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提升方向。本文将从教学的内涵出发,以青年教师为主体,分析影响教学能力的因素,并对如何提高教学能力进行论述,同时借鉴英国剑桥大学书院制度,从而提出提升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一、教学的内涵
1、教什么
备好课是解决“教什么”问题的关键,我们高校青年教师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了相对扎实的知识基础,但初上讲台难免手忙脚乱,这里不排除紧张和缺乏教学经验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没有做好备课。因此,为了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我们青年教师必须熟悉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阅览所教课程的相关书籍,把握教学内容,梳理课程理论体系,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高校教师之间应该多加强交流,让新的思想得以碰撞。所以青年教师应该主动与有经验的教师沟通分享自己的教学疑惑与心得。以四川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部为例,该教学部青年教师比例较大,采取的就是“以老带新”的策略,建立“师徒制”模式,由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授课、教研等进行指导,同时教师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渠道,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进行交流。此外,同一教学组应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对课情、学情等进行分析,掌握教学进度。最后,青年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大数据筛选优势教学平台,促进校与校,师与师的学习沟通,多为学生开拓学习资源,提高备课效率,切实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
2、怎么教
在“怎么教”这个问题上最主要的就是要建立问题意识,青年教师思维活跃,追求活跃的课堂氛围,但忽视学生群体的特性和知识结构,很难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缺少“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因此,学情分析是教学过程的关键步骤。同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各高校都实施了课堂教学改革,微课、慕课等新兴教学模式蜂拥而至,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很多教师意识到随着随着网络平台及大数据的兴起,教学环境、学生身份、教学内容都在发生变化,课堂教学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了,于是传统教学模式如同恶疾,避之唯恐不及。然而,中国高校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他的教学模式的特殊性,青年教师在求新的同时,要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本班级的教学方法。高校作为教育场所,需要沉淀,青年教师也必须沉稳思考,在学习借鉴他人成功经验,取长补短的同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应当以人的生长发展为目标,不可追求功利性和短期的社会效应。
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影响因素
1、择业心态与教学热情
择业心态的正确与否和今后工作效率息息相关,教学热情则决定了工作中精力的投入。高校青年教师择业的出发点将决定其是否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因此作为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青年教师,面对教学任何困难都应砥砺前行,保持正确的心态与积极的教学热情,努力提升其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2、教师道德与责任心
教师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定的道德意志、端正的道德信念,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和良好的道德习惯。但是在错误思想的影响下,部分青年教师急功近利,在学术和教学的过程中偏离了教育的轨道,给整个教育行业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所以青年教师要秉持师德,坚持以治学为主。
三、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
1、树立对学校的归属感
讲到高校青年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就不得不提一下英国剑桥的书院制度了。剑桥大大小小有三十个书院,大者院士逾百,学生近千,小者院士不达三打,学生不过百余。院士和书院的关系也是极有趣的。书院与院士有最全面的结合,院士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彻底归属于书院。同时,书院对院士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的,力图让院士安心教书做研究,让他们在此安身立命。所以在剑桥书院很少人会轻易离开,外界即使以高新相诱也不易打动院士的心。与现代许多大学人事的流动决之于“学术市场”的供求情形相比,颇为有趣。从现代社会价值导向上看,高校要求青年教师要秉承积极向上的工作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努力创新的科研观、科学严谨的学术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创新科研,如何平衡教学和科研的比例是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最大的困扰,也是高校在教学评估中面临的难题。高校,相对独立于社会的高墙内,也有他的分层结构。科研型教师著书立说,一般立于顶层,是高校的领头羊,通常忙于学术的传播和学科的建设;科研与教学并重型教师一方面承担着一部分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则兼顾科研,他们是高校的中坚力量;教学型教师是高校教学的第一线,一般以青年教师为主,多处于基层。所以青年教师进入高校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定性、定位,明确职业规划,建立对所在高校的归属感,在思想上和身体上同时投入教育事业。
2、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齐头并进
北大的蔡元培老先生可谓是提倡“学术自由”的鼻祖,蔡先生所倡导的不只是“自由”的精神,更是“容忍”的精神。“容忍”不是烂稀泥,是倡导应该让不同的学理通过学术性的辩论析疑来决定其命运,而不是通过非学术性的手段来强抑或推波助澜。[3]蔡先生所以能成为中国大学建立一个“大学之为大”的理想形象者,不止是他坚持“学术自由”,更在于他始终坚持“学术的尊严”。因为只有在学术的尊严下,学术自由才不会被滥用,而真正的学术思想才可以获得尊重,非学术性的政治、宗教、市场等风气便无所遁形。这样才能为学术建立一块净土。当下的教育,学术自由是高校和教师发展的基础。因此,青年教师要坚守治学的道德,治学有它非同一般的伦理道德,是学术界的生活方式。正如布鲁贝克所说,学业精深是治学的标准,因此,学者道德是为教授们保留尽可能大的自治天地,并强调学者对本学科的道德责任。
3、尊重学生的名誉
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相近,有共同语言,容易打成一片,这是一种优势。年轻的课堂总是生机勃勃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亲切地与学生交流。对此,青年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给学生传递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首先,在平常上课的过程中避免以成绩论英雄,或者偏爱男生或女生的行为,特别是要关注有偏激倾向的学生并给与一定的帮助。其次,在信息交流如此便捷的现代社会里,青年教师要更加注重自己在各种场合下的言行,时刻不能忘却自己教师的身份。最后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保护学生的名誉,时刻保持自己的教师情谊,避免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并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四、结语
教师能力发展其实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它需要教师不断进行经验的优势积累并实时自我反思、自我监控。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提出,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阶段性,而不同阶段性得到发展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规划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不同阶段影响教师成长的内外部因素以及阶段特征也不是同的。休伯曼通过研究将教师的职业周期分为五个阶段,青年教师处于第一个时期,也就是入职期(时间是入职的第一至三年),是“求生和发现期”,在这个阶段,新入职的教师努力完成角色转化,寻求学生、同事、学校与教育行政人员的认同,并逐步适应教育教学环境,不断完善其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所以说青年教师在这一阶段形成的职业认知和职业技能是以后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前提。[5]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学校的可持续优化发展虽然离不开规章制度的保驾护航,但是每天与学生直接面对面交往的教师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能力的发展对学生所产生的教育影响重大而深远,是教科书、道德说教或者奖惩制度等都无法企及的。
作者:谷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