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体系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体系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体系研究

摘要:建立以更新理念、整合资源、协调配合、推动创新等为标志的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体系是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必然要求。学生中心的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体系要基于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特征以及驱动因素的分析进行构建,系统化地从政策制度、教师培训、教学评估指导和改进、信息化支持平台、创新环境构建五个方面着手,开展“五联动式”实践,以高校为支持主体,解决教师个体发展动机不强,高校推动教师教学发展及教学创新力度不够等内、外部驱动力问题。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体系

教师教学发展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教师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1],加强教师教学发展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在信息时代高校教学创新方法与师生群体的现实诉求交互影响下,建立统筹负责全校有关学习与教学相关事务的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体系,以此促进教师发展、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已成为高校教学运行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2]。目前,各高校积极推进以“学生为中心”、“打造金课”、“信息技术融合混合式教学”等为标志的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和大力支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教师能够深入认识教学改革理念,并积极主动的投身于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对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至关重要。

一、研究背景

1962年,密歇根大学最早建立了美国第一个教学支持服务机构-密歇根大学教学与学习研究中心。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国大学纷纷建立了现代化教学支持服务机构,2012年9月,我国建立了第一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在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的强烈驱动下,教师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日益受到高等教育界的关注。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体系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内涵、阶段性特征、机构职能定位、发展路径、发展机制等[3],而对于如何立足于高校微观支持主体,系统构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支持体系研究相对较少,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配套支持以及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发展统一性认识不够,尤其是针对高校教师实际发展现状和发展路径的可操作性实践经验较为缺乏。建立以更新理念、整合资源、协调配合、推动创新等为标志的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体系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必然要求。首先,从学校层面来看,与教学支持相关的职能管理部门以及学院的政策制度、培训资源等还需进一步系统化的梳理和规划以形成合力推动教师发展;其次,从教师层面看,缺乏内在发展和教学改进创新的动力,还需进一步研究分析其制约因素和改进策略。因此,聚焦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现实与困境,以解决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个体发展动机不强,高校推动教师发展力度不够等主要问题的实践为出发点,提出以高校支持为主体,激发教师教学发展的内在动机,提高教师个体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相关资源,建立协调合作的管理机制。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组织形式和实践方法,系统化设计和实施支持策略,解决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在向新教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构建学生中心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体系。

二、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特征

高校教师作为知识传播、教育应用、科学研究等多重角色,在教学发展过程中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具有独特性[4],而支持体系的构建应基于高校教师教学的发展特征。

(一)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应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一致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而什么样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规定了学生经过学校培养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同样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教学发展工作还应重点围绕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即培养教师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将内化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外化给学生,经学生学习转化为自身的获得。目前,缺乏教育学背景成为年轻教师走上讲台面临的首要问题[5],解决教育教学能力薄弱问题应成为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体系的重要出发点。

(二)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应与学科专业的发展要求相一致

对于教师来说,其所受学科专业的教育背景决定了其原有的专业知识结构,而在成为教师后的成长过程中,其知识结构会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本专业领域知识更新而不断产生变化,更将面临如何在职业生涯中有效提升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科研能力和教研能力的困惑。因此,教师教学发展工作应与学院、系部联动,从学校层面提供学术研究的共性支持,而学院、系部层面应更关注从学科专业角度对教师进行培养,通过组建学术研究共同体、跨学科专业研究小组等方式,转变学术研究“单兵作战”的限制,促使不同角度灵感火花的碰撞,为青年教师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添砖加瓦。

(三)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应与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发展要求相一致

信息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理念正在不断更新,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深入化”、“自主化”、“个性化”为主要特征。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革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6],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学习,不断提升教育效果和质量,对教师教学习惯的改变和教学能力的提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应不断更新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断满足和适应高等教育教学发展对教师教学发展的要求,构建配套的支持体系促进教师的转变、教学的转变和学生的转变。

(四)高校教师发展应与个人内在发展动力和外部组织支持相一致

教师的教学发展意愿是受到内外部驱动影响的[7]。内部驱动主要是对自身成长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个人诉求及规划,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外部驱动来源于业绩考核、晋升制度等学校管理制度以及学校文化评价、社会声誉等非物质的奖励与惩罚。而如果仅仅依靠奖惩制度来促使教师发展,往往会导致发展被动性、个体化等问题[8],因此,外部组织的多元化支持体现了其不可替代性。根据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构建基于驱动因素的教师教学发展支持模型见图1。高校作为支持主体,主要外部驱动因素包括管理制度、激励政策、发展机构支持、评价机制、组织文化;教师作为发展个体,内部发展主要驱动因素包括职业目标、职业认可度、职业责任感、职业满意度和对于能力发展的诉求。

三、学生中心“五联动式”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体系的实践

高校作为教师发展支持的主体,将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体系的构建与驱动因素关联起来,为教师提供符合其自身内在发展动力的外部支持,可以提升实践的有效性。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是一所IT类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教育创造学生价值”为理念,融合国际工程教育改革最新成果,构建了具有东软特色的TOPCARES八大能力(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工作、态度与习惯、责任感、价值观、实践应用创造社会价值)指标体系,体现对学生的最大关爱。学校持续深化“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TOPCARES教育教学改革,而作为教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教师对教改理念的充分理解以及新教学模式下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各项教学改革措施落地的重要前提。因此,基于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特征以及内外部驱动分析,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着手构建了学生中心的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体系并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为服务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提供多维度支持,并开展“五联动式”实践,通过“创新驱动”“专业联动”“骨干带动”“评估牵动”“平台互动”推进教学模式从“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变,促进教师教学创新,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模式。

