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学思路构建(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教师教学思路构建(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教师教学思路构建(3篇)

第一篇: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社交网络构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胜任力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胜任力在教育领域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发起的基于胜任特征的教师培训和学校范围内胜任特征的一项测评运动。教师胜任力的研究现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如Huston关于教师的胜任特征的总结,丹尼尔森等人提出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四个维度,HayMcBer公司关于高绩效教师的五种胜任特征群的概述,Kabilan提出的教师胜任力评价标准等。1998年Bissehoff和Grobler运用结构化问卷总结出了教师胜任力的二因素模型,即教育胜任力(EducativeCompetence)和协作胜任力(CollaborativeCompetence)。1999年Arthur将即得经验加入其中,探讨了即得经验对教师胜任特征的影响,并建构了中学教师的胜任特征模型。上述研究成果中很大一部分都被研究者所在国家采用,成为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主要标准。我国对于此方面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研究集中于将教师胜任力作为教师评价标准的研究,对不同类型的教师的胜任力模型进行探讨,对不同学科的教师胜任力模型进行研究。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已有研究大多基于博客的教师胜任力提升。在我国教育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现实需求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理论成果不足以指导教学实践,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要求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提升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胜任力。以“国培”为核心的各级教师培训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集中培训成本过高、效率偏低,必须找到能够让教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就能获得持续发展的途径,而社交网络如QQ、微信的出现正好满足这种需求,运用社交网络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提升,不仅是对现有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突破,更有助于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和教学质量。

二、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交网络使用情况现状调查

为了了解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交网络的使用情况,笔者随机选取了广东省大埔县和甘肃省康县农村教师200名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份,有效问卷188份,问卷有效率94%。

1.教师使用设备的基本情况

(1)使用设备

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登录社交网络使用电子设备的分布情况,排在前两位的为台式电脑和手机,分别占所有调查对象的74.7%和69.4%,在所有调查对象中仅有29.6%的人选择使用平板电脑登录社交网站,使用人数较少。

(2)不同教龄教师使用社交网络设备的比较

各个教龄段的教师登录社交网络使用电子设备排在前两位的都是台式电脑和手机,教龄集中在0~5年和6~10年的教师使用手机登录社交网络的人数最多,而教龄在11~15年、16~20年以及20年以上的教师使用台式电脑登录社交网络的人数最多。由此看出,教龄较短的教师倾向于使用手机登录社交网络,而教龄较长的教师倾向于使用台式电脑登录社交网络。

(3)不同学历教师使用社交网络设备的比较

不同学历的人使用上网设备登录社交网络情况不具有差异性,相对于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各学历段的教师都更倾向于使用台式电脑和手机登录社交网络。

2.教师使用社交软件的基本情况

(1)使用软件

农村中小学教师使用社交网络软件分布情况:排在前两位的社交网络软件为QQ和微信,分别占所有调查对象的85.5%和70.4%;使用微博、人人、博客、飞信相对人数较少,分别占所有调查对象的34.9%、22.00%、21.5%、19.4%。由此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教师使用的社交网络软件主要为QQ和微信。

(2)不同教龄教师使用社交网络软件的比较

针对农村中小学不同教龄教师使用社交网络软件情况:各个教龄段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最喜欢使用的软件都是QQ和微信,而且二者所占比例相近,都在40%左右;而微博、人人、博客、飞信的使用率较低,且所占比例相近,在3%左右。各个教龄段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使用社交网络软件情况不具有差异性。

(3)不同学历教师使用社交网络软件的比较

针对农村中小学不同学历教师使用社交网络软件情况:各个学历段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最喜欢使用的软件都是QQ和微信,而且二者所占比例相近,都在45%左右;而微博、人人、博客、飞信的使用率较低,且所占比例相近,在3%左右。各个学历段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使用社交网络软件情况不具有差异性。

