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辨与价值探讨,对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补充。本文介绍了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内涵与现状,指出茶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分析了两者有机融合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现状
在物质文明不断繁荣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作为青年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站,在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心理健康通常意味着人们拥有健全的人格、积极的态度、正常的智力、良好的自控能力与较强的行动能力,它部分取决于人们的自身条件因素,但同时也会受到成长环境、后天努力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往往在少年时期初具雏形,并在青年时期随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而最终确立。大学教育正处于青年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对世界的整体感知和哲学思辨,通过研究与学习茶文化,人们不仅可以俯瞰到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全貌,还能够获得心灵的涤荡和情感的启发,学会如何以科学合理的态度去为人处世。因此,将茶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是丰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迫切需求。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现状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几个内涵:
1.1要拥有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指作为社会成员的独立个体所拥有的相对稳固的意识倾向与个性特点,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人物性格等都不会发生较大改变,而是呈现出围绕着一条水平线上下波动的状态。健全的人格是指这种意识倾向与个性特点是有利于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的,是有助于实现人们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是能够促进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理想、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因此可以说,健全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正常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才有可能在其他领域发光发热。
1.2要具备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包括情绪调节、情感适应等
任何人都有喜怒哀乐,良好的自我调控并不是要压抑悲伤、痛苦、焦虑等情绪的产生,而是要懂得如何管理和控制这些负面情绪,不让情感因素左右自己的言行。所以,拥有良好自我调控能力的人会把负面情绪当做生活的调味品,以科学的途径释放以后,又能够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之中。除了适应情绪以外,心理适应能力还包括对全新环境或恶劣环境的内在调试。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也不可能永远都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域,难免会走到一个陌生的或者是一个并不尽如人意的环境之中,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应当充分运用心理要素,积极地去适应这种环境,并以乐观的态度和勤恳的劳动来合理地改造这个环境,努力承担起对自我、对家庭乃至对社会、对民族的责任。
1.3要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
可以很好地掌控自身的日常行为,行事拥有明确的目标、科学的方法、快速的反映以及较强的自控能力,可以在尊重整体意愿、维护集体利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体的目标与价值。拥有良好自控能力的人在目标设定上往往合乎实际,一步一个脚印,无论是短期目标还是长远目标都有其合理性与现实性,并有相应的实现步骤,可以在这些科学规则的指引下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目标而拼搏,而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自身意志不坚定而放弃目标。
1.4要具备正常的智力水平
这是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之一,但并不是唯一条件,也并不意味着智力水平越高、心里就越健康,因为心理健康与智力水平本就不处于同一比较维度之中,没有谁决定谁的关系。不过,人们的智力水平确实会对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扩大知识储备往往可以帮助人们打造更加健康的内在环境。如今,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处于良好发展的态势,内心境界良好的学生占据了绝大多数,但也必须承认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仍然存在并且数量也在渐渐增加,案例也更加极端,比如同学之间攀比和嫉妒心理严重,争执、打架甚至行凶伤人等,如果不得到有效控制,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确立的,高校可以采用公共课堂、小班教学、一对一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内容上应当积极借鉴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理念,特别是茶文化关于为人处世层面的道理学说,推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普遍提升。
2茶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茶文化拥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几乎贯穿着整个华夏文明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与缩影,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与沉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茶文化之中既有儒家文化大同、中庸的思想,讲求万物和谐、万物共生,又有道家文化自然、化一的理念,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衡、相互转化的关系,还有佛家文化淡泊、自省的哲理,主张人们淡泊名利、自我反省、自我完善,注重对内在境界的净化,实现内外兼修。这些思想无疑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应当被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之内。
2.1茶文化可以帮助培养健全的人格
