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健康教育创新探讨(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时下,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培养精英型向大众化的教育模式转型,大学生数量的巨增、规模的变化,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从和满足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要求,使高等教育有面临到了从所未有的新问题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课堂教学孱弱,课外心理教育指导受限、学生自助能力不强的现状,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作用难以发挥等缺陷。故加强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研究探讨迫在眉睫。鉴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本文将就这一问题予以研究探讨,希冀为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所在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激发其潜能护佑其心理健康、心灵洁净、知识、能力卓越,用良好的教育模式、疏导的方法、用抚慰手法消弭其因学习、生活、家庭、交往等方面滋生的心理负荷。稀释其内心的寂寞与孤独。涵养其应有的干练的气质、飞扬的青春气息,张扬的个性品质,洁白如玉的心灵空间。授予他们心理自我调节的方式、方法、手段、技巧。然,目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许多高校由于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给力,很难达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要求,使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面临课堂教学水平不高,课外心理教育辅导局限、学生自助无力,导致一些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没有了进取精神、没有了感恩意识、没有了拼搏劲头,心理扭曲前途迷茫,对学习、生活热情递减;进而纪律松散、生活懒散、好吃懒做、成绩下降。乃至个别学生抽烟、酗酒、打架斗殴。要知道,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处于心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的关键时期。如果没能对其进行思想上的辅导,精神上的抚慰、道德上的滋润。这些学生的前途堪忧。将来对社会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故,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用非常、意义重大,高校教育者必须给予重视。
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途径
(一)学科教学中应适当给予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高校的各学科教学中应适当给予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渗透,特别是有关心理素质方面的一些重要内容,现代学科教学理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对于学生的心里健康成长非常重要,这是学科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专业素质的需求,事实证明无论哪个学科的教学以培育与提升学科专业水平为己任,为达到这样的目标、完成培训任务,往往有事业心的老师会循循善诱运用学科知识中涵盖的心理教育的特点与具体方式、内容,不失时机的对学生予以心理辅导,目的在于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全人格。高校的许多学科在践行教学任务中,有经验的学科教师通常利用一些有关心理素质的内容,譬如,有关学习思维、记忆力、想象力的心理训练方法、方式,旨在快速提升学生的接受能力、注意、记忆、创造等能力及科研、探索、动脑、动手的能力等等。还有利用心理学中的激励手段,来点燃激活学生对专业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利用强化或积极的人体心理暗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致。特别是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或修养的专业课程中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教学内容里,教师会详细、系统地讲明心理教育、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与成长积极作用与重大意义以及对将来走上工作,成就事业的深远影响。阐述高校学生走上心理健康之路的有效途径,教会学生们心理自我调节方式、方法以及消弭心理困惑的渠道。利用经典案例分析,令高校大学生对常见、突发的心理矛盾与问题及滋生原因、重要表现形式有了解、有备案,护佑其以昂扬的姿态、平和的心理、向上的精神直面人生。
(二)心理健康教育贵在课外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贵在课外指导,课堂教学的时间总是不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指导是对课堂教育重要补充。高校在践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利用现代媒体宣传优势,对所有学生给予全方位的宣传、引导,提高大学生对健康心理教育活动参与意识、主动意识。高校领导要重视心理教育工作,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支持力度。督促老师做好课外指导工作。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凭借高校教育网络资源在学校建设校级、院级、系一级等各级心理健康组织、机构、在大学各班级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小组。院校一级的可以聘请心理健康专业教育工作者予以指导管理,指导协调各级学科教师、班级德育教学辅导老师与学校医务工作者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不失时机的对学生予以心理训练提高学生对心理负担等不良情绪的免疫力。这样才能使高校学生不会因为心理健康等问题导致恶性事故的产生。
(三)自我教育是心理健康的守望者
自我教育才是心理健康的守望者,因为所有的教育、所有的叮咛、甚至唠叨都是被动的,只有自我教育才是积极的主动、内因的事实上,自身能动的活动。故,大学生应该自觉树立其自强意识,树立其对心理健康的主体参与意识。尤其是各种课堂教学上任课教师当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启发,努力培养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主动、自觉性;心理教育课外教育指导组织,特别是心理教育辅导人员、所有老师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诸如“心理健康成长小组”等各种社团活动,教导学生学会自我生存、调控、激励、发展、认知等各种自我成长能力,增强心理免疫功能,懂得消弭负性情绪的的方式。以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心态适应社会生活的复杂变化。
三、结语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其素质教育的内因基础,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与补充,故,高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在学校应建设一只强有力的专职或兼职相结合的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并加强对心理课题的理论探索,聚集经验、总结教训,才能开拓创新探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方法,为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输出更多的正能量。
作者:余孟辉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09期.
