长年累月,只用简单的教学方法,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
2.3重科研轻教学
纵所周知,高校重视科研项目,导致许多青年教师的目标是作为科研能手,而不是教学能手。他们最关心的是,谁争取到了科研项目,写了多少篇高级别的专业论文,而对教学却不认真探讨。这也许跟我们长期以来的很多政策有关,如职称评审、评选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高校为了提高声誉,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也鼓励教师搞科研。因此,教学工作在高校就显得轻于科研,导致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不高。
2.4教师培训不合理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的培训以专业知识为主,主要都是针对本专业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及应用方面的培训,而关于师资教学能力的培训却是少之又少。青年教师即使有意向培养自己的教学能力,但机会很少。而且,有的培训还是走过场,学不到真正的能力。
2.5督导评课效果不佳
对于督导评课机制,各个学校有各自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但都大同小异,督导评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水平、教学环节,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但究竟学生理解多少,接受了多少,恐怕不在督导考核的范围内。排在后面的教师要自行改进教学方式,而没有人从根本上分析他要改进什么。
3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策略
3.1自我发展及完善
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这里面既包括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也包括专业知识。高校青年教师要具有宽厚的教育教学知识,而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反思自己,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反思。
3.2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
培训是提高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是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确保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但长期以来,重学术性培训是大学师资培训的普遍特点,很少有大学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性培训,在很多青年教师眼中,教学不需要培训,只要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就能讲好课。由此,造成了对教学能力培养的忽视,致使培训只是以单纯地知识传授为主。因此,要加强大学青年教师的师资培训,不但要重视学术知识的培训,也要加强教学培训,使青年教师掌握过硬的教学本领。同时,要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青年教师分别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计划。如对新入职教师,要狠抓教学常规,对已经有2~3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应高标准、严要求,工作上加压力,让他们有冲劲,对具有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应重点培养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为青年教师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教研、科研中发挥专长,促进成长。
3.3注重初始培养
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注重初始培养,即从新教师入校的第一天起,就指派导师对其进行指导,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应多听老教师的课,反复钻研大纲和教学计划,认真备课,逐步掌握教学艺术,积累教学经验。在导师的指导下,刚开始可以先承担少量的教学任务,课程也可以先从专业基础课开始,直到有足够的教学能力可以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课程也可以讲授核心的专业课程。导师要经常深入课堂,了解新教师的上课情况,并给予指导,以使新教师更快地进入状态[2]。
3.4细化教师教学质量督导体系
应建立院系两级教学督导体系,以推动青年教师的发展和成长。每学期的期初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及期末教学检查,都要认真、细致,从授课计划的制定、教案的书写、课件的质量及教学方法的合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指导,使青年教师更注重如何将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3.5完善考核机制
合理的、科学的考核机制有利于青年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也有利于在学校内形成竞争、协作、创新的教学氛围。对青年教师而言,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并与评优评先及职称评定挂钩。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包括督导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学生和系部领导评价等方面,并运行良好。
3.6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激励的方法有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两个方面。如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选,就是精神方面的,但同时也有一定程度上的物质奖励。再如“双师型”教师津贴提高5%,对年度考核为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等等。只有建立好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鼓励、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作者:刘春兰 徐彤宝 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高教所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余承海,姚本先.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及其优化[J].高等农业教育,2005(12):53-56.
[2]孙黎,陈芳.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几点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211.