3.教师使用社交网络功能的基本情况

(1)使用功能

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使用社交网络功能的分布情况:排在前三位的为聊天功能、新闻资讯和分享动态,分别占所有调查对象的68.6%、69.7%和62.2%;其次为群聊和附近的人,占所有调查对象的43.1%和33.5%;在所有调查对象中社交游戏功能使用的人数只有31人,人数最少,占所有调查对象的16.5%。

(2)不同教龄教师使用社交网络功能的比较

不同教龄教师使用社交网络功能的情况:各个教龄段的教师使用社交网络功能排在前三位的都为聊天功能、分享动态和新闻资讯,都超过60%;社交游戏在各教龄段中使用的人数最少,都低于20%;新闻资讯在20年以上教龄的人群中使用人数最多,为48%,由此可以看出,教龄越长的教师越关注新闻资讯。

(3)不同学历教师使用社交网络功能的比较

不同学历教师使用功能的情况:高中、中专学历的教师使用社交网络功能排在前三位的为聊天功能、群聊和新闻资讯,而大专和本科学历的教师使用社交网络功能排在前三位的为聊天功能、分享动态和新闻资讯,由此可以看出,所有学历段的教师在聊天功能和新闻资讯上不具有差异性,而高中、中专学历的教师在聊天功能和新闻资讯外更倾向于群聊功能,而大专和本科学历的教师则更倾向于分享动态。

(二)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

为构建适合网络环境下利用社交网络促进教师胜任力的模型,首先研究了我国目前关于教师胜任力方面已取得的成果,采用德尔菲法分析教师胜任力因子,并进行问卷调查证实因子成分以构建教师胜任力模型。在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以“胜任力”、“教师胜任力”为关键词分别进行检索,期刊来源为“核心期刊”、“CSSCI”,共检索到81条结果。剔除无效样本,选取与本研究相近的13篇论文重点研究,编制《教师胜任力因子核检表》,核检表中共66个因子。将核检表发放给由九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各位专家以匿名的方式选出他们自认为重要的胜任力因子,经过三次征询与反馈,专家们的意见最终趋于一致,得出了胜任力因子22个:沟通技能、教学技能、组织管理能力、艺术感、遵守规则、治学严谨、质疑态度、热情、概念性思维、个人影响力、客观性、创造性、情绪洞察力、坚持性、自信心、接受挑战、抓住机遇、自我控制、成就动机、效率感、反思能力和利他行为。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师胜任力调查问卷》,调查广东大埔县和甘肃康县的农村教师200名,在SPSS软件中进行因子分析,22个因子进行降维,得出六个因子群:专业潜力、思维潜力、高阶潜力、内驱潜力、人际潜力、外显潜力。关于胜任力模型最早的有“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它们都共同说明了教师教学胜任力是由外显和内隐两部分构成,教师教学胜任力内隐因子包含专业潜力、思维潜力、高阶潜力、内驱潜力、人际潜力;教师教学胜任力外显因子包含外显潜力。外显潜力主要指的是显示在冰山表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表面的、可以很容易观察到的,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隐藏于冰山下面的那部分内隐因素,是内在的、根本的、不易被观察到,需要通过因子分析才能发现的。在此模型中,内隐胜任力的五个因子群是隐藏于冰山下面的起决定作用的部分,而外显胜任力因子的一个因子群则属于显现于外的可观察到的部分。在此模型中,内隐胜任力因子与外显胜任力因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内隐决定外显的发展方向、发展潜力,而外显是发展的具体程度,是内隐的外在表现。通过此模型,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内隐部分犹如冰山潜藏水底的部分,不可直观却实际拥有巨大的能量,而外显部分即所谓的“冰山一角”。通过此模型,我们能很好地分析教师胜任力构成成分及要提升教师胜任力应该把握的要素。