[2]韦光明.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第二篇:高校文化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摘要
“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文化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它对人心的教化功能;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总是要依靠文化实现自身。所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高校文化氛围的创设。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能否获得文化认同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乃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注意文化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文化;人文教化
一般而言,如何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乃是一个教育心理学的主题。吴汉德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教育者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成长的规律,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的要求,通过对大学生普及心理保健知识,传授心理保健技能的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个性,增强其面对未来可能受到心理冲击的适应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1]显而易见,心理健康作为一个心理学事实乃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然而,这种研究在何种意义上能够作用于人的心理?人们回答说:教育。但当我们进一步追问“如何进行教育”和“教育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追问要么被消解于对具体教育对策的研究之中,要么被拖入到对教育或心理的纯粹理论研究之中,由此造成了教育中对策实践和纯粹理论的二分。在这样一种二分框架下,教育心理学之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而是被过于简单地对策研究或者过于复杂以至于脱离教育实践的理论建构所遮蔽了。但是,这个问题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是如此重要和急迫,以至于如果我们不知道这种教育如何能够作用于人的心理,那么所谓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只能沦为一种形式主义的空谈。实际上,这个问题超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自身,因为它涉及到了教育之“以文-化育”的本性,即“文化”对于教育而言具有本体论的地位: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得以可能,就在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以“人文”“化育”人心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首先是一个动词,它天然具有教化作用;并且,这种教化作用较之于学校教育更加原本,因为它总是超越于后者的目的性和组织性。因此,认清文化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我们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性关联
人们一般如是定义文化:“在广义上,文化是指人类思想、行为与人类活动产品的总和。”[2]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人们一般是从名词意义上来理解文化的。这实际上预设了人可以外在于文化的旁观者立场。然而,人是始终处于文化之中的,文化对人而言具有本质性的意义,即以“人文”来“化育”人,使之从一个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孔子所说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表明了这一现代思想:与“文”相对的是“质”和“野”,化“文”就是化掉人的“野”性即自然性。“化”的意思就是“改易”“教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的含义首先是动词性的,即使人“化”文。这一点是古代东西方思想所共同承认的。在拉丁文中,文化的原意是“对土地的耕耘和对植物的栽培,以后引申为对人的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培养”。[3]“在中国古籍中,文化的涵义是文治与教化”。[4]据于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文化的本义乃是与教育密不可分的,作为文化的教育所表明的恰恰是教育本身的可能性:教育没有一个外在于文化的本质,它与文化一道共同指向了一个人是如何成为其自身的,即人要成为人,就必须处于一定文化中,这种文化对人的改易就是教育。石中英先生用“教育学的文化性格”这种说法来表明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就是指教育学在本质上不是一类以价值中立、文化无涉为前提,以事实发现和知识积累为目的,以严密的逻辑体系为依托的科学活动,而是一类以价值建构和意义阐释为目的的价值科学或文化科学。”[5]这就是说,文化首先不是教育活动中的一个要素,相反,教育首先需要通过作为动词含义的“文化”来进行。具体来说,这里的文化或教育并不是一种空洞的说辞,而是为了达到“尽心知命以至于天”的境界。所谓“尽心知命”就是实现人潜在的可能性,获得对本己存在的理解和认同;“至于天”就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存在境界。简单地说,文化就是为了安顿人的生命、安顿人心、达乎天道。这也就是古人眼中的心理健康的状态。可见,文化意义上的心理指的是有关“人心”的“道理”,这种道理不是通俗意义上人心“好坏”的经验之谈,而是人安顿心灵、以达乎天道的存在哲学。换言之,这种“心之理”指的乃是人之存在的意义;并且,正是由于这种意义,人才得以“安身立命”,一旦失掉它,人的心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厌世、自闭、价值观扭曲等,这些问题也可以被称为“心理”问题。教育在文化中的含义与这种“心之道理”相关,《中庸》说:修道之谓教[6],意思是对“心之道理”亦即“天道”的修明叫作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以人心的道理“治心”,以引导人回归本心。如果人获得了存在的意义,心灵得到了安顿,那么人心必然是健康的。当下,文化与心理健康的关联也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心理学研究从自然科学模式向社会文化模式转变,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人类心理是社会文化中的存在,是与社会文化相互创生的过程。这种心理学研究对社会文化作用的关注,对重塑心理学科学观的追求,构成了当代心理学的文化转向。[7]根据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是连成一体的: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总是要依靠文化实现自身;另一方面,文化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它对人心的教化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无法回避文化的:其一,心理健康首先是文化导向意义上的健康,它意味着人借以安身立命的文化是积极向上的,人能够接受文化中有益于身心的东西而拒绝有害于身心的东西。纳玲曾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指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而且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8]简言之,这种心理健康指的是人接受人文教化以保持心灵健康的能力。其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文化意义上安顿人心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不局限于一些具有心理疾患的特殊对象,而是面向所有普通与正常的人,旨在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和完善人格及个性心理品质,关注和追求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支持和促进个人及社会全面的发展等。如果一种教育无法作为一种触及人心的东西而得以实行,那么这种教育将不可能获得成功,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发挥其作用,必然离不开安顿人心的文化的引导作用。