第三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在梳理中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基础上,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制度因素和实践因素四个层面,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需要青年教师个人、政府和高校形成合力。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影响因素
一、引言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数不断增加,高校青年教师在数量上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并已逐渐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随着青年教师“量的剧增”,社会也越来越关注其“质的提升”。探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前提和依据。目前国内关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教师自身角度来看。韦雪艳等人认为教学志向、教学准备和教学研究对教学能力具有显著性预测作用;[1]赵丽杰、顾立志认为教师情感因素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尤其重要,教师敬业与爱生的情感是做好教学工作的两个重要基础因素。[2]二是从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来看。余承海和姚本先认为,师范教育的缺失和偏颇、教学管理的偏颇,及终身教育体系尚未形成等,是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3]孙芳明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因素归纳为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4]三是从教学能力提升途径和实现机制角度。周萍、纪志成认为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学科知识的深度、教师的表达能力、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素养,以及对学生学习知识的了解、学校的培养机制、社会和学校对高校教师的要求等方面的因素。[5]本文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出发,采用综合的视角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制度因素和实践因素四个层面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建议。
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1996年,潘懋元在论及“大学教师的素质”时明确了“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即“大学教师进行教学和组织教学的能力”。[6]他指出:“一方面,大学教师要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和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自己学术水平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学教师也应该具有研究治学规律、寻求最佳治学方法的能力。”[6]从教学能力构成的角度来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应该包含专业知识掌握、教学设计、知识组织和传授能力、教学监控、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目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数学历层次较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大多数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双语教学能力较强。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属于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同时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未能引起高校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设计、知识讲授、教学组织和教育技术等方面技能的提高。一是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教材及教学内容把握不当。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高校师资队伍相对紧缺,大部分高校青年教师都是毕业之后直接上讲台,缺少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及教学经验。同时,有些青年教师备课前准备工作不足,对教学内容及教材不能熟练掌握,导致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面面俱到,难点、要点不突出,缺少教学内容方面的理论创新及实践应用。同时,目前高校老教师对新教师缺乏系统性指导,大部分新开课程一般由青年教师承担,青年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不熟悉进一步影响教学效果。二是教学活动组织中教学方法使用不得当。现代教育观倡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讨论式、启发式、提问式、案例式及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熟练掌握及灵活运用,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目前高校青年教师中仍然存在以单向灌输式教学为主的现象,教学以讲授为主,形式单一,互动、讨论、实习、启发式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手段缺乏。有些高校青年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或者盲目追求多媒体课件的视觉效果,导致授课难点、重点不突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三是教学研究对教学能力提升作用不大。教学研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自我反思、完善和提高的过程。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政策导向依然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对教学研究的投入精力。即便某些高校组织的教学科研立项工作及教学研讨活动,也多数流于形式,很少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去。青年教师教学研究工作不到位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改革和创新工作停滞不前。
三、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结国内已有的研究,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主要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3]其中内在因素一般指教师的自我完善和提升的需要,主要来源于教师自我定位、意愿、需要及自我实践和追求;外在因素一般包含环境因素、制度因素和实践因素,主要来源于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教师行为改善的要求、规范和期望。
1.个人因素
教师能动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个人因素包括个人性格、兴趣与爱好、教育背景、从业动机与态度、能力素养(如表达能力、艺术天分等)、个人发展需要与意识等。从教师的从业动机与态度来看,目前有些高校青年教师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并非自身对教育工作及事业的热爱,而仅仅因为工作及收入稳定,这会对高校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消极的影响。从教师的个人需求来看,薪酬、福利待遇、社会认可与尊重、职业发展及人文关怀都是青年教师工作和生活中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对于高校来说,青年教师这些需求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薪酬福利为例,与其他行业相比,高校青年教师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同时,高校内部的职称评价体系和奖金发放也很少将教学质量、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指标考虑在内。
2.环境因素
教师教学能力中的教育观念、知识和技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与社会和高校环境密不可分。其中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对于教育及教师的看法和认识,教育行政部门对于高校教师发展和培养的政策支持等;高校环境包括领导的管理水平、学校的工作氛围等文化因素。从社会对于高等教育及教师的看法来看,廉思的《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中关于“如何认知自身社会地位”中提到,在接受调查的高校青年教师中,84.5%以上的高校青年教师认为自己属于社会中层及中层以下。[7]高校教师将自己定位为社会中下层,这种自我认知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对高校教师的看法和认识。从教育行政部门对于高校教师发展和培养的政策支持来看,一方面,积极的政策导向规范和引导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创造便利条件。如为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而设立国家级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立健全岗前培训和全员培训制度,等等,帮助青年教师明确其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策略指导。另一方面,消极的政策导向阻碍并限制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如目前教育政策导向仍然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晋升、评职称中科研都占有很大比重,打击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投入热情。从高校文化建设方面来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不是简单依靠自身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向他人(包括校内外同行专家、同事及教育理论工作者)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得以推进的,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群体教师文化来完成的。访谈发现,目前辽宁省高校缺少对教师文化的深层次支持及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青年教师之间缺少交流、研讨、互助及合作,交叉学科之间的合作更是缺乏。