文化是劳动实践的产物,又对劳动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良好的文化能够陶冶情操、增加知识、拓宽视野,是人们精神文明教育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茶文化历史悠久、包罗万象,其中涵盖着诸多关于如何做人与做事的思想,特别是茶道中的理、敬、清、融的精神,对于大学生的言行举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理是指气定神闲、和气明理,要求人们做事做人要讲究道理,要懂得控制情绪,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容应对、神态自若,要自己把握情绪,而不让情绪掌控自己。敬是指要注重礼仪,茶道有茶礼之说,人们以茶为媒、互表敬意,在生活中与他人之间也应以礼相待,在处世过程中则应当以“礼”服人。清是指人们应当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不为外物所动,清心淡欲,不逐名利,“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融是指平和融洽,和睦友谊,说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应当和气相处、一派祥和。可见,茶文化讲究内外兼修,注重对气度和人格的培养,是健全人格养成的助推力。
2.2茶文化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
茶文化是一种“慢”文化,从茶叶的采制、烹煮、品饮,再到饮茶的器具与场景,无一不是精心选择。正如功夫茶,讲究的正是火候与功夫,正所谓慢工出细活,不急不躁,洞然天下,看遍浮华之后眼中只有饮茶这一方天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事烦于心而不乱其行,这种强大的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是极其关键的。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几乎是被这种快节奏推着前进,显得有些措手不及,他们忘记了与自己内心的常态化交流,也淡忘了内在世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与调控能力。茶文化恰恰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帮助大学生加强心理适应与调节能力,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从容不迫、淡然前行。
2.3茶文化可以加强学生的自控能力
茶文化是关于为人处世的文化,讲究一个“度”字,认为饮茶不宜超过三杯,每一杯都应当慢慢品饮,不能因为茶叶美味就贪杯或者大口吞饮,否则就会失去饮茶的意义,无法从饮茶活动之中看清人身百态,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饮茶如此,做人、做事也是如此,人们应当把握好相应的界限,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不以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困扰,在实现自我价值与利益的同时不妨碍他人的舒适与安全,实现内部世界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佛教中有禅茶一说,僧人会在寺庙附近自己种茶、采茶,并在每天同一时间习茶道,自力更生,拥有强大的行动力和执行力,这对于大学生而言无疑是规范自身行为、树立正确目标的良好典范,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补充。
2.4茶文化能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
茶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和哲理,包括茶叶种植、茶叶采摘、茶具制作、茶叶烹煮、茶器选择、茶叶品鉴、茶道茶礼、茶风茶俗、茶诗茶词、茶书茶画、茶戏茶歌等,范畴涉及科学、哲学、工学、美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与传统民族文化一脉相承、相互映衬。正所谓“见多识广”,茶文化带给大学生的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博闻广识、开阔眼界,在增强知识储备、提升认识能力的同时,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3茶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路径
茶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和重要的推进意义。两者的有机融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3.1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茶文化是一种兼具理论知识与劳动实践的文化形态,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现实劳动,是对人们实践过程的总结与升华,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拥有能动的反作用。尽管我国已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但传统教学思维的形成具有千年历史,难以迅速转变,当今高校教学仍然没有完全走出应试教育的藩篱,很多学科内容依然只专注于理论研究,对于实践方面涉及很少。茶文化拥有丰富的实践应用,可以对理论教学形成恰到好处的补充。高校可以组织学生漫步茶园、欣赏茶道、参与茶叶的采摘与烹制,还可以在校内开办茶道社、定期举办茶文化知识竞赛等,营造浓厚的茶文化学习与实践的氛围,让学生在切身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茶文化的精深内涵与独特魅力,提高他们学习茶文化的兴趣,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并把这种学习能力应用到其他学科之中,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3.2要注重对专业师资力量的组建与培养
教师是学生言行举止的榜样,优秀的师资队伍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目前,茶文化对于我国各大高校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尚未具备专业的师资力量,部分已经开始普及茶文化教学的高校,其相关教师大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临时,在整体文化素养上略显不足。所以,高校应当注重组建和培养专业的茶文化教学队伍,定期组织茶文化教学团队进修学习,定期进行茶文化综合能力考核,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专业的教师队伍拥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充足的人生阅历,可以对学生言传身教,让学生看到茶文化对个人内涵的提升作用,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和接受茶文化,加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3.3要注重对茶道精神的普及与推广,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茶道艺术氛围
茶道精神是我国茶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它融合了五千年来的哲学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态度、价值理念与处世方法,是我国精神文明的重要内核。所以,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茶道精神的普及,通过观赏与研习茶道艺术、透视与解析茶道精神等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相应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了解茶道、学习茶文化的兴趣与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茶文化能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哲学内涵对人们为人处世的方式产生重要影响,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茶文化,不仅是对当前高校国学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是对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及培育的有益探索,应当得到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平,夏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策略研究[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2.