二、校园文化创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作用的机制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文化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将直接关涉到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因而需要我们予以足够的重视。显然,好的文化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促进作用,坏的文化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坏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防止和纠正坏的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这种回答虽然从道理上说是正确的,但它实际上转移了问题:把对于可能性的追问变成了对于具体操作方法的阐释。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文化之好坏对教育的影响,而在于这种影响是如何进行的。一般而言,校园文化从内容上来看,涵盖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挥着陶冶、塑造、导向和凝聚等作用。校园文化的陶冶作用,主要是通过给师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与精神环境来感染情绪、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文关怀;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塑造功能体现在能力塑造和人格塑造两个方面,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学生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发挥着积极的、潜移默化地作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及价值规范,逐步把学生引导到校园文化所确定的价值目标上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凝聚功能,体现为校园文化能够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一种向心力和合力作用。由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可以看出,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的作用是微妙的,具有潜隐性、全面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它时常不受教育者的控制,当教师说“要这样而不要那样时”,学生是否按照教师的意志接受这种文化是不确定的,学生可能对之有所认同,也可能对它的反面产生认同。无论是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挥作用,均不具有强制性。大学生若对此文化产生认同,则文化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挥积极作用;若不认同,则发挥消极的作用或不发生作用。因而,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发生的作用通常是隐而不显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行同时意味着决定权的给出或转移,受教育者是否接受这种教育则取决于受教育者是否对之产生认同。这里,文化就显现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是否能够成功的基础性作用:教育只有给出对文化的认同感,心理健康教育才可能实现其目的。当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但这种知识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持就会变成规训人心的教条,从而无法使大学生获得对这种知识的认同,也就不能对之产生教育意义。这里,我们不是要否定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学知识的重要作用,而是说,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所传授的知识只有让大学生获得文化上的认同,才能实现其教育意义。
三、如何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人文教化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大学生所置身于其中的文化处境上。他们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崇尚个性与自由,富有激情;关心社会、国家乃至于整个世界的问题;经历着找工作、恋爱和结婚等人生大事;他们充满着对人生、未来的困惑和迷惘,大到人生意义为何,小到如何与他人交往,总之,对大学生而言,不同的文化交织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之中,因而尤其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心理咨询,前者是一个更加基础性的工作,目的在于预防和教导,而非后者那样针对的是具体心理问题的治疗。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是一个“文化上”的“系统工程”,而非在学校中建立一个心理咨询室、设置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那样简单。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关注大学生所关注、所困惑的问题以及大学生的现实遭遇。这种关注不单单是集中在具体的问题上,而是要同时关注这些问题所表明的文化处境,然后再根据这一文化处境对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总的来说,这种教育必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形而上的层面,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等等,主要探讨一些超越问题。每一个人都会碰到一些形而上的问题,虽然人们没有正面回答它,但实际上人们已经用行动作出了某种无意识的回答,并且,这种无意识的理解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二是形而下的层面,包括职业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等,主要探讨应对和适应社会的问题;三是科学层面,包括心理学知识、人类学等等,主要探讨科学对于人的研究。其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编制本土或校本教材。这种教材并不是要建立一种完整的知识体系。相反,编写教材主要是为了承接第一个方面的思考。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到的几乎是人类文化的总和,所以我们需要以特殊的方式重新梳理这些文化。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教材不是为大学生的生活提供一套标准答案,而是以教育性的话语呈现出多元文化以供其选择。