3.制度因素
近年来,制度因素特别是教师管理和教师教育制度等对教师教学能力及专业水平提升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及管理者的重视。建立完善高校教师管理及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制度,对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意义重大。从政府层面来看,针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的政策主要包括教师专业实习制度、教师教育认可和审查制度、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及教师培训进修制度等,目前国内此方面制度还不完善,缺少高校教师任职标准和资格认证方面的系统规划,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激励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教师入职后的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从高校层面来看,高校内部合理完善的教师准入、教师管理、教师培养及教师评价制度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目前制约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障碍性因素主要包括:第一,教师遴选过程中教学能力的考核相对弱化。在科研导向的大背景下,高校引进人才过分强调科研能力和潜力,新进的高学历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从学生直接走向高校讲台。第二,教师职业培训常态机制发展滞后。高校针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形式和内容,很难满足不同学科教师的差异化需求,缺少教师教学实践及教学技能提升方面的培训,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三,高校教学评价的制度性缺失,主要表现为评教管理的行政化、评教标准的绝对化和评教主体的单一化。
4.实践因素
高校教师采用的教育教学实践方式直接影响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及专业成长的速度和进程。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因素主要包括实践反思方式、自主创新方式、叙事研究方式。实际上,写博客、评后记、边实践边研究、公开课等都属于教学实践的形式。其中,教学反思被认为是影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目前,高校青年教师针对教学工作写博客、评后记的实为少数,教学反思活动也不是学校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的一种常用手段,青年教师反思意识淡薄,反思内容也较简单,仅限于教学手段是否得当、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等方面,个人感性认识比较多,视野狭窄,反思停留在表面,青年教师的反思能力还有待提升。
四、对策建议
1.个人层面: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第一,高校青年教师要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是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只有通过对本专业领域前沿知识的不断学习、积累,激发自主学习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给予学生有用的前沿性知识。第二,确立坚定的师德信念。高校青年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树立“为人师表”的观念。作为青年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将书本知识有感情、有条理、有结构、有脉络地传授给学生,传播做人的道理和学习的方法。第三,进行教学反思。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进行全程反思,通过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教学情境的反思来不断进行自我改进和提升。在教学准备阶段,根据自身经历和以往经验积累进行课程计划和预测、评价可能的教学效果,科学制订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及行为动机,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活动结束后,则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从而促进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政府层面:
做好政策引导,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平台和支撑第一,针对教师入职后培养、高校教师任职标准和资格认证等提出思路和规划,构建政府指导与学校自主办学相结合的政策法规体系。第二,探索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具体内容包括“高校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和“高校教师国外访学进修计划”,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更广阔的平台。第三,政府应在预算中大幅增加用于高校教师发展和入职后培养的经费,设立教学品质提升基金,资助大学设立“教学卓越中心”,奖励教学优秀个人;定期组织开展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对获得教学成果奖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奖金从省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事业费中列支。第四,定期组织开展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选拔工作,在全省高校选拔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给予配套政策和经费支持。第五,建立省属高校教师发展基地,开展省属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在发展基地的研修工作。承担高校教学骨干教师和教学骨干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3.高校层面:
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机制,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第一,完善教师遴选机制,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考核。在高校教师遴选过程中强化对教师教学和教研能力方面的考核,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及教学监控等教学基本能力。在教师日常考核及职称评审过程中也应该适当考虑教师在教学工作方面的成绩。第二,倡导教学学术观,鼓励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一方面,高校要通过教学名师讲学、教学培训及系列讲座等方式不断引导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转变自身角色,提高教师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要通过构建教学共同体、设立教改工作小组及讨论式教学研究等方式开展协作学习,优化教学过程,帮助教师创造性地应用教学知识和技能。第三,强化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优秀青年教师选拔出国培训制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计划”等,提高优秀青年教师在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影响力。设立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结合教师需求,将校内培训、校外培训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开展具有实效性和科学性的培训。第四,建立健全教师教学监督和评价动态考核机制。建立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划、人才培养实施过程、教学信息反馈与处理及教学评估在内的教学监督和评价机制和多层面、动态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对教师教学的全程监督与实时反馈。全面开展学校毕业生满意度的专项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包括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在内的人才培养各环节进行系统改进。
五、结语
总的来说,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制度因素和实践因素。个人因素中青年教师的自我发展需要和意识是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首要问题。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及学校环境因素影响着青年教师成长,特别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完善的青年教师专业实习、教师教育审查及教师进修等制度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运作。因此,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需要青年教师个人、政府和高校形成合力,青年教师自身要不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政府要做好政策引导,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平台和支撑;高校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机制,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关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的边界,而对于每一个因素在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和效果未做深入研究,笔者期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够采用综合的、多学科的视角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及其在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作者:于畅 单位:辽宁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参考文献:
[1]韦雪艳,纪志成,周萍,等.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与提高措施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7):75-78.
[2]赵丽杰,顾立志.试论高校教师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中国高教研究,2001(7):85-86.