三、基于社交网络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模型

互联网时代,人类的学习面临两大挑战: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一方面,网络上各种学习资源每天成级数增长;另一方面,网络学习资源零散、无序且互不关联。西门思系统提出了联通主义的思想,指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联通主义的产生,为新时代背景下学习行为特征提供了新的解释,被誉为“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联通主义区别于传统学习理论的最大特征是:注重人文精神,关注知识源的外部联结,强调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充分考虑个体内部认知与外部群体智慧的关系。而克罗斯曾说:“学习就是优化自己的内外网络”。学习的生态论———学习就是构建及优化自己的内部和外部知识网络。所以,当今的学习应该是互联的过程,是学习交流网络构建的过程。如图2所示,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支撑,利用现有的社会交互网络工具创建学习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创建目的明确的提升教师教学胜任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学习社交网络,开展持续的网络培训、学习和知识管理。在社交网络里有教师、专家、在线导师等多个主体,组成学习共同体,可以利用QQ、微信等交流平台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协作、评价等形式的学习对话,分享学习资源、研究成果,建立知识的连接。专家、在线导师等助学者可提出反馈和评价,为教师提供持续不断的指导,从而避免个体知识建构带来的主观性与片面性。这种轻松自然的社会交往让教师感受到良好的情感关怀,知识的获得过程变得轻松、有趣,从而有效维持了教师的学习动机。根据前期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交网络设备使用的调查报告,并结合教师胜任力的模型,以及相关传播学理论,笔者构建出基于社交网络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胜任力的模型,如图3所示。希望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模型,能够从理论上提出社交网络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具体策略和可操作模式,并通过研究对理论上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该模型由四大部分构成:一是需要教师提升胜任力的因子(外显因子和内隐因子)以及相关的各种网络资源;二是利用社交网络提升教师胜任力的手段(在线导师、资源库、多功能聊天室和成果展示平台);三是评价机制;四是培训主体(教师)。作为教师,要能根据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不断地深化经验和专业的知识,知识可以传授,经验需要积累。下面主要论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在教师知识和经验深化方面所要起到的作用。

(一)在线导师

创建基于“导师—研究生”模式的在线导师团队。在线导师团队成员主体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他们一是身处高校,专业背景扎实;二是容易接受新事物且熟悉各种社交网络相关软件;三是时间和精力充沛,能够每天上网,及时解决教师提出来的问题,保证了教学互动的质量;四是研究生与自己的导师联系密切,能够及时沟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对于教师,在线导师满足了他们实用、即时的学习需求,并且这种基于社交网络技术的教师学习不是在同一地点发生的,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学习是发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下,而非人为模拟的。这种基于实际问题的学习,更加需要教师得到在线导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在线导师的专业知识的完善性、教学理论的科学性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潜力的教学胜任力因子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二)资源库

现今网络上已经有很多成熟的资源网站,这些网站往往都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社会交互功能,有着较大的用户参与度。比如用于共享文本资源的博客、QQ空间、微信公众平台等,用于共享视频资源的土豆和优酷等。我们利用这些成熟的网站,首先建立分工明确的资源库,其次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最后再将这些能够提升教师胜任力的资源利用社交网络推送给教师,从而满足教师进行终身学习的学习需求。而针对移动设备推送的资源部分,根据最小粒度原则,我们将文本篇幅、视频长短等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切割再进行推送。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资源繁多,造成教师获取资源的时间浪费和获取通道受阻。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了完善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励志故事、教学技巧等,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外显潜力和高阶潜力。

(三)多功能聊天室

非正式学习强调学习的泛在性,认为人际通信交流的本质就是学习。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学习,与朋友、同事、父母间的聊天或者是讨论等,这些都是学习的机会。普遍认为,有75%~80%的学习都是以这种非正式的形式进行的。根据日本学者佐藤学的对话学习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协商分歧逐渐分享理解,并彼此改变观念。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多功能聊天室的社交网络将各地不同的一线教师组织起来,通过例如QQ群聊、微信通讯等即时社交软件交流获取知识和信息,教师在与其他教师同仁的交流互动中,将自己的问题、想法告之别人,在为别人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在交流互动中,某些时候会发现其他教师的想法比自己原来想象的更好,能学到更多有用的内容,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多功能聊天室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人际潜力。

