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策略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然后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教师教学行为转变趋势,最后提出了“互联网+”时代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策略,包括转变教学观念,转换身份;加强合作,相互提高;自我主动建构,持续反思。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教师;教学行为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一种动态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课程讲授来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传授知识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介入,当前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原有的教师固化的教学行为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课堂。鉴于此,在“互联网+”时代对教师教学行为转变进行研究尤为重要。

一、“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

“互联网+”这一概念是总理率先提出的,教育部根据这一概念制定出关于教育层面“互联网+”行动计划。关于“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解释有很多,最直接解释为“互联网+”教育是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1]。“互联网+”教育就是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把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方式相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形式。这正是“互联网+”教育新形式的具体表现,也是“互联网+”时代教育变革的重要特征。教学方式是师生之间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进行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传统课堂中,教师常采用谈话式、讲授式、重难点讲授法等教学方式,教师多以借助板书或多媒体向学生传授知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相继出现了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冲击是巨大的,因此,教师要突破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方式,将新的教学模式与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相结合,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学校等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再仅限于在课堂中围绕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学生也不再局限于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组成方式发生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不适用于“互联网+”时代,教师应在教学上突破原有固化的教学方式,重新审视教师的“主导性”角色,教师要做学生的指导者、引导者及学习伙伴,帮助并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学习方式。

二、“互联网+”时代教师教学行为转变趋势

“互联网+”时代的“突袭”,推动着课堂教学的变革[2]。课堂教学的变革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始终处于“高大上”的地位,“传道授业解惑”通常由教师所主导,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就导致在课堂上教师不断地讲、学生一直在听。基于此,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至关重要。

(一)由绝对控制型向民主平等型趋势转变

“师道尊严”“学高为师”的古训是传统文化中对教师地位最清晰地描述,处于权威地位的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向学生传播讲授知识,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教师的讲授,教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固定教学方法向学生传递客观知识。这种绝对控制型的教学行为是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所形成的固定的教学模式,这种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教学行为,抑制了学生自主性的发展。而在新课程时期教师的行为应朝向民主平等型趋势转变,即教师要作为学生学习的“同行者”。

(二)由知识传授型向师生合作型趋势转变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始终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在传统的“知识传授为本”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表现出支配性、对立性及忽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倾向[3]。在“互联网+”时代,学生通过互联网能获取大量与学习有关的知识,有些知识可能是教师所不知的,这就需要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向师生合作的趋势转变。

(三)由技能熟练型向反思实践型趋势转变

长期以来,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总是按照自己长期积累形成的熟练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遵循特定的教学步骤及环环相扣的教学结构,这种熟练的教学行为对于教师来说是专业的,但是专业的教师教学行为不利于学生思考,课堂中始终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相对较少,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宰。在“互联网+”时代,技能熟练型的教学行为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要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转变传统教学行为,从技能熟练型向反思实践型的趋势转变。

三、“互联网+”时代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策略

“互联网+”时代是开放、包容、多元的时代,教师在新的时代下要进行自我变革与创新,以适应“互联网+”时代教学的需要。教师要从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合作、主动建构、持续2019年3月反思等角度,探索其改进路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转换身份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能够利用网络技术和社交工具来辅助教学,以此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改进。首先,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将新技术、新设备与自己所具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主动推动教学行为的转变与创新。在面临新形式的教学行为转变时,教师势必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挑战自己、完善自己,要具有坚定的信念及勇于尝试的创新精神。其次,教师要主动调整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学生的“同行者”。在“互联网+”时代,师生关系朝着民主与平等的方向发展,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教与被教的关系,学生在教学中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学生要从“遵从着”向“探索者”发展,因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一定都具有科学性[4]。“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正是“互联网+”时代师生关系的体现。在信息、知识及其丰富的“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学生同样可以成为教师,教师应不断学习,虚心接收学生传播的新知识用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教师与学生应该是民主、平等、互助的关系,教学中要凸显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身份的转换,从学生方面出发,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需求,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从而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尊重和理解学生,让学生在行动中拥有平等对话和自我选择的权利,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灌输与被灌输的主客体关系,而应该是建立在沟通、合作、探究基础上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平等关系[5]。最后,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收集和分析学生学习的各类信息,分析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利用数据的分析结果来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此,教师需要不断进行反思与总结,根据学生的信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互联网+”时代为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互联网+”时代所呼唤的是一个能够经常进行自我反思的实践者。教师的教学反思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传统的文本记录反思总结外,还可以借助课堂观察工具、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反思总结,最终以文字或其他方式呈现,并将自己的发现与总结给学生看,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二)加强合作,相互提高

在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普遍缺乏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往往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进行教学。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该在交流与合作中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与甄选,将一些能够提高自己教学行为的信息加以利用。在实际的合作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知识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依托,倡导在师生合作中自己不断接收新的知识,来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师合作中,一般要经历分享信息、相互协作及合作三个阶段[6]。在分享阶段,教师之间需要进行相互交流,来获取信息。在协作阶段,合作中的一方应该去帮助另一方实现其目标并改变现有的计划,并提供支持。合作阶段是建立在分享与协作的基础之上的,不仅需要进行信息交流,相互协作,更应该具有共同的目标、明确的分工,以及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共同成果。教师之间的合作应该由传统的“强制性合作”向“自然的合作”转变,秉承着“互助互惠”的原则,在合作中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因此,加强教师合作能够促进教师技能、知识、水平的提高,是提高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策略之一。

(三)自我主动建构,持续反思

自我建构是基于“自我”的相互作用,其目的是实现“自我”认识的发展[7]。自我建构是认识发生的内在机制。“互联网+”时代所呼唤的是一个能够经常进行自我反思的实践者,教师要学会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收集和分析学生学习的各类信息,利用数据的分析结果来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此,教师要对自我具有深刻的认识,对自己已有知识、策略及教育技能进行认识和加工,发现自身的不足,将已有教育教学的相关信息进行解构,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问题分析中对信息进行再构,对来自互联网等外部信息进行内化,通过实践等方式进行加工,整合为自我的认知,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解构与建构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持续反思与学习,不断地去发现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对问题进行探讨,以生成自我对教育的认知,从而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着教师教学行为观念上、行动上的转变。对于教师来讲,只有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与时俱进。教师要依托互联网,转变自己的观念和行动,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具体的教学或活动中,这样才能实现教学优化,给教学实践和改革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均望 单位: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