[3]余承海,姚本先.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形成及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5(12):15-17.
[4]孙芳明.教师需要与教师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03(20):42-45.
[5]周萍,纪志成.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2):19-21.
[6]潘懋元.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30.
[7]廉思.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J].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8]韩萍,李忠军.参与式教师培训理念及时间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3(1):24-26.
[9]林杰,吴亚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职业发展的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学报.2011(6):95-98.
第四篇:高中化学青年教师教学问题与解决对策
摘要:
为了不断提高高中化学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好地解决教学相关问题,对高中化学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高中化学青年教师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更好地认识到高中化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满足当前高中化学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化学教师 存在的问题 解决对策
1高中化学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整体设计不足
根据当前高中化学实际教学状况来看,部分青年教师对于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不能很好的掌握教学内容的要点和真正含义,教学整体设计不足,教学问题设计广度和深度不够,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层次不清。如必修二介绍有机化合物乙酸乙酯的制备时,大部分青年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化学基础认知,只强调操作顺序,在教学中没有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极不牢固。
1.2青年教师的思维和知识有限
目前,虽然很多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是可以肯定的,但也受限于其思维和知识的局限性,很难帮助学生养成发散性思维。如钠在常温下会生成氧化钠,点燃或加热条件下会生成过氧化钠,有的学生会认为碱金属元素会如钠一样都会生成相应氧化物和过氧化物,这明显是教师在授课时只突出了物质共性,而忽略个性造成的。又如学生在回答运动员手上擦的镁粉其成分时,就回答是镁粉或氧化镁,甚至有人回答是硫酸钙或熟石灰,其实镁粉是碳酸镁的粉末,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反映出了高中化学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思维和知识有限所导致的求同思维方式。这些现象与我们一直提倡的创新教育理念相违背,造成了学生在化学领域学习和实践的局限性。
1.3实验操作和设计不规范
由于青年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不能很好的掌握高中生学习特点,致使某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屡受挫折,手法生疏,很难体会到实验的关键点和要点,难以领略其中的含义。高中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一些学生实验操作不连贯、次序颠倒、装置安装不协调等问题,往往要开始实验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实验过程中各种状况频发,实验台上往往是一片狼藉,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这与青年教师日常实验教学的随意性有直接的关系。
1.4现代化媒体设施应用能力不强
青年教师之前并没有从事过教育工作,缺乏教学问题设计经验,教学课堂规划能力不足,无法独立完成课件制作。虽然大多数青年教师都会多媒体操作,但仅仅是利用其将课本上的概念和习题照搬照抄,很难发挥先进教学软件在化学教学当中的作用,无法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反倒被某些色彩斑斓的动画抢夺学生的注意力。并不能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优势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只是走马观花的进行幻灯片的切换,对于对课件和板书之间的关系仍协调不好。
2高中化学青年教师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2.1满足现状,缺乏专业追求
目前,高中化学青年教师多是80后,他们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生活工作的舒适要求很高,很多人都满足于现状,认为已有知识贮备已经能够应付当前教学要求,受限于高中教学内容,慢慢的他们就将曾经学过的知识遗弃到记忆的角落里。当然学习源有限,高中阅览室、培训体系等也没有给教师提供很好的自学条件。高中青年教师很少订阅专业理论图书,加之缺乏适当的专业交流和沟通机会,很难形成科学系统的教学认识。
2.2缺乏深入的教学研究
大多数高中化学青年教师对教学内容不求甚解,没有针对当前的高中化学教材展开深入的研究。青年化学教师认为高中化学知识过于浅显,认为对其内容早已烂熟于心,而且还在不断的重新讲解,完全不需要再费心思去研究其教学设计意图,没有领悟其真正的教育意义。有的青年教师甚至对教研活动反感,认为是形式主义,满足于集体备课,化学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一直沿用传统模式。
2.3缺乏基础实验机会和规范多媒体的使用部分青年教师并未考虑到高中生的实际需求,反倒是从自己的角度认为基础实验太过简单,认为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掌握,无须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做基础实验,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出现或多或少的基础操作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备课时准备不充分,安于多媒体课件使用,而没有考虑到如何才能够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挖掘学生思维的作用。
3高中化学青年教师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首先,重视对青年教师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教师训练、考核制度,细化教师责任,贯彻落实各项教学教育措施,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订立岗位责任制。其次,培养青年教师专业研究兴趣,使其深入研读高中化学教材,认真比较新旧教材的差异,了解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形成科学系统的化学教学理念。再次,重视实验操作和研究,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化学基础实验,提高其实验操作技能,增加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青年教师了解这一阶段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能力。
作者:刘洪刚 单位: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于幸汝.论高中化学实验中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0,(4):67-68.
