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健康教育在骨质增生训练中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在骨质增生患者康复训练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8例骨质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9,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护理)和观察组(n=39,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的患处活动功能、疼痛程度,并比较2组的康复训练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活动功能障碍、叩压痛、活动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康复训练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应用于骨质增生患者康复训练中,有利于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使患者规范训练,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尽早恢复。
[关键词]骨质增生;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康复训练
骨质增生又名骨性关节炎,是由于关节处软骨、韧带等组织随着年龄增长或受到外界损伤而发生慢性退行性病变,导致骨质破坏,继而引发骨质增生[1-2]。该疾病起病缓慢,早期可在活动时出现关节隐痛,并随着病情发展而不断加重,引起关节肿胀、变形、僵硬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肢体活动功能。康复训练是骨质增生患者恢复肢体功能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该病多为老年患者,其对于功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缺乏认知,因此较难规范展开训练。为此,本研究对行康复训练的骨质增生患者采取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并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8例骨质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55~78岁,平均(65.44±3.49)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16例,大专及以上11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55~81岁,平均(65.73±3.5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9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认可。纳入标准:均符合《骨性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3]相关标准:经X线片检查明显可见骨质增生状态,严重者已出现游离体;病灶部位及其周围关节出现疼痛、肿胀,且活动受限;患者与家属对本次研究已知情同意,均自愿参与。排除标准: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关节疾病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
1.2方法。1.2.1护理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护理,具体内容包括平卧绷腿、直腿抬高、蹬空车运动、坐位压腿、下蹲运动及慢步行走等措施。在上述护理基础上,观察组增加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内容如下。1.2.1.1前意向阶段。该阶段患者的特点就是不能或拒绝思考自身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对于疾病危害的认识不足,缺乏改变意愿。在此阶段护理人员需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和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引导患者正视自身的健康问题和不良行为习惯,激发患者想要改变现状的意愿,为后期学习康复训练知识提供动力。1.2.1.2意向阶段。该阶段是患者准备开始改变不良行为,采纳他人健康教育阶段。此阶段中,护理人员需重点讲解康复训练的操作方法,做好示范和指导,为患者答疑解惑,掌握正确训练方式。为增强患者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护理人员也需不吝赞赏和表扬,对表现积极、意向良好的患者予以鼓励,并鼓励患者之间互相沟通、交流,或者邀请已从康复训练中获益的病友现身说教,分享长期训练获益的过程,并根据其自身经验向患者推荐适宜的运动项目,从而增强患者康复训练的信心。1.2.1.3准备阶段。患者已准备在近期内开始运动,但难免缺乏足够的毅力。护理人员可以争取获得家属的配合,要求患者在家属面前签署规律运动的书面承诺书,并粘贴在病区护患沟通栏目上,家属也要全程陪同患者,可以督促患者每日记录训练日记,增强患者坚持规律运动的意愿。1.2.1.4行动阶段。患者进入运动阶段后要继续强化家庭支持和监督,同时要根据患者训练时的反应及时调整训练计划,或者可以适当制定奖惩制度。护理人员要定期检查患者每日运动情况,适时给予物质或精神鼓励,以提高患者的训练信心,同时也激励其他未成功进行运动训练的患者。1.2.1.5维持阶段。该阶段患者的训练行为已基本稳定,护理人员对患者取得的行为要给予肯定。患者出院后要加强随访,如电话、家访、微信等,随时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联络,以便及时指导患者调整训练计划,更好地巩固康复训练成果。1.2.2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1)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患处活动功能和疼痛程度,将腰椎、颈椎、膝关节等患处的活动度划分成4级进行记分,可正常活动为0分,有轻度活动障碍为2分,有中度活动障碍为4分,有严重活动障碍为6分。疼痛程度则以10cm的自制视觉模拟标尺进行评估,共包括2项:叩压痛和活动痛,无痛为0分,疼痛越严重则分值越高,共10分[4]。(2)比较2组的训练依从性,评价标准为[5]如下,完全依从:可遵医嘱定时定量且高质量地完成训练内容;部分依从:患者需要被动引导督促才能完成训练,偶有不规范训练现象;不依从:未能严格遵循医嘱开展康复训练,常常中断训练计划。总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分别采用t、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护理前后活动功能和疼痛评分比较。与护理前比较,2组患者的活动功能及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护理后观察组的活动功能障碍、叩压痛、活动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观察组康复训练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P<0.05),见表2。
3讨论
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康复训练帮助骨质增生患者恢复肢体功能,训练的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减轻关节负荷,增强患肢肌肉力量,改善患者关节功能[6]。但由于此法运动强度较大,加上多数患者由于缺乏对康复锻炼的认知,因而常出现无法耐受而中断训练的现象。由此可见,根据患者心理行为特征对其进行动机性健康教育才是提高骨质增生疗效的关键[7]。此次研究中,本院对骨质增生患者采取了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经健康教育后,其患病部位活动功能障碍评分、叩压痛评分、活动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康复训练依从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促使患者规范训练,使其康复速度加快,可有效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减轻患者疼痛感。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是一种根据患者行为改变要求,然后从身心两方面为其提供针对性行为支持,有效帮助其建立健康行为的干预模式[8]。在前意向阶段,先通过动机性访谈和健康教育消除患者对运动训练的顾虑,使患者明确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患者在意向阶段初步体验到运动训练的益处,进而产生改变自身不良行为的意向,护理人员此时再通过邀请病友助力说教,可有效增强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决心[9]。通过一系列支持患者顺利过渡到运动阶段,此时护理人员再根据患者运动反应及时调整训练计划,针对性指导患者锻炼,可在最大限度上帮助患者改善肢体运动功能[10]。患者在行为阶段已形成规律运动意识,待其出院后,护理人员再通过加强随访和充分发挥家属的监督作用,可提高其训练的稳定性和自我效能感,使其坚持康复锻炼,规律运动。综上所述,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应用于骨质增生患者康复训练中,有利于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使患者规范训练,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尽早恢复。
作者:翟玲玲 单位: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骨科康复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