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青年舞蹈教师教学能力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校青年舞蹈教师教学能力是保障舞蹈教育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推动高校美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分析高校青年舞蹈教师的特点及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提出从舞蹈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一般教学能力的提高、舞蹈教学认知能力的提升三个方面优化高校青年舞蹈教师教学能力。
关键词:教学能力;舞蹈教师;特点;构成;途径
引言
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1];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提出“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模式[2];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制订学校美育工作基本标准……扭转重智育、轻体育美育的局面”[3]。国家在贯彻落实教育发展理念,全面实施教育改革发展目标上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加强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全面发展美育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任务、新要求。
一、提高高校青年舞蹈教师教学能力的意义
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舞蹈教学已成为各大高校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门通识课程。通过舞蹈教学活动,能够锻炼学生肢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增强其自信心;适时抒发情感、宣泄情绪,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情感交流、建立集体观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设表演情境,发散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发现美、追求美、传递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鉴赏力等。高校舞蹈教学的重要性,决定了高校舞蹈教学质量的优劣是衡量学校美育教育改革成败的重要指标之一。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师资的主体力量,不仅紧系高校人才培养的使命,还关系着高校未来的发展。高校青年舞蹈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舞蹈知识、技能水平及综合艺术素养,进而影响着高校舞蹈教育的长远发展。因此,有效提高高校青年舞蹈教师教学能力,是美育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高校青年舞蹈教师的特点
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核心要素是教师。青年舞蹈教师作为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艺术创新、文化发展等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艺术素养水平和高等艺术教育发展前景。青年舞蹈教师作为高校的“新生代”群体,拥有以下特点:
(一)学历高、技能佳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人才的高标准化需求,高校在舞蹈教师人才引进上对学历层次和技能水平也提出了较高标准的要求。多数高校在舞蹈师资招聘上更倾向于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本硕相近专业、全国技能比赛获奖等经历的求职者。不仅如此,学校还积极引进具有海外留学经历、院团首席演员等行业佼佼者,丰富和补充了高校团队的师资力量。
(二)体能佳、动作示范到位
舞蹈教育作为肢体语言教育,对教师的技能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出了高要求。在舞蹈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身授”感受舞蹈艺术之美,而青年舞蹈教师较好的体能素质,为舞蹈实践教学打下基础。此外,舞蹈教学和舞蹈表演还是一门视觉艺术,青年舞蹈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优势,示范一些高难度的技术技巧动作,通过规范、准确、科学的引导示范,建立一个“精、准、稳、美”的示范模板,为学生学习舞蹈技能提供直观示范,同时也为高效课堂实践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沟通力佳、工作热情高
青年舞蹈教师的年龄和高校大学生的年龄差距小,彼此对新事物、新艺术的接受和学习能力都较强,既容易和大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又便于在舞蹈教学和舞蹈艺术创作上产生共鸣。另外,青年舞蹈教师处于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对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充满希望和期待,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度更高,愿意在工作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华,也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
(四)教学经验不足
高校艺术类专业的不断扩招,造成了高校舞蹈教师师生比例失衡。为解决舞蹈教师师资紧缺的问题,大多数青年舞蹈教师被录用后即投入到教学一线,新的工作环境和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换,使得青年教师不但心理上的适应期很短,而且对所授学生的舞蹈技能和理论认知也相对匮乏,由此可能导致教师在教材选择、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选用上存在偏差。另外,由于教学经验不足,青年舞蹈教师对课程重点的把控、教学课堂的掌控和临场应变等方面的能力都有待提高。
(五)知识宽度与业务技能不匹配
高校舞蹈教学既需要教师拥有“广、博、深”的文化知识储备,又需要教师身怀“高、精、专”的业务水平,但在高校青年舞蹈教师队伍中常见知识宽度与业务技能不平衡的现象。从舞蹈教师梯队的纵向发展来看,多数技能佳的教师,除本专业的知识外,对其他相关艺术的技能发展了解甚少,对宏观层面的文化知识结构储备也相对欠缺;而一些学历高、文化知识储备相对充足的教师,在业务技能方面多数存在突击学习的情况,舞蹈技能的实践练习时间较短,缺乏系统的专业指导,在舞蹈教学中容易出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转换滞后或断层的现象。
三、高校舞蹈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
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的能力。舞蹈教学是舞蹈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学组织,并通过指导学生的舞蹈专业认知与技能,从而展开有序的“教”与“学”,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活动。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活动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在教学活动中发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又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来提供基本条件和保障。申继亮在《论教师的教学能力》一文中指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以一般能力为依托,通过特殊能力表现出来的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结合;教师的教学能力构成包含具体学科教学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和教学认知能力三种。本文依据申继亮教授对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三分法原理,将高校舞蹈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分为舞蹈教学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和舞蹈教学认知能力三种。如图1所示,舞蹈教学能力包括舞蹈讲解能力、技能示范能力、舞蹈创编能力、舞蹈鉴赏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包括教材驾驭能力、教法运用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舞蹈教学认知能力包括教学目标的理解把控能力、教学资源的分析配置能力、教学对象的观察知觉能力、教学策略的构建实施能力、教学情境的思考辨析能力、教学管理的研究创新能力。需说明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多种教学能力并不是孤立存在或单独进行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关系,任何一种能力的缺失都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因此提高高校舞蹈教师的教学能力,应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其相互间的关系。