[2]张赞源.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J].广东化工,2010,(11):33-35.
第五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对策思考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教育水平也逐年提高,这对高校教育者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中共中央针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其中《意见》指出:“各高等要坚持教学科研相结合,把培养青年教师能力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①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现状以及存在不足,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从而将更多的青年教师培养为课堂教学能手。
关键词
高校 教学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培养 有效对策
0引言
目前,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环节,同时在整个高校教学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文件中曾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结构优化、战斗力强的高校青年教师师资队伍。”②我国高校师资队伍趋于年轻化,其正处在创造发现能力强、精力充沛的阶段,因此也是未来高校发展的主力军,在整个高校教学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青年教师作为学校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为实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目前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意义
就我国高校师资力量发展的现状而言,各大高校在扩招之后,都大量招纳了青年教师,有些青年教师是大学本科毕业,有些则是硕士、博士毕业,总体而言,青年教师具有基本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基础,精力充沛、敢于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具有老教师不可比拟的优势。③现阶段提高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是当前高校所面临的一项新挑战和新任务,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高校学生是组成校园的主体,而高校教师则是高校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基于此高校应该转变和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和培养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青年教师教学热情和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这对我国未来高校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教师完成教学活动的潜在能力。由此可见,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主要是针对学生,并且能够直接折射出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时的心理特征,未来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具体方向,大致包括教学课堂设计能力、教学科研能力、以及教学实践能力三种,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2.1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的课堂设计能力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的课堂设计能力主要就是制定教学方案、解决教学问题为目标的,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阶段,青年教师对整个教学课堂的设计理解不到位,特别是多媒体等先进技术的使用,青年教师单纯地将多媒体等同于电子课件;青年教师已经适应了过去的教学模式,对新型的教学理念认识不足,无法将新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方法简单、落后,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还有些青年教师对课件的制作方法熟练程度不够,进而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编排,导致课堂教学知识条理不清晰,教学重点不明显,很难达到68科教导刊2015年12月(下)规定的教学目标。④
2.2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现阶段有许多学校缺乏对创新能力,青年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使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目前教学科研能力主要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编写科研论文、体验反思式教学、创造教学等,高校青年教师并没有对此形成正确合理的认知;高校青年教师将课堂活动作为临时教学活动,然后缺乏对课堂教学目的、教学课堂内容、课堂教学手段等评估和改进,并没有把教师课堂听课视为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从而失去了提高课堂教学科研能力的机会。青年教师没有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制约了学生的思考能力,降低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实践能力首先要锻炼和提高其普通话基本能力、改善逻辑混乱的现状,青年教师要准备好课堂教学内容,对教学语言事先进行锤炼,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和考虑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教学感受;教学课堂缺乏和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师生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互动,这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导致课堂教学氛围紧张,降低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不健全,不能正确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和评价。⑤
3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的有效策略
3.1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
目前,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下,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时这也对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学校还要提高高校青年教学的人才选拨机制水平,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和校外进行。由于高校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艰巨性,基于此,高校要清楚地认识到青年教师的选拔标准,同时高校青年教师还要要拥有鲜明的政治立场,通过岗前培训和校外进行的方法,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化知识技能。⑥青年教师还应该利用自己的业余课外时间努力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学会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高校还应该对青年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增强其对课堂教学的掌握程度和操作的熟练程度。高校青年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学习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和学习资深教师的优点,取长补短,更加完善自身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3.2高校青年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态度
目前很多高校教师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5~35岁之间,他们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中间力量,基于此,他们的工作态度直接会影响到整个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高校青年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态度,将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二者相结合,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先进的教学方案,这不仅能够给为高校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促进青年教师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能力;同时还能形成良性合理的竞争,给青年教师得以展现的机会,提高其教学能力。
3.3高校应该建立健全评估原则和收入保障机制
工资收入水平的高低、稳定情况是衡量一个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正在实行合理的分配政策,基于此高校也应该建立健全评估原则和收入保障机制。采用竞争上岗的方法,通过竞争的方式,实现能者胜任的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⑦高校应该实行绩效工资的方法,从教学创新、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对青年教师教学进行考核和评估,同时还应该进行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奖励,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激励和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工作。
3.4高校青年教师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
高校青年教师的自身价值主要就是传、帮、带。高校青年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要教学者,首先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的地位,应该对课堂教学环节认真负责,减少纰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校可以通过开展集体教学研讨、集体备课、集体教学等活动,以此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教学平台,增加教学的学术氛围,激发和调动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使其保持一个健康、良好的教学状态,不断提高其课堂教学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未来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具体方向,大致包括教学课堂设计能力、教学科研能力以及教学实践能力三种,因此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仅是现阶段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⑧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校发展的成败。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实现,与此同时还关系社会未来的发展,这就要求各大高校要清楚地认识到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意义,只有不断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其进步,为青年教师营造一个公平、和谐、公正、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增强高校教学效果。与此同时青年教师也要不断进行充电和学习,只有经过不断的锻炼和努力,青年教师才能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军。总之,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作者:李思 单位:广东医学院
注释
①刘芳,姚之彦.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专题调查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76-79.