[2]刘根林.谈弘扬中国茶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6(11):211-212.
[3]魏鹏程.中国茶文化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影响分析[J].福建茶叶,2016(12):234-235.
[4]张琳洁,龚淑英.茶的物质属性和茶文化的思想背景[J].茶叶,2003(4):230-232.
作者:刘东霞 单位:河北外国语学院
第二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众所周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身心较为脆弱,积极应用心理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本文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视阈分析,采用积极心理学教育方法,价值观念,塑造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品格。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新时代社会对高校提出的新的人才目标是:高技能、强素质,其心理素质强弱是一个较关键的衡量因子。面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脆弱,人格相对不健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研究采用方法主要是应用积极心理学教育方法,这一方法得到国际普遍认可与推广,这一方法较适合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人格健全,提升心理抗压能力,具有很好的学术研究价值。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剖析
拓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有效利用人类与生具有的自我控制决定的自控系统,在应对自我身体出现不良感应与冲突的时候采用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调整的系统,能够很好地提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培育大学生强大的积极心理品质,同时加快塑造大学生积极人格。1、积极的个体主观。研究大学生心理首先从主观层面考虑其个体的积极主观能动性,个体在不同时间点的主观积极体验是不同的,关注的体验事件大不相同,有关注事件的幸福感,也有关注事件的满意度,还有关注事件的成就感以及期待感等多方面。总结归纳为个体通过不同时间点针对不同事件养成积极的乐观的心理个人体验。积极主观能动体验培育大学生做事的积极态度,理解问题过程采取个体积极情感,培育积极品格,用积极的态度应对人生。在逆境中迎接挑战,在困难中茁壮成长,磨练抗压意志,避免消极因素的出现,让人生更加精彩。2、积极的个体解释。在针对大学生个体研究心理特质,积极的个人解释采取积极的人格解释理念,阐释人格的乐观与悲观两大解释风格。二者形成有效的对立,更加利于关注与构建积极的人格。积极地向上、乐观开朗构建塑造的是积极人格因子,也就是乐观的积极个体解释。举例说明,一位大学生在一次关键考试中经过努力备考结果不理想,积极乐观型的解释家长则是较看重孩子通过备考取得的成绩,而不会过多关注在成绩这个点上。可以对孩子暖心的讲:“一门考试虽然重要,但他不是你生活的全部,机遇无处不在,不要放在心上,查漏补缺,下次一定会有提升。”具有乐观型的积极的个体解释不会一味强调成绩的得失而采取严厉指责,利于个体构建积极的人格品质,利于成就成功的人生。3、积极的集体组织系统。针对集体层面的心理素质研究主要关注积极的组织系统的架构,通过积极心理教育方法搭建积极的人格品质构建组织系统,培育集体幸福感,通过高校、家庭构建组织系统,关注点在积极人格品质的构建。积极组织系统的因子应该包括幸福的家庭、和睦的寝室、校园文化丰富的高校、和谐的社区等等,这些积极的集体组织因子对社会和谐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从个体到集体能够看出个体服务集体,个体的积极品格养成有利于实现集体组织系统的构建,良好的积极个体解释也是为集体组织服务,个体是驱动集体积极人格发展的源动力,相辅相成。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引入积极心理学教育方式方法,可以更好地充实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具有很好地现实意义。1、目标层次的提升。高校心理问题研究主要的方向与目标是:“应对问题高效解决,针对整体有效预防,塑造完美人格。”传统的心理学观点认为:“心理应该从医学方面加以考虑与研究,较为片面的阐释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全面的科学理论研究。”致使高校心理问题研究主要停留在个体或集体的心理疾病方面研究,以其心理疾病与心理问题为研究标准,也是高校心理研究层次高低的标准。引入积极心理学理论,可以看出心理问题研究不能单一的研究个体心理问题或者集体心理疾病的问题,而更应该引入积极心理因素,积极的人格品格也是较为关键的心理问题的研究点,标准应该提升为积极健康的心理体验。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较低,抗压能力较弱等问题,引入积极心理教育学,构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是高校以人为本的最好教育价值体现。2、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查阅当下较新的参考文献,心理研究相关学者大部分以存在问题,针对问题现状查找原因,给出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应用消极心理学理论研究较广,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范式体系。当前大学生心理研究逐渐走向边缘化,内容拓展乏力。为此,在负面心理问题研究理论中引入积极心理研究方法,充实其研究内容,拓展研究思路与方法。引入积极心理问题研究方法,内容涉猎:其一,大学生自我心理积极认知与完善,自我的认知、提升自尊、自我品格等积极因素;其二,对大学生自我积极情感的体验融入到研究中,个人的幸福指数、个人的获得感等;其三,提升同学关注社会,积极态度决定健康的人格,引导正确价值取向,消除消极的心理,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内容,构建较为丰富的内容教育体系。3、拓宽心理教育路径。在传统的心理教育研究中,心理教育主要由心理健康研究科室实施完成,实践路径较为单一,路径雷同严重,缺乏创新,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缺乏战斗力。主要采取形式为:健康教育理论课、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咨询等,虽然形式较为繁多,但是路径较为狭窄,不能有效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改变传统的心理研究路径的方式方法,不单一关注个体,即发病体,而且更应该关注群体,及存在人格障碍的病体,而且病体数量逐年增加,是很具有开发的强大研究源。引入积极心理学理论方法,路径拓宽,教师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关注群体增加,心理与其他学科交叉,使得学生在愉悦中提升心理素质,塑造新时达大学生自我积极心态。