(四)成果展示平台

学习的进行可以通过与他人经验的分享获得。而常用的方法有“案例教学”、“经验分享”。案例教学一般把自己过去成功或优秀的教学事件,通过系统的经验总结沉淀成经典案例,再通过成功展示平台让其他教师进行学习、研讨,通过这种方式内化案例情景,把其他教师带入案例情景中,通过其他教师的探索、研讨习得经验。通过建立成果展示平台这种方法:一是为教师提供能够进行“案例教学、经验分享”的地方,从而使教师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经验;二是在成果展示平台中,加入奖评机制和激励措施,从而体现教师的自我实现的价值,勇于分享。成果展示平台的作用就是使教师的内驱潜力方面的教学胜任力因子得到提升。

(五)定期评价

定期评价所评价的内容包括:在线导师制度、资源库(文本、图片、视频等)的建设和管理、多功能聊天室的聊天内容以及成果展示平台中教师的表现。在线导师定期提交工作总结,并定期组织在线导师开会,讨论通过社交网络与教师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在资源库中统计教师对推送的文本资源的阅读量、视频的观看次数及评论,在成果展示平台统计教师的留言、评论。根据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和绩效,会通过积分、信誉、等级等形式表现并记录在案,然后在成果展示平台展示成果突出的教师列表,当教师看到自己的成果及其他教师的活动记录时,会不自觉地进行反思和比较,从而产生动力。让教师之间也可以看到彼此的成绩,除了合作与竞争,同时,建立专门的情感激励员,通过情感交流激励教师更多更好地参与。定期评价不仅仅是简单的评价,也是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从而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定期评价可以很好地激发教师的质疑态度、创新性等,从而使教师的思维潜力得到提升。

(六)五大模块相互作用

资源库的存储、下载等功能,为在线导师与教师之间的资源传递、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资源分享提供平台。在线导师制度,为教师提供优质资源、及时解答问题抑或是传递最新教育信息,并承担相关教师培训任务。多功能聊天室承担了在线导师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多数的交流活动,保证了信息的畅通,是整个模型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成果展示平台,一是可以为教师展示自我,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二是能够为在线导师对教师的定期评价提供反馈资料。定期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师胜任力提升模型,能够让在线导师监控模型的运行状态,从而做到及时调整提升策略。

四、基于社交网络促进教师教学胜任力的优势

(一)充足的前提条件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军事、医疗、企业等领域一直都是新技术得以发展的温床和基地。在教育领域,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混合式学习等新名词不断涌现,这也说明了新技术给教育的变革带来了新的契机。专家学者们发现,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知识增加是以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在当今的网络社会,面对面的传统交流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利用各种各样的社交网络进行交流的趋势已无法阻挡。通过调查发现,实验区的教师也多采用社交网络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这必然使我们的教育和学习形态将基于这种人们的生活形态发生变革,这也为我们利用社交网络促进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实施提供了现实可行的信息技术生态环境。

(二)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前期的调查,教师胜任力包含外显和内隐两大部分。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内外因作用”原理,知道两者之间存在着不断相互转化的关系,外显因子是内隐因子的外在表现,内隐因子是外显因子的抽象内化。那么,如何才能利用社交网络促进这两部分知识的提升?基于社交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也包括两部分,即内部心理活动和外部体验活动,“内部的心理和意识常包括了外部的动作和操作,外部的活动也包含着内部的思维的动作和操作”。教师在应用社交网络过程中的操作实践活动以及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这些外在表现都是属于外部体验活动。而通过这些操作实践活动以及与同事、家长和学生的交流活动,间接促进教师自身内隐知识的提升,这种从外部体验活动内化成自身能力的迁移过程就是内部心理活动,它“既不是对外物的简单摹本,也不是主体内部事先存在结构的独立显现,而是包括主体与外部世界在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教师利用社交网络可以做到既依赖于外部体验活动,又依赖于内部心理活动,通过两种活动的不断转化使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提升机制形成良性循环。