四、优化高校青年舞蹈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
(一)提升舞蹈教学认知能力
1.培养发展内驱力
内驱力即原动力,不同内驱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著名教育家钱志亮提出,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有了内驱力,青年舞蹈教师就有了强大的内心力量,不仅可以抵御外界干扰,更便于激发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潜心舞蹈教学事业,培养职业向心力、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内驱力是撬动教师专业成长的支点,培养发展内驱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2.学习其他相关理论知识
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不能仅仅只有一桶水,而应是一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泉水。青年舞蹈教师应秉承崇高的教育教学理念,认真学习与舞蹈教学相关的其他学科理论知识,将对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美学、运动学、生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转化,用于教学认知活动过程,强化教学专长,促进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构建一般教学能力提高的机制
1.深化职前教育
职前教育,立足于完善未来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培养教育教学技能[7],它是高校新进青年教师进行角色过渡、职业体验、教学感知、职业责任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师资队伍基础和保障未来教学的关键。高校青年舞蹈教师通过职前培训和教育,应熟悉学校培养人才的办学定位,熟知日常教学工作内容,掌握课堂教学基本功;建立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转换“教师”视角;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理论和实践转化,自觉检测实践教学;在思考—转化—实践—摸索—反思等积极能动下,缩短教学适应周期,优化教学效感,更好地适应教学服务。
2.构建“传帮带”导师机制
青年教师导师制,是一项针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等问题设立的一种专业发展的指导管理制度,目的是通过“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模式,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在导师制的实践操作中,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应根据青年舞蹈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性的培养方案,在各个教学实践环节给予实地指导,帮助青年舞蹈教师理解教学大纲、分析教学重难点、编制教案、熟悉课堂教学、传授讲课技巧,提高青年舞蹈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意识,培养优良师德师风,提高综合素养,加快青年舞蹈教师专业发展。
3.积极开展教研室活动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根本上是青年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感悟、自我成长”的过程,因此所处的环境对其教学能力提升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8]。教研室是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基本单位,高校应充分利用教研室活动,助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成长。通过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听课互评、教学竞赛、采风交流日等活动,使青年舞蹈教师掌握学科育人理念、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知晓授课年级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和学习接受能力,有效缩短青年舞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磨合期,为青年舞蹈教师进入高效课堂教学提供条件。
(三)强化舞蹈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
1.搭建舞蹈知识和技能学习平台
搭建舞蹈实践平台,是促进青年舞蹈教师成长、提高舞蹈教学质量的关键。青年舞蹈教师应定期参加业务技能培训,强化舞蹈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新的技法、更新舞蹈理念。在新的艺术教育形式发展中,青年舞蹈教师应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深入学习和领会文件精神,牢记使命,积极学习先进艺术文化理念,大胆实践创新,结合新时代中国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挖掘本土文艺表现形式,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故事[9]。
2.倡导舞蹈教学策略训练
舞蹈教学策略是舞蹈教师教学艺术与教师智慧的辩证体现,即舞蹈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根据舞蹈教学特点选用的适合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方法。通过舞蹈教学策略的训练,有助于青年舞蹈教师在教学模式的选择、课堂教学的指导、课堂管理的调控等方面能力的提升。高校应加强青年舞蹈教师教学策略的相关理论学习,通过名师课堂、观摩研讨、专家讲座、专题研讨等形式,优化青年舞蹈教师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对比不同舞蹈课堂教学策略的异同,探究影响舞蹈教学策略实施的因素,强化舞蹈课堂实践教学效果,提高舞蹈教师教学能力。
3.开展青年舞蹈教师教学竞赛
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已成为高校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平台。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举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通过教学竞赛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同专业的老师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也可以使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教师转换视角,吸收学习新领域的知识。另外,教学竞赛促进青年舞蹈教师重视教材大纲,深挖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课堂教学的知识重难点,潜心优化教学设计;通过实践模拟练习,催化技能融合,改进教学方法,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4.强化舞蹈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基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一种再思考、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通过积极的舞蹈教学反思,便于青年舞蹈教师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探寻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不断促进教学认知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在逐渐养成的教学反思习惯下,逐步优化教学理念,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比如,通过舞蹈教学反思,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模式,大胆实践创新,打破教室、考场、社会之间的壁垒,创新学生教育形式,构建一、二、三课堂的有效联动机制,可以将舞蹈课堂与原生态的大自然场地对接;可以将技术实践考试由传统教室搬上舞台;可以将舞蹈结课汇报展演与艺术剧院、企事业单位接洽,形成教学、实践、舞台等的有机统一。
作者:杜静歌 刘晓丽 季华 陈智 黄蓉静 单位:安徽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