三、积极心理学对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1、树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识”理念。积极心理学其主要优势在于对高校大学生心理研究引入积极因素,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消极因素研究,强调学生的自我积极品格的培育与养成,以人文来育人,这样的教育理念深受新时展中心理问题研究的高校认可。积极品质的诱导是积极心理学的工作重点之一,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科学引导学生向健康人格方向发展。树立积极意识,广大一线教育者要在工作中注重教育的积极意识培育,对传统的心理教育方法留其精华去其弊端,积极与消极理论研究相互依存,共同进步。2、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情绪体验教育。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应该引入积极情绪体验教育,这样的教育更能够丰富课题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同学接受,积极情绪是大学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点的某种情绪需要,通过乐观、积极、愉悦的主观情绪来体现,有效提升大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提升活动的能力。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考虑其积极情绪:一方面是感官愉悦,比如看喜剧电影、比如参加娱乐活动等,对学生的感官造成愉悦冲击,使其感官产生愉悦感,是的学生培养积极情绪;其二是心理享受,比如老师的表扬,获得比赛第一名等,能够让个体在心理享受幸福,获得心理幸福感。积极情绪体验一方面提升自我认知,同时增强对消极情感的处理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增强,实现人格品格积极养成,实现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3、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组织系统。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理论深入分析发现,个人的心理活动促进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个人心理活动需要环境的培育,积极心理品质的表现主要看在独特的环境下适应能力。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构建积极组织系统需要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大环境,消极心理容易在这些环境中产生或者被诱发。因此积极组织系统可以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级来构建。第一,个人层面,积极融入班级,多交友,交好友;家庭层面则需要建立一个和谐幸福的美满家庭环境;高校层面主要是为大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培育健康的品格环境;社会层面主要传播正能量等。四位一体为大学生积极组织系统构建形成贡献其优势,落实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人文关怀精神,更多地从自信、乐观、幸福等积极层面去开发大学生自身的潜能,不断鼓励其改变自身,学会积极地适应环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
四、结语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一直是我国高校比较重视的工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我国千家万户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新形势下,高校应积极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深入分析其方法的原理,从其根本理念为切入点,通过具体实践总结其优点,构建符合当代大学生优秀人格品质,构建新的大学生健康教育发展模式,从完全负面因子到正负面因子都融入其研究之中,研究涉猎面更广,研究更具深度,进一步优化传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聂国东.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
[2]李从东.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8)
[3]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6(4)
[4]葛爱荣.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