制定教材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的思考,而不是灌输知识。只有从文化上触及到大学生的心灵,他们才可能作出来自生命体验的回应。再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参与。“参与”意味着选择和表达。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老师根据已有教材照本宣科,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表达观点,或给出不同的回答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可能拥有教育意义。最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改变现有的传授知识的话语体系。话语本身就是一种伦理要求和权力,因而话语也是一种教育力量。在科学知识的传授中,教师主导话语,这是合理的,因为教师占据着知识;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如果教师仍然占据话语的主导权,那么教师所传授的文化就会变成知识,显然,这种知识是外在于学生的文化背景的,因而它很难达到对学生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必然是“润物细无声”的,所以这种教育话语必须是隐而不彰的,在轻松的对话中就能完成文化种子在学生心灵中的播散。
作者:王静 董文涛 高晓艳 单位: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汉德.大学生心理健康[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8.
[2]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22.
[3][4]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269.269.
[5]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188.
[6]王文锦注,大学中庸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4.
[7]田浩.文化与心理学研究方式的变革[D].长春:吉林大学,2006.
[8]纳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9).
第三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
随着国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我国高校基本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在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依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以期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作出有益尝试。
【关键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体验式教学;实践教学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位与目标
随着教育部办公厅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入全面发展时期,课程设置日益规范,授课形式丰富多样。《基本要求》对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做了明确规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教学目标除了涉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外,更加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在切实的体验中领悟心理素质提升的途径及意义。围绕《基本要求》的规定,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但是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在“全民健心”的大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应有所突破。结合时代背景和学生新特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存在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哪些方面做出教学改革尝试?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哪些启示?围绕“提供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宗旨,本文将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做出进一步探索。
二、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随着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作为主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有了快速的发展,基本能实现“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的地位逐年提升,但并未达到《基本要求》的标准,《基本要求》明确规定:“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延伸教育课程可根据学生情况和需要分布在不同学期开设。”而根据对国内高校的调研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在大一新生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很少有达到32-36个学时要求的,在其他年级开设相关选修课程的高校更是为数不多。一方面是师资力量不足,难以提供高质量的课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校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主要由学校心理中心的专职教师承担,但心理中心的专职教师一般人数较少,难以满足教学量的需求,因此多数高校鼓励辅导员参与课程讲授,但对于任课辅导员的培训力度不够,缺乏专业性,难以保证课程教学质量,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流于表面。另外,缺乏合适的教学场所,教学方法单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基于这种特殊性,需要为课程教学提供专业的设备和场所,如心理测评系统、音像教学资料、团体训练室等,而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本都在传统的公共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开展,教室的布置与格局不利于心理体验与团体训练活动的开展,难以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使得参与体验式教学流于形式,难以真正的实施。同时,近年来高校积极推广网络课程,通过名师网络授课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灵活选择。部分高校已经尝试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多为名师讲授,能够保证课程质量,同时学生可自由选择上课时间与地点,具有较大自主性,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学生缺乏自制力,难以保证听课质量;其次网络授课的形式使得其以知识传授为主,难以实现参与式体验教学,缺乏师生互动;另外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网络课程难以实现对学生的反馈,不能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最后,尽管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但只靠课堂教学还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由于课堂教学形式本身的局限性,多数同学反映“课堂上触动很大,在很多方面对自己都有启发,但是回到生活实际中还是会按照以往习惯的模式去处理问题”。也有同学反映“一开始的时候会尝试改变,用课堂所学知识去处理问题,但时间一长就忘了,还是会回到以前的思维模式”。课堂教学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不可能实现全方位的影响,正是由于课堂教学本身的局限性,促使我们思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应与其他部分相呼应,互相配合,共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在最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实际。