②高胜利,陈三平,谢钢,等.讲课比赛是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09(5):43-44.
③姜兆华,姚忠平,王志江,等.依托课程建设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13(1):82-84.
④李贵安,李铁绳,党怀兴.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2.6:26-28.
⑤韦雪艳,纪志成,等.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与提高措施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ll.7:75-78.
⑥阎乃胜.角色论视域下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构成探析——基于教师资格认证的考察教师教育研究,2010(2):44-48.
⑦董瑞婷.反思性教学——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2.10:104-106.
⑧张典兵.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与提升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7):36-39.
第六篇: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问题研究
摘要:
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对提升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质量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在阐述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现存问题的基础上,试图寻找解决的途径与策略,以期对提升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质量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教学质量 评价
一、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性
教书育人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这一职能在何种程度上达成关系着高校自身的发展,关系着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书育人是高校的根本性职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与改革都应该以此为根本目的。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样对民办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民办高校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理应受到重视。然而,现实情况是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仍然处于劣势,进一步提升民办高校的教师教学质量刻不容缓。“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1]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对提高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涉及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机构、评价制度等方方面面,十分复杂,时至今日仍缺乏公认的评价体系。目前,在实际操作中,对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现存问题
(一)观念落后,忽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在公办高校的重压下,民办高校一直在寻求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在宣传与实际办学中力求比肩公办高校,而没有考虑自身的现实。目前,民办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大体上与公办高校一致,主要包括教学和科研两部分。实际操作中,民办高校对教学的考核只注重教学工作量,基本上教学工作量达标就意味着教学工作的完成,对教学质量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教学质量评价不被重视。同时,“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知识创新的重要方面军,是知识经济的发动机和传播器,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全面推动小康社会建设中承担着神圣的历史重任”[2],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使高校越来越重视科研工作,这使得某些民办高校为迎合当前高校排名中科研因素的考量,对教师的考核过多的强调科研工作,并明确规定给予教师科研奖励,鼓励教师,特别是核心论文。与教学工作相比,同样的精力投入科研工作可以使教师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教学工作得不到充分肯定,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视下,对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势在必行。国家对教学质量的重视与民办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处于可有可无尴尬境地的矛盾,使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教学管理部门“为评价而评价”,教师“为评价而教学”,单调而统一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与过程使教师必须为迎合教学质量评价而放弃个性化、创造性的教学风格。教学质量并没有因评价的存在而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与作用并没有实现。
(二)评价标准科学性不足
民办高校教学主管部门主导下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评价主体单一,评价体系不健全,没有完善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缺乏弹性与发展性,科学性不足。民办高校现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往往存在随意性。例如,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往往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实现,问卷调查中存在“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本学科兴趣是否提高”、“该课程是否是本学期收获较大的课程之一”、“教师备课是是否充分”等,这种对学生的调查,存在抽象性与不可参照性,对一门学科兴趣是否提高并不是通过一门课程就能达到的;学生没有教学大纲,在所学学科方面的造诣不深,对课程的了解程度不深、范围不广,不能真正的了解怎样才能叫做“备课是否充分”。类似于此的调查不具有代表性和参照性。民办高校现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存在表面性与片面性。现行标准往往注重那些表面的,易于量化和操作的因素,并将之简单叠加,各因素之间的有效互动不足。“教学评价标准往往是那些表面的、形式的、易于操作的表征,忽视师生内在的主体价值取向、成就动机、个性、创造性等价值目标。”[3]同时,民办高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往往聚焦于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课外互动不受重视;过于重视教师教学的基本功考察,忽视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评价过于重视结果性评价,过程不受重视。
(三)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单一,实施效果差