作者:刘宝鑫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第三篇:音乐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摘要]现代大学生在心理上反应出的问题,呈现多样化趋势,究其原因,有社会、校园、家庭等组成因素;如何开展好音乐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养成乐观向上的性格,是每一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分析了音乐艺术院校学生心理状况特点,概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经验,提出解决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音乐艺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各高校因学生心理问题而产生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国家及各级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音乐艺术院校,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因而导致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一、学生心理状况的特点
(一)学生性格普遍外向
一般而言,相对于其他专业院校的学生,音乐艺术学院学生的性格更加开朗外向,活泼多元。从专业属性角度分析:音乐艺术属于表演专业,学生经常性在舞台上展示自我的才艺,以自身才艺获得别人的认可,久而久之,学生就逐步养成乐于表现自我的性格特征。可以想象,一个性格极其内向、腼腆的学生,是难以在大庭广众之下毫无紧张,成竹在胸,淡定从容的展开表演的。此外,音乐艺术的动感、活力、张性等积极因素,会自然而然的熏陶到学生,促使其形成活泼开朗、洒脱自信的个性。从学生角度分析:音乐艺术专业的学生,许多在四、五岁时,就开始了音乐学习。相对于同龄的孩子,他们更早的接触了诸多艺术方面的教育,从音乐感知生活,从生活中感悟音乐,长期的艺术教育氛围下,学生在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等方面都获得长足的进步,因而其情感世界更加细腻丰富,性格也较为多元化。
(二)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差
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习,音乐学习投入的资金更多,因而能够进入音乐艺术院校学习的学生,大多家庭富裕,经济能力较强。不言而喻,我们国家自古以来的社会风气,父母对孩子都极为疼爱。大多数经济能力好的家庭,不仅是极力满足孩子在物质生活方面的享受,更有甚至,对孩子百依百顺,放任自流。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十分普遍,父母家长将全部的心思集中在孩子身上,孩子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犹如温室里的花朵一般,自然缺乏生活历练。有不少学生告知笔者:“老师,从我小时候开始,都是我妈妈陪着我去上艺术班,直到我考上大学为止。刚来学校时候,我真是特别想家,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太不习惯了。”从学生的口中,不难发现这些孩子连洗衣服、做饭等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欠缺。为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一旦遇到挫折,极容易表现出手足无措,意志低迷的情况出现。
(三)自信与自卑双重心理交织
自信与自卑的心理特征交叉重叠,混合出现在一起,是现行音乐艺术院校学生普遍存有的一大心理特质。舞台表演,需要一份从容与自信,将自己最好的状态表现出来。倘若缺乏自信,表演时惊慌失措,走神出错,则即便私下专业基础再牢固,也是徒然枉费。有的学生由于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一旦某次表演失利,则怨天尤人,自怨自艾,长时间难以恢复正常心态,甚至对音乐的学习与追求发生动摇。有的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都是以特长生的角色存在,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喜爱,自我感觉良好。进入大学校园后,发现自己变得普通,不在“鹤立鸡群”从而在心理上也会发生明显的异常,学习的积极性直线下降。此外,部分学生内心十分敏感,家庭因素,师生关系,同伴相处等任何一方面出现变动,都会导致学生情绪起伏剧烈,少则数天,多则数月,学生均难以调整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四)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现行音乐艺术学院学生,其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易被人察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越来越重视自我的“隐私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不希望被别人打扰,被别人窥探。音乐艺术,尤其是表演专业,其本身就带着表演的特质。久而久之,学生或多或少都具有表演性的人格特征。在平时的学习及生活中,学生都渴望展示自我最积极美好的一面,而对于自己的缺陷、困难、烦恼,则尽量隐藏,或者是避而不谈。在这样刻意性的转移下,对于某些成长的烦恼,可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但对于一些特别困难的问题,则学生难以从本质上做到超脱与跨越,学习过程必然会出现问题。人天生具有隐蔽性,这不是缺点,也不是非扭转不可的事情。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在学习中关注学生的异常情况,尽可能帮助学生指点迷津,给学生温暖,让学生打开心扉,从而帮助学生去掉心理负担,轻松的面对校园生活。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学生的心理问题容易被忽视
音乐艺术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性格开朗外向,少部分存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又由于其特意隐藏的性格,再加之其他因素的作用,从而导致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意识是行动的指南。缺乏思想意识上的重视,音乐艺术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定大打折扣,效果不佳。客观而言,现行音乐艺术院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较少,难以切实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另一方面,现行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其教学模式单一刻板,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程度不高,教学效率甚低。