(三)低廉的资金优势

在经济领域非常注重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低投高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所以“成本控制”是教师培训过程中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部分。我国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的“国培计划”,其覆盖面终究是有限的。而我们构建“基于社交网络促进教师胜任力提升模型”的目的也有提高成本效益的良好愿望。

(四)终身学习体系的必然要求

当一系列的“国培计划”以及类似于这种面对面培训的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就会跨越到不同地点和不同情境,在不同的转换中进行学习,他们希望能够继续进行学习和得到支持,而不是离开课堂后就终止了。面对这个问题,基于社交网络促进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模型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解决方案。在技术赋能(Technology-Enabled)的社交网络时代,教师不仅能够利用社交网络进行持续学习,而且可以与同行进行交流,分享知识,探究他们周围的环境。通过社交网络,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得到导师的指导,从而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实现。

五、结论

基于社交网络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将信息技术与学习理论相结合,将社会资源与教师教学相结合,将高校教学研究与一线教师实践相结合。在线导师、资源库、多功能聊天室、成果展示平台和定期评价这五大模块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以教师为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循环系统。

作者:袁磊 王冠楠 闫耀丽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误区

一、教学设计变成课堂实录

有些教师把教学设计写成课堂实录,这是新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他们把教案写得十分“详细”,教学的前期分析却很简单,教学过程几乎都是采用“师问—生答”的简单方式,甚至把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详细写下来。这样的教学设计变成了成剧本,机械呆板,缺少灵活性,课堂教学实际就成了教师控制下的表演。原因是教师把自己如何教考虑的很多,对学生如何学等深层次问题不甚关注,尤其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非正常情况预设很少,学生只能回答一个标准答案,思维受到限制。整个教案看见的大多是教师的思路,很少看见学生的个性思维与思考变化。这些问题反映出有些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仍然没有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学目标空泛含糊

教学目标的分析和确定就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依据宏观的课程目标,再把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征结合起来进行适当的调整,让课堂教学更加具体、明确。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都对教学目标非常重视,但到具体写教案时经常“写完教案后然后再写教学目标”,这不但形成了“本末倒置”,而且照搬教学参考的现象比较普遍。要让小学数学教师说清“目前一般怎么确定教学目标”时,一些教师都很茫然,教学目标基本上不是老一套,就是抄别人的。这就反映出一些老师不认真研读文本,教学经验不足,致使教学目标把握不住或把握不准。由于小学数学教师设置教学目标的不准确、不全面,课堂上必然会出现‘教到哪是哪’的问题。尤其是情感态度领域的教学目标更是空泛、抽象,缺乏操作性、不切实际。很多教学目标中的目标主体多为教师的行为描述,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却很少,往往用“认识”“掌握”来简单概括,无法知晓学生是否真正认识和掌握了知识。

三、缺乏对学生的分析

对学生的学习分析在教学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是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里,很多老师都没有或少有“对学生分析”这个环节,有的教案偶尔提到“学生已经对……有了初步的认识”简单说明。原因是很多教师都认为“对学生很了解熟悉”,没有必要在教案里写的太多、太详细。实际对学生真正都了解哪些,他们就说不清楚了,知道的往往是一些一般、表面的现象。比如“某学生成绩比较差”“某学生调皮”等。一些很重要的问题了解甚少,有的基本上没有关注。如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已掌握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由于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分析,致使教学目标或高或低,很大程度影响了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应用,必然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偏差,降低了教学设计的实用价值。

四、“生活味”和“情趣味”抵消了“数学味”