三、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1.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高校开展的时间尚短,在师资队伍、课程内容、教学研究等方面存在不足。首先师生配比严重不足,同时师资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兼职人员占很大比例,多为行政人员、辅导员等,学科背景复杂,同时其本身工作繁忙,很难在课程上投入过多时间精力,因此应对师资人员在学历、专业背景上提出一定要求,比如必须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背景才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其次加强师资培养,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更需要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如近两年北京大学推出的“全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修班”致力于培养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对于推动课程教学的专业化起到了有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另外,可依托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评估或示范中心评比项目,推动课程建设,使高校在课程学时设置、师资队伍配备、继续教育培训等方面规范化。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开展课程研发,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专业化发展,才能真正发挥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2.推动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与传统讲授课堂不同,参与体验式教学更加注重活动设置与学生参与,更能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内在成长动机。在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各项心理健康活动,用引导讨论的方法与学生进行内在的人际沟通与经验分享,引导学生自我觉察与反思,并在恰当的时候提供与活动场景相关的专业指导,让学生沉津在获得知识的体验场景中,并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反思、体会、领悟这些理论,最终将其转化为个人的理念与技能,从而获得心理素质的提升。体验式教学模式可归纳为以下流程:理论点—活动引入—教师构建场景—学生体验—学生分享感悟讨论—教师分析引导讲解理论—学生心理素质获得提升。北京科技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通过教学实验证明,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产生更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人际连接,增强了新生的归属感,同时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3.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近年来不少文章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如朱琦等人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应包括四个循序渐进的模块:认知实践课、操作实践课、综合实践课和创新实践课,可通过课堂、第二课堂、团体活动、素质拓展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可作为心理健康教学中的一个模块,与室内课堂、网络教学互相配合。结合我省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上半年各大高校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月,教育厅要求全省高校每年下半年举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我校积极响应教育厅文件要求,上半年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月,下半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季及心理健康运动会,活动载体丰富。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可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相结合,将宣传月、教育季、心理健康运动会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来,作为实践教学模块,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形成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4.开发校本化、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离不开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等的影响,因此不同高校的学生群体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学校因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针对性较强的校本课程。近年来积极心理学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批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团体辅导、课程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运而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但是也应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心理特征,加强本土化发展。如我校在转型的进程中加强创业教育,心理健康延伸教育课程即可以此为契机,研发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心理选修课,如通过开设针对性团体辅导选修课程促进学生创业素质提升。
作者:樊瑞华 单位:安阳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参考文献:
[1]岳锋利.体验式学习原理的比较分析.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6).
[2]杜学敏,张颖.创新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山东高等教育,2015,(7).
[3]朱琦,张艳萍.在实践教学中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育与职业,2013,(2).
[4]高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综述.新课程研究,2014,(12).