(二)容易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混为一谈
不可否认,我们的一些教育工作者,经常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品德问题混为一谈。学生出现了异常问题,教师往往第一反应学生的品德出现问题。于是,教师给予学生大量的思想道德教育,可结果并不如人意,有时甚至会起到事与愿违的消极效果。古人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首要关键是找寻到问题的根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再者,即便有些相似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其道德品质相关,教师在开展道德教育时,其手段与方法也有所欠佳。许多教师采用“一言堂”、“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虽是语重心长,用心良苦,无奈学生难以接受这类教育方式,因而教育结果也令人失望。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投入受到限制
从专业属性而言,音乐艺术院校开设的课程,大多是一对一的“小班”授课模式。在教育内容同等量的情况下,“小班”授课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方面,无疑需要更多的投入,这就不可避免的占据了大量的教学时间。音乐艺术院校,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也需要开展一些不可或缺的基础类、公共类课程教育。为此,留给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并没有太多。此外,对于音乐艺术院校的学生而言,由于习惯于“小班”授课的模式,要聚集一个系或者数个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无疑十分之困难。再加之某些院校的课程设置也不够科学合理,在一个时间段内,有的班级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有的班级要进行专业课程教学,两者相互冲突,相互受到限制。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校园的核心组成部分,缺乏教师队伍支撑,校园的教育作用将不复存在。相比较日本、欧美等国家,我国高校在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这其中固然有国情的差异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谈论到心理健康时,大多三缄其口,认为其难上大雅之堂。某一学生一旦出现心理问题或是成长的疑惑,其他学生自然对其议论纷纷。为此,出于避免尴尬或者是担心忧虑的心理,许多学生即便心理存有疑惑,也不愿意向教师诉说,这无疑十分阻碍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校园所占据的比例本来就不高,再加之音乐艺术院校的特殊性,因而这方面的教师数量更为稀少,远远达不到实际所需。音乐艺术院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建设,首先,要引进来。现代社会的包容性较之以前好了很多,人们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意识到心理问题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诸多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专业方向的研究课程,而这一较为冷门的专业,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为此,音乐艺术学院可扩大招聘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在招聘时,一定要重视门槛的把握,严格把关,宁缺毋滥,切不能因为一时的需求,而让整个教育过程流于形式。考核时,不仅要考核应聘者的专业素养,还要考核其教育水平与教学能力。需要注意,由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多样性,造成其切入点过于繁杂,因而要重视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涉及领域很多,文化、历史、文学、道德、风俗、社会关系、经济原理等包罗万象,倘若知识结构单一,则不利于后期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次,要走出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永无止境,故而学习当永不停歇。心理健康领域的知识,更新的较快。前者适应于九十年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对策略,并不能解决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两者大相径庭,相去甚远。音乐艺术学院应重视开展教师培训,引导教师“走出去”。在尽可能情况下,多与其他高校进行合作,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利用、借鉴、改进其他高校的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实施于本校教育,定能取得长足的进步。学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考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要面面俱到,综合性定位教师。