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教师教学道德规范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科研道德、教育道德和管理道德,随着社会需求的快速变化,高等教育科研质量和管理质量越来越提升到重要地位,高等教育教学道德问题逐步得到凸显。教师是普通高校教学科研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力量和重要支柱,他们的教学能力是一个教师必须履行的教育职责,决定着这所高校未来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大小。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道德;规范建设
抓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保证高等学校健康发展的思想保证,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研究和加强高校教师教学道德规范建设,首先必须明确教学道德的概念。简单来说,教学道德就是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品质。首先,教学道德要求要规范教师的言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来实施教育。其次,课堂上教学氛围要轻松活跃,要与学生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相处关系,体现民主性。再次,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认真、严肃,讲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不能满口白话,胡扯一通,教学内容要有教育价值,体现科学性和教育性。最后,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加强责任心,具有奉献精神。不仅要承担教育人的责任,还要教育教育者,教育人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地去追求。具体来说,教学道德就是教学活动应当具有的道德问题、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培养教师良好的教学道德,是高校师资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
一、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明确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教育学生为主要目的,以教学为基础。但是当前教育形势严峻,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师很多其他的工作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本职教学工作心不在焉,得过且过,缺乏责任感。其实我们不能一味的怪学生不重视教师上课。追其原因主要是部分教师敬业精神有所减弱,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处理不严谨,不理会学生是否接受自己的教学方式,课后也不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对教师岗位职责认识不够深刻,钻研教学水平的深度尚浅,结果导致教育水平的低层次徘徊。
(一)有些教师缺乏学习,专业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自国家颁布高校扩招政策以来,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时代来临,高校中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导致高校师资力量严重短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职能变革进度的提高,对人才素质的标准应有着更高的要求,不管标准怎么变,在任何评价标准的导向下,教育的本质和属性主要是通过培育人才来实现。但往往在实际的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着科研的压力、职称晋升的压力,导致很多高校教师仅仅把教师职业当作一项谋生糊口的工作,以名利来作为自己工作的价值,以致精力不能集中在本职教学上,对待教学工作态度消极、敷衍了事,似乎教学工作成为了他的一项“负担”,经常出现“讲师不讲,教授不教”的怪异现象。更有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教学教育伦理修养的提升,言语粗鲁,夸夸其谈,狂妄自大,自吹自擂,不切实际吹捧自己,更甚至贬低他人。忽视了自身作为高校教师担负着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重要职责。
(二)有些教师不接受新事物,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很多高校都存在教师不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的现象。高校教学由于它自身的创造性,不可能将教学内容规划统一,但有的老师却没有把握最基本的底线,上课内容不能与时俱进,脱离社会实际,态度随意,与教学大纲关联性不大。课堂教学缺少严肃氛围,把大学讲台当做自己宣泄情绪的出气口,更缺乏文化意识和育人意识,忽视自己对学生、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不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不开发新的教学方法,上课只会照本宣科,离开书本就无法进行教学,就是把知识从书本复制到学生的头脑里,就像把知识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而已,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知识,学生接受的仍然是复杂的概念、观点和理论。教师对自己所教的所有学科,对每一届学生、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缺乏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这些情况导致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得不到提升,学生们达不到学习目的,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损害了高校教师的形象和尊严。因此教师缺乏教学道德规范,除了使培养出的学生无法适用新时代的市场经济的要求,更会严重影响高等学校的声誉。
(三)有些教师对待学生态度淡漠,师生交集局限于课堂
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应该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师生面对面的密切交往和互动过程。但有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责任心不强,缺乏奉献意识,仅仅在教学活动中传授知识。这些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除了课堂讲授外,几乎见不到老师的身影,只要下课铃声一响,教师就离开学校了,学生如果有什么问题想与老师沟通交流,只能通过手机,想见老师的话,老师总会找各种理由拒绝。通常学生都觉得自己与老师的距离甚远,教师连学生的名字也叫不上几个。教师并没有做到真正的爱学生,可能他们都没有想过爱不爱学生的问题。这类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教学,疏离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不仅不能保证教育教学效果,因而也会失去学生应有的尊重,影响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更谈不上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二、规范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的有效路径
从上述的分析我们知道,当前高校教学道德规范确实存在问题,有些是具有普遍性的、有些是较严重的,这些问题的存在无论是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的生存发展,还是对社会精神风貌都有不良影响。教学道德规范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和灵魂,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积极寻求可行的措施,解决当前的问题、预防新的问题,提高高校师德整体水平。
(一)促进教育专业能力的提升
教师的教学能力关键还在于教师是否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能不能把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教师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是否准备充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包括提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以及与学生互动的能力。作为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首要原则就是要承担起教学责任,教师传授专业知识的能力应该与学生接受能力相匹配。社会不断发展,新的知识、新的领域层出不穷,教师需要树立起终身学习、毕生探索的思想,掌握新的教育技术和现代科学知识,完善自身学识本领,开发新的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主要来自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学风和严谨治学的精神。教师也需要追赶社会发展的脚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善于思考体悟,突破知识障碍,教师的创新体悟最终还是要经过有效地教学磨炼来实现。
(二)树立教师道德责任感的意识
教师是人类工程的灵魂导师,对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所以教师要意识到必须把握教育道德责任感。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学生,要增强自己的教育道德责任感去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只有把握教育道德,才会深刻的指导着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感化学生。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尊重学生,敬业奉献,真诚教学,把自己积累创新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使他们获得立足于社会的本领,使他们懂得如何在社会上为人处世。教学活动中的教学道德可以培养教师敬畏意识,科学而负责的进行教学工作,对教学和学生高度负责,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就必须树立教师自身道德责任意识。
(三)提高道德反思能力
教师自觉地通过阅读理论文献进行学习,并通过与同事进行批评性对话和案例教学实践,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道德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的优秀教师,为自己今后的教学生涯树立道德理想,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三、结语
高校要实施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就必然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明确教学道德是高校教师从事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教学道德规范是教师素质培养的核心。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教师教育道德的含义和作用,高校教育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及高校教育道德建设的应对措施等,使教育部门、高等院校和教师重视起教学道德规范问题,增强教育道德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行教师教学道德规范的专业化推动,从而真正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规范。
【参考文献】
[1]范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安云凤,等.高校师德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3]吴玉军.教师政治素养50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范宏宇.加强学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5(30):51-53.
[5]王建华.高等教育的应用性[J].教育研究,2013(4):51-57.
[6]胡珊.高校教师教学道德失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7]罗纳德•巴尼特,蓝劲松.高等教育理念[J].教师,2013(17):2.
[8]蒋燕.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63-64.
作者:李佳丽 单位:武昌首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