第四篇:高校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
在当下社会经济的不断的发展中,我国素质教育也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积极心理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现在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积极心理学对于我国现今的高校学生的心理研究也起到了引导作用,它在不断的替代传统的心理教育对教育偏离的航向,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启发,你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激发人的潜能,调动学生对生活与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学校的心理教育中产生了巨大的效用,在未来他将会成为我国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高校学生;自我体验;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人们的心理压力变得非常的大,当前许多的高校与社会对心理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视。在高校中为了体现自己的现代化教育目标建设心理教育被认为是高校现代化的标志。只有我国的高等人才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才能够体现出我国当下社会发展的成熟,因此对于高校开展积极的心理学是变得异常重要的一件事。现在我国许多高校为了能够在心理教育领域获得更多的成就,并且可以对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进行实时纠正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来研究。但是通过当前的高校调研数据能够发现我国高校的许多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多,同时也变得非常的棘手。从侧面也能够体现出高校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还存在于片面化的教育之中。在我国的传统的心理教育中主要是针对的是消极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通过引导和纠正,对于学生的积极心理发展还处在萌芽阶段。我国在当下的环境下应该针对这样的下滑趋势进行纠正,走出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开创积极的心理学教育,全面挖掘学生积极的发展潜力。改变当前学生消极的情绪影响。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综述
塞林格曼在二十世纪末引发了世界心理学风暴他提出了与之前心理教育不一样的理论,提出了积极的心理学。针对人们心理方面的积极方面,寻求在生活中对于人们有积极性的事物,从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通过激发人类全面的积极性潜力引导人们拥有更大的积极力量来对抗生活中许多的消极因素。激发人类身体中的积极力量,把这种力量转化到实际生活中使人们的心理积极面积得以扩大。在当前心理积极学分为三个方面,一个是个体研究、一个是个体层面的研究、还有一个是问题方面的积极研究。在针对个体研究的方面主要是通过人们对生活的幸福感来阐述的。个人在自我方面感觉到幸福、满足、安康的积极方面来考察。针对第二点主要涉及的是对于人们的积极力量与个人的品德,通过独立的个体研究来发现人们的幸福感;第三点是对群体方面的研究,对于群体周边的环境考察社区的安全度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度来观察社会中的积极因素。从理论上看,当前由塞林格曼发展出的积极心理学建立在消极心理学的经济学上,通过对消极心理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批判与继承发展。在这一方面进行改进,提高人们心理中的积极一面。通过对人们积极心理方面的研究,发现在当前的生活中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的因素。并且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引入到实践中激发人们对积极心理的潜力与创造力。这样不断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方面,还能够引导人们积极面对生活,树立积极生活的理念。这样不大有利于个人的生活和谐度提高,还能够保障社会和谐度得以提高。
二、现阶段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偏离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三级目标:第一级目标是预防发生心理健康问题,在当前的高校学习与生活中总是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与摩擦,学校必须要能够根据学生的自身因素对学校的心理教育进行引导,预防学生能够积极面对生活调整消极心态。第二级目标是将面临的心理问题予以解决。一旦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救,但是在自身无法排解的时候就需要学校的心理教育进行排解。学校在课程中必定要开设心理学课程帮组学生纠正自我心态,同时开设心理纠正教室对于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治疗以免在未来发生无法挽回的结果。第三级目标主要是消除高校学生心中存在的心理疾病。根据高校学生中出现的学生心理疾病发生情况对于学生的出现的心理疾病消灭在萌芽当中。在心理的纠正过程中了解学生在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促成因素,把研究的侧重点移动到发病的高发事件当中。同时学校在制定心理教育目标的时候着重对于研究的问题进行教学与引导。把学生对于消极心理因素得以纠正,并且在此不断的灌输积极的心理积极思想,引导学生对积极方面的力量。
(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脱节
现阶段我国高校许多的心理教育还处在书本化,对于社会中学生学习与生活上产生的心理问题是处在一个脱节的现状上的。当前高校的心理教育还只是发展阶段在探索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在面对社会交际、人格发挥与情绪调节都还不是特别的健全。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学教育与辅导处在脱离现实与个体自身的因素上,对于学生在心理上遇到的问题还只是课本上的案例教育与理论的灌输。照本宣科导致学生在面临许多的心理问题变得手足无措,使得学生在某些方面还处在消极方面,没有用到积极的心理因素激发出学生面对生活与学习的积极力量,阳光与可爱的个人心理素质。
(三)片面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当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开展效果还十分的不明显。除了高校在心理教育上主要通过心理宣讲与健康心理辅导和讲座以外,并没有采取许多有效的实际活动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起到关键作用。同时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没有与其他相关学科密切联系在一起导致学科上的心理教育脱节。同时在我国学校对于心理的教育还应该结合家庭教育双管齐下,但是在我国家庭的心理教育还处在萌芽状态很多的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出现的问题,更不用说提前的预防。有以上的理论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频出。
