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儿癫痫健康教育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癫患儿134例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症状、脑电图及头颅CT检查确诊,符合中国抗癫协会于2007年制定的《临床医疗指南——癫分册》中的诊断标准;排除心、肺、血液、精神等疾病以及智力障碍;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患儿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2~13岁,平均(5.7±1.2)岁,病程2个月至3年,平均(1.4±0.5)年;对照组患儿中,男39例,女28例,年龄2.3~13.0岁,平均(6.1±1.5)岁,病程2个月至3年,平均(1.3±0.3)年。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饮食、生活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2.1疾病的健康教育
向患儿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诱发因素、发展、治疗、转归、预后等,定期为家属发放关于癫防治的健康教育手册,使家属对本病有足够的认识,以便配合护理人员共同观察、监督患儿,减少诱发因素。
1.2.2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患儿年龄较小,癫发作时多表现为痛苦、乏力,发作后哭闹、精神不振,家属会出现惶恐、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安慰家属,根据患儿年龄及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个体化的心理指导,播放舒缓音乐,采用患儿易懂的语言为其讲述励志故事,鼓励患儿坚强、勇敢面对疾病。
1.2.3安全健康教育
由于患儿发病时间、地点不固定,应提前教会家属做好患儿发病时的处理方法,以保证患儿安全,并确保其不单独外出。
1.2.4用药健康教育
根据患儿疾病类型遵医嘱给予个体化用药方案,并告知患儿家属用药剂量、时间、次数、注意事项等;用药后嘱家属对患儿进行观察,避免忽然停药或加、减药物剂量,以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1.2.5生活健康教育
告知患儿家属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嘱其合理控制和调配患儿饮食,多食豆制品和蔬菜水果,保证睡眠充足,少看动画片和玩电脑,适量活动,外出时家属必须陪同,减少刺激性运动,并定期回院复诊。
1.3观察指标
随访3~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癫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以及生命质量。生命质量评定依据生命质量测评量表(QOL),对患儿的总体健康(GH)、精神健康(MH)、生理功能(PF)进行评估,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命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癫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儿的癫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癫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发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QOL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GH、MH、PF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讨论
癫俗称“羊角风”。有学者认为,其发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是胚胎发育中受到病毒感染引起胚胎发育不良或产伤,为癫发生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上新发癫患者超过了200万人/年,儿童每年新发病率占70%。合理、规范化用药是控制癫的主要方法,但由于患儿年龄小,治疗依从性较差,进而降低了治疗效果。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人们进行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促使人们改变不良习惯,以消除或降低影响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而预防或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命质量。对癫患儿来说,癫的反复发作不仅为患儿身体造成损伤,还使其产生自卑、低落情绪,影响心理健康。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从心理、用药、安全、生活等方面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树立健康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提高患儿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癫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发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GH、MH、PF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盛萍萍报道相近。提示对癫患儿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减少患儿癫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
作者:王敏 单位:长春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