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教师教学能力重构关键制约因素,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地方高校转型离不开教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的首要挑战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构。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化实践中制约教师教学能力重构的关键因素有六个:一是应用型转型高校定位与目标不准确,宣传不到位;二是政策导向存在偏误;三是教师教学能力重构的平台有欠缺;四是教师教学能力重构的示范引导不到位;五是教师培训缺乏实效;六是教师教学能力重构的环境营造失衡。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
地方高校转型离不开教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的首要挑战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构。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化实践中教师教学能力的重构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准确把握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化实践中教师教学能力重构的关键制约因素,可为应用型转型高校下一步制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政策提供依据。笔者认为,在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化实践中制约教师教学能力重构的关键因素有以下六个:
一、定位与目标不准确,宣传不到位
对应用型转化高校办学目标定位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应用型转化高校的办学定位与目标尚需进一步校准。同时,对应用型转化高校的教师进行访谈的结果显示,80%以上的教师对所在高校的定位与目标不甚了解,甚至是漠不关心。这反映了地方高校对其应用型转型定位与目标问题不够重视,既没有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使学校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与办学特色,进一步明晰高校应用型转化的深刻内涵。也没有利用多种平台向全校教师对应用型转化中学校的办学定位与目标进行全面解读和广泛宣传,凝聚共识;更没有通过发挥国内外专家学者、行业专家代表、社会知名人士、杰出校友等作用,为教师教学能力的重构提供政策咨询,使全校教师进一步提高对应用型转化实践中学校办学定位与目标的认同感,增强爱校敬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导致大部分教师无法做到自身的发展定位、目标与学校发展的定位、目标同步一致,也没有足够的动力主动重构自身的教学能力来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办学目标的实现。
二、政策导向存在偏误
有效的政策是引导应用型转化高校教师教学能力重构的良方。高校应用型转化实践中要通过分析地方高校转型的目标、研究地方高校转型的内容,及时修订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重构目标实现的文件与制度,及时修(制)订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重构目标实现的政策,健全教师教学能力重构的机制。然而,当前大多数应用型转化高校在应用型转化实践中仍沿用以前的教学管理文件与制度,导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构存在政策导向偏误。具体为:一是教学考核评价制度存在缺陷。目前应用型转化高校中很多管理者对应用型转化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和要求,缺乏科学的研究和明确的认知,他们设计的教学评价标准没有结合学校应用型转型对教师发展的需求,评价制度的不科学,导致了评价结果的失真;二是职称、职务晋升制度不成熟。在很多应用型转化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虽然已纳入职称与职务晋升评价体系,但是科研能力仍是职称评定与职务晋升的最主要构件。“轻教学重科研”的职称、职务晋升评价制度,必然导致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能力不予关心;三是激励与约束制度不科学。多数应用型转化高校对教师进行奖励与惩罚文件与制度与当前学校应用型转化目标定位、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目标定位以及学生的培养效果不相适应。很多应用型转化高校激励与约束制度片面,激励与约束机制单一、激励与约束手段不健全。这种不利于教师教学能力有效重构的政策与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化实践中教师教学能力有效重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平台有欠缺
教师教学能力的重构除了教师自身的主体性因素外,还需其所在高校提供一定的平台支撑。应用型转化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要得到应有的发展,其所在高校要采取多元化方式为其搭建立体化平台,构建立体化学习图景。而目前虽然很多应用型转型高校通过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外出进修、访学等方式为教师教学能力的重构提供了一些发展平台,这些平台对教师教学能力的重构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高校所提供的平台还存在较大的欠缺。多数应用型转化高校提供的平台不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不能满足高校应用型转化实践中教师教学能力重构的实际需要,教师教学能力重构难以付诸行动,有效重构的目标自然难以实现。
四、示范引导不到位
当前,地方高校在应用型转化实践中,通过遴选专业知识精湛、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作为带头人,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并通过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教学团队传帮带机制的构建,促进教师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研究与教学经验交流的深入开展,最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重构目标的实现,这一点很重要。然而,在受访的应用型转化高校中,有70%以上的教师认为:骨干教师缺乏良好的示范性,引领作用欠缺;绝大多数受访教师认为,教师单兵作战现象仍很普遍,教学团队仍未真正组建,团队凝聚力还有待增强,团队运作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团队的传帮带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应用型转化高校下一步应着力关注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教学团队的传帮带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有效重构中的作用。
五、培训缺乏实效
加强教师培训是应用型转化高校促进教师教学能力重构的必要举措。然而,当前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化实践中对教师的培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培训理念不科学。很多地方高校在应用型转化实践中对教师的培训仍然停留在满足传统高校教育教学需求的层面上,这在理念上和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注重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期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二是培训定位不准确。应用型转型高校教师培训组织部门应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目标,对教师能力的现状和培训需求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培训计划,激励、指导应用型转型高校的教师完成培训任务。而目前应用型转型高校对教师的培训常常是在对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行习惯性、主观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严重影响了培训的实效。三是培训机制、体系不健全。四是培训模式陈旧。当前,应用型转化高校对教师培训的内容实践性过弱。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机制尚未建立,实践能力培训的时间和经历严重短缺。此外,对教师培训的形式也存在过于单一的问题。大多数应用型转化高校对教学的培训主要是校内、国内培训,国外培训机会少,校企合作培训模式未得到有效开展。这些都会导致教师培训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重构效果的不理想。
六、环境营造失衡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长,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心理环境。高校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校应用型转化实践中教师成长的氛围。然而,许多应用型转化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成长的环境欠佳、氛围不够浓郁。再一个以科研来为学校打分、学校以科研成绩而炫耀、教师以自己科研成绩而自豪、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基本不会影响到其在社会上的学术地位和声望的文化氛围中,很多应用型转化高校无法正确地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它们在应用型转化实践中无法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氛围,无法真正实现以教学为中心。很多应用型转化高校教师的科研就足以支撑一个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这种“搞科研名利双收,做教学劳而无功”的不良氛围,必然导致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搞教学,教学能力的重构既无原始驱动力,也无外在诱因。因此,对教学工作重视不够、教学环境营造失衡的应用型转化高校,应随着学校办学定位与目标向应用型转化,为教师教学能力的重构积极营造氛围,否则教师教学能力的主动重构、有效重构也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孙佐,陈建兵.转型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及机制研究——以池州学院为例[J].大学教育,2016(8):14-16.
[2]李欢.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分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3(3):92-94.
[3]金利.地方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5.
[4]李宝敏.从政策导向到关注内需——谈教师培训的专业化[N].中国教育报,2018-05-10.
[5]姚文均.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一以安徽省A高校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10.
[6]王乾.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D].江苏:东南大学.2010-12.
[7]高丽.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培训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3.
[8]龙惜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4.
作者:李波 单位:湖南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