(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僵化
在当前我国的心理学教育还只是存在知识化的灌输,对于学生的学习还只是处在被动的了解。我国高校对于心理学的教育还处在教室的僵化教育,传导的是学生专业化的心理知识层面,使这些知识还处在片面化的发展。学生对于心理学的学习只是为了能够使自己的考试成绩得以提高而不是为了学生掌握了心理学的知识以后能够对自己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并且对于心理知识的了解以后运用到对自己的心理排解与纠正。没有让自己的学习的知识与心理学产生共鸣,不能够产生积极的心理因素,使得对于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变得十分的薄弱。高校应该对学生学习的心理学进行现实的引导是同学们在面对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进行自我的调节。
(五)心理健康教育测量与评估标准老化
当前我国的心理评价还只是通过对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诊断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时在此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学习西方的量化测评来了解学生心理中所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对学生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导致学生在面临问题上消极因素不断地提高。同时通过对学生心理中存在的消极与焦虑感来评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疾病走向。但是对于学生来时一直都还只是负面的。在面对学生的心理因素还是应该通过积极的心理来引导学生在面临问题上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同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巨大潜力。以此改善学生对于心理问题评价模式。对于学生的心理评价与测试应该通过面对事情积极的心理态度了解他们的心理积极面。
三、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
1)培养高校学生健全人格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采用积极的心理学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进行引导。在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同时对于学生的的人格进行健全,并且在健全积极人格化的同时对学生的幸福感进行提升。在怎样提升学生的积极幸福感中,应该实行重点培养积极心理化的潜力激化,是学生能够在面对消极事情的时候能够改善自己处事态度,对于消极的方面进行自我的纠正消灭学生在面对事情上的消极情绪。整体上来说,想要学生能够拥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必须使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一个健全成熟的人格在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上才能够自我的调节负面情绪。在此我国高校在心理教育方面应该树立更加明确的目标。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2)塑造积极高校学生心理品质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每个人都有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我国高校在开设的心理教育的时候就应该根据学生的自我意识,充分挖掘学生在面对事情积极的心理态度。同时以此为目标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与品德意志,并且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情感的心理。培养学生这样的心理品质对于高校培养的人才目标是十分符合的,还能够拓宽学生对于心理基因的扩散,有助于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让人们的心理健康程度得以提升。
3)建立完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在进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教育并不能够完全与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相脱节。同时我们的高校在对学生心理学的教育中还应该结合家长与教师两个有机整体相结合。我们的心理教育也不能够只是两者的相互联系,还应该实现三者的联动结合学生、老师与家长使他们的联系能够变得更加密切。在此应该明确学生与学校的主客体关系。学生的心理教育应该根据学校为主体实现所有资源的全面配合。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他专业的联合对心理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全面得到心理的心理疏导。社会整体资源的联合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心理疾病的预防同时对心理疾病得以及时的纠正。
4)实施体验式应对方式我们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切实提升,采用各种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排解。学生能够通过参加许多的校园组织的活动与同学们积极的活动,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是学生能够打开心结,驱散负面的情绪让自己能够积极上进的面对生活。从上面的文章我们能够发现当前高校的心理教育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学校的心理教育不但处于课堂上的书面化,使学生只是能够在消极的情绪下被动的接受消极的心理知识,并不能够在课堂上使学生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在课上对于学生的活动也不能产生共鸣。同时,我国当前的心理测试的水平还只是处在量化的书面测试,通过分数的统计来量化学生的心理状况。除此以外我国的心理学教育还只是处在消极性的心理学测试,对于积极性教育还处在萌芽状态。我国现在应该实施积极性心理学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心理引导激发学生的潜力。同时高校还应该结合实际对学生、教师与家长三者相互联系,使学生能够拥有积极的心态。
作者:李存君 单位: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孙瑞萍."积极心理学"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的辩证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
[2]孟丽娟,胡云斗,王同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
[3]果孝文.积极心理学视阈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重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4]吴应荣.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研究.以皖西学院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实践研究为例[J].皖西学院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