有一位数学教师上了一堂《认识前后》的课:老师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全班同学排成竖行,在操场上慢跑一圈,接下来把每六人分成一组,三组一起再进行赛跑,其他观看的同学来观察跑步的同学的前后位置。然后提问:哪是前面,哪是后面,要求观看的学生明确,要看跑步学生脸的方向来定前后。最后组织学生男女各排成一行,成为两列纵队并对齐,让同学互相说说前后是谁。教师总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明白了什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但是,一些小学数学老师并不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渲染了生活味和情趣味,抵消了数学味和思想性,把一堂正常的“数学课”上成了“体育课”“活动课”等。数学课应该上出浓厚的“数学味”,要贴近生活,同时也要高于生活,只有让学生在“数学化”的过程中感受和体会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五、创设情境牵强附会

按照《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很多老师都在教案中设计了“创设情境”这一环节。但是有些教师“为了情境而情境”,所设计的课堂情境缺乏针对性和挑战性,不是跳跃性很大,就是和教学内容没有什么关联,课堂上老师将学生强行从一个情境转移到另一个情境里,学生只能疲于应对,并不能静下心来感悟思考,整个课堂零碎松散,没有整体性,实际是上了一堂不同情境中的反复训练课。数学课堂应该用一个教学情境贯一始终,不能是“问题”和“情境”的简单拼加,必须包含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这样才富有挑战性、思考性和实效性,如果简单地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就不能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也无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与价值。

六、结语

上述问题的分析,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一些数学教师对教学设计没有利用科学理论做指导,思想认识不够全面,掌握教学设计的能力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探讨,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对教师经常开展教学设计的培训,让广大教师真正在教学设计思想的指导下设计课堂教学,从而减少或消除这些误区和现象。

作者:张继慧 单位:长春市莲花山劝农中心小学

第三篇: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实践研究

一、小学教师实践知识的内涵

金忠明老师和李慧洁老师在《论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来源》中认为:一个教师教学实践知识师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是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是教师在各种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也是一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理性思考的外在表现形式。小学英语教学在其课程本质上应该就是一种教学“实践”,小学英语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性知识实际上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效果大小和成败。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知识虽然在理论系统性方面暂时不足,但随着在自身具体教学活动实际中,不断积累起更适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知识从而最终形成了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风格和体系。小学英语教师在自己的英语教学活动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以及学科特点,不断丰富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知识,从而在教学的的知识纬度、和价值观纬度等方向不断丰富。

二、小学教师实践知识提升的途径

著名教育家舒尔曼认为,教学实践知识丰富的教师通常拥有其自身独特的知识结构,如从事的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用教育理论知识,教学课程知识,学习者知识,从事教学的情境知识以及教育目标、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方面的知识等。因此,我们认为小学英语教师的学科知识只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一,是高效完成英语教学活动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客观地说,小学英语教学不仅是一种学术活动,还是一种非常具体的教学实践。这种教学实践对于教育对象的小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理解输出的掌握,更是一种不同文化碰撞、不同语言知识的输入;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本身来说,一般要经过长期教学实践,长期积累、沉淀而成的教师个人学术知识素养,是对教学实践和教学总的原则的不断超越。由于小学生其自身的知识结构,大脑发育特点,小学生英语教学实践的目的主要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小学英语的教学注重学习情境的创造,听说领先,利用“互联网+”,利用音频、视频、自媒体以及电脑、平板、手机登多种平台帮助学生首先掌握地道的语音、语调。每天有一段时间让他们“生活”浸润在英语环境中,注重儿童英语学习早期掌握纯正的语音、语调,在概念学习和整合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学生的初步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初步写作能力。小学英语教学强调趣味性、交际性、情境性、情感性等原则。教学实践知识的增加依赖于教学活动中经验不断积累和发展。这个过程是教师将所学的学科知识、教学知识与具体的课程要求相结合的过程,即个人具有的内在知识与学科的外部要求相整合,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作者:靳秀丽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求是小学语文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