(一)激发教师教学发展内在动机的政策制度支持,鼓励教学创新

学校从制度、经费、条件等方面加强教师教学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激发教师教学发展的内在动机。设立专项教改研究、教学建设配套经费;制定切实有效的激励政策和管理办法,通过教学名师奖、教学成果奖、课堂教学十佳教师等评选表彰,激励教师教学创新、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建立了多元化的教师职位发展路径,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评价机制,激励和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创新;为教师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技术、场地、设备等的支持等。在实践中,学校通过教学改革研究专项立项工作,积极拓展教改立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教师覆盖面,形成跨学科教学研究共同体。在学校政策制度的大力推动下,教师积极申报相关教改研究项目60余项,同时,通过学习社区、兴趣小组、工作坊等形式建立跨学科专业的研究共同体,关注教学难点、热点,针对教学共性问题开展研究,促进并激励教师教学创新。

(二)教师发展与质量保障一体化的机制支持,引导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直属于学校的独立机构,可以在学校总体的发展规划下提供教学支持与服务,能够保障机构职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中心定位于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质量评估、咨询服务和资源共享等工作,结合学校改革重点和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教师个性化需求开展非行政化服务。同时,从机制上教师教学发展工作与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协同统一,将教师教学发展工作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与指导、组织教学质量整改等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一体化推进,实现理念定位和措施方法的高度融合,提升教师对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教师群体中质量文化的形成。将质量标准解读和质量评估牵引的理念融入到常项培训研讨中,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科学的评估策略,使教师达成理念的统一,改进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法,注重过程性的自我监控,持续改进教学效果。

(三)融合学生中心教育理念的体系化培训支持,促进“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变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研究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定制体系化的培训项目,为教师提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等相关培训支持,助推教师教学模式改变与创新。有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应该基于教师有效的专业学习。而有效的培训不是基于“有什么”的菜单式提供,而应该是“要什么”的定制式培养。因此,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充分的需求调研基础上,创新设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依照“以学生为中心”体验式教学设计方法反向设计培训方案和每一次课程,优化培训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的体验式活动,使每次参与的教师都有耳目一新的实用性收获,从而激发了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极大的提升了教师的参与热情。基于中青年教师较多的现状,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了骨干教师培训班和新教师教学培训项目。注重长线培养机制,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和实践精神的骨干教师,由新手到专家,辐射带动教学模式转变。

(四)融合创新课程建设的信息化技术支持,打造学生支持与教师发展互动平台

信息技术是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内容和方式的核心推动力,教学的改革创新离不开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支持,学校作为IT类信息技术大学,具备专业的技术开发团队和充分的技术保障,在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教学互动,满足教学需要,学校开发了翻转课堂信息服务平台和配套线上资源平台,包括NEUMOOC平台、项目库、素材库、试题库等教学平台和资源,支持学生柔性学习,升级和完善了培养方案系统、形成性考核系统、作业管理系统、教学评估/评价系统等教学相关信息化支持平台,积极发挥信息化系统在教学相关数据的采集、反馈和评价优势,不断探索和完善大数据教学反馈机制。同时,开发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平台系统”,包括培训报名、资源共享、满意度调查、需求反馈等功能,促进了培训资源的积累和共享,更好地满足教师发展需要。

(五)“以生为本,以师为尊”的服务性环境支持,营造教学创新文化

教学文化是大学教师发展的根基[9]。学校始终贯彻“以生为本,以师为尊”的基本理念,为广大师生提供教学创新环境支持。通过领导干部重视教学、政策制度激励教学、质量体系保障教学、科研工作促进教学、职能部门服务教学落实教学中心地位。在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一体化设计和实施各项改革工作。在各项制度和标准制定过程中,召开专项研讨会广泛吸取教师意见,挖掘一线教师智慧,并积极开展学生参与教学改革和质量保障工作。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除开展互动体验式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外,充分发挥精品资源共享、教学评估和指导、教学咨询、教学研究等职能,满足教师实际需求,丰富教学创新案例,提供疑难问题解决途径,打造多元化教学创新实践平台。此外,学校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为师生构建便捷的学习生活环境。从专业教育到素质教育,从外部环境到内在文化,从教师发展到学生成长,共同支持教师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四、结束语

基于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特征和内外部驱动分析以及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遵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总体设计,依托教学质量保障与教师教学发展一体化机制,发挥IT类应用技术大学信息化优势,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从政策制度、教师培训、教学评估指导和改进、信息化支持平台、创新环境构建五个方面着手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体系,为服务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提供多维度支持。通过“创新驱动”“评估牵动”“骨干带动”“专业联动”“平台互动”开展“五联动式”实践,更新理念、整合资源、协调配合,一体化推动教学创新,激发了教师的内在动机,提高了教师个体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庞海芍.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与运行机制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8):60-65.

[2]李逢庆.信息时代大学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3.

[3]张笑予.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研究现状与热点的知识图谱可视化透析———基于2011-2015年CSSCI期刊论文的科学计量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6(6):44-51.

[4]雷炜.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特征、现状及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24):41-43.

[5]田晶.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教师发展的生态体察[J].高教探索,2019(1):124-128.

[6]赵炬明.助力学习:学习环境与教育技术———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2):7-25.

[7]潘懋元.大学教师发展论纲———理念、内涵、方式、组织、动力[J].高等教育研究,2017(1):62-65.

[8]于彦华,陈光.激发内生动力促进自主发展———地方高校自我导向型教师教学发展模式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18(5):78-81.

[9]邬大光.教学文化:大学教师发展的根基[J].高等教育研究,2013(08):34-36.

作者:梁婷婷 张阳 单位:大连东软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