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正在逐渐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可以在不同的方面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两者都可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关键词:德育;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学生的这个年龄阶段在儿童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少年期,它是个体一生当中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他们的年龄一般是从十二到十五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处在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它同时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他们在这个阶段会有叛逆倾向,而且在这个时期突出地表现为一种强烈的独立倾向,强烈地期望得到在社会生活中独立自主的地位,这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导致。他们还对自己估计过高,极力渴求独立自主地做事情,但是往往由于思维的不全面性,会把自己的见解看成是评价外界事物的标准,并且开始对父母和老师的话产生怀疑。初中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矛盾,教师要针对这些特点,要尊重他们合理的建议与要求,但是对于不合理的地方要注意积极地加以正面引导。由于初中生的这种特殊的心理特点,我们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而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再结合自身特殊心理的特点,需要对初中生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会在不同的方面促进人格的完善以及品德的发展,他们共同的目标是促进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由于两者在目标和形式上面有相同之处,因此可以尝试将这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其功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初中阶段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意义
初中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各种心理问题发生的敏感时期,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可能会形成不健全的人格和不正确的三观,在心理方面也会留下心理问题并且会成为人格健全的障碍。但是由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活动形式、目标上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因此我们可以考虑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在对他们进行德育的同时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之处。(1)所采用的理论上的差异。中学阶段的德育与心理教育所遵循的理论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来源主要是来自教育学与心理学,而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则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伦理学原理。(2)教育形式上的差异。德育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以在教室集中上课的形式进行的,这与学科教学有点相似。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是与之相反的,主要是在活动当中进行,目前的主要活动形式是团体辅导,是让学生在做游戏的活动当中自行去亲身体会,切身地感受,从而内化成为自己的感受,启发自己的情感,自发地去接受在这个活动当中启发出来的感受和辅导者引导的感情体会。(3)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当中,我们把学生称之为教育者或者求助者,这就是要把教师与学生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在民主的原则下,使学生可以不必顾忌身份上的差异,畅所欲言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表达自己,通过这样,可以深入地了解到学生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这也是一种对教师态度的表明。但德育的观点不一样,德育主要是从社会意识形态开始,其被看作是用来教育学生要遵守的社会规范,也是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手段。(4)教育对象目的性上的差异。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上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向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通过游戏、活动甚至咨询访谈等方法来对学生的心理现象进行改善,其工作的核心是心理素质发育不够好或者心理不正常的学生,对其进行教育启发,或者对前来咨询的学生进行心理问题的矫正。在价值取向上,德育的目标就是主要服务于社会的,它的目的是改变人们原来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观念,使学生在思想、政治以及道德的方向上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相符合,进而保障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与之间的内在联系。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为了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学生的人格,从而达到全面发展,虽然两者在实施的形式上面会有一些区别,例如,德育的方式目前主要是以上课的形式进行,而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是在活动中完成,比如团体辅导之类的。但是这两者之间是有着直接联系的,我们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延伸,德育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因为这两者的教育目标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另外,这两者也都是为了帮助中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为养成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初中阶段进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也对初中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方式
1.在教育方式上融合。德育的教育方式是通过上课的形式,教师把系统的德育知识传授给学生,有点类似于学科教育,但是又比学科教育要生活化一些。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形式有多种,主要是通过游戏等活动进行,现代教育观认为,中学阶段的教育应当摈弃以往的传统授课形式,就是教师在讲台上面源源不断地讲,学生在下面全部接受的灌输的教育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在民主的氛围当中,让学生到活跃的活动氛围当中去感同身受,从而启发自己,自发地去接受新知识,因此德育的教育方式可以改变以往的灌输方式,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在游戏活动当中进行教育的方式,因此,德育可以在教育方式上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
2.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当中进行互相渗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延伸,德育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我们可以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知识等融合进去,让学生接受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的同时,还可以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转变思想观念,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状态,为自己人格的健全服务。
3.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要做到深入地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还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有深切的了解,并且要在这个基础上多为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体验式的课堂,从心底处去去体验生活,心理健康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能脱离,所以,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应当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
4.将社会力量引入德育教育,形成“家—校—社”联合体系。承前所述,目前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形式参与学校管理,但具体内容更多与学习相关,且家长对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有限。我国教育部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中提出,教育改革需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强化顶层设计,以发展出题目以改革做文章,以稳定为前提,统筹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进一步优化改革整体布局,系统推进改革。处于中学阶段的初中生正是学业繁重,需要面对来自学校和自身发展的各方压力,同时他们也正处于形成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都非常重要,我们应当探索将心理教育尽可能地融入中学德育之中,可以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发育状况,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从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德育日常活动、建立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教育专业队伍、需要领导自上而下地重视和培训建立“家—校—社”联合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德育教育改革的具体途径,希望通过以上建议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裴莉娜.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双向结合[J].科学时代,2015,(6).
[2]王乐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4,(01).
[3]周程远.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机整合[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5,(32).
作者:李月琴 单位: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