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广泛应用,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实现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的关键要素。本文在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教育发生的变革的基础上,通过问卷及访谈得出当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现状,进而针对分析出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院校和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途径与方法
0引言
新时代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为引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其基本目标是,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在此背景之下,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灌输式教学向互动式教学转变、由课堂教学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转变。由此,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也应运而生,信息化的教学观念、互动式的教学途径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无疑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是这个任务和目标落实的关键所在。那么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究竟需要怎样的教学能力以及如何获得,本文将在下面详细阐述。
1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辨析
信息化教学不是简单的将传统课堂搬到线上,也不是仅仅将信息技术当做教学的简单工具,表1为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差异辨析。从以上辨析对比可以看出,教师要想很好的实施信息化教学,就应该理解信息化教学内涵、活用信息化教学理论、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善用信息化教学策略、凝练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信息化教学评价、关注信息化师生关系,从而适应信息化教学。这些无疑对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教学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更加客观、深入、详实的探究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情况,本文作者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实证调查方法对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实施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总结、分析如下。
2.1教师方面
(1)在教学理念上,赞同信息化教学,但角色迁移不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自身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学信息化,多数教师是认同信息化教学的,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环节的设置应更多的增加教学互动”。但实际上在教师规划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实施时,仅有不到10%的教师表示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建议制定和实施,教师制作的多数教学资源还是支持教师的“教”,而不是支持学生的“学”,这主要是因为传统教学的惯性使得教师的角色迁移不到位以及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导致的。(2)在教学行为上,教学模式守旧,教学方法手段跟不上信息化发展进程。由调查得知,目前多数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仍然沿袭传统的讲授式教学,45分钟的课堂,讲授时间超过30分钟的教师占78.8%,使用讨论式、探究式、协作式等教学方法的教师占24.1%。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多数教师仍以多媒体PPT为主,运用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手段的教师仅占不到1/3。随着各院校对“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的重视,也促进了新媒体、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使得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信息化教学素质和实施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参赛教师毕竟是少数,而且有的教师比赛归比赛,教学归教学,完成比赛后并没有将参赛所得的经验和成果很好的应用与日常教学之中。(3)在教学技能上,信息化素养较强,但缺乏融合和创新。通过调查发现,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大部分教师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对于网络工具及其它信息化学习平台均有所了解和应用,但结合到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却缺乏将信息资源加工、处理、整合、创新,使之更有效的适应教学的能力。因此,虽然教师主观上愿意实施信息化,但由于能力所限,实际只是将“人灌”变为“电灌”,并未从实质上转变。
2.2学校方面
(1)信息化教学环境有待优化。调查显示,虽然大部分院校为推动信息化教学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设施仍然相对落后,多媒体网络教室功能的配置仍处于较低端水平,仿真实训条件不足,设施陈旧,有些甚至网络都未达到全覆盖,这些情况严重制约了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和效果。(2)信息化教学培训指导不足。通过访谈发现,有一部分教师是很有意愿和热情投入信息化教学改革中的,但由于对信息化教学的认知不足,不能将启发式、协作式、探究式等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很好的运用于教学之中;缺乏信息化教学资源制作及应用经验,不能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因此实施信息化教学时,只能有其名而未符其实。但经调查可知,有89.6%的教师认为学校很有必要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或讲座,但对学校目前安排的培训进修的满意度却只有29.5%,这说明学校目前针对教师的有关教育信息化的培训还不能满足广大教师的需求,制约了教师能力的提升。(3)激励和监督机制有待健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处于教师自愿状态,学校既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也没有制度监督实施情况,而且高职教师普遍教学任务较重,加上科研任务、班主任工作等几乎没有时间,而实施信息化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校对于此项工作的实施既没有工作量方面的认定,也没有职称评聘方面的倾斜,这就导致了教师的积极性难以维持,信息化实施进度缓慢。
3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3.1国家层面
(1)给予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一直高度重视,已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国家应保证相关政策的连续性,加大投入,明确国家经费投入比重,同时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需求,通过政策保障给予落后地区一定的指导和发展的机会。(2)加强资源开发共享,优化学习交流平台。政府应促进院校与信息技术企业及院校之间的合作,优化并共同开发与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接轨的,实用性强的有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并促进资源的开放共享,使落后地区的院校教师也能获得先进的信息技术资源,并根据自身课程特点进行重新整合使用,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还应大力推动信息化平台的优化、完善。使信息化教学的全过程、全要素均能得到有效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建设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队伍,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提供长期有效的支持。
3.2院校层面
(1)学校应建立健全激励和监督机制。信息化教学不是传统课堂的简单搬家,也不仅是在教学中运用信息化资源和手段,它需要教师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教学目的由获取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因此课程内容需要重新整合,教学设计也需要重新规划,这对于老师来说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课程建设时应采取项目式,要有经费保障,同时在运行时,对于教师实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要有认可,可以体现在课时计算上或职称评定上或其他保障性方面。激励的同时还要做好监督评价工作,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全面的、可量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全面全过程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2)加强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逐级培训。同时,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培训应更有针对性的进行,除了关于教育教学理念、相关政策解读及教学设计理论类的大范围培训还应增加具有专业特色的、技术与专业结合的、技术与课程融合创新方面的培训,从而为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提供技术与方法上的支持。(3)以赛促教,使信息化教学模式常态化。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备赛过程可加深教师对信息化的理解和应用,比赛过程可以交流学习,开阔视野、识人之长,赛后学校还应组织对获奖作品的观摩、学习、交流、分享,并应用于日常教学之中,以信息化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为中心,形成帮扶小组,以点带面,辐射全校,逐步提高学校教师整体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3.3教师层面
(1)牢记使命,不断学习。教师应快速适应角色转变,主动走出传统教学的舒适区,不断挑战自我,克服内心的畏难情绪,积极应对;正视自身教学能力,补过拾遗;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和平台,提升教研能力;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使自己快速成长为适应新时代的新型教师。(2)联动互助,共同进步。校内教授同一门课程平行班的教师和同类相似课程的教师可以形成“教学共同体”,共同重构教学设计、共同设计教学互动、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交流授课心得,共同分担线上答疑等,充分发挥各自所长,避重复建设和重复劳动,提高了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质量。
4总结
总之,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之下,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需求是迫切的,却又不能一蹴而就,国家、院校和教师都应积极应对,肩负起自身使命,不断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良性发展,为培养具有时代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职业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一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构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唐文晶.试论信息化教学大赛对职教教师能力提升的拉动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0.
[3]赵坤.信息化教学在高职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5.
[4]徐紫冷.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5]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作者:孙莹 单位:包头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