教学质量评价应该建立在广泛支持与多方参与的基础上,其主体应该多元化,包括专家、学者、教学主管部门、教师、学生等各个组成部分,以达到结合使用、相互印证、增加权威性的作用。然而,实际操作中,民办高校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多由学校教学主管部门(一般为教务处)掌握,实行自上而下的评价,其他评价主体的主动性受阻,评价主体逐渐行政化,专家、学者、教师、学生的评价形同虚设,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实施效果差。民办高校多数不设专门的教学质量评价机构,教学质量评价职能由教务处下设机构兼任,形成“机构挂靠、人员兼职”的现象。教学主管部门多以听课的方式进行评价,但受人员数量限制,教学主管部门听课次数有限,只能对教师进行为数不多的听课,如果仅以几次课的表现来评价教师,可能会出现误差。同时,教学主管部门构成人员资质也很难保障。民办高校一直面临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专任教师比例虽然一直上升,但队伍稳定性不够,质量相对不高,同时专任教师主要集中在教学第一线。教学主管部门人员,一部分源自公办高校退休人员,这部分人员虽然具有长期的高校工作经验,但对民办高校的情况未必完全了解,同时不能保障是否来自教学一线;一部分为校内在职人员,这部分教师多为行政人员,没有长期的执教经验。学生评价方面,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逐渐边缘化。学生是教师教学的直接对象,是教学活动的直接感受者,本应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然而,学生容易以自己的个人喜好评价教师,一些会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师往往获得高分,一些认认真真讲课,不“油腔滑调”的教师反而不容易受到学生认同。一些教师为了获得高分,课堂上不敢管、不愿管,一味迎合学生,课堂纪律极差,虽然获得了高分,反而降低了教学质量。同时,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基本上处于不公开状态,特别是对学生保持“秘密”状态,学生并没有感受到评与不评对教师教学质量有影响,导致学生对教学质量评价失去热情,“随便评评”是大众状态。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随便评评”,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随便看看”,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逐渐边缘化。教师评价方面,教师自我评价与同行评价均逐渐形式化。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对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际操作中,教师出于自我保障,往往不直接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是以应付了事的心态,以“不痛不痒”的语言,以流于形式的方式去完成自我评价。同行评价由同行教师对教师进行评价,具有专业性强、熟悉情况和相对客观的特点。但同事之间较为熟悉,拉不下脸面,以及同事之间可能存在利益方面的纠葛,导致同行评价也极易流于形式。
三、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观
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其根本目的是充分调动教师教的积极性与学生学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然而,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并不能必然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手段,以及与正确的教学质量评价观结合起来,这种教学质量的评价才能体现其进步的意义和良好的效果”。[4]从学校和学校管理层来看,要充分认识到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所在,将教学质量评价放在客观公正的层面,将教学和科研放在同样重要的层面,只有这样,教学质量评价才不会处于尴尬的可有可无的境地。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质量评价并非“为评价而评价”,教学也并非“为评价而教学”,教学评价是为了进一步自我监督、自我激励,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质量。对学生而言,在教学质量评价的监督之下,建立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教学环境,才能更好的学习知识、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未来的竞争力。因此,民办高校既要重视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又要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观。
(二)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必须在良好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观念的指导之下,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民办高校现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存在随意性、表面性和片面性,指标科学性不足,在今后教学质量评价中应该注意不断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高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其评价主体涉及专家、学者、教学主管部门、教师、学生等各个组成部分,主体具有多元性,对于不同的评价主体,进行评价的指标更涉及多种因素,特别是涉及到态度、感受、印象等主观因素以及评价主体所处的外部环境等客观可变化的因素,这些因素皆具有动态性,极其容易发生变化。因此,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设定,应该在多方前期访谈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深入的分析,力求保障指标的科学性。评价指标涉及多种因素,因此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要比较全面的反应教师的教学质量,涵盖教师教学的方方面面,尽可能收集到全面有效的信息;同时,指标体系也不能事无巨细,将所有的因素都纳入,因此,指标的设计应该注意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能深入反应教师教学质量的因素。
(三)发挥主体多元性,增强实施效果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高校内外,涉及各相关成员,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保障需要各个相关成员共同参与,教师教学质量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认同,因此,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不断增强评价实施效果。学生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主要是通过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的。学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对象,通过课堂,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表现、教学效果有直接的体验,并收获自身的学习体验和知识增长,因此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发言权。高校学生基本已经成年,他们已经可以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基本的判断,“高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作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是有价值的。”[5]因此,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教师自评是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在以往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受传统教学质量评价观念与方式的影响,教师往往将评价视为教学管理部门的事情,认为自己只要好好上课就行,缺乏自我评价意识。事实上,能否上好一门课,是否上好了一门课,只有教师自己最为了解[6]。通过自身的反思,教师最能发现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与缺陷,以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更加努力的备课,不断改善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中,教师自评是评价的根本力量,不容忽视。第三方评价是保障。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除了涉及学生、教师本人以外,还涉及教学主管部门、同行和专家,这些可以统称为第三方评价。同行教师,相对于其他成员而言,较为熟悉教师的日常教学与教学科目,同行之间可以较为便捷的获取相关教学信息,利于共同问题的探讨与相互学习。民办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教学监督部门,一些高校已经设立的教学督导部门,教学督导部门的成员一般要由拥有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他们对课堂教学活动和对教师的要求较为熟悉,能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判。专家,有着多年的教学或教学研究经验,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具有针对性,能够有效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扬长避短,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应该将第三方力量纳入其中。
作者:侯文雪 单位:山东英才学院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郑蕊.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方法初探[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22(6).
