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全面渗透应用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已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在推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也带来了其他的冲击与影响,越来越多人的思维方式、求知途径甚至价值观念伴随互联网技术应用而发生转变。面对最具有求知欲和探索欲的大学生群体,也是互联网最深入蔓延的群体,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实施过程中不但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对教育方式改变的优势,还要考量互联网给学生思想观念上产生的影响,探索出有效的教育之路。
一、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的变化与影响分析
(一)网络信息多样性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水平
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各种网络信息尽管能丰富和拓展对大学生教育中应用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形式,形成丰富资源和多样化方式下高效的教学合力,但由于受到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多元文化的注入,各种社会思潮交错,甚至输入了色情、恐怖暴力等内容,严重威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还有一些国际上带有政治力量的反华反动言论,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众所周知,大学生所处的成长阶段中,个体的生理机能已基本完成,而知识水平与文化素质在眼界的开阔中处于飞速增长的阶段,学生基本对外界的事件有了自己的看法。但这个阶段的学生却并未真正走出社会,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不够,还存在心理发展不成熟的问题,对于外界输入的各种信息无准确的辨识能力,容易受到蛊惑和侵染,影响价值观发生转变,丧失道德。
(二)网络交际的开放性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网络主体的个性化也越加鲜明,同时又交织了各种利益和立场,缺乏社会阅历和思想戒备的大学生很容易向网络敞开心扉,发泄不良情绪,缓解心中压力。但网络同时又是虚拟的,处于感情丰富期的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环境中上当受骗,直接影响其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和交往。实践发现,长期沉溺在网络交往世界的学生,现实的人际交往关系往往不佳,缺乏激情,容易陷入孤立和孤僻的状态,滋生悲观的情绪和多疑的心理,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三)虚拟化网络环境影响大学生行为方式
大学生对学习生活环境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其思想形成、心理形成和行为发展都和环境密切相关,而所处环境同样影响心理与行为。大学生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容易被外界影响。当前的外在环境更强调主体的个性化与自由化,虚拟网络环境更是以匿名的方式为个性自由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也隐藏了不少风险,过度自由容易导致大学生丧失自制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回归现实,有的甚至影响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其丧失了部分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约束力,在认知上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思想和行为均有严重偏差。
二、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要点分析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转变人们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提高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基础上,也给人们思想行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互联网技术,将两者进行融合,才能真正实现互联网的价值作用。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传递教育信息,拓宽教育渠道
在互联网时代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时间与空间上的突破,师生教与学过程可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利用网络视频、微博微信等方式交流知识与学习经验,而网络的应用还能保存很多学习内容与交流记录,便于教师或学生存档重难点问题,建立起心理信息资源库,在统一进行实践时利用资源,拓宽了教学渠道。此外还能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创建心理咨询室、教育模拟平台等等,学生更便捷高效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共享心理学内容,通过及时交流化解心理问题,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教育观,不断提高心理素质。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网络的空间内存量巨大,可以容纳海量的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与信息,形成强大的学习知识库,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喜好主动选择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并整合起来,及时进行自我反思,还能借助微博、微信等统一提问,与其他学生共同思考和沟通心理问题的困惑,交流有效的心理问题解决方式,排除烦恼,这样就能形成强大的健康教育合力,不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进一步整合,便于教师和学生提取利用,还能极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确保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有所成效。
三、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一)结合学生需求,构建专业化、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
由于不少大学生受到互联网环境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网络心理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重视互联网环境给学生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符合大学生心理现状、网络环境特点以及心理自助式学习和调试的网络体系。为此,教师应先成立具备专业性的教师团队,除了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外,还要具备网络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同时教师还要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结合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和学习情况,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染力与实效性。其次,要利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点,紧密贴合学生的学习现状、思想问题,综合心理学知识、精神医学知识和心理咨询学内容,及时发现问题,为学生进行指导和培训,逐渐创建其教育制度,鼓励学生通过实践,纾解心理问题,调整心理状态,促进健康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最后,要为学生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教师充分发挥主导型作用,为学生完善心理自助互助体系,结合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或观点疑问,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教育辅导,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也不断提高学生的调节能力和认知能力,以切身实践来深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二)利用网络优势,构建多层面、全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
鉴于网络具备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教师应充分整合并将其功能发挥,为学生构建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教育体系。首先,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对信息的需求为主,教师提供给学生整合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心理学内容的学习网站,以分层设计的方式供学生从中搜索各种有用的心理健康书籍和网站,还要收纳学生喜爱的有关心理学内容的电视剧或电影,激发学生兴趣,确保教育方式为学生乐见。另外,还要以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为主,增设一些具有科学性的网络心理测试、调查问卷等,更好地评估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确保后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更具针对性。其次,要开设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发挥互联网具备的图文并茂展现知识的优势外,还要利用制作的课件对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分析,予以指导,提高教育的效果,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最后,创建学习反馈的平台,如借助电子邮箱、留言咨询等平台,收集大学生的提问、心理问题和学习反馈建议,更好地从大学生的角度分析心理问题和教育问题,进一步提高心理教育工作实施的效果。综上所述,面向大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对互联网时代给学生带来心理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功能拓宽教学渠道,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发挥教育功能,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解决,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张宏娜 单位:北京服装学院