此外,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更改教育理念,摒弃传统守旧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成功扮演学生成长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因而,要重视学生的反馈,确保将学生这一主体纳入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中。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人改造环境,环境同时也改造人。人与环境相辅相成,两者紧密相连,互为因果关系。笔者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若干年,就笔者看来,环境对人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人对环境的改造力。其实这并不难想象,正如武侠大家古龙先生,在其代表作《绝代双骄》中塑造的两个主角小鱼儿与花无缺,一母同胞的兄弟两,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两人在个性追求、价值取向、言行举止、文化素养等方面天差地别。又如,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其中苏轼、苏辙兄弟两,成长于书香门第,父慈母祥,谆谆告诫,两人少年及第,相互扶持,兄友弟恭,最终成为一代大家,流芳百世。无论是虚拟的小说,或是先圣名达,我们都可以从他们的成长环境,看到其最终成长轨迹及人格的走向。笔者认为,现代高校校园文化有待更改和强化。相对于从前,走在校园的小径中,看到的是手不释卷的学子,听到的是朗朗的书声。可是,现在在校园里走一圈,很难看见有学生认真的阅读书籍,大多是情侣们你侬我侬,或者是“低头一族”忙于手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便捷、丰富了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但事物具有正反两面性,便捷学生学习生活之余,也让校园变得更加现实,人文气息淡化了许多。许多学生变成了“宅男宅女”,可待在宿舍一天而足不出户。大学时代,正是人生的花样年华,学习之余,应是放开怀抱般的自由自在,应是热情洋溢的尝试新鲜事物,增加人生阅历。如长时间的“宅”,缺乏与他人的交际,缺乏对生活的热爱,极其不利于学生积极性格的塑造,其心理容易敏感多疑,最终酿成心理问题。有人认为,正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校园失去了活力与温情。新生事物的普及,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应该值得鼓励与肯定。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与信息技术两者并不冲突,反之,可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长处,来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比如说,我们可以定期开展校园友谊会,鼓励学生组织歌咏比赛,体育比赛等。学校也可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地方,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增广见闻,丰富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从中有所感,有所得,有所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以身作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学生们的日常活动,教师都应以积极地态度参与,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让学生切实参与进来。
四、结语
音乐艺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非是一早一夕所能速成。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循序渐进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由于音乐艺术专业的特殊性,在不能够具备充分教学时间的前提下,学校可设置“团队辅导”模式,从而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具体为:将每个系,每个年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团体,每个团队对应有不同的心理健康或是心理咨询教师。学生在学习之余,可约定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探讨。每次讨论会设定一个关于学生成长疑惑的主题,由学生组织开始。这样的团体活动,人数不是很多,时间也灵活自由,讨论的主题也千变万化,切合学生的实际,因而效果良好。需要注意,讨论会不比较课堂教学,教师应引导大家各抒己见,反应出内心的真实情感和真实需求。教师也可邀约相关的专业人士参与讨论会,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学生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增加社会适应性,促进学生个人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昱华.艺术院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压力源分析[J].艺术教育,2009(6):138-139.
[2]王斐,许燕,祁占平,等.某艺术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0):1130-1132.
[3]于化.浅谈艺术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08(20):60.
[4]魏晓亮.关于加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3):32-33.
[5]郑慧.心理及社会因素对艺术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3):105-113.
[6]张继玉.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特点初探[J].甘肃科技纵横,2006(5):191-192.
作者:苑冀 单位:星海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