[2]夏季亭,帅相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高校科技创新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
[3][4]朱萌.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内部评价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
第七篇:高校年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摘要】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未来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而高校青年英语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其教学能力对于促进高校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教学能力的内涵入手,着重讨论了提升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四种对策。
【关键词】
高校 青年 英语教师 教学能力 提升对策
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稿中提出了五项建设内容,其中第五项即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目前,我国高校中青年英语教师占英语教师总数的67.4%,作为高校英语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其教学能力对于促进高校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讨论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应如何提升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教学能力的内涵
“教学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成。一般能力指教学活动所表现的认识能力,特殊能力指教师从事具体教学活动的专门能力”。关于教学能力涵盖的范围,学术界对其界定不尽相同。本文将从教学认知、教学组织操作、教学监控以及教学研究四个方面的能力来进行讨论。教学认知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它包括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以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综合分析能力。教学组织操作能力主要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力以及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力。教学监控能力指为了保证教学目标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分析研究的能力,以及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和研究新问题,进行教学改革的能力。
二、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对策
首先,要完善英语教师的岗前培训制度。岗前培训是教师入职以后走上讲台之前所进行的必要培训。目前国内各高校青年教师基本都要接受岗前培训,但是多数培训局限于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和考核,而且各学科青年教师培训内容相同。由于培训形式单一,时间短等原因,岗前培训并没有引起教师们应有的重视,也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除了对青年英语教师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和考核外,还应针对英语学科的特点开展相应的集中培训。第二,加强教育教学知识的培训。青年英语教师经过短期的岗前培训就直接走上了讲台,他们往往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因此,为了尽快帮助年轻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可以以教研室为单位,通过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帮助新教师尽快了解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生特点等。另外,可以开展教学观摩活动,还可以建立导师制,采取“老带新”的形式,促进青年教师与有资历的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教学能力的提高。第三,增加培训机会,建立终身学习制。科技进步使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要。高校青年英语教师不仅要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知识,也要有针对性的了解所教学生的专业相关知识,还要学习层出不穷的现代化教育手段(例如慕课、微课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有效提高教学组织操作能力。因此,高校可以建立教师培训中心,定期聘请各界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式培训,促使青年教师了解最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并且还要适当减少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量,从政策上鼓励青年英语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学习,建立终身学习的制度,以达到持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此外,高校还应加大对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设备的资金投入。第四,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增强教改意识。受到“重科研轻学术”的传统观念的影响,青年英语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术研究,而忽视教学研究。因为前者能比后者带来更多的实际利益,这就使得教师缺乏提升教学能力的内在动力。因此,为了提升教学科研能力,青年英语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教学科研观,明确教学研究属于学术研究范畴,而且它并不比语言、文学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低级。另外,青年英语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把各种新型教学方法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然后进行研究。教学研究成果必将会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结束语
高校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最直接的实施者和推动者,而其教学能力提升与否直接影响着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决定着教改能否顺利进行。所以作为高校英语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有必要不断增加教学知识、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增强教改意识、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完善,逐步提升教学能力,最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作者:杨鹏 许卓艺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洁,刘孟欣,张凤华.大学英语教师KASIB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128-135.
[2]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8(6):180
[3]李红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视野下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构建.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2):36+66.
[4]周仁.高校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培养策略.教育与职业,2010(18):54-55.项编号2014lslhzkt-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